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
2023(155)
2022(151)
2021(109)
2020(101)
2019(215)
2018(234)
2017(377)
2016(199)
2015(198)
2014(186)
2013(195)
2012(187)
2011(137)
2010(143)
2009(167)
2008(128)
2007(155)
2006(116)
2005(101)
作者
(520)
(445)
(445)
(415)
(266)
(224)
(193)
(161)
(157)
(155)
(147)
(143)
(136)
(134)
(131)
(130)
(121)
(117)
(116)
(114)
(112)
(106)
(105)
(96)
(96)
(95)
(91)
(89)
(89)
(88)
学科
(1191)
(1066)
企业(1066)
(1041)
经济(1041)
管理(1005)
技术(696)
技术管理(605)
方法(516)
数学(491)
数学方法(491)
中国(424)
(424)
(352)
财务(352)
财务管理(351)
企业财务(350)
地方(190)
地方经济(161)
(150)
(148)
(147)
金融(147)
业经(143)
农业(136)
关系(129)
产业(126)
(126)
银行(126)
(119)
机构
大学(2993)
学院(2973)
(1666)
经济(1648)
管理(1427)
理学(1294)
理学院(1287)
管理学(1285)
管理学院(1279)
(743)
研究(740)
财经(630)
(578)
经济学(573)
(560)
中国(544)
经济学院(531)
财经大学(474)
商学(446)
商学院(445)
经济管理(391)
(386)
北京(377)
中心(340)
(340)
金融(333)
(320)
(307)
科学(307)
(302)
基金
项目(2070)
科学(1773)
基金(1668)
研究(1526)
(1431)
国家(1416)
科学基金(1299)
社会(1154)
社会科(1107)
社会科学(1107)
基金项目(913)
自然(788)
(774)
自然科(774)
自然科学(774)
自然科学基金(760)
(696)
教育(682)
(653)
创新(614)
资助(585)
国家社会(546)
(506)
编号(500)
(475)
(470)
(470)
人文(465)
(462)
重点(451)
期刊
(1551)
经济(1551)
研究(857)
(662)
管理(618)
中国(420)
财经(371)
(320)
经济研究(300)
科学(295)
学报(278)
(275)
金融(275)
大学(266)
技术(265)
学学(261)
技术经济(239)
科技(238)
问题(208)
(207)
(182)
业经(176)
经济管理(173)
统计(155)
财会(155)
国际(139)
财经大学(139)
(138)
论坛(138)
会计(137)
共检索到4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开明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突然间变得严峻起来,城镇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我国城镇失业率为3.1%,失业人口约为440万人。而实际情况还要严重得多。一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日益增加,1...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何军  
本文详尽分析了农民务农收入变化规律并评价了主要农业政策的可能影响,通过计算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转移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进而认为在公共政策层面上提高农民务农劳动收入的关键是扩大和统一劳动力市场,最终目标是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为此,政府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逐步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增加对农村教育支出的比重,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民抓住和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现实可能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吉祥  储凤玲  陈继东  
文章基于"偏离-份额"方法的分析表明,初始非农就业机会水平低的省份表现出了增长上的"后发优势"。回归分析表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经济外向型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长,但是,城市化却显著抑制了非农就业机会的增长。基于此,本研究为,内地非农就业机会的快速增长可能更多地源于一种"后发优势"。因此,从长期来看,推动内地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改变内地中小城市在资源分配中的劣势地位,将是进一步提高非农就业机会增长速度的重要动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波  郑晓明  
很多组织通常认为,提高员工可就业性会增加员工的离职,这种投入不但没有收益,还带来成本的增加。通过对24家企业获得的120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回答此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员工可就业性对员工工作的价值。本文研究结果验证了Vander Heijde等(2006)基于胜任特征建构的五维度模型:职业专长、自我完善、集体意识、个人灵活性、工作家庭平衡。本研究表明,员工可就业性在企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工龄、个人职业发展阶段方面存在差异;员工可就业性总体上会降低员工的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是二者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员工可就业性通过工作投入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不但回答了管理实践对可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甫宁  纪月清  
土地产权对农户农业投资的重要性似乎是一种共识。通过全面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地权的稳定性对农户农业投资总量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土地租赁总量也没有显著影响;如果没有非农就业机会,土地产权、土地买卖和租赁本身并不会扩大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并刺激农业投资。由于农户土地规模小、农业用地的价值低,即使改革土地产权和抵押制度,金融机构也不愿意接受农业用地作为贷款抵押物。本研究同时证实,土地经营收益不仅与贷款可获性一起对农户农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自身影响农户的贷款可获性,因为土地经营收益是农户还款的重要保证。土地调整所表现的地权不稳定并不严重影响农户土地经营收益的稳定性,也不影响农户的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玉军  
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一部分,现阶段表现为低比重、高增长的特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大众居民创造条件的实质就是提供一定的机会。机会不足,是大众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制约因素。因此,政府的作为就是为大众居民能够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更多的机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怡  
以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现行中国税制 ,使公众将企业而非个人当作税收的主要承担者。现行税制导致实际税负的模糊 ,公民对自己承担的税负缺乏清晰的认识 ,不会主动关心税款的使用方向和效率以及政府工作的业绩 ,这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热情。我们知道 ,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科学高效的基石 ,在我国迈向民主法治社会的进程中 ,要不断提高公民的纳税—参与—监督意识 ,就必须改革税制 ,使公民树立公共产品的成本—收益观念 ,激发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的热情 ,改变公众参与意识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 ,以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创造更加有效的公共预算制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晶  石敏俊  王妍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我国出口下滑引起的就业岗位减少以及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增加投资政策对于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并针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方法为计算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各就业结构的直接就业系数矩阵和完全就业系数矩阵,并用就业弹性进行调整,进而估算出口下滑以及2009年增加投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结论如下:2009年出口下滑导致的非农就业岗位减少806.8万人,主要集中在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纺织业,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失业人口最多,约为398.79万人;而2009年增加投资20908.96亿元可扩大就业岗位505.1万人,主要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子尧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2007—2014年间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型风险投资机构对新创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独立风险投资(IVC)相比,公司型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在IPO时获得的估值较低,并且在上市短期(1年)内的经营绩效较差。而当公司型风险投资中的母公司与新创企业之间存在战略协同时,会对公司的价值增值产生显著的正效应,且这种正效应并不完全来自于CVC卓越的项目挑选能力。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公司型风险投资更好地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佳其   叶永卫   黄馨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因而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规模,该结论在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同时期政策影响以及替换模型设定形式四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融资约束高、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员工占比和员工工资水平,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文章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留抵退税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吉黎  
面对宏观经济的复杂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以达到"稳就业、稳投资"的目的。基于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减税对企业投资和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减税显著促进了企业投资水平的提高和就业规模的扩大,从系数绝对值来看,减税对投资的促进力度更大。进一步按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行业进行分样本探讨,发现减税对于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规模和几乎所有行业的企业都显著增加了其投资规模,但减税对就业的影响则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只对非国有企业、较大规模企业以及生活服务业和零售企业具有显著扩大作用,说明相对于增加就业,企业更倾向于将减税节省的资金用于投资。这可能与我国所实行的投资偏向型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关。因此,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减税政策,要从投资偏向型减税政策向就业偏向型减税政策转变;将减税降费政策向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倾斜,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实施创新导向型减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建伟  王轶  
以中国城镇化速度最快且属于特大型城市的北京地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含内生选择机制的就业安置政策效应评估模型,评估政府就业安置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就业安置政策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对接受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群体,就业安置政策对实现稳定就业的因果效应为0.45。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政府就业安置政策大幅度提升了失地农民在农林牧渔、餐饮娱乐业、物业管理与保洁等行业的就业概率,即保持了初次就业安置的成功率,但上述行业具有的低稳定性、低保障等特点,导致就业安置政策的长期效果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