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6)
2023(12537)
2022(10962)
2021(10243)
2020(8423)
2019(19584)
2018(19628)
2017(38364)
2016(20585)
2015(23113)
2014(23186)
2013(23416)
2012(21315)
2011(19119)
2010(18993)
2009(17482)
2008(16569)
2007(14688)
2006(13023)
2005(11166)
作者
(58565)
(49294)
(48595)
(46409)
(30840)
(23540)
(21894)
(19468)
(18595)
(17292)
(16618)
(16583)
(15376)
(15249)
(14988)
(14928)
(14605)
(14446)
(14040)
(13709)
(12324)
(12023)
(11819)
(11336)
(11143)
(10898)
(10864)
(10786)
(9969)
(9801)
学科
(89321)
经济(89227)
(61397)
管理(52514)
(50510)
(39508)
企业(39508)
方法(38596)
数学(34174)
数学方法(33867)
农业(33605)
业经(23708)
中国(21950)
(21313)
地方(19682)
(17247)
(15093)
(14736)
贸易(14727)
(14293)
(13596)
收入(12891)
农业经济(12525)
技术(12463)
环境(12429)
(12004)
理论(11977)
(11754)
(11737)
银行(11710)
机构
学院(293025)
大学(290021)
(121146)
管理(119759)
经济(118730)
理学(104990)
理学院(103903)
管理学(102285)
管理学院(101780)
研究(96962)
中国(72585)
(65285)
(60664)
科学(60154)
(51378)
业大(50317)
农业(49821)
(48052)
中心(44805)
研究所(43878)
(41616)
财经(41432)
(38267)
师范(37981)
(37895)
北京(37726)
经济学(35084)
(34165)
经济管理(33932)
(33811)
基金
项目(204576)
科学(160966)
研究(152237)
基金(148658)
(128715)
国家(127543)
科学基金(109818)
社会(96698)
社会科(91231)
社会科学(91208)
(80410)
基金项目(79944)
自然(70124)
自然科(68457)
自然科学(68443)
教育(67389)
自然科学基金(67207)
(65973)
编号(63848)
资助(60085)
成果(50360)
(45338)
重点(44653)
(44517)
(42112)
课题(41926)
国家社会(39579)
创新(39213)
科研(38774)
教育部(38542)
期刊
(136858)
经济(136858)
研究(84647)
(68203)
中国(53611)
学报(46769)
农业(46659)
科学(44026)
管理(38721)
大学(36424)
(35745)
学学(34657)
业经(28447)
教育(28251)
(25369)
金融(25369)
技术(23863)
(21201)
经济研究(20144)
财经(18791)
问题(18779)
(15911)
(15882)
农业经济(15079)
技术经济(14536)
农村(14528)
(14528)
理论(14388)
科技(14345)
图书(14159)
共检索到420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松海  王为农  黄汉权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总量提高、结构优化,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等特征突出,而城乡、地区、人群差距拉大以及消费贡献率下降等问题明显。教育费用、基础设施和信贷约束三大因素既制约农民增收,也限制农村消费扩张。同时,农民增收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农村消费也受到农村社会保障和人口结构问题的间接制约。"十二五"期间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的着眼点在于实现全面小康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村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是进一步增强其消费能力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建议:实施教育、金融和基础设施三大差别化支持方案,重点提升中西部落后地区,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能力和消费能力;推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构建有利于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何军  
本文详尽分析了农民务农收入变化规律并评价了主要农业政策的可能影响,通过计算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转移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进而认为在公共政策层面上提高农民务农劳动收入的关键是扩大和统一劳动力市场,最终目标是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为此,政府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逐步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增加对农村教育支出的比重,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民抓住和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现实可能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兴俊  常建坤  
1997年以来 ,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 ,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和政策上的偏差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有 :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五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景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满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小华  
以财政金融支农政策表示外部输血性引导,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民收入结构和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变迁与农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的各项收入对其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但近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正向影响在逐渐增强,相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消费的贡献却在逐渐降低;财政支农支出和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也对农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明显小于各项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许辉  
国内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偏低又是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晨光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林晨光在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中,当前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近几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增收不多,其增长率跟不上农业增产率和乡镇企业的增长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问题也不能沿用老办法老措施。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继辉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在2003年1月份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重点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阐述了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关键还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翔迅  
当前,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已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依靠调整农产品产量、价格以增收的办法已明显失效。目前,应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农民非消费支出,加大农业投资,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寻求农民增收途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邵炳国  邵玉娟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非常明确地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世贤   彭超  
基于2009-2018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和处理效应模型等方法,处理农户参与培训的选择偏差问题,分析培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有助于农户增收,增收效应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增长;培训的增收效应具有持续性和正向累积效应,但影响程度随时间推移有递减趋势;培训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加大涉农培训力度,坚持需求为导向、农民为中心,分级分类安排符合群体特征、适应农民需要的培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现场培训”力度,挖掘非农培训增收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