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7)
- 2023(9623)
- 2022(7932)
- 2021(7069)
- 2020(6078)
- 2019(13550)
- 2018(13427)
- 2017(26506)
- 2016(14007)
- 2015(15426)
- 2014(15207)
- 2013(15354)
- 2012(14056)
- 2011(12415)
- 2010(12751)
- 2009(12184)
- 2008(12245)
- 2007(11328)
- 2006(10262)
- 2005(9252)
- 学科
- 业(82236)
- 济(69651)
- 经济(69568)
- 企(65729)
- 企业(65729)
- 管理(53130)
- 农(44750)
- 农业(29903)
- 方法(28882)
- 业经(28000)
- 财(22442)
- 数学(21468)
- 数学方法(21311)
- 务(16912)
- 财务(16888)
- 财务管理(16878)
- 技术(16279)
- 企业财务(15972)
- 中国(15816)
- 制(14553)
- 策(14273)
- 地方(12511)
- 划(12243)
- 体(12095)
- 理论(11873)
- 和(11481)
- 贸(11064)
- 贸易(11056)
- 易(10781)
- 企业经济(10732)
- 机构
- 学院(210254)
- 大学(199105)
- 济(97644)
- 经济(96128)
- 管理(89303)
- 理学(77328)
- 理学院(76729)
- 管理学(75867)
- 管理学院(75500)
- 研究(63500)
- 中国(53276)
- 农(49743)
- 财(42590)
- 京(40139)
- 农业(37649)
- 科学(35752)
- 业大(34510)
- 财经(33652)
- 江(33145)
- 所(31247)
- 经(30524)
- 中心(30498)
- 经济学(28685)
- 研究所(27825)
- 经济管理(27805)
- 经济学院(26181)
- 州(25366)
- 商学(24666)
- 商学院(24472)
- 北京(24346)
- 基金
- 项目(134926)
- 科学(109219)
- 研究(102864)
- 基金(99617)
- 家(84829)
- 国家(83904)
- 科学基金(74691)
- 社会(69566)
- 社会科(65727)
- 社会科学(65712)
- 省(55747)
- 基金项目(53145)
- 自然(45922)
- 教育(44966)
- 自然科(44939)
- 自然科学(44931)
- 自然科学基金(44200)
- 划(43198)
- 编号(42074)
- 资助(39008)
- 业(35164)
- 创(32066)
- 成果(31431)
- 发(30948)
- 部(30424)
- 重点(29320)
- 农(29155)
- 国家社会(29094)
- 创新(29076)
- 制(28440)
- 期刊
- 济(117982)
- 经济(117982)
- 研究(59115)
- 农(53785)
- 中国(41360)
- 农业(36465)
- 管理(35534)
- 财(34999)
- 科学(27985)
- 业经(26700)
- 学报(26022)
- 大学(21764)
- 学学(21256)
- 技术(21178)
- 融(20635)
- 金融(20635)
- 业(19096)
- 经济研究(16864)
- 财经(16536)
- 问题(15857)
- 教育(14680)
- 技术经济(14411)
- 经(14411)
- 农村(13826)
- 村(13826)
- 农业经济(13691)
- 世界(12898)
- 经济问题(11340)
- 现代(11148)
- 商业(11070)
共检索到315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宗山 刘艮平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湖北省云梦县财政局许宗山,刘艮平一、增加农业投入的思路1.努力争取上级投资,增加地方和集体投资,落实农民的投资主体地位。今后,地方财政应保证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使之占财政支出的10%,并切实落实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土地开发向土地整理转变是历史必然千百年来,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人民,也包括历朝历代统治者。开荒种地,解决温饱是农民的本能,这种农民自发的"小开荒"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政府也组织"屯垦"和"移民"来开荒种田,解决无地农民的生计,这类是"大开荒"。经过历朝历代的垦殖,到1949年,我国已经有16.68亿亩耕地,占国土面积的11.58%,接近平原面积。可以说,除了一些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比较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全杰
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农业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农产品的增长适应人口增加其他部门高迅发展和向小康水平过渡的需要。现结合河北省的情况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斐
目前,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三农”工作千头万绪,当前还是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三农”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农”工作 重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国良 李太平 应瑞瑶 刘冬梅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描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挑战 科技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农业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
90年代将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时期。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各种要素以合理规模投入生产,稳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是90年代农村宏观政策要解决的主题。随着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成员国地位的恢复,农业将要面临世界市场的严峻挑战,加上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受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的影响,农业资源向非农产业转移将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必须加强对农业的综合保护,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手段来确保农业投入的增加,保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连贵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对制约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诸多不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坚持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坚持治理水上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坚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生产者增收致富,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供给,增强各级政府的经济实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对农业扩大再生产进行综合投入,而获取综合产出的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耕种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能力;农业产品的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的能力;农产品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长民
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其着力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以为,健全农村金融保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涂圣伟 刘冬梅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青林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因此,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服务意识,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农业 农业产业化 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程家瑜 张俊祥 武治印
根据国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战略需求,凝练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并综合考虑技术研发基础、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和技术发展路径,以时间序列绘制出我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技术路线图。分析并提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新型农业生物药物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现代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高效节水农业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全数字化土地调查与监测技术研发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技术 路线图 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鹏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战略任务都有赖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进而分析了当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资源利用和产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劳动力素质以及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本文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为总体评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五类十七项指标,除运用一般方法外提出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进行评估基础上,分析了200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景。提出五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宏观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向虎 张正河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词在报刊、杂志、学术性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迅速增加。但是,一些文章读来却总让人有“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梁荣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相对稳定的综合产出的三大效益的合力。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所有要素中,制度要素起着灵魂的、导向的作用。制度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动态、适时、适量、适度;二是紧密不可分离;三是先进的、合适的制度的比较成本较低,效益较高,而落后的制度造成的恶果较严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深刻原因是中国“三农”问题存在着两大矛盾:其一,中国人口对粮食等食物需求与中国农业提供粮食供给的矛盾;其二,农民的富裕速度总是相对慢于城镇居民的富裕速度的矛盾。解决这两大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