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9)
- 2023(12141)
- 2022(10301)
- 2021(9472)
- 2020(7748)
- 2019(17707)
- 2018(17398)
- 2017(34466)
- 2016(18439)
- 2015(20082)
- 2014(19866)
- 2013(19444)
- 2012(18627)
- 2011(16917)
- 2010(17439)
- 2009(16089)
- 2008(15595)
- 2007(14421)
- 2006(13145)
- 2005(12173)
- 学科
- 济(86232)
- 经济(86157)
- 管理(52998)
- 业(49216)
- 企(36845)
- 企业(36845)
- 方法(28832)
- 中国(26914)
- 地方(26500)
- 农(25795)
- 数学(25023)
- 数学方法(24775)
- 财(21325)
- 业经(19968)
- 农业(17475)
- 环境(16397)
- 制(16214)
- 地方经济(15184)
- 贸(14905)
- 贸易(14893)
- 银(14699)
- 银行(14687)
- 融(14382)
- 金融(14382)
- 易(14381)
- 行(14226)
- 学(14084)
- 发(13542)
- 产业(13443)
- 技术(13023)
- 机构
- 学院(257014)
- 大学(253204)
- 济(117762)
- 经济(115485)
- 管理(98217)
- 研究(92925)
- 理学(82868)
- 理学院(82034)
- 管理学(80917)
- 管理学院(80433)
- 中国(72751)
- 财(57035)
- 京(54291)
- 科学(51948)
- 所(46146)
- 财经(42948)
- 中心(42944)
- 江(41173)
- 研究所(41040)
- 农(39193)
- 经(38871)
- 经济学(36850)
- 北京(34797)
- 范(34341)
- 师范(34056)
- 院(33706)
- 经济学院(33180)
- 州(32877)
- 业大(32657)
- 财经大学(31319)
- 基金
- 项目(163190)
- 科学(129996)
- 研究(125990)
- 基金(117584)
- 家(100416)
- 国家(99538)
- 科学基金(85799)
- 社会(82740)
- 社会科(78723)
- 社会科学(78712)
- 省(64429)
- 基金项目(60620)
- 教育(55786)
- 划(52985)
- 编号(51476)
- 自然(50694)
- 自然科(49459)
- 自然科学(49451)
- 自然科学基金(48548)
- 资助(48527)
- 成果(43045)
- 发(41939)
- 重点(36817)
- 部(36373)
- 课题(36187)
- 发展(34995)
- 国家社会(34751)
- 展(34432)
- 创(34307)
- 性(32128)
- 期刊
- 济(139476)
- 经济(139476)
- 研究(85171)
- 中国(56623)
- 财(43087)
- 管理(37957)
- 农(37204)
- 科学(32350)
- 学报(31963)
- 融(30731)
- 金融(30731)
- 教育(28583)
- 大学(25531)
- 农业(25160)
- 业经(23801)
- 学学(23801)
- 经济研究(23241)
- 技术(22508)
- 财经(21555)
- 经(18780)
- 问题(18639)
- 贸(14701)
- 技术经济(13433)
- 世界(13005)
- 图书(12819)
- 国际(12790)
- 业(12598)
- 商业(12595)
- 统计(12375)
- 现代(12164)
共检索到412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 李桐 李江 卫宁
采用文本分析法,依据政策工具理论以及政策制定机构两个维度,对我国31个省份大数据产业政策进行编码、计量与分析,从地方政府视角对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使用3类政策工具比例不均衡且内部结构不甚合理,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在此3类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异。基于此,提出3个优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工具 大数据 产业政策 地方政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翟立强 韩玉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它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又代表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在我国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支柱产业。云计算被视为自互联网革命以来IT产业最深刻的变革,我国云计算已被列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云计算的内涵和应用领域,然后依据现代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发展云计算产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促进地方政府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其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云计算 云计算产业 地方政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桂丽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借鉴国际经验,从教育、法律、产业政策、技术、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政府的应对策略,推动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玲 林泽梁 薛澜
本文建立了政策执行的双重激励模型,探索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方式的相互关系。通过考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地方层面的执行情况,笔者发现,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实质动机是经济激励。由于新兴产业的市场回报无法现时兑现,且其发展前景与本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激励呈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地方政府故而在平衡经济发展和政治晋升的情况下作出实动、暗动、伪动、缓动等不同选择。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静
一、我国地方政府独立发债可能引发的问题(一)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的风险。地方政府独立举债将加大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从国际经验看,地方政府,特别是大的省、市债务违约风险往往会演化为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金融恐慌,为防止事态恶化,损害国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园园
文章基于2006—2017年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采用系统GMM模型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但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交互作用对产业发展存在抑制效应。未来应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推动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绩效的多维度考核制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产业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燕 苏一丹
以中国地方政府大数据政策扩散(2006-2019年)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扩散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识别出大数据政策扩散的五种动力机制,运用事件序列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展示了中国大数据政策扩散的完整图景。结果发现:(1)大数据政策扩散呈现出传统S型特征,但并未表现出区域临近扩散规律。(2)政策扩散不同阶段的动力机制存在差异:第一阶段,政策创新归因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内生驱动力量,政策采纳受到府际竞争的驱动;第二阶段,动力机制更加多元,内生驱动力持续作用,出现了高度集中的府际学习与跨域合作,决策者偏好与政策网络对政策扩散具有重要作用;第三阶段,政策采纳主要受到来自中央与上级政府的垂直影响,政策模仿度较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鹏举 顾建军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要明确自身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认清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三大责任,一是政策导向责任,二是投资主体责任,三是提供服务责任。以统筹规划为重点,以制度为保障,以公共教育服务为核心,发挥主导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地方政府 责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娟 部闫若 莫富传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聚焦我国省域公共数据治理的政策工具问题,有助于公共数据政策设计的完善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方法/过程]基于马—萨理论模型构建公共数据“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二维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公共数据政策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考察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数据治理中的决策逻辑、执行策略及其运行特征。[结果/结论]我国省级公共数据政策地域发展不均衡,政策存在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以及政策执行目标定位不足、内部执行要素不够协调、外部环境衔接不强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工具结构、明确价值定位、规范执行程序、强化衔接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关凤峻
善待农民工问题,应顺应规律,利用规律,顺利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应让农民获得平等的城市居民待遇,有工作、有住房、有社保,孩子有学上。而农民则把土地包括宅基地交给国家。其公式:土地=身份分得的承包田+宅基地=在城里的住房用地+免掉的政策性费用。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全国各地参加统一的大置换,最终把土地交换到自己的行政区来。所有城市都要承担为农民工建“特种成本房”的责任,从农民手中换来的土地一律归中央政府控制,各地各城市搞开发、扩大城区,要向中央申请指标。通过这种办法,增加政府可用于宏观调控的土地总量。
关键词:
土地 身份 政府土地 供给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彦坤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入世在即,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新阶段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业政策目标进行预期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府职能界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政策目标 政府职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许士春 龙如银
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思想,运用最优规划的方法,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情境下,研究环境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为促使环保产业发展,必须对污染企业采用环境管制措施;在完全竞争市场,最优排污税和减排补贴等于边际污染损失,此时仅排污税能使经济达到最优状态;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排污税和减排补贴都仅使经济达到次优状态,并且税率或补贴率受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无论在何种市场结构下,政府均可对污染企业采用排污税和减排补贴的政策组合,或者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税而对环保企业进行补贴,从而使经济达到最优状态,但后者的政策组合工具更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薛桥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在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导致变异行为,如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地方政府要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提供政策支持系统,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方政府 公共政策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志辉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也快速增长,尽管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部分风险隐患,比如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方式不透明、不规范,以及缺少监督导致债务快速增长,潜藏的风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开明路、堵暗道将是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