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9)
- 2023(5055)
- 2022(4132)
- 2021(3921)
- 2020(3201)
- 2019(7095)
- 2018(6933)
- 2017(13577)
- 2016(7103)
- 2015(7649)
- 2014(6953)
- 2013(6737)
- 2012(6211)
- 2011(5252)
- 2010(5425)
- 2009(5018)
- 2008(4837)
- 2007(4543)
- 2006(3892)
- 2005(3418)
- 学科
- 济(29911)
- 经济(29891)
- 管理(24123)
- 业(23198)
- 企(19050)
- 企业(19050)
- 方法(12718)
- 数学(11422)
- 数学方法(11321)
- 技术(11266)
- 技术管理(8954)
- 中国(8909)
- 财(8171)
- 农(7346)
- 地方(6975)
- 业经(6011)
- 农业(5468)
- 制(5327)
- 银(5327)
- 银行(5312)
- 学(5279)
- 环境(5085)
- 行(5084)
- 融(5043)
- 金融(5042)
- 贸(4898)
- 贸易(4890)
- 税(4852)
- 易(4752)
- 税收(4678)
- 机构
- 大学(89513)
- 学院(89100)
- 济(43176)
- 经济(42485)
- 管理(36404)
- 研究(30964)
- 理学(30801)
- 理学院(30520)
- 管理学(30145)
- 管理学院(29965)
- 中国(24351)
- 财(20036)
- 京(18641)
- 科学(16786)
- 财经(15055)
- 中心(14510)
- 所(14482)
- 经济学(14322)
- 江(13828)
- 经(13796)
- 经济学院(12936)
- 研究所(12932)
- 农(12260)
- 院(11775)
- 业大(11611)
- 北京(11602)
- 财经大学(11175)
- 州(10793)
- 范(10003)
- 商学(9928)
- 基金
- 项目(60610)
- 科学(49182)
- 基金(45218)
- 研究(44972)
- 家(39553)
- 国家(39261)
- 科学基金(34405)
- 社会(30807)
- 社会科(29405)
- 社会科学(29400)
- 省(23666)
- 基金项目(23495)
- 自然(20946)
- 自然科(20567)
- 自然科学(20564)
- 自然科学基金(20234)
- 教育(19910)
- 划(19398)
- 资助(17365)
- 编号(16246)
- 创(15926)
- 创新(15179)
- 发(13854)
- 国家社会(13811)
- 重点(13765)
- 部(13456)
- 成果(12764)
- 制(12262)
- 教育部(11887)
- 人文(11624)
共检索到142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尚晓萍
问题某市国土资源局批复的一个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中,批准建新项目区总面积172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面积116公顷(含耕地65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公顷、存量建设用地55公顷;批准拆旧项目区总面积139公顷(规划复垦耕地面积118公顷),建新项目区总面积大于拆旧项目区总面积33公顷。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认为此做法不符合国土资源部文件中"建新地块的总面积不得大于拆旧地块的总面积"的规定。请问,本案建新项目区总面积大于拆旧项目区总面积的做法是否违反有关规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合科 李俊伟
鄢陵五年耕地面积增大于减蔡合科李俊伟河南省鄢陵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鄢陵切实抓好开源节流、节地挖潜和农田整理,自1993年至今,共开发复垦土地上万亩,净增耕地3000多亩,出现了耕地面积增大于减的良好势头。1.进行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勇
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将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问题就是建新容易拆旧难。建新不拆旧,很容易造成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背离政策制定初衷。笔者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如坚 靳相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各地逐步展开后,对推进当地的城镇化进程,重新布局人口与建设用地格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研究,就增减挂钩过程中房屋拆迁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地方相关政策的梳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印军 黄诗铿
为了扭转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局面 ,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节流与开源措施 ,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局面得到了遏制 ,并于 1 995年和 1 996年实现了全国耕地面积增减数量的平衡。然而 ,由于耕地增在边缘地区 ,减在东部沿海和内地 ;增的多为低产地 ,减的多为良田 ,所以耕地面积增减数量平衡并不意味着能保障耕地产出能力的平衡。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面积变化 补偿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毕于运 郑振源
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的分析 ,否定了根据耕地统计面积得出的“1 95 7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基本呈下降趋势”的说法。 1 95 3年全国查田定产得出的耕地面积 1 0 85 3× 1 0 4 hm2 最能代表建国初期我国实有耕地面积 ,此后直到 1 96 0年 ,耕地统计面积基本能反映我国当时的实有耕地面积。除“大跃进”时期外 ,1 980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基本上是不断增加的。 80年代初期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 32 5 0× 1 0 4 hm2 ~ 1 3970× 1 0 4 hm2 ,比 1 95 7年净增 1 / 5~ 1 / 4左右。近 1 5a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宏伟
近几年,随着福建省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且因为严厉的耕地保护措施而使建设用地需求难以满足。而在农村,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住宅用地大量闲置。再加上农村住宅用地建新不拆旧,使全省出现大量的空心村,农村居民点面积不减反增。在这个背景下,福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强华 谢必如
作为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重要政策工具,增减挂钩政策自诞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增减挂钩设想的提出,始于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鼓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此后,按此要求,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启动试点,并于2008年6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建生 王志凤 孟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称增减挂钩),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制度,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而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但从实施情况看,操作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通过阐述增减挂钩的内涵及政策变迁,分析增减挂钩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增减挂钩内涵按照有关方面的解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增大,土地管理宜采取"稳定土地供应"的政策,这既意味着必须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又意味着必须实行差别化管理,努力拓宽建设用地新空间。我国长期粗放扩张积存了大量可以盘活利用的建设用地,同时我国国土辽阔,可以腾挪利用的空间很大,只要应对得当,"稳定土地供应"是可行的。节约集约用地蕴藏巨大潜力,但也面临不少制度障碍,一些地方正在开展的探索创新,不仅促进了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而且有效拓宽了建设用地空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有必要及时加以总结和提升,借以推动全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自去年有媒体集中报道一些地方农民"被上楼"现象、并由此对增减挂钩政策提出质疑后,一时间,舆论诘难四起,"增减挂钩"似乎成了损害农民利益的"洪水猛兽"。不可否认,自2006年全国开展增减挂钩试点以来,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其实应该分为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柴季 蓝希
基于对59个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证研究,从生态效益、耕地占补平衡、农户利用耕地等角度对当前中国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山区实施的合理性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其给山区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导致了山区生态用地的损失,在耕地占补平衡、农民利用耕地等方面也存在着占优补差、增大耕作半径等诸多弊端与不合理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启示与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贞 高金权 简广宁
以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挂钩项目为例,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与多元Logistic方法相结合,分析农户参与挂钩项目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和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农户参与意愿的正向驱动力;而房屋情况和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是限制农户参与的主导因素;政策获知途径与政策响应原因对农户响应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只有政府加大农户对政策的宣传,使农户真正理解该政策,并保障农户利益不受侵害,才能成功有效地推动挂钩政策的实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秋 田月 牛海鹏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相继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并允许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两个挂钩在政策内涵、政策目标、切入点、适用范围及实施机制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增减挂钩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延伸和特例,而人地挂钩则是增减挂钩的拓展和延伸。本文在详细分析两个挂钩异同的基础上,借鉴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在人地挂钩的试点工作中,一是应以内涵城市化作为实施人地挂钩政策试点的引擎;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规划的引领作用,稳妥推进;四是多方筹措资金,为人地挂钩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五是加快构建挂钩指标公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2004年以来,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相继提出并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以下简称两个挂钩),这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破解"两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区分清楚两者关系,对实施两个挂钩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