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2)
- 2023(6632)
- 2022(5563)
- 2021(5442)
- 2020(4679)
- 2019(10536)
- 2018(10874)
- 2017(19282)
- 2016(11635)
- 2015(13652)
- 2014(14302)
- 2013(12839)
- 2012(12147)
- 2011(10663)
- 2010(11078)
- 2009(10215)
- 2008(10185)
- 2007(9751)
- 2006(8485)
- 2005(7571)
- 学科
- 济(38316)
- 经济(38269)
- 管理(27781)
- 业(21514)
- 企(17298)
- 企业(17298)
- 方法(17132)
- 数学(15044)
- 数学方法(14615)
- 教学(11840)
- 中国(11673)
- 学(10954)
- 理论(10926)
- 农(10052)
- 财(9780)
- 教育(9195)
- 地方(9166)
- 制(8675)
- 体(7223)
- 学法(6932)
- 教学法(6932)
- 业经(6895)
- 农业(6682)
- 银(6474)
- 银行(6443)
- 和(6225)
- 融(6131)
- 金融(6124)
- 行(6106)
- 地方经济(5501)
- 机构
- 大学(157691)
- 学院(155532)
- 研究(54856)
- 济(51360)
- 经济(49737)
- 管理(49734)
- 理学(41461)
- 理学院(40877)
- 中国(39682)
- 管理学(39425)
- 管理学院(39157)
- 科学(37064)
- 京(35635)
- 农(29565)
- 所(29400)
- 范(26972)
- 研究所(26706)
- 师范(26627)
- 江(26519)
- 财(26121)
- 中心(25336)
- 业大(25118)
- 农业(23318)
- 北京(22825)
- 技术(22645)
- 州(21377)
- 师范大学(20643)
- 院(20280)
- 教育(20165)
- 财经(19454)
- 基金
- 项目(98730)
- 研究(74586)
- 科学(73797)
- 基金(63746)
- 家(56282)
- 国家(55742)
- 科学基金(45468)
- 省(42276)
- 社会(40843)
- 教育(39290)
- 社会科(38403)
- 社会科学(38391)
- 划(35240)
- 编号(32687)
- 基金项目(32430)
- 成果(30110)
- 自然(29083)
- 自然科(28425)
- 自然科学(28409)
- 资助(27921)
- 自然科学基金(27814)
- 课题(25858)
- 重点(23239)
- 年(21710)
- 发(21061)
- 部(20952)
- 项目编号(19964)
- 创(19444)
- 大学(19444)
- 性(18830)
共检索到251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娜
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增值评价法引入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使高校教师评价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文章在阐释增值性评价理念及其特点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状况,提出增值性评价可成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对高校学生学业成效的关注与评估,有助于解决高校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
关键词:
增值评价 高校教师 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王晓君,柳兴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梅雄杰 计国君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在牵引教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从人性假设理论透视,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从“经济人”假设出发,通过绩效问责、统一标准和效率优先保障教学质量,忽视了人性假设的复杂性、生成性和教育性,继而导致评价体系内在需求与高校教师教学需要现实走向之间的失衡。摆脱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人性错位困境,需在价值导向上树立利己人性与利他人性结合的评价思维,在内容标准上确立预成人性与生成人性共振的指标定位,在方法规范上寻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支持系统,多维协同变革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期实现个体、组织与社会发展的同向谐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赫兴无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能和科研能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价值取向、内容、主体、方法和基本原则五个方面对教学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
教学型高校 教师评价 价值取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薇薇 吴建成 蒋必彪 龚方红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整体性、导向性和直观性;各指标权重应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相对于T.L.Saaty的9分位标度法和1.354的标度法,采用黄金分割0.618作为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可避免各指标间权重差异过大或过小情况的发生。评价数据的获取应有足够的主体样本以确保较高的可信度,评价数据的处理应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截断和数据剔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剑欣 赵建强
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教学型高校而言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是学校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办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有的教师教学评价侧重于对个体教学效果的测评,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其责任心,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过分强调对教师个体的教学效果评价也容易产生副作用,导致教师间不良竞争,不利于教学团队建设,影响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促进教师合作和良性竞争的角度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引入其团队贡献和授课态度两个客观维度,从而弥补过分注重主观评价的缺陷和不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平波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维度结构的探讨仍然缺乏定量分析。本文概括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结构,并在质化研究基础上,利用两套独立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由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基础知识与扩展知识传授等四个维度构成。同时,开发出一套信度、效度良好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维度的测量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继宗 吴璇
科技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混合式教学重构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将KPI(关键绩效指标)引入混合式教学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发展、社会服务等作为一级指标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全面化、全程化、动态化的指标体系,以期为教师混合式教学评价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教师多元化发展,为师生共同进步奠定基石。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教学评价 KPI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萍
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高校教师发挥着培养大量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人才的作用,所以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关乎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由孙河川撰写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及教师评价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部专著梳理
关键词:
教师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仁义 陈士俊
高校教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而建立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科技人员科技绩效评价体系,将起到鼓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工作效率和竞争意识的积极作用。本文根据科技活动的过程,针对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科技绩效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和确定权重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评价 指标 权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吕黎江 吴剑
人才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激励教师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至关重要。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是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评价的基本趋势,也是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关键指向。二十多年来,国内高校教师评价历经了量化业绩、分类考核、注重质量到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阶段性演进。本文结合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改革实践,探讨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实施重点,并提出进一步改进思路。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一流大学 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静 生云龙 杨长青 徐绍莉
教师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一直是高校师资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这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作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发展实践,通过系统的分析梳理,提出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深入研究制定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评价体系 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光彦 李元元 邱学青 李敏
教师绩效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必要管理手段。教师的绩效评价指标不仅应服务于高校的办学目标,而且应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因此,在确定高校教师的绩效指标时,必须全面把握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紧密结合教师个人的职业预期、生涯设计、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学校、学院(系)和教师共同参与,从中提炼出评价指标。笔者对教育部所属的42所高校有关教师绩效评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入分析,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分解管理体系构建理念、运行范式和操作原则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为确定教师的绩效指标提出思路框架,为教师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师绩效评价 指标 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覃勇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评价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依据。在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及评价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维度框架和内容,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实施步骤以及改进评价工作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