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78)
- 2023(18489)
- 2022(15537)
- 2021(14547)
- 2020(12411)
- 2019(28216)
- 2018(27780)
- 2017(53455)
- 2016(28779)
- 2015(31699)
- 2014(30923)
- 2013(30829)
- 2012(28185)
- 2011(24854)
- 2010(24735)
- 2009(23391)
- 2008(23378)
- 2007(20627)
- 2006(18122)
- 2005(16416)
- 学科
- 济(120238)
- 经济(120108)
- 业(109309)
- 管理(98212)
- 企(97224)
- 企业(97224)
- 方法(56337)
- 数学(47125)
- 数学方法(46642)
- 财(43336)
- 农(35428)
- 业经(34339)
- 中国(32528)
- 务(29577)
- 财务(29541)
- 财务管理(29497)
- 企业财务(28165)
- 制(25748)
- 农业(24668)
- 技术(23192)
- 贸(22345)
- 税(22340)
- 贸易(22325)
- 易(21827)
- 税收(20864)
- 收(20684)
- 和(20054)
- 地方(19929)
- 策(19475)
- 理论(19416)
- 机构
- 学院(401897)
- 大学(398421)
- 济(173362)
- 经济(170370)
- 管理(163004)
- 理学(140861)
- 理学院(139498)
- 管理学(137444)
- 管理学院(136692)
- 研究(127499)
- 中国(102859)
- 财(87233)
- 京(82430)
- 科学(74643)
- 财经(68187)
- 农(65067)
- 所(62416)
- 经(62045)
- 中心(59448)
- 江(59421)
- 业大(57707)
- 研究所(55904)
- 经济学(53224)
- 北京(51516)
- 农业(51124)
- 财经大学(50587)
- 经济学院(48258)
- 州(46664)
- 院(46018)
- 范(45884)
- 基金
- 项目(264648)
- 科学(211289)
- 基金(196381)
- 研究(191448)
- 家(171261)
- 国家(169835)
- 科学基金(147912)
- 社会(125953)
- 社会科(119690)
- 社会科学(119660)
- 基金项目(103857)
- 省(102436)
- 自然(96062)
- 自然科(93944)
- 自然科学(93919)
- 自然科学基金(92356)
- 教育(87371)
- 划(86238)
- 资助(79720)
- 编号(75219)
- 创(59677)
- 成果(59529)
- 重点(59295)
- 部(59180)
- 发(56302)
- 创新(55131)
- 国家社会(53113)
- 教育部(51416)
- 业(51411)
- 科研(51072)
- 期刊
- 济(187078)
- 经济(187078)
- 研究(120602)
- 中国(74179)
- 财(72049)
- 管理(66301)
- 学报(58476)
- 农(58011)
- 科学(55625)
- 大学(45374)
- 学学(43242)
- 农业(39549)
- 融(39194)
- 金融(39194)
- 技术(35980)
- 财经(34174)
- 教育(33749)
- 业经(31382)
- 经济研究(31305)
- 经(29342)
- 问题(24873)
- 业(24260)
- 技术经济(22212)
- 贸(21124)
- 财会(20252)
- 统计(19952)
- 务(19547)
- 国际(19320)
- 商业(19302)
- 策(19061)
共检索到602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傅传锐
本文在2009年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全面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这一"自然实验"背景下,以2007—2012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地增进了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进而拉动企业总体资源价值创造效率的提高。然而,转型效应在具有不同的产权性质、融资约束状况以及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中存在异质性。增值税转型只能显著提升非国有企业的智力资本、总体资源增值效率,却难以对国有企业产生有效作用;转型政策对智力资本、总体资源增值效率的提升力度,高融资约束的企业强于低融资约束企业,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价值创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胥佚萱 林志伟
通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采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但从长期效果看,转型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滞后期,而且不同地区的投资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双重差分模型 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傅传锐
本文以2007~2013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大股东治理机制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间特征,两者呈现出N型的三次曲线关系,这种区间特征关系也同样存在于大股东持股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等具体智力资本要素的增值效率间;不论是总体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还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等具体智力资本要素价值创造效率,国有控股企业都明显劣于民营企业;股权制衡对总体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难以对结构资本发挥有效的治理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增进总体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却无法为结构资本提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大凤
我国自2004年进行增值税改革试点,2009年在全国推广。本文以140家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强度的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研发投资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婕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影响的理论分析(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前在生产型增值税下,企业的税收负担沉重。增值税转型后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允许当期一次性全部扣除,因此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只包括了增值额(纳税人新创造价值),这样相对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由于购置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由原来的不可抵扣变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丽霖 廖恒
增值税转型是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09年1月起,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全面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有别于之前基于财务指标衡量税制改革经济后果的方法,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模型,研究增值税转型对微观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其政策效应呈逐年显现的状态。非国企的效果强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的受益程度大于非高新技术行业;并且,政策效应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投资 生产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任之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本文利用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反映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指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强化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推动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发挥智力资本的价值驱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杨 邓粞元 朱云轩
本文选取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内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其2013-2018年财务数据,基于多元回归和DID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在2016年对航天航空行业以及2018年对18类行业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是否对试点企业的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资本成本以及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促进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价值有积极支持作用。这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现行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提升经营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留抵退税 企业价值 现金流 资本成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孙晓华 柏丹
智力资本密集是软件产业的特点之一,在软件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智力资本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在界定有关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特点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以我国15家上市软件生产企业年度报告为样本数据,对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潜力进行了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增强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建议。
关键词:
软件企业 智力资本 价值创造潜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传锐
以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司治理的综合指数,实证检验公司治理机制、产权性质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治理与高管激励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董事会机制难以为智力资本提供积极的治理效用;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产权性质拉低了国有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并弱化了公司治理机制对智力资本治理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陈军璨
为了评价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8-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PSM的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企业经营环境存在差异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总体上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但受经营环境差异影响,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果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与经营环境改善带来的市场价值提升作用对更具发展后劲的高成长性企业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经营环境 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云 匡勇
增值税转型政策已全面推开,以江西轻纺制造业、资源加工制造业、机械电子制造业2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分析样本建立模型,探索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三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固定资产投资受上期固定资产投资和总资产规模的影响很大,但随着转型的深入,其影响作用削弱,而企业资本成本和增值税税额的影响显著增强,所得税和利润总额的影响不太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骊禧 吴玉宇
基于智力资本理论,依据中国A股农业上市公司2008—2021年年度数据,考察纵向兼任高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纵向兼任高管与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呈负相关,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改善这种负向效应;纵向兼任高管职位越高,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抑制效应越明显;纵向兼任高管与智力资本技术创新专利产出呈负相关。鉴于此,农业上市公司应重视纵向兼任高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负面影响,可通过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来降低对它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升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银梅 吴泫锡 张馨月
财政权力的合理分配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和企业绿色创新,提高创新绩效,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增值税分成改革作为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会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带来一定影响。为了验证其影响效应、剖析其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应用2012-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和强度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增值税分成改革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绩效;(2)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和企业信贷水平在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3)制度环境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对东部地区及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杨婷婷
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负在各大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对增值税减税的获得感不强,增值税实际税负依然较重,增值税税负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质"和"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对企业升级的"质"和"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建议在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上对增值税进行改革,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政策扩张与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绿色信贷对上市公司信贷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非等间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半差分的估计方法和应用
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双重效应研究——基于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货币政策调整与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基于GMM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空间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及技术效率估计
宏观经济环境、终极控制人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基于经济因素的上市发电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
面板数据复合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