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75.16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0)
2023(13827)
2022(11742)
2021(10680)
2020(9368)
2019(21341)
2018(21477)
2017(43030)
2016(23628)
2015(26559)
2014(26704)
2013(26975)
2012(25132)
2011(22566)
2010(22977)
2009(22240)
2008(22663)
2007(20750)
2006(18607)
2005(17321)
作者
(68147)
(57029)
(56671)
(54439)
(36405)
(27071)
(26009)
(22117)
(21224)
(20533)
(19483)
(18948)
(18492)
(18097)
(17919)
(17512)
(17096)
(16842)
(16568)
(16317)
(14374)
(14120)
(13892)
(12955)
(12870)
(12857)
(12848)
(12835)
(11429)
(11249)
学科
(104984)
经济(104824)
(94360)
管理(85076)
(83071)
企业(83071)
方法(46912)
(38789)
数学(38005)
数学方法(37736)
(33401)
业经(30768)
(26831)
中国(26750)
(25441)
财务(25400)
财务管理(25354)
企业财务(24051)
农业(22822)
(22381)
税收(20892)
(20710)
(19648)
贸易(19637)
(19117)
技术(18964)
(18521)
(18511)
(17999)
银行(17965)
机构
学院(349119)
大学(346119)
(152703)
经济(149706)
管理(137074)
理学(116517)
理学院(115381)
管理学(113881)
管理学院(113227)
研究(112802)
中国(91222)
(80024)
(72396)
科学(64331)
财经(61333)
(58309)
(57724)
(55384)
(55280)
中心(51743)
研究所(50936)
业大(48185)
经济学(47171)
北京(45983)
农业(45616)
财经大学(44903)
(43020)
经济学院(42865)
(40179)
师范(39828)
基金
项目(213616)
科学(169036)
研究(159577)
基金(156222)
(133735)
国家(132561)
科学基金(114495)
社会(103340)
社会科(97988)
社会科学(97960)
(83322)
基金项目(82394)
教育(72414)
自然(71751)
自然科(70044)
自然科学(70022)
(68890)
自然科学基金(68868)
编号(65010)
资助(64061)
成果(53721)
(48883)
重点(47575)
(46740)
(46037)
(44827)
课题(44138)
(43652)
创新(43010)
国家社会(42764)
期刊
(177355)
经济(177355)
研究(110463)
中国(67290)
(67007)
(54732)
管理(54728)
学报(47816)
科学(45483)
(37100)
金融(37100)
大学(36949)
农业(36503)
学学(35051)
财经(31396)
技术(30455)
业经(29851)
教育(29369)
经济研究(28067)
(26945)
问题(24093)
(21290)
技术经济(20054)
(19800)
(19479)
财会(18303)
国际(17300)
商业(17187)
现代(17083)
理论(16926)
共检索到54014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张洋洋  徐潇鹤  
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这是1994年以来增值税领域一次最重大的改革,无疑会对各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0年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从税负水平、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购进扣税额规模等角度考察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受益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此次转型在降低制造业总体税负方面作用明显,且随着时间推移,减负效果更加显著。但其对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呈现不同的实施效果,且行业受益程度的大小受到宏观环境、行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资产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婕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影响的理论分析(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前在生产型增值税下,企业的税收负担沉重。增值税转型后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允许当期一次性全部扣除,因此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只包括了增值额(纳税人新创造价值),这样相对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由于购置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由原来的不可抵扣变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张先美  田冬  
本文以沪深两市17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验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转型后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显著高于转型前,实现了政府应对危机的预期调控目标;增值税转型效应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正相关;工具器具等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子行业受转型的影响更大;随着金融危机的推移,转型效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卜伟  王冬梅  
本文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在2000—2006年七个年份增值税税负水平,发现其增值税税负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之后,计算了在设定条件下200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增值税转型,可以增加2.14%~6.18%的R&D投入增长百分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远慧   孟苗苗  
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地方政府补助有助于提升该效应。具体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和数字技术产出,增强企业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并在企业间产生数字知识溢出效应;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增值税留抵税额更多的制造业企业以及处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更明显。为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如下:加快增值税立法,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为一项长期性制度安排;降低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门槛;简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流程,进一步提高留抵退税效率;加大地方政府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补助力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践是否可以释放改革红利,是政策制定者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增值税改革"准自然实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新建制造业企业空间布局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释放的减税效应对新企业落户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且对非出口、小规模、内资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更为明显;同时,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吸引力还受到地区集聚经济的影响,在供需可达性和集聚经济更强的城市,其吸引力更强。因此,在进一步优化增值税转型政策及地区营商环境时,不仅要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政策落地,还应根据企业及地区的异质性特点精准设计"减税降费"政策,协同利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促进实体经济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雄标  童锦治  苏国灿  
由于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得到抵扣,企业虽然理论上不承担增值税,但实际上却负有部分税收,并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利润和现金流。本文基于A省2011~2015年31个制造业的税收调查数据,分析了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分布及其影响。研究发现,留抵税额在不同制造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并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造成不利的影响。虽然2018年的退税政策覆盖了大部分留抵税额较大的制造业,但依然有部分受留抵税额影响严重的制造业未被纳入,留抵税额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本文建议逐步建立全行业的留抵退税制度、简并税率、逐步取消营改增过渡政策、打通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抵扣链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健  
一、引言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实行了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类型选择适应了当时经济和财政的实际,为政府支出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但是随着国民经济战略从限制非理性投资向扩大内需和提高经济效率进行战略转移,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就成为公认的增值税改革方向。消费型增值税作为一种有助于消除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的先进而规范的增值税类型,为欧盟各国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用,也是增值税发展的主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国自2004年首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由此吹响了生产型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孙丽  
基于2004—2019年省级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减税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显著提高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地区制度环境发育越好,其增值税减税效应越突出,且“营改增”后增值税减税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所增强;增值税减税通过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影响制造业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减税所带来的税制结构优化推动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鉴于此,立足财税环境现实,增值税减税应注重策略的调整,在税制优化中增强减税成效;提升增值税减税的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红利,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减税力度;同步优化直接税制,拓展税制结构转变所带来的减税空间,推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玲莉  何清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脚步迅速,各个行业之间竞争激烈,这也在侧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企业自身压力也不小,为了能够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政府尝试通过更大规模的减税来减轻企业负担,近日更是将制造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6%降为13%,这对于制造行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良性竞争,并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快了企业发展的脚步。文章首先分析了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原因,然后重点阐述了深化增值税改革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制造业企业业绩出现税负痛感加剧问题,即使政府长期推行大规模减税降费,一些企业仍觉得获得感不强。为什么在经济下滑时期中国企业税负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笔者从税负粘性视角出发,以A股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8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体效应模型验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增值税税负粘性现象及影响因素,回应企业税负痛感加重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税负存在明显的粘性特征,即随着经营业绩的上升,企业增值税税负上升的幅度要大于当经营业绩下降时增值税税负下降的幅度。增值税税负粘性是增值税抵扣机制与企业存货波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呈增强的趋势。这种普遍存在的税负粘性现象,正是让企业感到税负痛感加深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修浩鑫  
深化税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市场竞争地位高、国有产权、处于成熟期以及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而言,增值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显著。渠道分析表明,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是增值税减税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渠道。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缩小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税率差异,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同时应加大对民营、初创等弱势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云标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1月16日印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相关文件,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正式启动。制造企业虽然不是这次税改的对象行业,但是,制造业企业与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业务往来频繁,经济关系密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必将对制造业企业财务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杨婷婷  
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负在各大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对增值税减税的获得感不强,增值税实际税负依然较重,增值税税负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质"和"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对企业升级的"质"和"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建议在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上对增值税进行改革,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辉文  
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为了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我国不断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当前考察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降对于制造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以增值税基本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增值税税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税负的影响,认为相比于单纯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建立征收范围更广、抵扣链条更完整、避免重复征税更彻底、税率更简单的规范增值税税制对制造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指出,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