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66.7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8)
2023(5239)
2022(4299)
2021(3788)
2020(3141)
2019(7194)
2018(7097)
2017(14608)
2016(7811)
2015(8536)
2014(8229)
2013(8311)
2012(7633)
2011(6698)
2010(6519)
2009(6231)
2008(6405)
2007(5660)
2006(5224)
2005(4663)
作者
(21140)
(17715)
(17488)
(17276)
(11164)
(8545)
(8126)
(6742)
(6558)
(6320)
(6285)
(6027)
(5923)
(5825)
(5563)
(5450)
(5287)
(4989)
(4980)
(4976)
(4539)
(4285)
(4256)
(4094)
(4053)
(3986)
(3821)
(3761)
(3616)
(3525)
学科
(35384)
经济(35358)
管理(25686)
(22048)
(22034)
税收(20618)
(20452)
(17706)
企业(17706)
方法(16664)
数学(15621)
数学方法(15520)
(14685)
中国(8657)
(8209)
财务(8198)
财务管理(8193)
地方(7742)
(7611)
企业财务(7450)
业经(6648)
环境(6498)
资源(6396)
(6104)
(5919)
财政(5611)
农业(5560)
(5462)
地方经济(5023)
(4897)
机构
学院(105809)
大学(105610)
(48912)
经济(48120)
管理(40234)
研究(36227)
理学(34658)
理学院(34354)
管理学(33766)
管理学院(33580)
(28839)
中国(28475)
(21932)
财经(21468)
科学(21263)
(19502)
(18436)
经济学(16615)
研究所(16401)
(16126)
中心(15984)
财经大学(15867)
经济学院(15263)
(15250)
北京(13942)
业大(13776)
(13085)
(12691)
(12143)
农业(11764)
基金
项目(70607)
科学(56017)
基金(53017)
研究(50323)
(46693)
国家(46434)
科学基金(39994)
社会(34423)
社会科(33005)
社会科学(32993)
基金项目(27335)
(26323)
自然(25108)
自然科(24400)
自然科学(24395)
自然科学基金(24002)
资助(22290)
(21910)
教育(21577)
编号(19505)
重点(16067)
(15990)
国家社会(15721)
(15664)
成果(15397)
(14264)
教育部(13671)
创新(13561)
科研(13494)
人文(13490)
期刊
(49669)
经济(49669)
研究(36566)
(23235)
中国(18977)
学报(16422)
(15251)
(15234)
科学(13868)
管理(13639)
税务(13501)
(11894)
大学(11522)
学学(10851)
财经(10063)
经济研究(9602)
(8694)
农业(8266)
技术(7941)
(7782)
金融(7782)
资源(7141)
业经(6596)
问题(6531)
财会(6233)
统计(6048)
技术经济(5616)
(5460)
会计(5450)
教育(5373)
共检索到16268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康茂楠  毛凯林  刘灿雷  
关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间成本加成率分布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考察和识别。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将2004年东北地区试行的增值税改革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增值税转型对中国制造业成本加成率分布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增值税转型为代表的减税政策有效降低了成本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改善了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地,增值税转型能更多地促使高成本加成企业降低成本加成率,并可以通过价格和边际成本渠道对缩小企业间成本加成率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基于行业国有资本份额、资本密集度和行业技术水平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税收激励对高国企份额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一般技术水平行业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针对性地实施税收改革,以更好地发挥税收激励的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为  
本文构建了有效增值税税率差异影响生产率分布与资源误配置的理论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有效增值税税率差异对制造业生产率离散程度与资源误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增值税税率差异是导致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离散与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2004年东北地区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促使了有效增值税税率差异的下降,从而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增值税扭曲造成的生产率损失主要是通过对在位企业的资源再配置和企业进入与退出的扭曲所造成的;增值税的资源误置效应在时间、地区与行业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资源误置的边际效应随时间逐步增强,中西部地区显著大于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显著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竹青  盛丹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分布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显著降低了我国制造业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出口汇率升值和进口汇率升值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分别降低了新进入/退出企业(即扩展边际)和持续存在企业(即集约边际)的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且对前者的作用更突出;(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企业加成率分布的影响还依赖于企业的所有制特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竹青  盛丹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分布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显著降低了我国制造业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出口汇率升值和进口汇率升值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分别降低了新进入/退出企业(即扩展边际)和持续存在企业(即集约边际)的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且对前者的作用更突出;(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企业加成率分布的影响还依赖于企业的所有制特点和劳动密集度。最后,本文机制检验部分证实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通过改变企业的价格分布和边际成本分布两个渠道影响了加成率分布,即存在明显的价格分布效应和边际成本分布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军  于晓宇  郑吉锋  周亚虹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微观表现形式,其经济效应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本文采用2007—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从成本加成分布的视角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成本加成水平及其分布状态,金融资产投资份额的上升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加成,而且扩大了成本加成分布离散度,进而加剧行业资源错配。从机制看,金融化主要通过弱化产品市场竞争和延缓低成本加成企业退出市场两种渠道降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评估企业“脱实向虚”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季  
增值税税率简化是保证其"中性"特点发挥、促进市场在初次分配中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必要前提。为顺利推进营改增,我国增值税现已形成了4档以上的多档税率并存的格局。尽管这种格局的形成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弊端已非常明显,有必要在尽快完成增值税全覆盖后,尽快推进增值税税率简化改革。本文建议采用1档基本税率+1档优惠税率、辅以零税率(免税)和1档征收率的税率模式,基本税率调整为11%~13%,优惠税率调整为5%~6%。采取小步快跑、非同步调整和政策提前发布的稳步过渡方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亚军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加成率分布的视角实证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分布的泰尔指数,不利于中国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上述影响在长期更为显著;分位数检验表明,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低加成率企业的定价能力,同时提高了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率水平,从而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业企业间加成率差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广义边际,集约边际的作用有限;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加成率分布的作用还依赖于企业所在地区的国有化水平、地区分布以及行业要素密集度状况,其显著加大了低国有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之间的加成率差异,恶化了这些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企业加成率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浩宇  汪冲  
增值税转型改革实现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给企业带来了政策优惠红利。厘清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内在机制,对理解中国增值税转型政策的经济效果,以及未来进一步对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通过半参数ACF方法估计出修正后的企业成本加成,使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法的研究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在考虑样本选择偏误以及更换成本加成测算方式、安慰剂检验结果都证实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业增加值两个路径促进了成本加成的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涛  黎晓峰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逐步从量的增加过渡到质的提升,而城镇化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考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行业生产率分布的视角分析了城镇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及影响途径。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城镇化对资源配置效率在全国范围不具有显著作用,但是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城市类型中具有异质性作用。城镇化通过要素流动效应、进入退出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并且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类型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异质性。据此提出了推动城镇化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建人  
本文从税制转型路线入手,分析了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转变,比较研究税制转型对各行各业的正负影响。转型之后,我国新的消费型增值税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但其本身蕴含的巨大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鉴于增值税在调节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中的特殊地位,未来我国增值税转型可以考虑按照"三步走"的思路分阶段循序渐进改革,打通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相互抵扣的渠道,条件成熟时,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将农业也全面纳入增值税的调整范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伟  郭小东  
以东北地区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为制度背景,基于我国2001年-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转型政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政策对不同性质类型企业的投资资本成本敏感性都有所提高,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提高更显著;市场化改革也促进了该政策对资本成本敏感性的提高的影响;增值税转型政策也使企业的代理成本显著下降,并使税务机关发挥了良好的外部治理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聂海峰  刘怡  
使用最新的投入产出表和城镇家庭消费数据,本文研究了近年来不同收入家庭的增值税的负担分布及累进性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所有家庭负担的税收比例都在增加。增值税是累退的,低收入家庭负担的增值税与收入比例高于高收入家庭,这一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增值税转型等结构性减税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冲  
增值税类型、法定征收范围与税率框架都是增值税制度的核心要素,我们可以围绕税收经济效率理论,运用政府收入中性的福利分析框架,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测度上述增值税要素的经济影响。分析发现:在现有增值税转型基础上,将某些中间使用部分较多的"关键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会比直接归并、取代营业税产生更合意的经济影响,但是收入中性条件下的单一税率设计会因为税收效率损失和负面经济影响而不具备现实意义。造成上述影响的核心因素是通货膨胀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柏惠  寇恩惠  杨龙见  
增值税多档税率会导致抵扣链条出现"低征高扣"和"高征低扣"现象,扭曲中间投入价格,由此造成的资源误置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目前尚未有文献对此做出回应。本文扩展了Hsieh&Klenow(2009)模型,建立了包括劳动、资本、中间投入的三要素理论框架,使其更贴合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利用2007—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多档税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模拟不同税率简并方案的效果。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间,完全消除多档税率的影响,将会使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提升1.645%;不同的税率简并方案都能提升生产率,但单一标准税率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这一关系在多个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多档税率造成的扭曲还会传递到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由此导致的额外生产率损失分别为1.327%和0.884%。进一步地,本文利用采矿业税率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验证了减少税率差异对生产率具有提升效果这一发现。本文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证明了增值税单一税率的重要性,为通过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了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文林   胡明生   唐爽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并档降率导致企业金融资产的配置增加,金融资产的投资替代效应增强;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区域的企业中,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弱化了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作用以及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上述结论可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税收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