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5)
- 2023(12947)
- 2022(10772)
- 2021(9647)
- 2020(8229)
- 2019(18356)
- 2018(17925)
- 2017(35814)
- 2016(19398)
- 2015(21078)
- 2014(20429)
- 2013(20692)
- 2012(18868)
- 2011(16578)
- 2010(16621)
- 2009(15941)
- 2008(16361)
- 2007(14725)
- 2006(13068)
- 2005(11968)
- 学科
- 济(93919)
- 经济(93818)
- 业(91378)
- 企(83251)
- 企业(83251)
- 管理(73801)
- 方法(47098)
- 数学(38958)
- 数学方法(38802)
- 财(35188)
- 业经(29315)
- 农(27695)
- 务(25332)
- 财务(25326)
- 财务管理(25306)
- 企业财务(24224)
- 税(22272)
- 税收(20809)
- 收(20636)
- 农业(20190)
- 中国(18964)
- 制(18089)
- 技术(17604)
- 贸(17096)
- 贸易(17086)
- 易(16603)
- 策(15217)
- 划(15190)
- 和(14480)
- 体(13922)
- 机构
- 学院(285825)
- 大学(280552)
- 济(130655)
- 经济(128783)
- 管理(118036)
- 理学(102516)
- 理学院(101646)
- 管理学(100508)
- 管理学院(99993)
- 研究(86572)
- 中国(71128)
- 财(67244)
- 京(56250)
- 财经(53053)
- 农(50473)
- 科学(48839)
- 经(48371)
- 所(43326)
- 江(42569)
- 业大(41707)
- 经济学(41293)
- 农业(39955)
- 中心(39432)
- 财经大学(39352)
- 研究所(38348)
- 经济学院(37838)
- 商学(35508)
- 商学院(35222)
- 北京(34843)
- 州(33011)
- 基金
- 项目(184356)
- 科学(147930)
- 基金(140137)
- 研究(130959)
- 家(121858)
- 国家(120831)
- 科学基金(106238)
- 社会(89357)
- 社会科(85201)
- 社会科学(85178)
- 基金项目(74174)
- 省(70470)
- 自然(69243)
- 自然科(67788)
- 自然科学(67770)
- 自然科学基金(66741)
- 教育(58513)
- 划(58231)
- 资助(57541)
- 编号(49685)
- 业(42068)
- 部(41873)
- 创(41686)
- 重点(40605)
- 发(38546)
- 国家社会(38347)
- 创新(38135)
- 成果(37900)
- 教育部(36705)
- 人文(36401)
共检索到421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行 叶康涛
增值税税率影响企业的逻辑与其他税种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已有研究对增值税税率的影响关注不够。依据我国2017年4月颁布的将13%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1%的改革,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方法发现,相比其他企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的企业在[0,1]事件窗口期的股东财富平均增长了约0.3%,这相当于370亿股东总财富的增加。接下来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增值税税率影响企业价值的两条路径:"价格效应"与"税负效应"。我们还进一步识别了"税负效应"的具体来源。此外,比较发现,"税负效应"的影响程度要超过"价格效应"。最后,区分产权性质的结果显示,增值税税率的价值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出口退税政策的存在则使得非出口企业受增值税税率的影响更大。本文提供了增值税税率价值效应的经验证据,并系统揭示了增值税税率价值效应的具体来源以及各来源的相对重要性,这使得本文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冬 陆佳妮 周宇洁 戴明婕
降低增值税占比的同时提高企业所得税占比,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两翼”,增值税减税改革可能引发企业所得税的联动反应。本文基于避税的权衡理论,研究2017、2018年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对企业所得税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后企业显著降低了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企业现金留存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税收征管强度增大是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影响企业所得税避税的重要机制;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在增值税税负率高、竞争能力更强和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企业中更显著。而且,企业不仅减少了账税差异避税行为,也减少了较为隐蔽的账税一致避税行为。本文从间接税和企业所得税联动的视角揭示增值税税率简并对企业所得税产生的外溢效应,揭示了增值税改革对税收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泽涛 汤玉刚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但减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减轻企业实际税负,提升企业价值?究竟哪些企业是减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本文以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为背景,尝试利用股票市场的反应回答这一问题。利用港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双重差分实验设计,得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会使得企业价值增加,但议价能力不同的企业从减税中捕获的利益不同,议价能力强的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减税好处。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普惠式政策性减税背景下企业"获得感"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也有助于改进减税策略,优化减税的着力点,实施精准减税,使给定减税规模的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
增值税 议价能力 股市 双重差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静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自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将在增值税税率17%、11%、6%三档基础上,将税率下调到16%、10%、6%,同时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商业年销售标准提至与服务业相同的500万元,本文以L公司为例,分析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并提出小微企业如何更好利用好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税率 小微企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建军 赵薇
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观察房地产税征收改革试点授权决定出台后的资本市场反应,为征收房地产税对企业的可能影响提供了初步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在[0,1]事件窗口期的股票市值下降了约3.5%。这与征收房地产税会降低消费者需求、对房地产企业业绩产生负向影响的预期相一致。同时,房地产税的征收对与房地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征收房地产税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和税负转嫁弹性因子较小的企业影响程度更大,且对突破“三道红线”阈值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陈军璨
为了评价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8-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PSM的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企业经营环境存在差异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总体上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但受经营环境差异影响,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果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与经营环境改善带来的市场价值提升作用对更具发展后劲的高成长性企业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经营环境 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张醒
增值税的流转税性质和特殊计税方式带来了复杂的税负转嫁问题,会从效率和分配两个方面导致改革效果偏离预期。本文基于2009年采矿业增值税税率改革的自然实验,建立福利分析框架,尝试从转嫁方向、转嫁比例、转嫁时间等维度刻画增值税税负转嫁的过程和特点。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改革导致的税负变化由下游企业(消费者)、企业所有者、企业员工和中间投入供应商四方分担,改革当期的分担比例分别为53.518%、9.953%、0.165%和36.364%,扩展到中期,税负几乎全部转移给下游企业(消费者),负担比例达到77.449%。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竞争性矿产行业,垄断性矿产行业的企业所有者更有能力在短期通过向其他三方增加转嫁而减少利润损失;下游企业虽是主要负税人,但同时能因税率改革增加进项抵扣,实际并未受损。上述结果表明,增值税税负会随转嫁时间、市场力量不同而在多个负税人之间以不同的比例分配,通过多个渠道刺激经济、影响分配,制定改革策略时应充分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本文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增值税运行规律,增强税制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关键词:
增值税 税率改革 税负转嫁 福利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涛 邓秀媛 陈碧琴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增值税扩围改革的有效性,为优化增值税改革路径和完善实施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主要结论和启示是:改革对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和明显的市场反应;改革有利于消除企业流转税重复征税,加快服务经济转型;在改革中需要谨慎选择增值税扩围后适用税率;改革需要考虑行业投入特征及行业减税公平,以优化整体结构性减税效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弈超 刘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中国于2017年开始实施的系列增值税税率下调改革为契机,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普惠性减税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改革这一普惠性减税政策显著扩大了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机制检验发现,普惠性减税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条路径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产生影响。其中,“收入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了企业可供分配的税后利润;“替代效应”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降低了员工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前者主要影响管理层薪酬,而后者主要影响普通员工薪酬,从而导致高管薪酬提高,普通员工薪酬降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显著扩大。异质性分析显示,普惠性减税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在企业产品市场势力较弱、资本密集度较高、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拓展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普惠性减税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超额薪酬差距的增加。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理解税收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财税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妍 张牧扬 王辉
在大规模减税情境下,如何在防范财政风险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发展阶段完善地方治理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基于2015-2020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从地方环保收支行为视角构建统一理论框架,深入剖析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实施对地方环境治理的影响。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实施有效降低了地级市的细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带来意料之外的环保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实施导致地方政府选择通过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来获得非税收入,缓解短期财政压力。这一政策的实施同时起到了规范地方生态环境执法的效果,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进一步分析表明,设置软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强环境保护目标约束的地方政府在面对减税政策冲击时更有可能通过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来实现缓解财政压力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双赢”结果。上述结论不仅为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环境质量改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解释,还对未来中国如何统筹协调减税政策和环保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颖 张玉凤
企业提高股权融资水平是活跃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及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的关键路径。那么,增值税简并税率发挥的资源高效配置效应是否有助于促进企业股权融资?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2017年实施的增值税简并税率政策对企业股权融资的影响后发现,简并税率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企业股权融资;其影响机制是通过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及信息效率,进而促进企业股权融资。同时,简并税率政策促进企业股权融资的效果在信贷歧视度较高、适用税率档数较多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良好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提升了简并税率促进企业股权融资的效果,具体体现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组别中,简并税率与企业股权融资之间的正向作用更显著。为此,未来需要持续优化增值税简并税率政策,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差别化税收支持政策,发挥减税政策与资本市场制度的合力,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而促进企业股权融资。
关键词:
简并税率 股权融资 企业价值 信息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越 唐奕可 辛红霞
增值税税率调整是中国减税降费的重要工具,历次改革的减税效应备受瞩目。基于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调整显著提高了企业绩效。机制分析发现,增值税税率调整通过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和增加企业内部现金流两条路径来提升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税负转嫁能力较强和现金流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基于企业进销项结构差异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调整仅对销项高税率的企业绩效有提升作用,并显著提高了销项低税率和高中间投入率的企业增值税税负。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调整存在“非对称性减税红利”,对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增值税税率 企业绩效 税负 现金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陈晓光
本文在构建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以增值税税率下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税率下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税率下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产生激励作用,通过激励企业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两条路径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税率下调对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本文以融资约束理论为基础,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分析了税率下调的政策效应,为减税政策效应评估提供了思路,为增值税减税政策选择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税率下调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杨婷婷
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负在各大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对增值税减税的获得感不强,增值税实际税负依然较重,增值税税负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质"和"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对企业升级的"质"和"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建议在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上对增值税进行改革,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兰品 冀泽辉 胡凯
增值税税率改革是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措施,而这一举措能否遏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差异性投资收益率所导致的经济“脱实向虚”风险,不但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更关系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以财税[2017]37号文、财税[2018]32号文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39号文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2017~2019年增值税税率改革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改革能有效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且对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域的企业治理效应更明显;增值税税率改革能有效弱化企业的“投资替代”动机促进经济“脱虚还实”,而对于“预防性储蓄”动机影响效果不明显;增值税税率改革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效应能促使实物资本投资和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有助于优化企业投资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