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7)
2023(17754)
2022(15230)
2021(14109)
2020(12037)
2019(27788)
2018(27619)
2017(53722)
2016(29118)
2015(32396)
2014(32002)
2013(31586)
2012(28546)
2011(25270)
2010(25138)
2009(23313)
2008(23074)
2007(19849)
2006(17667)
2005(15644)
作者
(81511)
(67891)
(67449)
(64483)
(43086)
(32511)
(30636)
(26503)
(25814)
(24028)
(23066)
(23063)
(21617)
(21463)
(20981)
(20884)
(20187)
(19993)
(19468)
(19226)
(16640)
(16639)
(16519)
(15659)
(15227)
(15032)
(15020)
(14927)
(13630)
(13289)
学科
(119541)
经济(119398)
(102958)
管理(93853)
(91432)
企业(91432)
方法(56489)
数学(46798)
数学方法(46210)
(38713)
(35871)
业经(34326)
中国(28429)
(25832)
财务(25763)
财务管理(25724)
农业(25116)
企业财务(24423)
(23980)
(22283)
技术(21769)
地方(21582)
理论(21492)
(21456)
税收(20824)
(20809)
(20656)
(19721)
贸易(19712)
(19152)
机构
学院(406311)
大学(402798)
(165844)
管理(165178)
经济(162615)
理学(143150)
理学院(141696)
管理学(139295)
管理学院(138545)
研究(129964)
中国(99126)
(84757)
(81302)
科学(79711)
(67849)
(64491)
财经(63886)
业大(61021)
(60230)
中心(58979)
研究所(58333)
(58150)
农业(53075)
北京(52934)
(49816)
经济学(49674)
师范(49344)
(47706)
财经大学(47383)
(47046)
基金
项目(275761)
科学(218176)
研究(201820)
基金(201502)
(175164)
国家(173659)
科学基金(151028)
社会(128174)
社会科(121623)
社会科学(121589)
(107789)
基金项目(106801)
自然(98509)
自然科(96308)
自然科学(96284)
自然科学基金(94603)
教育(92648)
(89814)
资助(83138)
编号(82224)
成果(65278)
重点(61121)
(60767)
(59010)
(58301)
课题(55448)
创新(54607)
国家社会(53088)
科研(52595)
教育部(52396)
期刊
(180827)
经济(180827)
研究(122326)
中国(73371)
(64835)
管理(63807)
(61566)
学报(61191)
科学(56979)
大学(47167)
学学(44663)
农业(42728)
教育(41956)
技术(37871)
(32554)
金融(32554)
业经(31153)
财经(30795)
经济研究(28629)
(26466)
(24183)
问题(23511)
技术经济(21773)
现代(18984)
财会(18831)
科技(18757)
理论(18501)
统计(18438)
(18430)
(18034)
共检索到594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姝  金振  谢雁翔  张潇匀  
本文从增值税税收中性的角度,系统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改革有助于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的特点,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地区税收征管严格的样本中效果更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主要提高了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后的试点企业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扩大投资规模以及改善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系统评估了留抵退税改革的政策效果,有助于在理论上揭示税收中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并为深入推进现代增值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怡俐  吕长江  倪晨凯  
畅通的返还链条是增值税发挥税收中性特点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财税[2018]70号文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留抵退税"改革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与控制组企业相比,试点企业在政策颁布期间获得0.5%~1.1%的超额回报率;同时,预期形成更高留抵税额(待抵扣增值税额更高、资本支出更高、资本支出的波动性更高)的试点企业,其在政策颁布时的市场反应更为正面,说明改革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价值。机制分析表明,面临更好投资机会的试点企业和收到更多税费返还的试点企业在改革后增加了投资,说明试点企业的价值提升源于改革促进了企业投资机会的实现。总体而言,"留抵退税"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全行业放开"留抵退税"的政策效果预估,为后续的增值税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锦  
本文以税收中性理论为基础,阐释税收中性理论的基本内涵和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并结合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增值税改革,使其与我国基本国情、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锦  
本文以税收中性理论为基础,阐释税收中性理论的基本内涵和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并结合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增值税改革,使其与我国基本国情、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月梅   曹宁宁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税收政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0号)文件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探究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效应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面对不确定性感知低的企业、财政压力较小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具备转型意向和行为的“知行合一”。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俞杰   李璐露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治  赵磊磊  
增值税是最为典型的中性税种,现行增值税制存在的问题,大多与偏离税收中性有关,因此需要重视并发挥税收中性的逆向调节效应。传统税收中性理论侧重于全局性与综合性,需要限定其适用范围,并作出新的解释才能更好地指引当前增值税改革。本文认为,税收中性原则主要应当贯彻于增值税改革,且在不同场域的范畴延展,分别形成财政支出中性、市场竞争中性及国际税收中性,由此,基于税收中性的增值税改革进路需要围绕降低并简并税率、畅通抵扣链条、完善税收优惠、健全退税制度等进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卢俊  苏建  
增值税转型和"营改增"是我国增值税改革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从全国来看,这两次增值税改革通过减少企业重复征税、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及研发创新、改善经济供给效率,显著提高了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利用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由于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从"营改增"改革中受益较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受益较大。我国应继续从完善增值税链条"抵扣机制",降低、简并增值税税率,清理增值税优惠、免税政策,完善留抵退税制度,提高税收征管和服务水平入手,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修浩鑫  
深化税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市场竞争地位高、国有产权、处于成熟期以及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而言,增值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显著。渠道分析表明,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是增值税减税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渠道。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缩小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税率差异,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同时应加大对民营、初创等弱势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怡璞  张玄  鞠铭  
增值税不断成为各国税制改革的重点,不仅源于增值税本身的征管严格性,还在于增值税能够提升税收制度的效率。笔者基于"营改增"这一准自然试验,考察了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税收遵从程度,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据影响机制检验证明,增值税改革会通过发挥发票治理作用、缓解融资约束与加强地方税收征管等途径促进企业的税收遵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与服务业的税收遵从程度提高得更为显著,而国企与房地产业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大。本文强调对税制改革的系统性分析,补充了增值税对税收制度效率性提升的研究,并从产权与行业角度分析了增值税改革的差异化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的税收治理行为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减税降费、民营企业税收环境的优化、电子发票的深化改革等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浩萍  宋尚彬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在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8年在部分行业实施留抵退税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留抵退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约3.6%。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技能劳动力的互补式增加、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最终提升了企业劳动力平均薪酬,直接引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普通员工、非国有企业、留抵程度较高企业和税收征管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更强。本文为全面认识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发挥税收保障劳动者福利、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祎曈  梁鹏  
以财税[2018]70号为契机,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16—2020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对商业信用的需求;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可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其对于商业信用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融资能力较差、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内部风险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留抵退税政策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需求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岳树民  
我国现行增值税在某些方面已偏离了中性原则,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等方面,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纠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佳其   叶永卫   黄馨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因而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规模,该结论在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同时期政策影响以及替换模型设定形式四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融资约束高、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员工占比和员工工资水平,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文章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留抵退税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谭伟  姜青青  
2022年,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实施以来,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其一,留抵退税依赖的纳税人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瑕疵;其二,留抵退税新政自身存在政策“盲点”;其三,留抵退税新政与既有政策的关系有待理顺;其四,留抵退税新政的具体实施有待改进;其五,留抵退税新政的立法技术有待完善。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信用评价与风险防控双“兜底”,为留抵退税新政保驾护航;完善政策规定,将信用等级为M级的新办纳税人纳入留抵退税范围;改进制度设计,将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和留抵退税政策有效衔接起来;治理违规税收返还,制止地方间财力非正常转移;尊重纳税人留抵退税选择权,建设良好营商环境;提高立法针对性,简化留抵税额退税相关概念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