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3)
- 2023(6475)
- 2022(5534)
- 2021(5293)
- 2020(4206)
- 2019(9661)
- 2018(9507)
- 2017(18791)
- 2016(10612)
- 2015(11710)
- 2014(11661)
- 2013(11403)
- 2012(10855)
- 2011(9549)
- 2010(10181)
- 2009(9503)
- 2008(9596)
- 2007(8838)
- 2006(8287)
- 2005(7805)
- 学科
- 济(38424)
- 经济(38376)
- 管理(29636)
- 业(27035)
- 税(22188)
- 企(20920)
- 企业(20920)
- 税收(20746)
- 收(20568)
- 财(16011)
- 方法(13667)
- 农(13279)
- 中国(12324)
- 数学(12259)
- 数学方法(12047)
- 地方(10222)
- 制(9672)
- 策(8883)
- 农业(8673)
- 贸(8000)
- 贸易(7989)
- 业经(7960)
- 银(7812)
- 银行(7807)
- 易(7805)
- 务(7494)
- 财务(7476)
- 财务管理(7465)
- 行(7463)
- 财政(7422)
- 机构
- 学院(138883)
- 大学(135992)
- 济(59673)
- 经济(58222)
- 管理(50035)
- 研究(47953)
- 理学(41092)
- 理学院(40695)
- 管理学(40021)
- 中国(39890)
- 管理学院(39746)
- 财(37235)
- 京(28602)
- 财经(26158)
- 江(25719)
- 科学(25643)
- 所(23646)
- 经(23489)
- 中心(23089)
- 研究所(20281)
- 州(19901)
- 农(19452)
- 财经大学(18799)
- 北京(18796)
- 经济学(18399)
- 范(18332)
- 师范(18196)
- 省(18080)
- 院(17386)
- 经济学院(16576)
- 基金
- 项目(79655)
- 研究(64769)
- 科学(62070)
- 基金(55622)
- 家(46653)
- 国家(46188)
- 社会(39791)
- 科学基金(39463)
- 社会科(37711)
- 社会科学(37708)
- 省(30916)
- 教育(30812)
- 编号(28521)
- 基金项目(27265)
- 成果(25816)
- 划(25640)
- 资助(24279)
- 自然(22718)
- 自然科(22165)
- 自然科学(22160)
- 自然科学基金(21773)
- 课题(20491)
- 性(18612)
- 部(18015)
- 重点(17922)
- 发(17580)
- 年(17568)
- 项目编号(17451)
- 国家社会(16353)
- 创(16242)
共检索到241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钟油子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因时应势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举措。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减负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也是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精进之举。本文在理论上阐述了留抵退税政策的主要功能,介绍了湖北省税务系统实施留抵退税政策的主要经验,分析了贯彻落实留抵退税政策需要处理的三个关系,并对进一步深化留抵退税政策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伟贤 沈小源 李炳财 柴美华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有效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2014—2019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排除其他竞争性假说及更换因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扩大投资规模、提升风险承担能力和促进研发人员雇佣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为明显,且政策实施有助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加强税收征管有利于放大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为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深化现代财税改革及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江涛
受市场变化、购销周期、税制设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出现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乃是一种客观普遍现象。对留抵税额实行退税政策有其充足的理论逻辑,主要为消费型增值税性质、税收公平原则和国际通行惯例所决定。退税政策具有多重效应,对企业可增加现金流,降低资金成本,稳定市场主体;对财税收入短期减收明显、波动加大,中长期影响甚微;对经济运行的效果,则视政府与企业收入的替代效应而定。定位于完善增值税制度的重要安排,宜进一步体现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平性,充分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权;科学确定留抵退税周期和最低标准,大力提升政策运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防、打、惩“三位一体”的留抵退税管理机制,有效遏制骗取留抵退税行为发生;按照有利政策实施和分享与负担对等原则,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的留抵退税资金垫付与增量收入返还制度。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退税 留抵税额 结转抵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红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是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政策之一,文章首先分析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然后以案例方式说明一般纳税人留抵退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最后探讨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期对实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增值税 期末留抵税额 退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静 傅明宸
本文利用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及其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政策实施通过增加企业投资、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以及“效率工资”渠道提高了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实施对销项税额较大的企业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对于销项税额较小的企业实施效果显著。因此,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使增值税链条更加畅通,有助于避免由于政府占用企业资金而导致的税收中性偏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进一步深化增值税税制改革、提高留抵退税水平,对于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留抵退税 增值税 企业绩效 税制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薛宇佳
文章分析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同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民营企业、管理层能力高、管理层权力低的企业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更能通过降低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金平 谢家珍 杜浩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将在助企纾困、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轮留抵退税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十三个行业企业的退税力度,实行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并退办法。本文在把握留抵退税政策的基础上,分析留抵退税适用主体及适用条件、留抵退税额的计算及退还时间、执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时应注意的事项,便于纳税人最大程度地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红利。
关键词:
留抵退税 增量留抵 存量留抵 法律风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刘咏璇 崔铭芯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分析2018年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融资约束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推动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留抵退税政策对获得较多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对面临环境规制较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效果更佳。为进一步提升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建议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并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等配合,协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退税 绿色创新效率 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谷阳 刘长庚 吴雄 张磊
本文使用2014—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样本均值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使得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了3.13%;(2)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劳动收入份额提高;(3)异质性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处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普通员工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后续深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以及完善税收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记者9月4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称,符合条件的部分先进制造业纳税人,可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公告称,自2019年6月1日起,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部分先进制造业纳税人,可以自2019年7月及以后纳税申报
关键词:
留抵税额 纳税人 先进制造业 增值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军 花培严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我国留抵退税政策演进在行业试点的选择上遵循了分类管理的政策逻辑:首先,在留抵税额规模大、留抵税额负担重的行业试点;其次,进一步在战略重点行业和民生相关行业实施留抵退税政策。坚持分类管理能够保障留抵退税政策的长期实施:一方面,要针对不同行业分类施策,统筹好产业发展和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要适时调整分类管理政策,提高留抵退税政策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退税 分类管理 留抵税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井远
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是其主要作用机制;政策实施后,试点企业相应增加了员工雇佣人数并提高了平均薪酬;此外,政策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为进一步释放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建议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适用范围,提升政策覆盖面;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门槛;试行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退税流程,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震 蔡宏波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已成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的有力举措,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稳就业效应及其退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劳动就业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成本估算。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就业水平;更进一步,企业技术员工与高技能员工增加更为明显。究其原因,留抵退税政策显著增进了企业税收优惠,提升了企业营收与盈利能力,进而提高了劳动力需求;与此同时,基于行业的就业变动及动态分解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就业效应主要源于就业广延边际的贡献,后者又源于新企业进入的贡献。最后,成本收益的量化分析表明,单位劳动就业增加所需的退税成本约为1.28万元/人~1.33万元/人,并且留抵退税政策的就业促进效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的财税政策效率。
关键词:
留抵退税 劳动就业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佳其 叶永卫 黄馨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因而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规模,该结论在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同时期政策影响以及替换模型设定形式四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融资约束高、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员工占比和员工工资水平,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文章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留抵退税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增值税留抵退税 流动性约束 稳就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谭伟 姜青青
2022年,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实施以来,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其一,留抵退税依赖的纳税人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瑕疵;其二,留抵退税新政自身存在政策“盲点”;其三,留抵退税新政与既有政策的关系有待理顺;其四,留抵退税新政的具体实施有待改进;其五,留抵退税新政的立法技术有待完善。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信用评价与风险防控双“兜底”,为留抵退税新政保驾护航;完善政策规定,将信用等级为M级的新办纳税人纳入留抵退税范围;改进制度设计,将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和留抵退税政策有效衔接起来;治理违规税收返还,制止地方间财力非正常转移;尊重纳税人留抵退税选择权,建设良好营商环境;提高立法针对性,简化留抵税额退税相关概念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