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8)
2023(11413)
2022(9428)
2021(8445)
2020(7152)
2019(15626)
2018(15347)
2017(30028)
2016(15839)
2015(17327)
2014(16353)
2013(16455)
2012(14901)
2011(12911)
2010(13233)
2009(12548)
2008(12728)
2007(11791)
2006(10502)
2005(9782)
作者
(43241)
(36544)
(36396)
(34246)
(23253)
(17228)
(16049)
(13917)
(13530)
(13125)
(12564)
(12075)
(12042)
(11553)
(11517)
(11022)
(10934)
(10427)
(10403)
(10309)
(8945)
(8935)
(8752)
(8400)
(8155)
(8121)
(8027)
(7977)
(7222)
(7183)
学科
(83757)
(78394)
企业(78394)
(73830)
经济(73759)
管理(67134)
方法(31791)
(28900)
业经(28018)
数学(23692)
数学方法(23552)
(23359)
技术(22410)
(22194)
税收(20740)
(20565)
(20323)
财务(20311)
财务管理(20302)
企业财务(19265)
农业(17647)
中国(16994)
(14670)
(14474)
(14428)
技术管理(14359)
(13858)
理论(13586)
地方(12442)
企业经济(12293)
机构
学院(227060)
大学(218329)
(103583)
经济(102000)
管理(95218)
理学(81805)
理学院(81163)
管理学(80284)
管理学院(79858)
研究(68440)
中国(55721)
(53160)
(44258)
财经(40641)
科学(38538)
(36865)
(36068)
(35446)
(33492)
经济学(31881)
中心(31081)
业大(30573)
财经大学(29698)
研究所(29538)
经济学院(29110)
商学(28413)
商学院(28177)
(27695)
农业(27624)
北京(27481)
基金
项目(144876)
科学(117358)
研究(108286)
基金(107446)
(92125)
国家(91323)
科学基金(81656)
社会(73088)
社会科(69745)
社会科学(69730)
(58315)
基金项目(56723)
自然(50899)
自然科(49902)
自然科学(49893)
自然科学基金(49122)
教育(47234)
(46117)
资助(42539)
编号(41608)
(37887)
(36092)
创新(34338)
重点(32001)
(31973)
(31761)
国家社会(31403)
成果(31375)
(30402)
人文(28237)
期刊
(117017)
经济(117017)
研究(71366)
(45295)
中国(43760)
管理(42954)
(33063)
科学(28852)
学报(28295)
技术(24177)
农业(23047)
大学(22302)
学学(21651)
业经(20756)
财经(20434)
(20154)
金融(20154)
经济研究(19550)
(17783)
(17324)
教育(16548)
技术经济(16244)
(15827)
(15614)
问题(14689)
税务(14060)
财会(13079)
科技(12786)
现代(12063)
(12021)
共检索到348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张念明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为切入点,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显著存在,该激励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得以实现。此外,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愿性披露水平。对处于弱行业竞争环境中的企业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本文探讨了政策激励下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伟贤  沈小源  李炳财  柴美华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有效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2014—2019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排除其他竞争性假说及更换因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扩大投资规模、提升风险承担能力和促进研发人员雇佣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为明显,且政策实施有助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加强税收征管有利于放大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为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深化现代财税改革及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刘咏璇   崔铭芯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分析2018年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融资约束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推动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留抵退税政策对获得较多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对面临环境规制较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效果更佳。为进一步提升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建议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并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等配合,协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侯婉薇  
合宜的税收政策可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是基于大量相关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为助企纾困,中国政府在2011年初次局部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其后多次扩大这一政策的实施范围。本文聚焦2019年8月出台的四类先进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基于上市公司季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同时,本文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结构多元化程度不同以及股权集中度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四组异质性检验,以考察不同企业对同一特定政策的敏感度差异。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经营结构更加多元以及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有着更强的正向影响。关注不同类型企业的政策敏感度差异对于改进相关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效能,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房晓斌  
在面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等背景下,深入探索财税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效应及机制,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ESG表现的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留抵退税对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ESG表现影响更大。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通过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进而对企业ESG表现发挥促进作用。文章丰富了企业ESG表现驱动因素,揭示了留抵退税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机制,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井远   赵合云   朱翠华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构税收中性、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财税[2018] 70号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企业ESG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ESG表现,有利于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试点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发企业绿色动能转换,提升了企业ESG表现。这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仅具有减负纾困效应,而且具有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绿色激励效应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期末留抵税额负担较重的企业中。因此,建议利用多策组合汇聚合力,不断增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多税共治提高政策协同度,充分释放组合式减税降费效力;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提高政策匹配性与适应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佳其   叶永卫   黄馨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因而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规模,该结论在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同时期政策影响以及替换模型设定形式四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融资约束高、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员工占比和员工工资水平,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文章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留抵退税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俞杰   李璐露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浩萍  宋尚彬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在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8年在部分行业实施留抵退税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留抵退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约3.6%。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技能劳动力的互补式增加、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最终提升了企业劳动力平均薪酬,直接引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普通员工、非国有企业、留抵程度较高企业和税收征管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更强。本文为全面认识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发挥税收保障劳动者福利、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祎曈  梁鹏  
以财税[2018]70号为契机,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16—2020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对商业信用的需求;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可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其对于商业信用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融资能力较差、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内部风险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留抵退税政策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需求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薛宇佳  
文章分析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同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民营企业、管理层能力高、管理层权力低的企业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更能通过降低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震   蔡宏波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已成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的有力举措,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稳就业效应及其退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劳动就业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成本估算。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就业水平;更进一步,企业技术员工与高技能员工增加更为明显。究其原因,留抵退税政策显著增进了企业税收优惠,提升了企业营收与盈利能力,进而提高了劳动力需求;与此同时,基于行业的就业变动及动态分解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就业效应主要源于就业广延边际的贡献,后者又源于新企业进入的贡献。最后,成本收益的量化分析表明,单位劳动就业增加所需的退税成本约为1.28万元/人~1.33万元/人,并且留抵退税政策的就业促进效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的财税政策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怡俐  吕长江  倪晨凯  
畅通的返还链条是增值税发挥税收中性特点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财税[2018]70号文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留抵退税"改革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与控制组企业相比,试点企业在政策颁布期间获得0.5%~1.1%的超额回报率;同时,预期形成更高留抵税额(待抵扣增值税额更高、资本支出更高、资本支出的波动性更高)的试点企业,其在政策颁布时的市场反应更为正面,说明改革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价值。机制分析表明,面临更好投资机会的试点企业和收到更多税费返还的试点企业在改革后增加了投资,说明试点企业的价值提升源于改革促进了企业投资机会的实现。总体而言,"留抵退税"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全行业放开"留抵退税"的政策效果预估,为后续的增值税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小勇   蔡昀珊   卢国军  
税收优惠是政府“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调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评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雇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控制组企业相比,留抵退税政策使得处理组企业就业规模扩大3.41%~5.85%;(2)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策实施后,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服务业行业企业就业规模扩张更为显著,而未对国有企业就业产生显著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放松融资约束、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企业创新进而扩大企业就业规模;(4)在运用“异质—稳健估计法”、“PSM-DID”方法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依然稳健;(5)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增加了平均劳动成本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理解留抵退税与企业雇佣规模的关系,进而更有效地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静  李凌秋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97.11%,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52.95%,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小微企业资金少且利润薄,市场竞争力弱。"营改增"后,中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减税降税的实惠。但是,当企业存在大量留抵税额时,却又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本文首先通过举例说明留抵税额对中小微企业负重,然后通过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的分析,最后阐述我国中小微企业留抵税额退税方面进行的探索及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