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7)
2023(2860)
2022(2434)
2021(2381)
2020(2055)
2019(4702)
2018(4480)
2017(9496)
2016(5297)
2015(5852)
2014(5813)
2013(6139)
2012(5792)
2011(4520)
2010(4617)
2009(4446)
2008(4828)
2007(4231)
2006(3684)
2005(3284)
作者
(12753)
(10807)
(10587)
(10511)
(6607)
(5043)
(4856)
(4018)
(4008)
(3898)
(3828)
(3770)
(3681)
(3451)
(3288)
(3223)
(3221)
(3026)
(3005)
(2791)
(2785)
(2572)
(2561)
(2559)
(2520)
(2453)
(2347)
(2341)
(2215)
(2187)
学科
(26285)
(22128)
税收(20694)
(20525)
(20141)
经济(20124)
管理(19479)
(17200)
财政(14355)
(14167)
企业(14167)
(11782)
(11182)
财务(11179)
财务管理(11140)
企业财务(10628)
方法(9753)
数学(9200)
数学方法(9163)
中国(6254)
地方(6144)
(5604)
收入(5533)
(5377)
(5197)
(4234)
制度(4232)
(4118)
支出(3956)
体制(3712)
机构
学院(64895)
大学(63830)
(30950)
(30555)
经济(30106)
管理(22329)
研究(20527)
理学(18992)
理学院(18853)
财经(18671)
管理学(18612)
管理学院(18504)
中国(17791)
(16743)
财经大学(13382)
(12551)
财政(12311)
(12281)
科学(11339)
(11098)
(11002)
(10958)
(10921)
经济学(10842)
经济学院(10072)
(9817)
税务(9267)
中心(8937)
研究所(8845)
(8163)
基金
项目(36423)
科学(27814)
研究(27149)
基金(27035)
(22935)
国家(22789)
科学基金(19446)
社会(18398)
社会科(17639)
社会科学(17636)
基金项目(13754)
(13208)
资助(11976)
教育(11397)
自然(11040)
自然科(10798)
自然科学(10796)
编号(10782)
自然科学基金(10604)
(10517)
成果(10010)
(9310)
国家社会(8464)
(8320)
重点(7983)
(7789)
项目编号(7637)
(7578)
(7554)
阶段(7546)
期刊
(33082)
经济(33082)
(30708)
研究(29745)
(16675)
(15337)
税务(13604)
中国(12326)
学报(9539)
财经(9332)
(8290)
财政(8290)
财会(8143)
会计(7961)
(7889)
经济研究(7219)
管理(7212)
大学(7207)
学学(7089)
(6428)
科学(6130)
(5940)
金融(5940)
通讯(5056)
会通(5055)
问题(4363)
(4274)
(4274)
涉外(4274)
(4230)
共检索到113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清鹏  
2018年6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行业可按规定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由于没有与之相关的配套文件出台,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收到的增值税留抵税额返还款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处理存在一定的疑惑。对现存的几种财税处理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后,建议将收到的增值税留抵税额返还款视同政府补助收入和进项税额转出两项业务来处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章君  
一、引言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退税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如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许多国家都采取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这一优惠政策。营改增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面的增值税制度,但与发达国家的增值税税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增值税留抵税款不退税"的政策,这种政策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因此,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退税日益提上日程。2018年3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平  
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形成既有税收制度以及价格管制、国家储备等政策原因,也有企业经营的季节性、生产周期跨度较长、初创期较大规模的投入等客观原因,还有企业主观因素导致的虚假留抵税额。我国目前对留抵税额采取增量退税与结转抵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存在留抵税额规模过大、占用企业资金过多等问题。应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实施留抵退税的基本制度,并通过源头控制、退抵并行、财税联动、管控风险四条路径改进留抵税额的处理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红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是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政策之一,文章首先分析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然后以案例方式说明一般纳税人留抵退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最后探讨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期对实务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潘为华  
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全面铺开,许多企业开始进行资产重组,实行"主辅分离"。不论是出于税务方面的原因还是非税方面的原因,资产重组在为企业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税务风险。本文通过介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中增值税及其留抵税额的相关政策规定,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为企业在资产重组中进行增值税及重组后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处理和筹划提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旸  
目前多数"营改增"试点企业在申报前无法获知本期实际可抵扣的"营改增"前留抵税额的确切金额,造成当期增值税以及相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账面计提数与实际缴纳数之间存在差异,须在以后期间进行调整处理。对此本文提出了两种账务处理方法,并分析比较其利弊,最后提出"营改增"留抵税额财税处理注意事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全行业试行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是2019年增值税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税人必须符合留抵税额退税的前提条件,即符合增量留抵税额的计算规则和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时,才可申请退税。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以增量留抵税额为基础,且有60%的比例限制。另外,要注意准确处理好其与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出口退税及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阳  
2018年6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由于该文件的出台并没有其他会计处理配套政策的出台,从而导致不同企业对收到留抵的增值税处理出现了不同账务处理方法,由此不利于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随着2019年4月1日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制度的推行,其会计处理的规范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实务中留抵的增值税退还现存四种账务处理模式和其处理对所得税影响分别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增值税期末留低退税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成泽  
本文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规定,运用具体案例,对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会计及税务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静  李凌秋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97.11%,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52.95%,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小微企业资金少且利润薄,市场竞争力弱。"营改增"后,中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减税降税的实惠。但是,当企业存在大量留抵税额时,却又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本文首先通过举例说明留抵税额对中小微企业负重,然后通过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的分析,最后阐述我国中小微企业留抵税额退税方面进行的探索及观点。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吕丽娟  张玲  
在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由于电网输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补贴程序、税务处理具有特殊性,导致电网企业增值税的进项税额留抵额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电网企业现金流,影响电网企业良性健康发展。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部分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的相关政策,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此项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炭,有利于我国增值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房琰沁  叶全华  
对特定范围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是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占用资金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政策要素的梳理,界定适用条件和办理环节,分析退还税额分步计算、"双限"确认方法,提出增加科目设置、完善退还税额会计处理和明确附加税费扣除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税收返还制度安排的优化是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基于2015~2017年的省级数据研究了增值税和消费税(以下简称"两税")返还对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大。但是,两税返还对财力分配的积极效应将在长期内逐渐减弱,对省以下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在中短期内应保留两税返还、完善省以下两税返还制度设计;长期看,可将税收返还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同时,应控制税收优惠规模、逐步调整共享税分配原则。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