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1)
- 2023(13736)
- 2022(11373)
- 2021(10267)
- 2020(8479)
- 2019(18954)
- 2018(18723)
- 2017(36623)
- 2016(19722)
- 2015(21919)
- 2014(21905)
- 2013(21917)
- 2012(20341)
- 2011(18119)
- 2010(18661)
- 2009(17886)
- 2008(18130)
- 2007(16707)
- 2006(15197)
- 2005(14562)
- 学科
- 济(94703)
- 经济(94565)
- 业(87794)
- 企(79698)
- 企业(79698)
- 管理(76432)
- 财(34476)
- 方法(32937)
- 业经(31896)
- 农(29355)
- 中国(25882)
- 数学(24463)
- 数学方法(24321)
- 制(23367)
- 地方(23180)
- 务(23021)
- 财务(22991)
- 财务管理(22961)
- 税(22357)
- 企业财务(21820)
- 农业(21223)
- 税收(20882)
- 收(20701)
- 技术(18988)
- 体(17174)
- 和(16682)
- 策(16524)
- 划(15829)
- 银(15773)
- 银行(15755)
- 机构
- 学院(288223)
- 大学(280772)
- 济(128369)
- 经济(125964)
- 管理(113034)
- 研究(95532)
- 理学(95161)
- 理学院(94234)
- 管理学(93183)
- 管理学院(92621)
- 中国(78587)
- 财(69031)
- 京(59325)
- 科学(52279)
- 财经(51695)
- 所(47685)
- 江(47608)
- 经(46589)
- 农(45433)
- 中心(43691)
- 研究所(41563)
- 经济学(39200)
- 北京(37884)
- 财经大学(37638)
- 州(37248)
- 业大(36620)
- 经济学院(35337)
- 农业(34795)
- 院(34349)
- 范(33420)
- 基金
- 项目(174856)
- 科学(140207)
- 研究(134132)
- 基金(127524)
- 家(108163)
- 国家(107117)
- 科学基金(94168)
- 社会(88596)
- 社会科(84163)
- 社会科学(84146)
- 省(69737)
- 基金项目(66597)
- 教育(60028)
- 自然(57096)
- 划(56258)
- 自然科(55789)
- 自然科学(55778)
- 自然科学基金(54874)
- 编号(54134)
- 资助(51731)
- 成果(44285)
- 发(42532)
- 创(39767)
- 制(39590)
- 部(39148)
- 重点(39023)
- 业(38274)
- 课题(37778)
- 国家社会(36984)
- 创新(36359)
共检索到46833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惠玉 田明睿 王倩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在中国企业的研发投资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弥补成本的现实背景下,增值税留抵制度相当于政府无偿占用企业资金,给企业研发投入带来了较大的现金流压力。本文基于2016—2018年微观企业税收调查数据,给出了增值税留抵税款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税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调整后的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下降0.0597个百分点。结构层面的分析发现,这一挤出效应具有“鞭打快牛”的进一步扭曲性。在企业层面,经济活力较大的民营企业、研发需求旺盛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大规模企业的政策抑制效应更强;在地区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高的地区,增值税留抵税款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性越强。增值税留抵税款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主要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增大企业融资难度两种渠道发挥作用。本文结论表明,现行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将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市场创新投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税款 企业研发投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杨钰洁
留抵退税是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举措,而这一举措能否抑制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利差扩大所导致的“脱实向虚”风险,不仅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更关系到宏观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财税[2018]70号文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6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1季度的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现金流效应”和“主业投资效应”两条路径,削弱了金融化的预防储蓄动机和逐利动机,进而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金融与法制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更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减税政策和防范化解微观层面“脱实向虚”风险、实现“六稳”“六保”目标提供必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侯婉薇
合宜的税收政策可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是基于大量相关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为助企纾困,中国政府在2011年初次局部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其后多次扩大这一政策的实施范围。本文聚焦2019年8月出台的四类先进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基于上市公司季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同时,本文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结构多元化程度不同以及股权集中度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四组异质性检验,以考察不同企业对同一特定政策的敏感度差异。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经营结构更加多元以及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有着更强的正向影响。关注不同类型企业的政策敏感度差异对于改进相关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效能,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房晓斌
在面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等背景下,深入探索财税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效应及机制,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ESG表现的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留抵退税对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ESG表现影响更大。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通过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进而对企业ESG表现发挥促进作用。文章丰富了企业ESG表现驱动因素,揭示了留抵退税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机制,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俞杰 李璐露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浩萍 宋尚彬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在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8年在部分行业实施留抵退税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留抵退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约3.6%。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技能劳动力的互补式增加、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最终提升了企业劳动力平均薪酬,直接引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普通员工、非国有企业、留抵程度较高企业和税收征管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更强。本文为全面认识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发挥税收保障劳动者福利、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祎曈 梁鹏
以财税[2018]70号为契机,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16—2020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对商业信用的需求;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可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其对于商业信用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融资能力较差、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内部风险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留抵退税政策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需求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吕丽娟 张玲
在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由于电网输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补贴程序、税务处理具有特殊性,导致电网企业增值税的进项税额留抵额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电网企业现金流,影响电网企业良性健康发展。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部分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的相关政策,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此项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炭,有利于我国增值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远慧 孟苗苗
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地方政府补助有助于提升该效应。具体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和数字技术产出,增强企业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并在企业间产生数字知识溢出效应;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增值税留抵税额更多的制造业企业以及处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更明显。为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如下:加快增值税立法,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为一项长期性制度安排;降低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门槛;简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流程,进一步提高留抵退税效率;加大地方政府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补助力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仁杰 陈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保法定缴费率下调的背景下,提升企业社保缴费遵从度是确保多层次社保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的增值税留抵制度和2008~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研究税制扭曲对企业社保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会显著降低企业社保实际缴费率和参保率,期初留抵税款占现金流的比重越高,企业社保缴费遵从度越低,而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保缴费水平。增值税留抵对企业社保缴费的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在社保机构征收和社保收支责任越小的地区越明显。机制分析显示增值税留抵会加大企业现金流压力,促使企业降低社保缴费基数,并通过外购劳务服务和加大商品关联销售降低企业社保实际缴费。本文从税制扭曲的角度为理解企业的社保逃费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通过优化税制设计提升企业社保遵从和社保基金安全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小勇 蔡昀珊 卢国军
税收优惠是政府“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调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评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雇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控制组企业相比,留抵退税政策使得处理组企业就业规模扩大3.41%~5.85%;(2)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策实施后,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服务业行业企业就业规模扩张更为显著,而未对国有企业就业产生显著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放松融资约束、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企业创新进而扩大企业就业规模;(4)在运用“异质—稳健估计法”、“PSM-DID”方法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依然稳健;(5)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增加了平均劳动成本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理解留抵退税与企业雇佣规模的关系,进而更有效地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增值税留抵退税 企业雇佣 多期DID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怡俐 吕长江 倪晨凯
畅通的返还链条是增值税发挥税收中性特点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财税[2018]70号文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留抵退税"改革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与控制组企业相比,试点企业在政策颁布期间获得0.5%~1.1%的超额回报率;同时,预期形成更高留抵税额(待抵扣增值税额更高、资本支出更高、资本支出的波动性更高)的试点企业,其在政策颁布时的市场反应更为正面,说明改革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价值。机制分析表明,面临更好投资机会的试点企业和收到更多税费返还的试点企业在改革后增加了投资,说明试点企业的价值提升源于改革促进了企业投资机会的实现。总体而言,"留抵退税"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全行业放开"留抵退税"的政策效果预估,为后续的增值税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静 李凌秋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97.11%,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52.95%,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小微企业资金少且利润薄,市场竞争力弱。"营改增"后,中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减税降税的实惠。但是,当企业存在大量留抵税额时,却又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本文首先通过举例说明留抵税额对中小微企业负重,然后通过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的分析,最后阐述我国中小微企业留抵税额退税方面进行的探索及观点。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增值税留抵税额 退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泽栋 王洛程
基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简政减税降费和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2015年至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的企业为实验对象,其余没有进行增值税税率下调行业的企业作为对照组,利用双重差分法(DID)构建实证模型,研究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下调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税率调整后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中介机制分析发现研发投入在增值税税率下调和企业绩效中起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减税降费背景下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经验依据,对政府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和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姝 金振 谢雁翔 张潇匀
本文从增值税税收中性的角度,系统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改革有助于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的特点,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地区税收征管严格的样本中效果更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主要提高了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后的试点企业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扩大投资规模以及改善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系统评估了留抵退税改革的政策效果,有助于在理论上揭示税收中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并为深入推进现代增值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