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3)
- 2023(2660)
- 2022(2485)
- 2021(2344)
- 2020(2019)
- 2019(4733)
- 2018(4602)
- 2017(9546)
- 2016(5131)
- 2015(5713)
- 2014(5467)
- 2013(5691)
- 2012(5380)
- 2011(4706)
- 2010(4924)
- 2009(4432)
- 2008(4302)
- 2007(3763)
- 2006(3478)
- 2005(3219)
- 学科
- 税(22053)
- 济(22034)
- 经济(22019)
- 税收(20619)
- 收(20449)
- 管理(13729)
- 业(11980)
- 财(11901)
- 方法(9992)
- 数学(9367)
- 数学方法(9317)
- 企(9186)
- 企业(9186)
- 财政(6448)
- 地方(6438)
- 中国(5812)
- 政(5519)
- 收入(4854)
- 务(4594)
- 财务(4582)
- 财务管理(4571)
- 农(4506)
- 企业财务(4328)
- 出(4068)
- 贸(4025)
- 贸易(4020)
- 易(3914)
- 地方经济(3885)
- 制(3777)
- 学(3613)
- 机构
- 大学(66667)
- 学院(66427)
- 济(31708)
- 经济(31240)
- 管理(23855)
- 财(22957)
- 研究(22817)
- 理学(20355)
- 理学院(20151)
- 管理学(19867)
- 管理学院(19735)
- 中国(18384)
- 财经(16059)
- 经(14554)
- 京(13447)
- 科学(12369)
- 财经大学(11807)
- 所(11672)
- 税(11589)
- 经济学(11121)
- 江(10717)
- 经济学院(10282)
- 研究所(9921)
- 中心(9894)
- 务(9674)
- 税务(8910)
- 北京(8637)
- 省(8451)
- 州(8263)
- 局(8070)
- 基金
- 项目(40585)
- 科学(31932)
- 基金(30582)
- 研究(30274)
- 家(26409)
- 国家(26258)
- 科学基金(22409)
- 社会(20685)
- 社会科(19813)
- 社会科学(19807)
- 基金项目(15570)
- 省(14528)
- 资助(13218)
- 自然(13119)
- 教育(13061)
- 自然科(12858)
- 自然科学(12850)
- 自然科学基金(12647)
- 划(12276)
- 编号(11922)
- 成果(10944)
- 国家社会(9425)
- 性(9290)
- 部(9264)
- 重点(9006)
- 发(8620)
- 制(8323)
- 教育部(8230)
- 项目编号(8184)
- 人文(8102)
共检索到11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凤 宋良荣
本文以不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为标准,利用2003~2010年数据模拟改革后地方增值税收入情况,提出增值税、营业税税收分成比例区间,进一步分析此次改革对于全国各省市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营业税 分享比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邢树东 陈丽丽
增值税"扩围"改革仍是当前财税改革的热点问题。现行的增值税与营业税两税并行的局面已经严重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尽快完善试点逐步推出。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问题乃是扩围改革诸多问题中亟待解决的命题和难题,这一分享比例的确定,关系着地方政府能否积极响应、关系着增值税"扩围"改革能否顺利实现。本文研究认为,改革后增值税的分享比例应接近于6:4。
关键词:
增值税 营业税 央地关系 分享比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彦锋 胡涵
增值税"扩围"改革是我国近年来财税体制改革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增值税"扩围"后中央与地方的增值税收入分享比例等问题,堪称我国"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本文从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出发,在维持地方现有财力不变的前提下,重点对增值税"扩围"改革后中央与地方的增值税收入分享比例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应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秀莲 李建明
基于"营改增"倒逼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很有必要合理确定增值税收入在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本文假设:(1)"营改增"前后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分配格局基本保持稳定;(2)"营改增"后国内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收入划归地方;(3)国内增值税仍然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4)不考虑"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改革后的"国内增值税收入"等于改革前的"国内增值税收入和营业税收入之和"。然后利用1994~2013年连续20年的相关数据对"营改增"后中央和地方增值税分享比例进行了测算,最后得到了中央应分享70%、地方应分享30%国内增值税收入的结论。
关键词:
“营改增” 增值税 分享比例 消费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明 王友梅
本文以国内增值税为研究对象,并以"营改增"改革后增值税总收入(包括"营改增"后的增值税收入)、中央增值税收入为变量,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如果按照改革前中央与地方的增值税、营业税收入规模划分,那么,"营改增"后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将由目前的75∶25变为47.82∶52.18。
关键词:
“营改增” 中央与地方 分享比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彦锋 吴哲方
根据分税制体制,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为"75∶25"。从表面上看,分享比例一目了然,但实际比例是否如此还有待考究。本文认为中央与地方增值税的分享比例要分三种情景进行研究:第一,仅考虑国内增值税时,在改革之初,中央分享的增值税比例实际上要远低于75%;第二,将进口环节增值税也考虑进来之后,中央的增值税分享比例就超过了75%。而且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大幅增加,中央的增值税分享比例也会越来越高;第三,将中央和地方所负担的增值税出口退税也考虑进来。由于中央负担了绝大部分的出口退税,所以中央的分享比例实际上会向75%回归,但仍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不论以上哪一种情况,中央与...
关键词:
增值税 中央 地方 进出口环节增值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和祥 诸葛续亮
"营改增"后地方财政面临失衡问题。本文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2009-2011年国内增值税收入和地方级营业税收入为测算样本,将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分析各地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地方对中央税收上缴情况,得出"营改增"之后,按照50:50的增值税分享比例计算,绝大部分地区财政受损和得益不大,只有个别地区财政受损和得益比较严重,并提出适当调整个别地区的税收返还和上缴政策,以平衡各方的利益。
关键词:
“营改增” 财政失衡 增值税 分享比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曙光 宋英华 宋佳
增值税"扩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测算增值税"扩围"前后增值税与营业税收入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单纯提高地方的增值税分享比例,无法保证每个省级行政区恢复到"扩围"前的财力水平。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顺利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全国"一刀切"的传统增值税分享模式造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各地之间财力的不平衡,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分享比例出现新博弈。借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形式,从理论和现实依据两方面来看,以地方财政自给率为超额累进基准,建立增值税中央与地方超额累进分享新模式具有可行性。同时,以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对分享比例做适当调整,并根据19992014年各省财政自给率累计频率图设计出一套具体划分标准。
关键词:
增值税 分享比例 超额累进 财政自给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全国"一刀切"的传统增值税分享模式造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各地之间财力的不平衡,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分享比例出现新博弈。借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形式,从理论和现实依据两方面来看,以地方财政自给率为超额累进基准,建立增值税中央与地方超额累进分享新模式具有可行性。同时,以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对分享比例做适当调整,并根据1999~2014年各省财政自给率累计频率图设计出一套具体划分标准。
关键词:
增值税 分享比例 超额累进 财政自给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磊 李涛 何敏
增值税在筹集财政收入、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调节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结构性减税政策背景下的增值税"扩围"改革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本文在分析"扩围"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增值税"扩围"改革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模型,并对改革实施路径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扩围”改革 博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施文泼 贾康
增值税税制的完善事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我国现行增值税与营业税分立并行的状况及问题,凸显了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必要性。在增值税"扩围"后,如何弥补地方政府的收入损失、并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增值税"扩围"改革能否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中增值税的税权配置和收入分享问题,借鉴了几个典型国家增值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增值税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财政体制 税权配置 税收收入分享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厉欣岩
近年来,地方财政的困境根源在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财权和事权的失衡设计。2012年1月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在上海首次试点,2012年8月北京等八省市继上海后扩大试点范围。这次改革,一方面,使企业的整体税负减轻了,避免了重复征税;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损失了营业税收入的75%,使本已陷入财政困境的地方政府雪上加霜。因此,在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变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增值税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以增值税扩围改革扩大试点为契机,适当提高地方增值税分成比例,以摆脱地方财政困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洪曙 邱辰
本文在对国民经济与财政制度进行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简单模型来模拟2001年至2009年间增值税"扩围"(以下简称"扩围")对30个省级政府财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模拟年度内,"扩围"后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减少不到5%,阻力并不太大。但是,不同地方政府在"扩围"后的财力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一些省份在"扩围"中受益,一些省份则一直受损。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在保持地方总财力在"扩围"前后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新的分享比例和返还比例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健夫 李少龙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陷入日益严重的财政困境已成不争的事实。而随着增值税"扩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扩围"后原纳入地方财政的营业税将不复存在,地方政府只能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入增加额中取得一定的返还收入。而由于营业税的价内税与增值税的价外税性质不同,"营改增"不仅会对增值税产生影响,也将相应影响作为共享税的企业所得税收入,进而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本文通过比较增值税"扩围"前后地方政府财力差异,测算出地方财力将受增值税"扩围"影响,减少10%左右的财政收入。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近期以提高地方政府共享税比例、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为着力点,远期以重构地方主体税种为目标,以期弥补地方政府因增值税"扩围...
关键词:
营改增 地方财力 共享税 企业所得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