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50.1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2)
2023(9576)
2022(7912)
2021(7131)
2020(6160)
2019(13453)
2018(13303)
2017(26362)
2016(13817)
2015(15151)
2014(14283)
2013(14409)
2012(13027)
2011(11148)
2010(11467)
2009(11025)
2008(11164)
2007(10230)
2006(9113)
2005(8515)
作者
(36041)
(30283)
(30194)
(28425)
(19335)
(14213)
(13449)
(11466)
(11251)
(10959)
(10301)
(10099)
(10089)
(9471)
(9397)
(9091)
(8964)
(8614)
(8553)
(8538)
(7445)
(7265)
(7233)
(7060)
(6869)
(6745)
(6699)
(6669)
(5986)
(5866)
学科
(78861)
(74371)
企业(74371)
(63975)
经济(63909)
管理(61085)
(27455)
方法(26590)
业经(26567)
(22182)
(21588)
税收(20728)
(20551)
(19522)
财务(19511)
财务管理(19502)
技术(19463)
数学(18880)
数学方法(18758)
企业财务(18481)
农业(16539)
中国(14538)
(13830)
技术管理(13627)
(13288)
(13277)
(12797)
理论(12721)
企业经济(12170)
经营(11516)
机构
学院(194579)
大学(186007)
(89629)
经济(88288)
管理(83402)
理学(71402)
理学院(70850)
管理学(70200)
管理学院(69833)
研究(56408)
(48009)
中国(47268)
(37368)
财经(36051)
(32589)
(31108)
科学(30021)
(27751)
经济学(27052)
(26855)
财经大学(26165)
中心(25613)
商学(25068)
商学院(24867)
经济学院(24562)
(24023)
业大(23734)
北京(23319)
研究所(23313)
经济管理(22945)
基金
项目(120625)
科学(98791)
研究(93478)
基金(89315)
(75086)
国家(74363)
科学基金(67462)
社会(63254)
社会科(60269)
社会科学(60258)
(49130)
基金项目(47122)
教育(41100)
自然(40995)
自然科(40198)
自然科学(40191)
自然科学基金(39593)
(38256)
编号(36968)
资助(34794)
(32928)
(32207)
创新(29595)
成果(28543)
(26897)
国家社会(26690)
(26649)
(26637)
重点(26354)
(24764)
期刊
(103402)
经济(103402)
研究(63901)
(41646)
管理(38572)
中国(38163)
(26408)
科学(22165)
技术(20215)
学报(20146)
业经(18763)
农业(18331)
财经(18045)
(17379)
金融(17379)
经济研究(17159)
(17106)
大学(16573)
学学(15980)
教育(15914)
(15717)
(15684)
税务(13954)
技术经济(13889)
问题(12927)
(12828)
财会(12466)
现代(10723)
会计(10466)
商业(10446)
共检索到30287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王巍  
本文以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模拟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2018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作为一种商品税,增值税具有易于转嫁的特点,因而议价能力不同的企业享受的减税红利并不一致——相对于议价能力弱的企业而言,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在增值税税率下调之后能获得更多的减税红利,从而促进其创新投入。进一步分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而言,东部地区企业能享受到更多的减税红利;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减税红利。因此,在制定普惠性商品税减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税负转嫁机制,以发挥减税政策对创新驱动的激励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泽涛  汤玉刚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但减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减轻企业实际税负,提升企业价值?究竟哪些企业是减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本文以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为背景,尝试利用股票市场的反应回答这一问题。利用港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双重差分实验设计,得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会使得企业价值增加,但议价能力不同的企业从减税中捕获的利益不同,议价能力强的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减税好处。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普惠式政策性减税背景下企业"获得感"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也有助于改进减税策略,优化减税的着力点,实施精准减税,使给定减税规模的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凯  林小玲  傅卓荣  
本文利用2013-2015年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增值税优惠对企业税负、销售收入及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优惠导致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负和实际总税负显著上升,但却会显著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实际总税负;增值税优惠显著降低一般纳税人销售收入,但却显著提高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收入;增值税优惠显著提高东部企业创新投入,企业所得税负抑制了东部企业创新投入;东部企业税负比中西部企业税负高,但是比中西部企业吸引了更多企业创新投资。因此,应扩大增值税优惠的覆盖面,扩大增值税优惠的对象和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恒  迟炜栋  
增值税减税是中国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的主体。本文提出一个分离增值税减税对企业需求端和成本端影响的模型,以模拟增值税减税的产出、价格、就业和税收收入效应。这一方法能够识别出企业异质的增值税减税短期效应,有助于控制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外包程度和抵扣链条完整性等方面的差异对增值税减税效应的影响。本文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发现:(1)增值税减税的实质效应(产出和就业)相当可观,价格效应不明显,减税激发微观活力的代价是税收收入的较大幅度减少。以增值税对称减税3.00个百分点为例,制造业的加总产出、价格、就业和税收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41%、-0.61%、7.15%和-17.09%。(2)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提升企业进项税抵扣的便利,同样具有重要的减税效应。(3)增值税减税能够明显改善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生产率。削减增值税税率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增长更快,劳动增加更多,从而其市场份额提高。同时,生产率高的企业的价格下降较多,而税收收入下降幅度较小。这些政策模拟结果对于优化增值税减税政策和完善增值税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双  吴夕  卢斌  
借助2004年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政策,我们发现2004年受政策影响的企业相对于不受影响的企业应交增值税减少了15.0%。然而,增值税减少的情况并未持续到2005—2007年,减税在长期并未成为政府的负担。同时,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减税使企业活力得到显著提升。根据企业人均产值、人均销售收入以及人均利润对税率的反应弹性,我们估算得到拉弗曲线中的最优税率应介于18.3%—23.0%。中国企业税负高于此水平,减税在长期不但不会增加政府负担,而且还能实现企业活力的提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修浩鑫  
深化税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市场竞争地位高、国有产权、处于成熟期以及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而言,增值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显著。渠道分析表明,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是增值税减税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渠道。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缩小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税率差异,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同时应加大对民营、初创等弱势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杰  娄著盛  
我国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增值税减税的效果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产品供需存在弹性,企业无法将增值税税负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并且不同企业面临的借贷市场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增值税减税对企业投资的影响问题显得较为复杂。本文针对企业投资决策建模,发现增值税减税会增加企业投资,但杠杆率较高企业由于借贷市场受到约束,投资水平的提高弱于杠杆率低的企业。本文基于2016Q3-2019Q1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显示,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水平,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借贷市场的传导机制减弱了增值税减税政策对杠杆率较高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践是否可以释放改革红利,是政策制定者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增值税改革"准自然实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新建制造业企业空间布局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释放的减税效应对新企业落户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且对非出口、小规模、内资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更为明显;同时,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吸引力还受到地区集聚经济的影响,在供需可达性和集聚经济更强的城市,其吸引力更强。因此,在进一步优化增值税转型政策及地区营商环境时,不仅要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政策落地,还应根据企业及地区的异质性特点精准设计"减税降费"政策,协同利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促进实体经济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振  王小龙  许敬轩  
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是经济去杠杆和去产能的关键。本文从资本品减税的视角出发,利用2004年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这一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增值税转型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增值税转型显著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并且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机制检验显示,增值税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降低资产负债率来抑制僵尸企业形成。进一步研究表明,增值税转型主要通过促进僵尸企业恢复为正常企业来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对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影响不大。本文的研究表明,政府可以使用税收手段加快僵尸企业出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  王小龙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县层面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增值税减税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增值税税率降低和扩大增值税进项抵扣范围都能够显著激励企业进入;第二,异质性检验发现,增值税减税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进入的作用则不显著;第三,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能够减少企业退出,但不利于化解过剩产能。本文研究结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在于,增值税减税有助于激励企业进入,但同时也必须加强去产能政策的力度,防止加剧产能过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冬州  杨龙见  高崧耀  
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减税的经济刺激效果,是当前宏观政策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部门的DSGE模型,分析了增值税减税的作用路径及其效果,并将其与消费券、政府购买等其他提振经济的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高度相关。由于非国有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增值税减税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净值,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降低其外部融资成本,使其增加投资。对于非国有企业,由于其用于形成资本的投资品主要由国有企业提供,增值税减税在带来非国有企业投资增加的同时,也会带动国有企业产出的扩张。而对于国有企业,由于其受到的借贷约束较弱,税收减免即使改善了其净值,也不会影响其投资行为,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在相同的减税额度下,对非国有企业的增值税减税带来的总产出提升效果最优,发放消费券次优,而增加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带动效果则非常有限。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深刻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传导链条以及不同政策效果后,减税政策才能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凯  
2009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速技术改造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从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出发,初步分析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晓华  
技术创新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主要战略。我国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本文探讨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并指出财税政策与技术创新有着强相关关系,同时在分析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值税转制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勇辉  
本文分析了“生产型”增值税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并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建议。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我国目前增值税的改革方向应该是转变类型、扩大范围、采用特殊征收方法、完善出口税制及纳税人认定标准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