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3)
- 2023(11900)
- 2022(9956)
- 2021(9131)
- 2020(7718)
- 2019(17728)
- 2018(16821)
- 2017(32435)
- 2016(17896)
- 2015(19777)
- 2014(19055)
- 2013(18946)
- 2012(17895)
- 2011(16054)
- 2010(15877)
- 2009(14845)
- 2008(14626)
- 2007(12569)
- 2006(11109)
- 2005(10081)
- 学科
- 济(77387)
- 经济(77303)
- 业(50079)
- 管理(49276)
- 企(38876)
- 企业(38876)
- 方法(38040)
- 数学(35165)
- 数学方法(34947)
- 财(26266)
- 税(22193)
- 中国(21694)
- 税收(20733)
- 收(20562)
- 农(20189)
- 贸(15692)
- 贸易(15685)
- 易(15283)
- 务(15068)
- 财务(15065)
- 财务管理(15037)
- 业经(14703)
- 企业财务(14484)
- 学(14346)
- 农业(14244)
- 地方(14110)
- 制(13288)
- 融(12041)
- 金融(12040)
- 银(11242)
- 机构
- 大学(248972)
- 学院(244462)
- 济(110354)
- 经济(108641)
- 管理(92689)
- 研究(89012)
- 理学(80869)
- 理学院(79981)
- 管理学(78708)
- 管理学院(78265)
- 中国(68574)
- 财(56364)
- 科学(52576)
- 京(51766)
- 农(47359)
- 所(45490)
- 财经(43498)
- 研究所(41006)
- 中心(40556)
- 经(39946)
- 业大(38792)
- 农业(37421)
- 江(36331)
- 经济学(35694)
- 经济学院(32653)
- 北京(32645)
- 财经大学(32584)
- 院(31992)
- 范(28572)
- 州(28139)
- 基金
- 项目(167978)
- 科学(133023)
- 基金(126656)
- 研究(116407)
- 家(113391)
- 国家(112477)
- 科学基金(95625)
- 社会(78050)
- 社会科(74267)
- 社会科学(74244)
- 基金项目(66515)
- 自然(62783)
- 省(62289)
- 自然科(61425)
- 自然科学(61404)
- 自然科学基金(60436)
- 划(54377)
- 教育(53065)
- 资助(52330)
- 编号(43540)
- 部(38779)
- 重点(38263)
- 发(35482)
- 创(35298)
- 成果(35284)
- 国家社会(34186)
- 教育部(33430)
- 科研(33320)
- 创新(33044)
- 大学(31700)
共检索到377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捷 赵静 黄春元
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首次使用来自全国税收调查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2009年增值税全面转型改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全面转型促进了石油化工业、电力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投资增长,但对汽车制造业和采掘业企业的投资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该项改革促进了电力业和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就业增长,但对农产品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企业的吸纳就业产生了抑制作用。行业的景气度和市场化程度是产生上述效应的重要因素。上述结论表明,增值税改革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明显差异,政府今后在推进"营改增"试点等与增值税相关的改革时,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差异合理设计相关制度,循序渐进地实施改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婷婷 王跃堂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增值税改革作为降低企业税负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文章以2009年增值税转型和2016年"营改增"为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投资者对增值税改革的认可度。研究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颁布期间累计超常收益率显著为正;转型地区、中央国企以及增值税行业企业的累计超常收益率,分别显著高于试点地区、地方国企以及营业税行业企业,表明投资者对增值税转型持肯定态度,并且投资者能够区分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受益范围。同时,市场对全面"营改增"改革也持肯定态度,但改革行业的累计超常收益明显低于非改革行业,可能的原因是较高的改革过渡成本和溢出效应。文章通过研究投资者对增值税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德华
基于全国税收调查企业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2009年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但对厂房建筑物类的影响不明显;改革使得受影响企业机器设备类与厂房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投资率之差更为显著,企业投资结构在改善。这些结论可以通过多重稳健性检验。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机器设备类投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厂房建筑物类投资方面更为积极,但三重差分法的分析表明,这并非是受改革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企业投资 双差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毛捷
利用富含间接税税收优惠信息的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本文测算了中国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收优惠规模,从政策目标、行业类别和所有权属性等方面分析了间接税税收优惠的结构,并以两项重要优惠政策为例研究了间接税税收优惠的效益。研究发现:①中国的间接税税收优惠金额巨大,优惠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不少OECD国家,这会影响税制统一性。②间接税税收优惠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用于支持"三农"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受益纳税人主要集中于批发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营业税优惠政策主要用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受益纳税人集中于第三产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的主要受益者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
关键词:
间接税 税收优惠 增值税 营业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越 张昊天 薛进军 赵旭杰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内容。本文以2004—2009年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为制度背景,研究了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污染排放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刻画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一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分解出研发创新效应、清洁生产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三条路径。接下来,以增值税转型改革为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该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从机制分析看,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激发企业投资活力,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清洁生产,从而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并且,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表明税收激励的减排效应并不以限制企业规模化发展为代价。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减排效果对于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来说更为突出。此外,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促进了在位企业的污染减排,还导致高污染排放企业退出市场,促进低污染排放企业进入市场,从而降低了整体污染排放规模。本文丰富了绿色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为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激励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税收激励 增值税转型 污染治理 绿色税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丽霖 廖恒
增值税转型是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09年1月起,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全面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有别于之前基于财务指标衡量税制改革经济后果的方法,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模型,研究增值税转型对微观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其政策效应呈逐年显现的状态。非国企的效果强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的受益程度大于非高新技术行业;并且,政策效应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投资 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明 王怿 鹿美瑶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净利润及现金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整体获利能力及现金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个别上市公司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上市公司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比例相对较高,且本身的获利能力较好;另一方面是对某些行业的过多投资而引起的。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的影响比现金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转型 税制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伟 陈斌开
定量评估税收政策的效果,对于发挥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优势、加强不同宏观调控措施之间的协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加工具变量(FE+IV)的方法,分析了2004~2009年期间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由于存在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OLS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会显著低估改革对投资的促进作用。基于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显示,如果增值税有效税率(实际缴纳税费/销售收入)降低1个百分点,企业投资约增加16%。按此计算,2004~2009年期间渐次推进的增值税改革效果非常明显,对所覆盖的装备、石化、农产品加工、采掘、电力等行业而言,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向消费型增值税,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投...
关键词:
企业投资 增值税转型 弹性 自然实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鹏博 葛力铭
如何协调好以减税降费为代表的经济刺激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使命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鉴于提升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关键,文章通过构建结构性减税与企业能源效率的理论模型,以2004年开始在东北三省八大行业实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为例,使用三重差分方法和企业能源消费数据,从理论逻辑和经验分析两个方面考察了税收激励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能源效率,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弹性估计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每降低1%,能源效率将提升0.58%;机制分析表明,税收激励主要通过要素投入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改善,从而提升了企业能源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激励更多地提升了东部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高污染行业以及资本密集型行业、国有和集体以及中小规模企业的能源效率。文章将减税降费的效应分析拓展到碳污染治理上,丰富了税收激励与能源效率的相关文献,为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实现稳增长与碳减排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如何用好减税政策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陈军璨
为了评价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8-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PSM的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企业经营环境存在差异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总体上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但受经营环境差异影响,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果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与经营环境改善带来的市场价值提升作用对更具发展后劲的高成长性企业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经营环境 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晓妍 盖地
通过增值税、营业税的对比研究,表明增值税与营业税同样显著地影响企业盈余,也同样是税务筹划关注的重要税种,但因增值税未纳入利润表,给企业管理层提供了隐秘的税务筹划机会。建议将增值税费用化处理并纳入利润表,既有利于"营改增"后的税收监管,还能约束企业管理层的税务筹划,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盈余。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长、总经理的职位若由同一人担任,可显著影响增值税的现金流动,这应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方向。
关键词:
增值税 增值税费用化 税务筹划 企业盈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泽涛 汤玉刚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但减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减轻企业实际税负,提升企业价值?究竟哪些企业是减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本文以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为背景,尝试利用股票市场的反应回答这一问题。利用港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双重差分实验设计,得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会使得企业价值增加,但议价能力不同的企业从减税中捕获的利益不同,议价能力强的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减税好处。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普惠式政策性减税背景下企业"获得感"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也有助于改进减税策略,优化减税的着力点,实施精准减税,使给定减税规模的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
增值税 议价能力 股市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从国际比较上看,无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量且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中小企业,研究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行为特征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类别与增值税纳税义务人选择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税收法规是影响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关键因素;减低税负是规范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行业类别 增值税 经验证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取 张艺龄 詹新宇
财税政策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制度保障,对建设全国大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价格法测算2009—2020年地级市层面的市场整合程度,并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改革为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财政激励对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比例提升产生的财政激励有利于市场整合,这种正向影响在市场化指数高、市场整合程度大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的提升能够激励地方政府进行税收竞争与财政支出竞争,其中税收竞争对市场整合会产生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出竞争则会产生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提升有助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应改革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治政府与服务政府;完善税收分成制度,优化财政激励机制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洪俊杰 陈洋 杨志浩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外商投资审批(备案)数据库,以增值税改革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税收激励政策对在华企业外商追加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增值税改革显著促进了在华企业外商投资追加。从影响机制看,增值税改革会通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市场扩张,进而促进外商追加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值税改革对小规模企业、高融资能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活跃度较低企业和低竞争行业的在华企业外商资本追加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
关键词:
税收激励 增值税改革 外商追加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增值税转型投资效应再评估——来自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证据
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改革——2006年“中国税收高层论坛”综述
政府减税、企业税负与企业活力研究——来自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证据
增值税留抵退税能否促进企业吸纳就业?——来自2019年试行留抵退税制度的证据
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制造业企业活力——来自“增值税分成”改革的证据
我国增值税扩围改革的资本市场反应与经济后果——来自上市公司股价的经验证据
增值税转型政策对经济税收影响的调查——以建德为例
融资约束视角下的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基于增值税转型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增值税转型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