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4)
2023(14245)
2022(12162)
2021(11277)
2020(9710)
2019(22083)
2018(21695)
2017(42244)
2016(22775)
2015(25180)
2014(24459)
2013(23946)
2012(21558)
2011(18780)
2010(18549)
2009(16692)
2008(15856)
2007(13529)
2006(11451)
2005(9630)
作者
(62856)
(52256)
(52202)
(49768)
(33180)
(25190)
(23705)
(20646)
(19789)
(18436)
(17692)
(17350)
(16510)
(16349)
(16254)
(16198)
(15691)
(15587)
(14990)
(14921)
(12874)
(12743)
(12555)
(11986)
(11946)
(11684)
(11479)
(11191)
(10467)
(10282)
学科
(88866)
经济(88765)
管理(65785)
(62077)
(50488)
企业(50488)
方法(46914)
数学(42796)
数学方法(42130)
(32006)
(23432)
(22227)
中国(21597)
税收(20772)
(20599)
(20412)
贸易(20401)
(20012)
业经(17853)
(16559)
(16291)
财务(16237)
财务管理(16200)
农业(15979)
地方(15528)
企业财务(15336)
(15235)
技术(14475)
(14304)
理论(12909)
机构
学院(305281)
大学(304770)
(127877)
经济(125722)
管理(121655)
理学(107527)
理学院(106447)
管理学(104357)
管理学院(103830)
研究(96353)
中国(72064)
(64061)
(61525)
科学(60671)
(52778)
财经(50065)
业大(48542)
(47263)
(45841)
中心(45169)
(43306)
研究所(43115)
农业(41786)
经济学(40609)
财经大学(37444)
北京(37251)
经济学院(37204)
(35043)
(34790)
师范(34242)
基金
项目(219128)
科学(173931)
基金(164028)
研究(152059)
(145392)
国家(144320)
科学基金(124996)
社会(99560)
社会科(94861)
社会科学(94838)
基金项目(86625)
(84495)
自然(83793)
自然科(82035)
自然科学(82014)
自然科学基金(80563)
(71752)
教育(70407)
资助(67349)
编号(58913)
重点(49142)
(48485)
(46520)
(45470)
成果(45367)
创新(43630)
科研(43460)
国家社会(42938)
教育部(41907)
计划(41529)
期刊
(123472)
经济(123472)
研究(85510)
学报(52207)
中国(51678)
(50697)
科学(45608)
(45393)
管理(42980)
大学(39265)
学学(37687)
农业(30544)
技术(26586)
教育(23431)
财经(23391)
经济研究(23022)
(22054)
金融(22054)
(20005)
业经(19683)
统计(17191)
(16992)
(16693)
问题(16669)
(15880)
(15799)
(15022)
(14973)
技术经济(14965)
科技(14344)
共检索到428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青  方建潮  
为实现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目标,2012年我国政府在12省(市)实施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在现有的中央与省的增值税分享机制下,作为共享税的增值税对目前充当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的替代必然使省级政府的税收利益受损。本文应用投入产出法界定了当前我国消费型增值税税基,基于2007年全国和各省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模拟测算了增值税全面"扩围"对各省税收收入的影响。测算表明,如果维持现有分享比例不变,全面"扩围"后各省税收都将大幅度减收。但是,如果以维持地方税收收入规模不变为原则调整分享比例,将产生新的问题。借增值税改革的契机,重构中央与省的增值税分享机制,而不仅仅是调整分享比例,才能真正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春  丁卯  叶子荣  
基于增值税普遍征收的立法精神考虑,银行业有必要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和损益表分别测算增值税"扩围"改革后银行业税负变化情况,并根据测算结果分别对银行业增值税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怡建  李天祥  
将增值税扩围改革对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控制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是改革顺利推出的前提。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模拟估算了增值税扩围改革在不同税率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明耀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道路上需要破除的主要障碍,行业税负是影响产业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分析税制改革对行业税负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借鉴国际上估算增值税税基的成熟方法,模拟测算了增值税"扩围"改革在不同税率下对工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理论税负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东会  
基于2002、2005、2007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模拟测算第一步营改增、第二步营改增,以及仅采用17%和10%两档增值税税率时的行业税负变动和行业税负,分析后得出结论:营改增对行业税负的影响程度没有时间趋势;营改增行业税负取决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营改增行业减税效果远大于原增值税行业;第二步营改增的减税力度远大于第一步;增值税采用两档税率优于四档税率。基于此,建议中国第二步营改增时减少增值税税率档次,并重新设计税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邹昱  
基于江苏省投入产出数据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发现,增值税"扩围"若选用13%低税率,并不利于江苏省税收收入的筹集与经济发展;而选用17%的标准税率会带来相反的增长效果。分步实施的增值税"扩围"改革对于江苏省来说,采取从17%的部分"扩围"到最终17%的全行业"扩围",不失为最优的路径方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春  
增值税"扩围"改革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税收制度改革。2012年初上海市开始实施增值税"扩围"试点,改革加剧了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各省市相继申请加入改革行列。文章运用投入产出表对上海改革方案推广到全国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增值税"扩围"改革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但不同行业有增有减。因此,应该合理化解改革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的负面效应,推动增值税"扩围"改革的不断深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  
增值税"扩围"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运用投入产出表对"上海方案"推广到全国后对工业和服务业税负的影响进行了模拟估算,得出结论工业行业的税负普遍降低;服务行业的税负有增有减,但总体是下降的行业;服务行业税负的波动幅度大于工业行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俊娇  李想  王怡璞  
营改增全面推行以来,增值税征收范围逐步扩大至各行各业,完善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使得服务业重复征税的现象得以缓解。然而,营改增也带来了增值税税率档次的增加,影响了增值税的中性特点。因此,税率简并成为后营改增时代增值税改革中的一大核心问题。本文结合现有相关研究和国外经验借鉴,设计税率简并方案,再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法,测算各增值税税率简并方案对我国各行业增值税税负以及增值税收入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优税率简并方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尧云珍  周伟  洪林凤  
本文使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建筑业征收营业税导致的重复征税规模巨大,建议应尽快将其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并重点分析了建筑业改征增值税的困难,通过测算提出建筑业增值税的税率设计,以及破解建筑业实行增值税难题的若干办法,以期为增值税扩围及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轩  
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担的影响同时包含"税率提高的增税效应"与"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并测算了增值税扩围改革影响各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变动的净效应,结果发现:不同服务业行业的税负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商务服务业等大多数行业的税负将减轻,但租赁业等部分行业的税负可能会加重,税改后的增值税税率水平选择与中间投入比率是影响服务业行业税负变动的主要因素。为了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环境,使增值税扩围改革有助于减轻服务业的流转税负,应根据税负平衡点审慎选择服务业行业税改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当前制定的租赁业、交通运输业的试点税率水平偏高,有必要降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惠君  谢玲玲  
为了缓解增值税的累退性,大多数国家对农产品、食品和医药制品等生活必需品实施减免税。基于2017年部门投入产出表构建增值税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农产品、食品和医药制品免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大部分食品的增值税实际有效税率极低,实际已享受免税待遇,进一步测算发现,对医药制品免税可以同时改善收入分配和增进社会福利,但对食品免税可以增进社会福利但并不都能改善收入分配,其中,对植物油加工品、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实施免税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现状。基于此,建议优先考虑对医药制品实施免税,再考虑对植物油加工品、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实施免税,而对谷物磨制品、方便食品、乳制品和其他食品继续适用现行低税率,以有效发挥增值税的"调节有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黄靖桐  李善同  何建武  
基于生产地原则进行增值税分享存在税收转移、加剧地方财力差异等问题,不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必要重新考察基于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分享的合理性。实施消费地原则的关键是科学界定消费额,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细化分行业消费额的消费地原则增值税分享新方法,并利用2002~2017年中国省级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考察不同消费额核算方法下的税收转移、财力差异和不平衡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分行业消费地原则,生产地原则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存在较大的税收流入,而人口多的中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如河南、湖南)以及农业比重大的部分东部地区(如山东、河北)税收流失严重。(2)不同行业的增值税收入、税收转移方向及大小均存在明显异质性,如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上海、云南、贵州等主要表现为增值税流入,广东、江苏等表现为增值税流出。(3)总体上,消费地原则下各地财政收入的基尼系数、财政缺口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基于生产地与消费地原则相结合的增值税分享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使地方财力更平衡,从而使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平衡、更充分,助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文礼朋  石泰龙  谢海娟  
"营改增"克服了营业税制下相同名义税率实际税负不同的弊端,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理论模拟和税收统计都表明,"营改增"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税负,税负不降反增的行业少于社会预估。中间投入率较高的行业,进项税抵扣幅度较大,减税幅度也较大。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有所降低。"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总体较小,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需要更多的配套改革。最近增值税率下调的减税效应比较明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柏惠  
在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的新常态下,保持温和的物价水平尤为必要。作为财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值税改革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价格体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牵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揭示试点行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时对相关产业和消费者税收负担的影响途径,测算了营改增对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幅度。在此基础上,对接下来进一步扩围和归并税率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假设和预测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当前的改革进程几乎使所有产业的生产者价格出现了向下的浮动,试点行业尤其明显,同时也使消费者价格向下浮动1.556%;全覆盖的税率归并方案将最大程度地降低通胀率(-9.91%),其次为全覆盖+简易征收方案(-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