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6)
2023(6460)
2022(5571)
2021(4972)
2020(4258)
2019(9368)
2018(9102)
2017(18478)
2016(9609)
2015(10719)
2014(10292)
2013(10615)
2012(9958)
2011(8944)
2010(8814)
2009(8334)
2008(8063)
2007(7488)
2006(6841)
2005(6073)
作者
(28449)
(24013)
(23660)
(23122)
(15078)
(11484)
(10880)
(9234)
(9215)
(8625)
(8463)
(7950)
(7860)
(7762)
(7723)
(7586)
(7182)
(6998)
(6980)
(6890)
(5942)
(5917)
(5859)
(5713)
(5594)
(5346)
(5286)
(5149)
(4933)
(4768)
学科
(44329)
经济(44174)
管理(26634)
(25424)
方法(22484)
(22113)
税收(20675)
(20602)
企业(20602)
(20507)
数学(18786)
数学方法(18633)
(15531)
中国(11526)
(11490)
(9497)
业经(9380)
地方(8143)
(8054)
(7915)
贸易(7911)
农业(7758)
收入(7746)
(7661)
(7286)
理论(7106)
(6943)
财务(6937)
财务管理(6928)
财政(6755)
机构
大学(141057)
学院(139717)
(63555)
经济(62553)
管理(51077)
研究(49807)
理学(44618)
理学院(44155)
管理学(43365)
管理学院(43140)
中国(37537)
(35853)
科学(30335)
(28809)
财经(27277)
(25956)
(24816)
(24695)
研究所(23263)
中心(21665)
经济学(21503)
(21059)
业大(20426)
财经大学(20316)
经济学院(19623)
农业(19531)
北京(18077)
(17639)
(16573)
(16008)
基金
项目(93781)
科学(74461)
基金(71569)
研究(64034)
(63940)
国家(63460)
科学基金(54091)
社会(45720)
社会科(42375)
社会科学(42360)
基金项目(36987)
自然(35000)
(34584)
自然科(34310)
自然科学(34300)
自然科学基金(33718)
资助(30182)
(29573)
教育(28558)
编号(23789)
(21534)
重点(21096)
国家社会(19856)
(19350)
成果(19129)
(18997)
教育部(18641)
科研(18481)
创新(17868)
人文(17765)
期刊
(68150)
经济(68150)
研究(49237)
(26944)
学报(26132)
中国(24761)
科学(21992)
(21591)
大学(19341)
管理(18984)
学学(18564)
(15466)
(15226)
农业(14523)
经济研究(13836)
税务(13718)
财经(13531)
(11743)
金融(11743)
(11701)
业经(9718)
教育(9275)
技术(8836)
问题(8531)
(7635)
统计(7550)
(7211)
商业(7140)
国际(7051)
(6642)
共检索到214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缪慧星  柳锐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分析了我国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对社会消费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增值税对社会消费的影响呈递减趋势,消费税对社会消费的影响(除第1期以外)基本保持不变,个人所得税对社会消费的影响呈递增趋势。相较而言,消费税对社会消费的短期冲击效应最明显,个人所得税对社会消费的长期冲击效应最明显,而增值税对社会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我国现实文化以面子人情关系为特征,在这种文化下执法很难不被人情关系所左右,从而形成预期成本很低的“违法也仅就是被处罚”社会心理。西方文化下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我国文化环境下无法产生同样的作用。完善税制的方向不是所谓国际接轨,而应当更多地遵循国情原则,国情原则不仅要求以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基本出发点,而且要求关注中国现实文化,寻求在我国现实文化中能够有效运行的制度及其管理办法。就是要设计出使面子、人情和关系无法起作用的制度,即反面子人情和关系的制度,从而使制度得到确实施行,实现制度中体现的效率和公平的理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华  陈力朋  徐建斌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个人所得税与消费税为例,实证分析了税收凸显性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由于税收凸显性较高,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具体而言,人均个人所得税税负每提高1元,将会导致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减少约0.06%;而消费税作为间接税,由于税收凸显性较低,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则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税收凸显性的视角解释了税收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为政府在税制改革中通过利用税收凸显性来调节居民的消费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税收返还制度安排的优化是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基于2015~2017年的省级数据研究了增值税和消费税(以下简称"两税")返还对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大。但是,两税返还对财力分配的积极效应将在长期内逐渐减弱,对省以下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在中短期内应保留两税返还、完善省以下两税返还制度设计;长期看,可将税收返还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同时,应控制税收优惠规模、逐步调整共享税分配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元生  陈凌霜  刘蓉  王文甫  
本文构建了两部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刻画了部门之间的原材料投入以及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以研究税收政策冲击对经济部门的非中性效应和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等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的中性程度较高;增值税和营业税冲击使两个部门价格发生反向的变动,影响经济部门间的资源投入结构,扭曲资源配置。增值税抵扣范围的扩大缓解了部门之间资源利用的税收障碍,降低资本所得税的超额负担,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玉晓  陶春海  郭同济  
本文基于Barro理论模型,构建政府卫生支出、个人所得数、消费税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东部地区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出负向效应;个人所得税在全国、中部地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效应,在东西部地区为负向效应;消费税在全国及各地区均表现为负向效应。本文最后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章渊  王思琪  
增值税(价外)和消费税(价内)具有"实质性直接关联",主要表现在:消费税是构成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税基、计算征收的原理和方式、价内税和价外税区分、定价方式异同和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等五个方面入手。以税法规定的四种组成计税价格和复合计征方式为例,厘清两者内在的联系,有利于财会工作者降低税收遵从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章渊  王思琪  
增值税(价外)和消费税(价内)具有"实质性直接关联",主要表现在:消费税是构成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税基、计算征收的原理和方式、价内税和价外税区分、定价方式异同和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等五个方面入手。以税法规定的四种组成计税价格和复合计征方式为例,厘清两者内在的联系,有利于财会工作者降低税收遵从风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晓虹  
基于CHIP城镇居民微观数据,本文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契机,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研究其对消费的影响及在消费结构上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提高免征额可促进居民消费,而相比来说,调整免征额的同时降低边际税率、减少税率级数的减税措施,更有利于刺激消费。从消费结构的再分配效应来看,减税措施使得居民的食品消费占比下降,转为衣着、生活、教育及其他方面,其中,中等及中高收入者的消费结构受税改影响最强烈。因此,未来税改应保持减税主旨不变,且不应单纯调整免征额,有必要配合边际税率、税级数等减税措施一并实施,以此进一步降低居民税负,刺激消费以及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清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所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纳税人负担,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要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个人所得税有必要继续减税,同时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具体对策包括:将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支出范围扩大为子女养育支出,增加家庭合并征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税率结构,建立负所得税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诚尧  
完善和强化个人所得税王诚尧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现在对个人所得征税中存在的矛盾,充分发挥其在收入分配中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必须全面修订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从税制上进行调整、改革,并强化征收管理,这是当前财税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秀燕  董长瑞  靳卫东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研究了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所得税减免对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同时,个体户家庭因流动性约束的影响而更为敏感;分消费类型看,食品、日常和居住消费的增加较为明显,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支出没有显著的变化;分地区看,个人所得税减免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促进,但是,在工薪家庭,作用程度依次减弱,在个体户家庭,西部地区的刺激效应最大,东部次之,中部稍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通过个人所得税减免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思路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鑫  吴斌珍  
本文采用2004~2007年36个大中城市的季度面板数据,对2006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利用部分城市实际起征点在2006年以前已经有所提高的事实,采用倍差法的分析框架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基于平均收入计算减税水平可能带来的偏差之后,税收减免带来的收入增量的边际消费倾向在1.40~1.66之间,即人们消费的增加大于当年税收减免的额度。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高收入地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其他地区、低收入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分消费类型来看,食品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增加较为显著,其他类型的消费没有显著的变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廖楚晖  魏贵和  
本文通过近20年非平衡数据,运用群组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并没有体现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出不显著且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傲明  
中国政府于2008年底通过了国家增值税转型的相关政策,伴随我们十年的生产型增值税终于迈开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步伐,这一政策影响着全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在改革进程中,新的税收政策势必会对企业资源重组、技术升级,人员招聘等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经济形势危急的时刻推出此项政策,它的效果有待观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