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7)
2023(7734)
2022(6497)
2021(6012)
2020(5087)
2019(11660)
2018(11069)
2017(22035)
2016(11705)
2015(12465)
2014(12122)
2013(12333)
2012(11589)
2011(10329)
2010(10409)
2009(9669)
2008(9685)
2007(8688)
2006(7824)
2005(7437)
作者
(34930)
(29056)
(29051)
(28081)
(18706)
(14175)
(13098)
(11134)
(11088)
(10542)
(10395)
(9844)
(9789)
(9783)
(9597)
(9286)
(8599)
(8559)
(8521)
(8395)
(7368)
(7288)
(7265)
(6955)
(6662)
(6648)
(6498)
(6295)
(6167)
(5788)
学科
(48701)
经济(48646)
管理(29345)
(28764)
(23030)
企业(23030)
(22140)
税收(20690)
方法(20619)
(20521)
数学(18291)
数学方法(18037)
(16873)
中国(12933)
(12502)
(11665)
地方(10816)
(9175)
业经(8868)
(8736)
财务(8719)
财务管理(8698)
企业财务(8327)
(8308)
贸易(8301)
(8070)
农业(7999)
(7554)
金融(7554)
(7366)
机构
大学(163408)
学院(160094)
(66620)
经济(65340)
研究(63018)
管理(54168)
中国(46723)
理学(46348)
理学院(45741)
管理学(44710)
管理学院(44420)
科学(39895)
(38265)
(35427)
(33828)
(32361)
研究所(30496)
财经(28369)
中心(26730)
(25867)
(25707)
农业(25702)
业大(25347)
(22904)
北京(22361)
经济学(21858)
(21581)
财经大学(21236)
(19925)
(19857)
基金
项目(107286)
科学(83472)
基金(79554)
(73009)
研究(72701)
国家(72498)
科学基金(59876)
社会(46917)
社会科(44589)
社会科学(44574)
基金项目(40383)
(39869)
自然(39788)
自然科(38937)
自然科学(38918)
自然科学基金(38261)
(35199)
资助(33620)
教育(32752)
编号(26761)
重点(25464)
(23675)
成果(23095)
(23010)
(21997)
(21347)
科研(21184)
计划(21171)
国家社会(20822)
创新(20709)
期刊
(72260)
经济(72260)
研究(55760)
中国(34217)
学报(34004)
(30141)
(28811)
科学(27667)
大学(24540)
学学(23273)
管理(21752)
农业(19208)
(15819)
教育(15683)
(15537)
(14780)
金融(14780)
财经(14089)
经济研究(13788)
税务(13769)
(12180)
技术(11937)
(10910)
问题(9462)
业经(9150)
(9015)
业大(8925)
(8904)
国际(8805)
统计(7587)
共检索到25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章渊  蒋晶晶  
随着信息化时代新型商业交易模式的不断创新,传统增值税"三流一致"的要求已经在形式与交易实质性逻辑上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通过分析"三流一致"和虚开发票的内在联系,对代购(代销)行为、企业所属机构之间移送货物行为、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总机构统一收取货款和开票、总公司或分公司统一支付结算货款、代垫运费、债权债务抵销等七种商业交易的实质性逻辑过程进行解析,认为"三流一致"的要求已与现实交易模式发生了严重背离,应从"实质课税"精神出发把握"三流一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章渊  王思琪  
增值税(价外)和消费税(价内)具有"实质性直接关联",主要表现在:消费税是构成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税基、计算征收的原理和方式、价内税和价外税区分、定价方式异同和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等五个方面入手。以税法规定的四种组成计税价格和复合计征方式为例,厘清两者内在的联系,有利于财会工作者降低税收遵从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章渊  王思琪  
增值税(价外)和消费税(价内)具有"实质性直接关联",主要表现在:消费税是构成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税基、计算征收的原理和方式、价内税和价外税区分、定价方式异同和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等五个方面入手。以税法规定的四种组成计税价格和复合计征方式为例,厘清两者内在的联系,有利于财会工作者降低税收遵从风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明星  陈校堂  杨安丽  
增值税链式内控机制是增值税制正常运行的基础,符合"控制论"的原理。我国增值税链式内控机制缺失问题是导致增值税漏洞的主要制度因素,本文认为,我国增值税链式内控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完善: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规范增值税抵扣政策,调整增值税两类纳税人分类制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长胜  
此轮营改增再度激起关于"三流一致"的讨论和重新思考。本人也就"三流一致"与"虚开"谈谈个人观点。一、"三流一致"和"虚开"的概述(一)关于"三流一致"关于"三流一致"的最早文件出处可以追溯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该文件对"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明确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鹏  汝莹  
一般情况下,税法不影响会计准则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但在特殊情况下,税法规定使得涉税交易或事项导致的纳税调整存在而暂时性差异不存在,或虽存在暂时性差异但不做进一步调整,此时税法会影响会计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本文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税法特殊规定的三维视角出发,构建了所得税会计整体思考框架,并深入讨论了所得税核算过程中的逻辑一致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王博书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与地方城市双促的新型办学模式,一流大学异地办学活动备受社会关注。异地办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局,也部分满足了一些地方城市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并赋予所在城市以特定的创新气质和文化禀赋。但作为大学母体的衍生组织和新创空间,异地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学科资源享用不均以及空间区隔等问题。大学异地办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利益调适和结构调整过程,应关注各利益主体间的共生点,完善大学制度整体设计,以真正实现多主体的增值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晓娟   程宏伟  
经济下行期,企业增值税相对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变动关系直接影响企业对增值税税收负担轻重的感知。本文从增值税税收制度与企业行为耦合的视角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粘性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企业增值税税负粘性背后的微观动因。研究认为:首先,增值税进项抵扣制度下,企业投入相对企业产出的非对称变动,引致增值税相对流转规模即营业收入变动的粘性。其次,增值税税负转嫁逻辑下,增值税税负转嫁成本在企业业绩上升和下降时表现出非对称变动,引致增值税相对流转收益即营业利润变动的粘性。最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以及税负转嫁乏力是引致和增强企业增值税税负粘性的微观动因,表明企业增值税税负粘性可以提供企业投入产出的协同效率以及税负转嫁能力方面的增量信息,对于政府优化税制以及企业优化投入产出关系从而降低自身税负“痛感”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军  花培严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我国留抵退税政策演进在行业试点的选择上遵循了分类管理的政策逻辑:首先,在留抵税额规模大、留抵税额负担重的行业试点;其次,进一步在战略重点行业和民生相关行业实施留抵退税政策。坚持分类管理能够保障留抵退税政策的长期实施:一方面,要针对不同行业分类施策,统筹好产业发展和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要适时调整分类管理政策,提高留抵退税政策的可持续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周静虹  
2022年是我国自2018年以来第5年提出实施万亿规模减税降费政策。2018年提出、2019—2021年继续推进的这一轮大规模、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有其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政策特点和政策效应。2022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和更有力度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当前,有必要在总结减税降费历史动因和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减税降费的未来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靖  
产业分工与税制间的逻辑关系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带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税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此,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和税制的属性出发,阐述了产业分工与税制间的两个逻辑关系:一是产业分工是税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二是利于产业分工是增值税改革的必然要求。从促进产业分工的角度,税制要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制度环境,由此,对当前我国增值税改革提出了两点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辉文  
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为了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我国不断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当前考察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降对于制造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以增值税基本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增值税税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税负的影响,认为相比于单纯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建立征收范围更广、抵扣链条更完整、避免重复征税更彻底、税率更简单的规范增值税税制对制造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指出,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海明  陆善真  
土地增值税形式及评估高海明,陆善真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单位和个人能从中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这是土地使用者进行土地转让交易的动力。但是其中一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应归国家所有。因此,正确评估土地转让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对于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把来自社会部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为群  宋珊珊  
增值税制度形式的确立首先需要明确征税原则。欧盟内部跨境增值税制度的探索经历了由消费地原则转向消费地原则与生产地原则相结合,再回归消费地原则的历史过程。欧盟最终确立的消费地原则基础上的跨境增值税制度,是以出口商为纳税人,采用消费国税率计税,以货物交付地为征税地点,在生产国实行一站式纳税申报,并将收入归属消费国的确定性增值税制度形式。欧盟内部跨境增值税制度的探索始终以确保欧盟内部货物或服务的自由贸易、维护成员国各自税收政策的独立性以及确保税收收入合理归属为终极价值目标。这些对于我国增值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茅孝军  
优化增值税制是新时期建设现代税收体制的重要内容。为此,立足于中国式增值税现代化的典型事实,考察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功能变化,统合外部税制结构与内部制度设计,探索新时期增值税法的应然定位与优化方向。当前,在中央控制力与地方积极性之间取得平衡,始终是中国增值税法设计的核心议题。面对改革开放初的种种约束,中国复合税制重建必须依赖以增值税为代表的流转税。在平衡地方财力与中央控制的过程中,增值税促进中央税权集中的功效不断被放大与强化,最终形成以增值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体系。在现行税制结构下,欲稳定地方财力并维持中央控制力,必须继续借助增值税维持税权集中,推进中国式增值税现代化。鉴于此,中国增值税法应从“先分成后集中”转为“先收税再分享”,具体设计如下:增值税朝向中央税定位全面调整,继续采用生产地原则征税,最后按照消费水平在地方政府间分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