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7)
2023(4446)
2022(3674)
2021(3173)
2020(2665)
2019(6036)
2018(5806)
2017(11495)
2016(5901)
2015(6621)
2014(6839)
2013(7160)
2012(6699)
2011(6005)
2010(6387)
2009(6262)
2008(6364)
2007(5593)
2006(5256)
2005(5034)
作者
(17278)
(14663)
(14641)
(14078)
(9440)
(6802)
(6655)
(5648)
(5531)
(5266)
(5230)
(4873)
(4777)
(4690)
(4573)
(4329)
(4322)
(4165)
(4147)
(3964)
(3805)
(3741)
(3496)
(3431)
(3374)
(3329)
(3127)
(3074)
(2953)
(2812)
学科
(51889)
经济(51868)
管理(18580)
(15476)
地方(14505)
方法(13770)
(12449)
企业(12449)
数学(12337)
数学方法(12289)
地方经济(11632)
(10517)
(9004)
中国(8699)
业经(7894)
(7220)
财务(7217)
财务管理(7204)
(6729)
企业财务(6574)
经济学(6541)
环境(5910)
(5422)
农业(5216)
(5140)
金融(5140)
(5085)
产业(4935)
(4908)
(4789)
机构
学院(94584)
大学(92491)
(53472)
经济(52630)
研究(34666)
管理(32867)
理学(27531)
中国(27490)
理学院(27250)
(27199)
管理学(26921)
管理学院(26745)
财经(20144)
(18539)
经济学(18199)
(18029)
(17927)
科学(17335)
经济学院(16028)
研究所(15298)
(15130)
中心(14803)
财经大学(14348)
北京(11962)
(11910)
(11419)
科学院(10567)
商学(10533)
(10517)
(10453)
基金
项目(51765)
科学(40675)
研究(38990)
基金(38159)
(32180)
国家(31952)
社会(27655)
科学基金(27495)
社会科(26379)
社会科学(26374)
(19481)
基金项目(19398)
教育(16578)
资助(16244)
自然(15307)
(15237)
自然科(14918)
自然科学(14916)
自然科学基金(14660)
编号(14508)
(13126)
经济(13021)
(12644)
成果(12491)
国家社会(12228)
重点(11811)
(11781)
(11104)
发展(11026)
(10877)
期刊
(67911)
经济(67911)
研究(35587)
(26542)
中国(18046)
管理(13272)
经济研究(12655)
财经(11409)
会计(11239)
学报(10423)
(9941)
科学(9839)
(9199)
(9062)
金融(9062)
问题(8454)
大学(8356)
学学(8240)
财会(8061)
技术(7976)
业经(7624)
技术经济(6887)
统计(6502)
(6347)
世界(6061)
农业(5979)
国际(5723)
(5653)
经济问题(5389)
通讯(5236)
共检索到159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世定  
通过几年的探讨和研究,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任务和方法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全面的、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究其原因,有认识问题亦有技术问题。但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缺乏规范性的、制度化的数据来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喜安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的整体核算。其主要资料来源是会计核算资料。然而,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核算范畴,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根本的差异,这就给国民经济核算直接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带来了不便。协调会计核算与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通货膨胀会计与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一、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背景传统会计是依历史成本原则计价的会计。它所依据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稳定货币原则。然而“二战”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价值并未实现稳定,而是普遍持久地受到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伯海,庞皓,郑菊生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高等院校统计专业对原有的专业课作了一些精简和调整,除了开设国家教委推行的财经专业核心讲程以外,又确定开设五门统计主干课。即:统计学原理、数理统计、企业经济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和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国民经济统计实际上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但由于名称的不同,引发了一些认识上的差异,下面就此略表我们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邱东  
国民经济核算史论邱东ABSTRACTThepaperhasreviewed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SNA)anddrawntheoutlineforthehistoryo...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启贵  
本文首先研究环境核算的主要方法,评估每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其次,讨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关系。再次,总结美国和荷兰在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方面取得的经验。最后,对未来环境核算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统计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立彦  
社会核算是人们最早尝试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联系的宏观核算领域,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取得了显著的理论研究成果。在以后的十几年中,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再出现重大进展,但是有关的研究一直没有停顿。一、社会指标研究热潮与社会指标体系 (一) 社会指标研究热潮四十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世界政治局势经历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时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涧生  
论国民经济核算与国际收支核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吴涧生ABSTRACTSNA(1993)andBalanceofpaymentsprovidethebasicinformationusedtoap-praiseandforecasttheperforman...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续继  唐琦  
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释放经济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数字经济发展也给国民经济核算带来了挑战,甚至大量研究认为西方国家生产率放缓是由于数字经济带来的核算误差所致。相关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增加了核算名义产出水平的难度,对准确衡量国民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总量造成了困难。而数字经济引发的商品质量快速提升和商品更迭速度加快,也容易造成物价指数被高估,从而造成实际产出水平被低估。此外,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提升在现有核算体系下难以衡量。本文根据现有文献总结数字经济引发的产出水平、物价水平的核算难点,梳理了数字经济核算误差与生产率悖论相关性的研究探讨,并列举了国外对于改进数字经济核算手段的相关贡献,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潜在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崇明  
现代化标准是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十分重要而无法回避的课题,现代化标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彦,翟志宏  
一、问题的提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国民收入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及国际收支核算等所谓“五大核算”组成,它全面系统地描述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总貌。对于我国来说,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正处在步入新轨道的初创时期,研究和明确国际收支与国民经济核算的衔接关系,有其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佳和,宋群  
计划管理是国家通过制定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计划和各项方针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组织和监督,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现阶段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计划指标体系以及为实现计划目标制定的政策体系。为加强宏观调控,国家计委还运用一套监测指标体系。(一)计划指标体系。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要求达到的某一方面目标的具体化和数量表现。我国的计划指标体系主要由以综合平衡表为特点的总量指标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分量指标组成。从六五时期以来制定计划所使用的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比较高敏雪从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从概念、框架及记帐方法等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会计核算的思想。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需要利用会计核算、特别是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因此,两种核算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国民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宪春 ,戚少成  
3、投入产出核算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没有反映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投入产出核算则反映了这种联系。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与投入产出帐户都分别以最终产品流量和增加值的形式反映国民生产总值。投入产出帐户的显著特征是它以矩阵的形式详细地描述了每一个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