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3)
- 2023(10155)
- 2022(8676)
- 2021(8015)
- 2020(6989)
- 2019(16289)
- 2018(16041)
- 2017(31486)
- 2016(17334)
- 2015(19887)
- 2014(20099)
- 2013(19923)
- 2012(18600)
- 2011(16937)
- 2010(17129)
- 2009(16296)
- 2008(16646)
- 2007(15313)
- 2006(13252)
- 2005(12274)
- 学科
- 济(74463)
- 经济(74358)
- 管理(56162)
- 业(53427)
- 企(44643)
- 企业(44643)
- 方法(35379)
- 数学(31470)
- 数学方法(31213)
- 财(24232)
- 制(20277)
- 农(19924)
- 中国(18820)
- 业经(15633)
- 务(15569)
- 财务(15536)
- 财务管理(15497)
- 企业财务(14776)
- 银(14261)
- 银行(14234)
- 贸(14164)
- 贸易(14156)
- 融(14086)
- 金融(14082)
- 学(13908)
- 易(13750)
- 行(13546)
- 体(13109)
- 农业(12663)
- 地方(12293)
- 机构
- 大学(260238)
- 学院(257399)
- 济(112981)
- 经济(110709)
- 管理(99595)
- 研究(86573)
- 理学(84958)
- 理学院(84055)
- 管理学(82842)
- 管理学院(82332)
- 中国(68805)
- 财(56780)
- 京(54023)
- 科学(49660)
- 所(44267)
- 财经(44242)
- 农(42769)
- 中心(40342)
- 经(40066)
- 江(39678)
- 研究所(39477)
- 业大(36615)
- 经济学(36128)
- 北京(34162)
- 农业(33581)
- 财经大学(32948)
- 经济学院(32705)
- 范(31010)
- 院(30716)
- 师范(30695)
- 基金
- 项目(164898)
- 科学(130246)
- 基金(121884)
- 研究(120523)
- 家(105426)
- 国家(104586)
- 科学基金(89691)
- 社会(78253)
- 社会科(74166)
- 社会科学(74142)
- 基金项目(64366)
- 省(62912)
- 自然(57033)
- 教育(55734)
- 自然科(55689)
- 自然科学(55671)
- 自然科学基金(54740)
- 划(53231)
- 资助(50394)
- 编号(48099)
- 成果(40239)
- 部(38317)
- 重点(37168)
- 制(35061)
- 发(34600)
- 创(34240)
- 教育部(33246)
- 课题(33136)
- 国家社会(32839)
- 创新(32123)
共检索到390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震强 李泱
退市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合理可行的退市标准,并且与市场发展、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退市配套制度等密切相关。境外市场的成熟度、司法环境、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对风险的承受力等虽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相关经验可为我国证券市场提供一定参考。一、境外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比较(一)退市标准退市标准通常与上市标准相对应,上市标准的制定与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定位等多方因素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国务院发布实施的新“国九条”明确要求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各具特色的退市制度实现了退市常态化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畅通了上市公司多元化的退市通道,极大地便利了退市公司在不同层次市场板块的流通;健全完善的退市制度体系为公司高效退市提供了详细完善的制度规范;重视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实践,切实维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等基础制度体系,从而加快资本市场劣质公司出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退市制度 基本经验 基础制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良平
退市制度的行政化理念导致退市过程中市场化原则和投资者保护原则难以体现,人为操纵和行政干预非常普遍,从而使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昌振 赵欣
高质量上市公司是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健全高效的退市制度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而日臻完善,但仍存在退市率低、投资者权益保障难等问题,严重影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总结我国退市制度改革实践特征,深刻反思退市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障碍,进一步完善我国退市制度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以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璐畅 陈子熙 朱琳婧
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对现有退市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新设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也通过结合其自身特色,制定了全新的退市制度。从上述三大交易所的退市规则入手,并结合我国A股市场退市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资本市场仍在退市标准、退市程序、配套措施等方面存在不足,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退市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包括完善个性化退市制度、提高退市标准实用度、杜绝反复“戴帽”“摘帽”现象、加强中小投资者教育、进一步完善做空机制、更加市场化的救助以及加强IPO后的监管力度等。
关键词:
资本市场 退市制度 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建平 李晓莉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科学的退市制度可以发挥优胜劣汰功能,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运营质量,帮助投资者增强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市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关联和退市标准的相对单一导致我国缺乏有效的退市机制。退市机制的缺失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助长了市场操纵行为,无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证券市场完整的运作体系需要疏通发行和退出两个端口,在完善退出机制的同时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形成进退有序的格局。应通过完善相应的机制,引导规范的市场化重组行为。
关键词:
退市制度 上市资源 稀缺性 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蕴哲
一般而言,在成熟市场,更为通畅的发行"入口"、多层次转板的"有升有降"、多样化的退市形式和完善的退市法律制度,都大大降低了退市的成本全球主要股市退市概况从国际经验看,在成熟市场中,退市是企业权衡成本收益的商业选择,上市与退市均为企业市场化的选择,不存在行政干预,也不存在"退市难"等问题;新兴市场上市公司退市积极性较低,主要是由于行政管制、上市资源稀缺等原因。成熟市场退市数量高于新兴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芸 刘艳琴
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对其是否能争取到保留上市资格的机会并无显著影响,撤销特别处理后的公司也普遍出现业绩下滑。这说明上市公司对自身质量改进缺少足够的关注,最终导致退市制度所应产生的正面效应长期弱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俊
本文通过研究比较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的退市标准以及退市程序,剖析了我国深圳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的诸多弊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胜 宋福铁
文章基于证监会与地方政府目标分离以及证监会长(短)期目标分离视角,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退市制度与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结果表明:证监会以短期市场波动最小为目标,维持既有不太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但对地方政府和投机者产生不当激励;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增进投资者保护为目标,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不当激励消失,但在劣质股票数量较多情况下市场波动急剧降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可消除不当激励,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退居次优策略,市场波动稳步降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逐步提高;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退市制度 净资产收益率 市场波动 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皮海洲
沪深交易所分别对三项退市配套规则进行了修订,并对外发布实施。这其中,修订后的《重新上市办法》无疑最引人关注。修订后的《重新上市办法》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根据不同的退市情形,规定不同的重新上市申请间隔期;二是对重大违法退市公司申请重新上市,特别规定了严格前置条件;三是对于主动退市公司申请重新上市和被"错判"重大违法的退市公司恢复上市地位,在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和差异化安排。应该说,针对不同情形退市公司,在重新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丽梅
在美国,股票换手率通常不高,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股价极度低迷,很容易触发退市机制。市场自发优胜劣汰机制,是退市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10月,全球上市公司退市数量累计达21280家,超过IPO数量累计值16299家。成熟资本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和退市率普遍高于新兴市场,美股市场更是超过七成公司退市,退市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以纳斯达克交易所为例,上市股票最多时曾超过5000只,2018年年底为2711只。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鹏 宋瑶 樊益中
资本在市场上的有效配置有赖于公平严格的入市和退市制度,近些年来我国退市制度不断完善,本文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2012年退市制度变革对审计延迟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退市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审计延迟。机制分析表明,该退市制度有助于提高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和内部治理水平,降低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从而说明退市制度从这些途径影响了审计师行为,进而降低了审计延迟。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的样本中退市制度对于审计延迟具有更显著的抑制效应。本文从新的角度丰富了审计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提供了审计市场层面的思考。
关键词:
退市制度 审计延迟 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雄伟
合理的退市制度安排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本文结合我国主板市场退市机制运行的现状,对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退市 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一筠 罗文超
一、研究背景在股市上,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是股民投资极其看重的一个因素。许多ST上市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规避退市的风险,在退市前扭亏为盈并不是依赖其主营业务收入,而是非经常性损益。而退市制度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规定上存在一些漏洞,被部分上市公司所利用,致使一些没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一直存在于股市上。截至2013年4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一共996股,其中包括A股943股,B股53股。在风险警示版中进行管理的是20支ST股(包括*ST股),暂停上市的只有*ST轻骑,从上交所19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