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5)
- 2023(14102)
- 2022(12272)
- 2021(11559)
- 2020(9470)
- 2019(22145)
- 2018(22057)
- 2017(42095)
- 2016(23086)
- 2015(26123)
- 2014(26370)
- 2013(26147)
- 2012(24493)
- 2011(22263)
- 2010(22536)
- 2009(20388)
- 2008(20049)
- 2007(17735)
- 2006(15973)
- 2005(14454)
- 学科
- 济(97885)
- 经济(97783)
- 管理(64240)
- 业(61266)
- 企(48986)
- 企业(48986)
- 方法(38205)
- 数学(32008)
- 数学方法(31597)
- 中国(28862)
- 农(27786)
- 地方(26840)
- 贸(25311)
- 贸易(25292)
- 易(24473)
- 业经(22306)
- 财(21640)
- 学(20418)
- 农业(18667)
- 制(17736)
- 理论(15834)
- 银(15618)
- 环境(15598)
- 银行(15576)
- 和(15411)
- 技术(15343)
- 融(15001)
- 金融(14999)
- 行(14953)
- 地方经济(14181)
- 机构
- 学院(328014)
- 大学(327473)
- 济(131630)
- 经济(128560)
- 管理(127578)
- 研究(116106)
- 理学(108727)
- 理学院(107478)
- 管理学(105674)
- 管理学院(105099)
- 中国(86778)
- 京(71921)
- 科学(71633)
- 所(59528)
- 财(59163)
- 农(54724)
- 研究所(53634)
- 中心(51964)
- 江(50007)
- 业大(48504)
- 北京(46548)
- 财经(46292)
- 范(45746)
- 师范(45363)
- 院(42485)
- 农业(42237)
- 经(41856)
- 州(41313)
- 经济学(37671)
- 师范大学(36601)
- 基金
- 项目(217525)
- 科学(169644)
- 研究(162043)
- 基金(154333)
- 家(134293)
- 国家(133114)
- 科学基金(113026)
- 社会(99398)
- 社会科(94075)
- 社会科学(94052)
- 省(85856)
- 基金项目(82178)
- 教育(74083)
- 自然(73000)
- 划(72215)
- 自然科(71186)
- 自然科学(71170)
- 自然科学基金(69831)
- 编号(67868)
- 资助(63999)
- 成果(55916)
- 发(50417)
- 重点(48995)
- 部(47440)
- 课题(47366)
- 创(44682)
- 创新(41641)
- 科研(40954)
- 项目编号(40900)
- 教育部(40390)
- 期刊
- 济(153911)
- 经济(153911)
- 研究(102558)
- 中国(68351)
- 农(51156)
- 学报(50056)
- 管理(47594)
- 科学(46632)
- 财(43074)
- 教育(42600)
- 大学(37654)
- 农业(35656)
- 学学(35012)
- 融(31194)
- 金融(31194)
- 技术(28935)
- 业经(26662)
- 经济研究(23677)
- 财经(21749)
- 问题(21376)
- 贸(19325)
- 图书(19143)
- 经(18517)
- 业(18235)
- 国际(17215)
- 理论(16267)
- 科技(15990)
- 技术经济(15652)
- 商业(15066)
- 现代(15023)
共检索到50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裴秋蕊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提高海外投资效率和国际竞争优势,同时也是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互利共赢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成功发展模式发现,积极发挥建区企业的主体作用、重视建区动机与产业定位的有序融合、理清多方发展需求的平衡关系、坚持多元化发展理念是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提出了形成政策扶持的多层保障机制、构建多方位资金支持系统、控制存量做活存量以提高内生增长能力、扎根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破解招商瓶颈以及注重本地化发展提高社会效益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心荻 严兵 张禹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力引擎和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有效途径。面对部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绩效的问题,探索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进行高质量OFDI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国家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合作区不仅显著提高中国对东道国OFDI的规模,更从技术创新、产业协调、生态绿色和开放共享等方面推动了中国OFDI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对高质量投资的带动主要通过影响东道国制度质量、税收优惠力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来实现。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由投资大国转向投资强国提供了新颖路径,为中国企业找准高质量对外投资着力点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对外直接投资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秉梅
近年来,中国商务部通过招标方式,支持中方企业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产业结构以低价值的中低端产业为主,且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同时存在着国与国之间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主导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和专业人才支撑体系等发展困境。据此,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积极吸纳外方力量参与经贸区合作建设、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区转型升级、积极提升经贸合作区服务支撑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广荣
当前,中国企业在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发建设各类园区(包括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工业新城等),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支持(称之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开发区"走出去"的过程及国家扶持政策加以总结并给出新的建议。一、发展阶段(一)企业自发行动时期(2005年之前)海尔和福建的华侨实业都是开发区的标志性先行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邹昊飞 杜贞利 段京新
境外合作区是中国特色产业合作的成功模式,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集聚平台和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名片,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产业投资合作,实现"产业联通"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境外合作区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使命,研究了合作区统筹发展思路和目标、战略布局规划构想,明确合作区建设的重点国别和主导产业,提出政策建议,有重点、有层次、有选择地推进和引导境外合作区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国际产能合作 布局规划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嘉楠 龙小宁 张相伟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模式,已经成为政府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中国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商务部更将境外经贸合作区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承接点"并将加大建设力度。但与境外经贸合作区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相比,鲜有文献对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结合签约国制度水平、经济发展情况与自然资源储备,量化分析1999-2013年间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国国际投资以及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试图填补该领域的文献空白。本文主要有两点发现:首先,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对签约国的直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勇
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区域集中度高、产业层次较低、市场主体参与度高以及优惠政策丰厚,由此使得合作区的产业升级前景广阔,多方合作力度较大。然而合作区也存在区位选择不合理,风险不可控;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融资困难及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合作区内产业链布局,强化融资和人才支持,建立风险预防及评估体系,推进合作区本土化经营,如此才能确保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云龙 董慧 詹梓昕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对中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基于详尽的合作区名录,结合1998-2020年中国国际贸易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外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境外合作区对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对外贸易整体上呈正向促进作用,但合作区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出口贸易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与中国签订FTA国家或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区均能促进对外贸易;在低收入或高收入国家建立合作区均可扩大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但在中低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则会产生替代效应。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对外贸易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崔政涛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外各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内企业实现"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抱团出海"模式,既降低了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和成本,又有助于提高项目收益和落地效率,有利于促进国内优势产业输出和转移,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本文对中东地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对主要园区现状、优惠政策、园区配套服务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逐一分析,站在开发投资实施主体企业的角度,提出中国入园企业的投资机遇,结合对投资开发的困难与挑战探讨,提出政策层面及实施层面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剑 祁欣 褚晓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8年9月,中国企业在46个国家和地区在建初具规模的合作区113家。中国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中,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特征,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带动中埃双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较大成效,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研究合作区,促进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洪愧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欣烨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落脚点。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经验表明,政治互信是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基石,合作共赢是实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空间、增强了多层级的沟通协调能力、拓宽了国际产能合作的主渠道、扩大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深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应做到增进政治互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立足长远的选择区位,注重挖掘综合地缘优势;借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对接东道国的产业需要,构建有效的盈利模式;以及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服务能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范黎波 刘佳 施屹舟
海外经贸园区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对促进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推进中国资本"国际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海外经贸园区呈现高增长态势,但阶段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困惑也亟待破解。应从加强园区的战略制定与统筹规划、搭建健全的投融资支撑体系、夯实海外园区建设基础、注重企业合规经营并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着手,推进海外经贸园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平平 陈明
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从成立背景、交通因素、经营情况、招商模式、盈利模式、区内产业、当地贡献分析了合作区发展基本情况,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入区企业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存在的问题。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境外经贸合作区,政府要加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运营企业要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优惠,为入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加大对合作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入区企业要积极在合作区内实现集聚发展,重视社会责任,利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兴艳
为加强中非务实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将在非洲国家建设三至五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部分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后危机时代,中非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非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非洲 投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