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8)
2023(5585)
2022(4650)
2021(4293)
2020(3786)
2019(8504)
2018(8390)
2017(17641)
2016(8837)
2015(10060)
2014(9993)
2013(10262)
2012(9677)
2011(8766)
2010(9096)
2009(9346)
2008(8452)
2007(7730)
2006(7266)
2005(6850)
作者
(24723)
(20232)
(20011)
(19488)
(12604)
(9529)
(9472)
(7663)
(7505)
(7283)
(6729)
(6638)
(6433)
(6383)
(6201)
(6061)
(5944)
(5829)
(5733)
(5651)
(5132)
(4955)
(4663)
(4650)
(4641)
(4469)
(4458)
(4397)
(4010)
(3970)
学科
(38529)
经济(38493)
(29565)
管理(28335)
(26491)
金融(26491)
(24180)
银行(24178)
(23998)
企业(23998)
(23537)
中国(20055)
方法(17654)
数学(16273)
数学方法(16223)
(14856)
(13225)
中国金融(11192)
(10552)
财务(10536)
财务管理(10522)
企业财务(10197)
(10165)
(8916)
贸易(8904)
(8792)
业经(8329)
(7607)
地方(7593)
农业(6867)
机构
大学(131608)
学院(131092)
(63033)
经济(61738)
管理(51247)
理学(43042)
理学院(42705)
管理学(42288)
中国(42050)
管理学院(42050)
研究(40870)
(34218)
财经(26876)
(26859)
(24258)
中心(21369)
(20795)
经济学(20638)
金融(20408)
财经大学(20159)
(19581)
(19485)
经济学院(18925)
银行(18884)
科学(18842)
(18268)
北京(17942)
(17719)
研究所(16906)
人民(16888)
基金
项目(74537)
科学(58892)
研究(58265)
基金(55365)
(45659)
国家(45244)
科学基金(39196)
社会(38493)
社会科(36837)
社会科学(36829)
基金项目(29013)
(27400)
教育(26178)
编号(24315)
资助(23712)
自然(22898)
(22655)
自然科(22374)
自然科学(22368)
自然科学基金(21967)
成果(20550)
(17953)
教育部(16129)
重点(16112)
(16043)
(15982)
人文(15973)
国家社会(15968)
课题(15913)
项目编号(15693)
期刊
(69525)
经济(69525)
研究(45285)
(34436)
金融(34436)
(25737)
中国(23317)
管理(19886)
财经(14044)
(13727)
学报(13116)
科学(12965)
经济研究(12072)
(11931)
大学(11070)
业经(10854)
学学(10537)
技术(9892)
(9767)
问题(9730)
国际(9708)
理论(9137)
教育(8904)
农业(8400)
实践(8242)
(8242)
商业(7507)
技术经济(6765)
现代(6554)
统计(6253)
共检索到211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剑英  
在一个金融体系不健全又缺乏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里,机构投资者往往与金融市场的波动联系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机构投资者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冲击就是很好的证明。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同样将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消极影响,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雪锋  贾润军  
近期,关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会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讨论颇多,但研究者在讨论时所使用的金融安全概念较为模糊,不利于正确理解两者之间关系。本文从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入手,澄清了金融安全的学术含义及当前人们所关心的金融安全问题,之后对目前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对我国的引资政策和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不应该对中国金融安全过分担忧,而阻碍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促进银行业改革的战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近两年来,在我国金融界,特别是银行业中涌现出一股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热潮,以至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以引进境外投资者论英雄的气候。列此,部分专家学者给予了支持、肯定和溢美之词,部分官员也给予了注释、阐发和要求之意;而相当一部分银行家则作出了无奈、迎合和跟从之举。看起来,似乎上下高度统一,各方认识一致。然而沉心细想,对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利弊得失,还有许多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决策当慎之又慎。 A 引进境外投资者究竟有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多的好处 近年来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过程中,对引进所谓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关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永峰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家金融安全概述在传统意义上,国家安全最主要的是指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现存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价值观不被破坏。在和平与发展为主线的当今世界中,显现着大国对小国的霸权。在经济意义上,一国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影响到世界经济,一般认为这个国家就是经济小国。在经济领域中,大国对小国的霸权依然存在,安全问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招商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 ,它与经济安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并由经济安全所决定。所谓金融安全 ,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 ,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简单地说 ,金融安全其实就是指一国经济独立发展道路上 ,金融运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天童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实业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更高时,即企业金融化投资意愿越强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延平  张方群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任何一个国家,一旦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进程,就会立即卷入国外的金融漩涡。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当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付树林   黄尚书   马龙   张燕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根据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的要求稳步开放金融市场,完善包括税收在内的相关制度安排,在引入投资者和资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境内金融市场及其涉税政策的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对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提出意见建议,特别是应尽快明确相关所得来源地认定规则、纳税义务和税收优惠等,以更好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征信  [作者] 楚汴英  
近年来,日美英等发达国家为应对经济危机,相继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对我国金融安全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如输入型通胀、热钱流入、储备货币贬值、出口竞争力削弱等,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刚  李赫  
本文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下,提出金融安全网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健全金融安全网制度安排的理论依据和所需注意的问题,并在分析我国金融安全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的基本原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卫华  万迪昉  蔡地  
本文通过收集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中十大股东和十大流通股东的数据,从财务和治理特征出发,分析QFII在A股市场中所起的作用。统计结果表明,QFII持股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公司治理质量都优于无QFII持股的公司。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QFII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财务业绩。上述结果说明QFII在甄别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发挥了投资者而非投机者作用,因而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邢恩泽  姚德权  邓玉萍  戴鹏毅  
基于企业金融投资决策的预防性动机与投机性动机,以“沪港通”交易机制为视角,考察了境外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投资决策的影响,并通过影响机制识别不同动机下产生的双重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对金融投资的倾向性,且这一影响在高成长性、风险承担能力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同时,境外投资者还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抑制管理层自利对企业金融投资决策进行积极干预,并以此对企业预防性与投机性金融投资决策发挥出积极的双重治理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建明  桑百川  张军生  
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美国通过金融控制主宰着世界经济。美国凭借美元“中心货币”地位而攫取的国际铸币税成为弥补其经常项目逆差的稳定来源,这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作为世界头号外汇储备大国,我国面临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外汇储备稳定性下降这两大金融安全问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下降将直接导致美国国际铸币税的减少,致使经常项目逆差逐步丧失稳定的弥补途径,使其容易陷入金融危机,导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我国应通过美元储备的替代来减少国际铸币税剥削,同时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分享国际铸币税收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劲松  
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穆迪公司为代表的国际金融评级机构地位突出、表现活跃,客观上对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备受瞩目。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评级机构的地位金融评级机构是信用中介机构的一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背景下,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