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0)
- 2023(16950)
- 2022(14716)
- 2021(13768)
- 2020(11767)
- 2019(26977)
- 2018(26666)
- 2017(52038)
- 2016(28310)
- 2015(31673)
- 2014(31504)
- 2013(31326)
- 2012(28752)
- 2011(26112)
- 2010(26033)
- 2009(24361)
- 2008(24464)
- 2007(21935)
- 2006(19683)
- 2005(17762)
- 学科
- 济(109166)
- 经济(109012)
- 管理(88509)
- 业(84523)
- 企(71766)
- 企业(71766)
- 方法(49591)
- 数学(42625)
- 数学方法(42216)
- 财(33188)
- 制(30967)
- 中国(30333)
- 农(29213)
- 银(25744)
- 银行(25596)
- 业经(25506)
- 行(24145)
- 学(22551)
- 贸(21751)
- 贸易(21735)
- 务(21148)
- 财务(21071)
- 易(21070)
- 财务管理(21031)
- 融(20270)
- 金融(20267)
- 地方(20007)
- 企业财务(19961)
- 农业(19107)
- 体(18585)
- 机构
- 大学(410449)
- 学院(406992)
- 济(162860)
- 管理(160483)
- 经济(159279)
- 理学(138312)
- 理学院(136780)
- 研究(135937)
- 管理学(134579)
- 管理学院(133845)
- 中国(106595)
- 京(87508)
- 科学(83049)
- 财(80302)
- 农(70028)
- 所(68797)
- 财经(63407)
- 研究所(62291)
- 业大(62181)
- 中心(61460)
- 江(60264)
- 经(57397)
- 北京(55475)
- 农业(55353)
- 范(50928)
- 师范(50347)
- 州(48884)
- 院(48842)
- 经济学(48510)
- 财经大学(47131)
- 基金
- 项目(270895)
- 科学(211716)
- 基金(196904)
- 研究(194738)
- 家(172607)
- 国家(171180)
- 科学基金(145970)
- 社会(122759)
- 社会科(116343)
- 社会科学(116311)
- 基金项目(104975)
- 省(104941)
- 自然(96286)
- 自然科(93992)
- 自然科学(93965)
- 自然科学基金(92295)
- 教育(89322)
- 划(88986)
- 资助(81082)
- 编号(79093)
- 成果(64361)
- 重点(60552)
- 部(59981)
- 发(56746)
- 创(56561)
- 课题(54242)
- 创新(52752)
- 科研(51955)
- 教育部(51313)
- 制(50783)
- 期刊
- 济(181008)
- 经济(181008)
- 研究(123842)
- 中国(77987)
- 学报(67667)
- 农(62972)
- 财(62115)
- 管理(60442)
- 科学(60153)
- 大学(50862)
- 学学(48221)
- 融(47347)
- 金融(47347)
- 农业(41431)
- 教育(40862)
- 技术(32439)
- 财经(31560)
- 业经(30006)
- 经济研究(28790)
- 经(26820)
- 问题(23817)
- 业(21112)
- 理论(20508)
- 科技(19818)
- 贸(19665)
- 技术经济(19321)
- 版(19255)
- 商业(19226)
- 图书(18744)
- 实践(18621)
共检索到607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跃 刘哲
文章以2004年~2009年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研究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改善,以及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结果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比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引入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股权集中度和外部监事比率这四个中间变量,文章进一步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从资本充足率、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三个逻辑通道影响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在肯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可能带来的管理文化冲突和金融监管以及可能存在的战略投机行为等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从刚 王雯岚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和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不要引入以及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真正帮助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银行竞争力一直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热点话题。文章对近年来研究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从"引资""引制"和"引智"三个方面分析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和绩效的作用机理,并考察了这种影响在不同公司内外部环境下的调节效应。最后,我们在对已有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评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卢嘉圆 孔爱国
本文以2002-2007年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研究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改善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结果发现: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提高资产质量、增加资本充足率方面的作用还不显著,而且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入单家外资战略投资者的效果要好于引入多家;在现行参股比例的制约条件下,外资持股比例越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反而越差。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将这些银行从样本中除去之后,结论不变并且显著性更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玉罡 孙振东 刘静攀
本文选取28家国内银行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我国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等经营层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提升银行贷款质量和改善公司治理,但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银行盈利能力、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创新能力影响并不显著。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的影响呈U型,该比例在达到一定水平(拐点)后会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而在增加银行贷款投放的同时不良贷款率也会增加。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持股比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瑜 殷书炉 刘廷华
本文以我国17家引资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良贷款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对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效应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境外战略投资者进入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纯技术效率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且这种特征不因银行的所有权性质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对此,应充分发挥本土银行的地缘文化优势,提高自身吸收能力;完善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效率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小平 付一书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银行业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已到了必须借助外力来推动才能进行的时刻、我国民营资本不适合大规模的参股商业银行等原因使得境外投资者入股我国商业银行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股权转让价格是市场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不能简单的认为股权转让价格就偏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需要注意金融控制权、同业竞争、内部改革、核心信息和无形财富的流失等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罡 孙振东 刘静攀
从不完全合同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效率和治理的影响,并以28家国内银行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整体来看,战略投资者提高了国内商业银行的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但不同类型的银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股份制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其效率和治理水平;但对于国有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提升作用有限。另外,对于还未上市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更关注其治理水平的提高,而对于已经上市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则更关注其盈利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境外战略投资者 效率 治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敖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进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战略投资者参股动机进行了分析,将战略投资者分为两种类型: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进而从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史角度,分析国家推动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真正动因,并就当前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发的各类争议进行了评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股份制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明霞 刘猛
中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银行绩效。研究如何引入并发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该文通过建立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混合博弈模型,分析二者实施不同策略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并进一步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比较分析了资金股权交易模式与股权互换交易模式,得出利益目标冲突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境外战略投资者履行其合作者义务意愿的结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斌 王文举
银行并购风起云涌,我国把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作为改革银行业并提升银行业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交易价格之外,交易方式也是影响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通过并购价格与交易方式的联合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显示自身质量,从而为切实提高我国银行整体水平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并购 博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钮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自2003年底正式启动至今,除中国农业银行之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已经相继沿着"财务重组——消除历史包袱——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择机上市"改革路线图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试从法律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予以分析,望有助于随后跟进的中小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法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文哲 郝项超 石宁
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有助于改善国内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机制?本文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银行股权结构、改变董事会结构以及与银行签署公司治理合作协议三个途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基于国内65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提高了银行高管层的薪酬绩效敏感度,而且还有效抑制了银行高管过度支付的现象。因此,境外战略投资者缓解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了其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白娟
近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借外力以提高其公司治理水平。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引资"的背景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形式,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治理能力、治理意愿和中外双方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商业银行的治理绝非流于形式,而是行之有效的这一结论。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毛寅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先后经历了入股、合作、减持等阶段,因此对引进境外战投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福利效应视角,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微观的引资银行、中观的银行业、宏观的国家和消费者群体等三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投的效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论文还提出了"适度开放"我国银行业引资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境外投资者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逸陶 王妙平
自2003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开始了与境外机构投资者全方位的股权合作。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资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资本结构,同时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但是,商业银行同时也要意识到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潜在的经营风险,始终坚持"适当限制,有序进入"的原则。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经营管理 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