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2)
- 2023(7407)
- 2022(6305)
- 2021(6145)
- 2020(5209)
- 2019(12344)
- 2018(12121)
- 2017(23952)
- 2016(12989)
- 2015(14141)
- 2014(14182)
- 2013(13703)
- 2012(12472)
- 2011(10930)
- 2010(11181)
- 2009(10670)
- 2008(11511)
- 2007(10401)
- 2006(9622)
- 2005(9189)
- 学科
- 济(53855)
- 经济(53784)
- 企(48872)
- 企业(48872)
- 业(48851)
- 管理(48527)
- 财(24899)
- 方法(24143)
- 制(23789)
- 数学(20714)
- 数学方法(20564)
- 务(19505)
- 财务(19489)
- 财务管理(19455)
- 银(19070)
- 银行(18925)
- 企业财务(18826)
- 行(17533)
- 体(14243)
- 业经(13925)
- 体制(12901)
- 融(12889)
- 金融(12889)
- 中国(12321)
- 度(11110)
- 制度(11105)
- 业务(10010)
- 农(9671)
- 策(8668)
- 银行制(8488)
- 机构
- 大学(178170)
- 学院(176621)
- 济(77074)
- 经济(75552)
- 管理(72201)
- 理学(60807)
- 理学院(60262)
- 管理学(59584)
- 管理学院(59212)
- 研究(56388)
- 中国(53181)
- 财(45154)
- 京(37055)
- 财经(34333)
- 经(31182)
- 科学(27952)
- 所(27342)
- 江(27323)
- 中心(26153)
- 财经大学(25892)
- 银(24193)
- 北京(24107)
- 研究所(23622)
- 经济学(23221)
- 银行(23112)
- 州(22330)
- 商学(22229)
- 商学院(22069)
- 行(21563)
- 农(21399)
- 基金
- 项目(103388)
- 科学(83346)
- 基金(78223)
- 研究(77512)
- 家(65933)
- 国家(65384)
- 科学基金(58235)
- 社会(51059)
- 社会科(48683)
- 社会科学(48664)
- 基金项目(40677)
- 省(37742)
- 自然(37557)
- 教育(37035)
- 自然科(36757)
- 自然科学(36752)
- 自然科学基金(36152)
- 资助(33147)
- 划(31999)
- 编号(30741)
- 成果(26122)
- 部(24823)
- 重点(23109)
- 教育部(22530)
- 人文(21721)
- 性(21601)
- 创(21444)
- 课题(21089)
- 制(20989)
- 国家社会(20843)
共检索到291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本文回顾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虽然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作用还较为有限;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2008年底以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不仅在国内金融界和学术界引发了关于战略引资的争论,而且还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推进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有关当局应当在总结战略引资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最后,本文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项卫星 李珺
2008年年底以来,境外战略投资者大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权,对中国股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中国金融安全。本文认为,为了防止类似冲击再次发生,必须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关机制尤其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机制进行改革,进而从根本上减少境外战略投资者转变为"战略投机者"的可能性,降低由于境外战略投资者退出而对中国股市和中国金融安全造成的冲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锦华 刘微微 李功奎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 ,然而 ,从现有的改革实践看 ,无论是包装上市还是引入民间资本都有其局限性 ,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低效、缺乏竞争力的现状。文章分析认为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失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条好的途径 ,它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产权改革以及治理结构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推进效应。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国有商业银行 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志敏 夏琳斌
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势头较猛,中行、建行、交行、工商银行目前都已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自从2005年建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后,其IPO价格大大高于其转让给境外战略者股权的价格,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当中,银行股权如何定价、如何分析外资银行参股的价值以及引进之后所面临的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参股 价值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建平
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引发了关于引资、定价及金融安全等问题的广泛争论。本文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是否被“贱卖”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引资是否威胁金融安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金融安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范树青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已全面展开,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其重要选择。战略投资者分为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境内战略投资者。本文通过分析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要充分利用好民间资本,即境内战略投资。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产权改革 战略投资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国平 葛蓉蓉 何兴达 张建军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内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实践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银行的持续改革与制度创新,有利于在资本市场成功筹资与上市,对于降低改革成本、尽快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战略投资者 公司治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罡 孙振东 刘静攀
从不完全合同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效率和治理的影响,并以28家国内银行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整体来看,战略投资者提高了国内商业银行的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但不同类型的银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股份制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其效率和治理水平;但对于国有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提升作用有限。另外,对于还未上市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更关注其治理水平的提高,而对于已经上市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则更关注其盈利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境外战略投资者 效率 治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小平 付一书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银行业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已到了必须借助外力来推动才能进行的时刻、我国民营资本不适合大规模的参股商业银行等原因使得境外投资者入股我国商业银行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股权转让价格是市场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不能简单的认为股权转让价格就偏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需要注意金融控制权、同业竞争、内部改革、核心信息和无形财富的流失等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增基 徐叶琴 陈科
随着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完善落后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银行的绩效。本文以2001年至2007年我国八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在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决策中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城市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引入之前;境外战略投资者同时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决策产生"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积极效应,并影响其公司价值。本文的经验结果对于进一步提升境外战略投资者在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城市商业银行公...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境外战略投资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白娟
近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借外力以提高其公司治理水平。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引资"的背景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形式,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治理能力、治理意愿和中外双方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商业银行的治理绝非流于形式,而是行之有效的这一结论。
关键词:
境外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亚民 陆畅
本文结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特性的分析说明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监督权的配置,指出我国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督权配置低效的原因主要与其控股股东的特性有关,最后提出,西方国家按所持股份多少分配监督权的做法并不适用我国,可通过战略投资者委派监事这一新的监事会制度来完善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监督权的配置。
关键词:
监督权配置 战略投资者委派监事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军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司治理评价则是企业所有者衡量和检验公司治理水平的准则。诸多研究成果已经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投资者也愿意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支付相对高的溢价。因此,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