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2)
2023(3031)
2022(2351)
2021(2283)
2020(1605)
2019(3544)
2018(3131)
2017(5481)
2016(3664)
2015(4659)
2014(4954)
2013(3917)
2012(3371)
2011(3007)
2010(3093)
2009(2275)
2008(1849)
2007(1767)
2006(1482)
2005(1266)
作者
(7798)
(6418)
(6284)
(6203)
(3969)
(3084)
(2915)
(2513)
(2468)
(2415)
(2210)
(2159)
(2158)
(2013)
(1948)
(1946)
(1900)
(1867)
(1866)
(1865)
(1683)
(1640)
(1587)
(1551)
(1502)
(1474)
(1457)
(1444)
(1423)
(1392)
学科
(7287)
经济(7282)
中国(6141)
管理(5927)
教育(5472)
教学(5253)
(4650)
(4124)
理论(4023)
学校(3729)
学法(3595)
教学法(3595)
政治(3460)
思想(3444)
思想政治(3399)
政治教育(3399)
治教(3399)
德育(3371)
农业(3131)
学理(3055)
学理论(3055)
业经(2857)
技术(2760)
(2749)
企业(2749)
高等(2216)
职业(2087)
地方(2041)
职业技术(1860)
技术学校(1777)
机构
学院(46147)
大学(35042)
职业(15739)
技术(13267)
研究(11893)
(11686)
职业技术(11552)
技术学院(11369)
经济(11277)
管理(10833)
理学(9226)
理学院(9058)
管理学(8680)
管理学院(8616)
(8020)
师范(7974)
(7804)
(7685)
科学(7414)
教育(7397)
中国(7241)
(6876)
师范大学(5914)
(5601)
(5532)
中心(5415)
研究所(5033)
北京(4837)
业大(4809)
(4565)
基金
项目(28706)
研究(28582)
科学(22529)
教育(17728)
基金(15850)
编号(15782)
(15382)
社会(14940)
社会科(13829)
社会科学(13827)
课题(13067)
成果(12748)
(12478)
(12284)
(12054)
国家(12038)
科学基金(10293)
规划(8904)
项目编号(8611)
(8463)
(8185)
基金项目(8065)
年度(7505)
重点(7286)
研究成果(7242)
(7185)
(7114)
(7084)
阶段(7066)
(6885)
期刊
教育(22810)
中国(14969)
(14282)
经济(14282)
研究(11643)
职业(11626)
技术(8386)
技术教育(6745)
职业技术(6745)
职业技术教育(6745)
(5139)
(4441)
论坛(4441)
学报(4264)
大学(3924)
科学(3827)
农业(3766)
(3709)
职教(3648)
管理(3579)
成人(3557)
成人教育(3557)
学学(3383)
业经(3213)
高等(2388)
(2339)
金融(2339)
经济研究(2157)
财经(2026)
(1965)
共检索到65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涛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在围绕国内经济发展挖掘就业岗位,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学生就业的定势思维,创新就业模式,积极进军国际劳动力市场,开拓高职学生境外就业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宇  唐栋  
(一)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卓越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经历了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随着德国工业4. 0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制造业的发展将定位于"先进",即精细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反观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天赐  
在目前的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中,一方面有的高职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无法招聘到所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输出的高职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专业结构性矛盾。就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自主办学、学生专业选择行为与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市场利用效率提升,还需在以上几方面加以调整实现路径突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迪良  
培育创客文化不仅能够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也能够创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还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就业环境的形成,对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完善政策与立法体系,健全创客文化教育模式,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月波  
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力体现在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层面,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这包括:办学目标不清,未能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方向指引;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与提高;实训条件与市场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力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塑造与提高等。对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多重措施、形成合力,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萌  王新  
就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大学生就业尤其被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起薪逐年下滑、正规就业减少、对口比率下降、流动跳槽频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即加强就业指导,专业适应市场,完善服务功能,企业积极参与,鼓励创业就业,这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加强能力培养,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涛  潘成清  刘振平  
文章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调研和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界定,从职业素养教育、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力评鉴等方面阐述了就业力发展中心,从课程体系、项目特点、项目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提出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核心路径是管理路径的创新,科学发展路径是项目路径的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小将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庆华  郭长龙  梁阳  黄陈  
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区域,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江苏高职院校招收全日制留学生起步较早,目前规模最大,其中又以东南亚留学生居多,具有代表性,其就业质量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成败的试金石。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留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建立留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完善留学生招生机制、拓展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等措施,提高留学生核心竞争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输出优秀人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在分析了"是什么"(内涵)以及"为什么"(必要性)的前提下,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维度出发,运用供给侧理论的相关思路寻求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历史性问题的策略,进而探索提出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个人"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切实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保障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真正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焦点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迎  
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就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内外职业院校办学的实际做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促进高职生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志立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组织绩效、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诠释,以SWOT理论视角对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解构,从政府与社会、学校与企业及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剑辉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打造宏大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解决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破解人才市场供需匹配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必须从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全程就业指导、拓展职业实践等三个方面完善相关举措,从源头上解决好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端与供给侧的有效对接问题,从根本上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林  
大学生就业具有知识性群体、职业选择层次高、政策性影响大、就业心理压力大等特点,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归因于高校缺少明确的人才定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有待加强、高校将毕业生就业作为唯一的目标导向、就业指导匮乏等。对此,文章提出要通过高校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推出高校信息化就业平台进行解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詹宇河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内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路径以及今后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具体措施。提出构建一套由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共同负责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运行机制应在政府层面,建立就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保障机制;在学校层面,从教育与辅导两个方面,探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途径;在社会层面,建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在学生层面,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升个人应对社会的能力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