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838)
2022(3334)
2021(3344)
2020(2918)
2019(6940)
2018(7075)
2017(15203)
2016(8262)
2015(9638)
2014(9736)
2013(10246)
2012(9917)
2011(9284)
2010(9498)
2009(9365)
2008(9480)
2007(8700)
2006(8015)
2005(7734)
2004(6899)
作者
(25004)
(20635)
(20215)
(19719)
(13251)
(9762)
(9502)
(7866)
(7853)
(7389)
(6965)
(6931)
(6569)
(6558)
(6458)
(6428)
(6166)
(6139)
(5958)
(5845)
(5499)
(5099)
(4928)
(4741)
(4736)
(4633)
(4577)
(4533)
(4191)
(3997)
学科
(36954)
经济(36917)
管理(23192)
(22610)
方法(19453)
数学(18164)
(18136)
企业(18136)
数学方法(18102)
(12405)
中国(11798)
(10548)
(9554)
银行(9545)
(9417)
贸易(9406)
(9217)
(9174)
(8991)
金融(8991)
(8710)
(6978)
制度(6976)
(6558)
(6407)
财务(6399)
财务管理(6389)
企业财务(6110)
教育(6107)
市场(5967)
机构
大学(134090)
学院(128916)
(61612)
经济(60134)
管理(49166)
研究(44832)
理学(40386)
理学院(40033)
中国(39959)
管理学(39599)
管理学院(39363)
(33072)
(28575)
财经(25729)
(23295)
(22493)
科学(20909)
中心(20395)
经济学(20287)
(19426)
北京(19387)
财经大学(19372)
研究所(19234)
经济学院(18395)
(17550)
金融(17306)
(16263)
(15891)
(15564)
(15371)
基金
项目(69140)
科学(53951)
研究(53059)
基金(51536)
(43260)
国家(42931)
科学基金(36198)
社会(34090)
社会科(32463)
社会科学(32454)
基金项目(26122)
教育(25354)
(24235)
资助(23614)
编号(22176)
自然(21879)
自然科(21335)
自然科学(21326)
(21043)
自然科学基金(21009)
成果(19385)
(17600)
教育部(15658)
重点(15025)
课题(14943)
人文(14772)
(14567)
社科(14125)
大学(14117)
国家社会(14028)
期刊
(71584)
经济(71584)
研究(49904)
中国(26606)
(25953)
金融(25953)
(24546)
管理(19100)
学报(14912)
科学(14477)
(14390)
财经(14251)
教育(13365)
(12170)
大学(12065)
经济研究(12047)
学学(11149)
(10624)
业经(10383)
问题(10058)
国际(10028)
理论(9546)
技术(9372)
农业(9306)
实践(8479)
(8479)
(7722)
商业(7202)
统计(6527)
技术经济(6503)
共检索到215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成夫  
近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人民币期货和期权交易,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因而成为焦点。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将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如何使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和合理的汇率预期更好地反映在市场价格上,是应对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挑战、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关键。当前,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发展境内的外汇衍生市场,特别是应在国内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增强境内外汇市场的影响力,是保证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关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一平  
本文从三个层面论述外汇期货市场推出势在必行。首先,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为外汇期货推出提供了更成熟的市场条件。其次,中长期内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也将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而波动,建设外汇期货市场以丰富外汇交易品种,为实体经济提供多种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第三,积极稳妥发展外汇期货市场,争夺人民币定价权,符合国家利益。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令美  王布衣  
近年来,境外金融市场相继推出人民币衍生品,如场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人民币期货和期货期权产品等。文章介绍了境内外人民币远期产品的交易情况,并利用近一年的交易数据对三个市场价格的相关性、拟合程度以及相互引导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境内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互动性较强,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对境外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并未如部分人士认为的那样旁落境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陈华  
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MGARCH-BEKK模型,检验人民币即期外汇市场与境外期货市场、境外NDF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结果表明:境外期货市场对即期市场不具有任何溢出效应,期货市场的建立并未对即期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境外NDF市场对即期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报酬溢出效应;即期市场对各境外衍生市场仅具有滞后的报酬溢出效应,在价格变动上被境外NDF市场所引导;但在波动溢出效应方面,市场信息则由即期市场向各境外衍生市场单向传递。在三个市场中,境外NDF市场的价格引导力量强于即期市场和期货市场,处于市场价格信息的中心地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谢晓闻  方意  
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直接影响到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首次采用有向无环图方法及递归预测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和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民币即期汇率定价权,还是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权,均不存在旁落境外问题,但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均相对较弱。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并没有发现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与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利用递归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德森  吴弘  
文章回顾了我国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通过梳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指出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难点,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建设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针对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茵  徐忠  邹浩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建立VAR-GARCH模型研究了2006年8月以来人民币即期和离岸期货市场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离岸期货市场的投机程度未对即期汇率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反之,人民币即期汇市的波动却显著影响着离岸期货市场的投机程度。此结果佐证了Rothig(2004)的发现:不同于期权期货市场主导的发达经济体,欠发达经济体的外汇市场通常由即期市场主导。此外,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的上升会显著降低期货市场的投机程度。这与Rothig(2004)对韩元的发现相反,说明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稳定有强大的信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钧钧  刘文财  
本文采用价格发现贡献度研究香港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场外市场仍然占据离岸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主导权,价格发现贡献度超过60%。香港外汇期货市场难以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原因在于做市商参考场外市场对外汇期货进行报价,其次香港外汇期货市场的规模仍然很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成夫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境内原有的外汇业务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外汇衍生市场确有其必要性。发展期货市场是完善外汇市场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市场的必由之路,当前应尽快研究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志明  郭荣荣  
本文运用MA(1)-GARCH(1,1)模型研究人民币境内外四个外汇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即境内即期市场、远期市场,境外NDF市场和期货市场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从定价能力来看,NDF市场是人民币汇率的定价中心,即期市场渐渐发挥出价格发现功能,远期市场目前仍处于完全被动接受地位。从价格波动来看,市场间大都存在双向引导关系,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可能成为波动源,引起其他市场汇率波动。境内外市场间的关联性增强,信息流动渠道并没有被阻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再勇  
本文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和GARCH模型从线性报酬溢出效应和非线性波动率溢出效应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境外衍生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报酬溢出方面,境外CME期货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但境外NDF远期市场对境内即期市场仅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在波动率溢出方面,境外CME期货市场和境外NDF远期市场都对境内即期市场存在波动率溢出效应,而境内即期市场对境外CME期货市场存在波动率溢出效应,但对境外NDF远期市场的波动率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夏园园  宋晓玲  
本文以境内外汇市场即期汇率、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研究对象,研究境内外汇市场的货币定价权问题。研究表明,境内外汇市场具有一定的人民币定价权,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相互影响,境内人民币日间波动幅度的扩大强化了境内人民币定价权;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定价权不完全由管制赋予;境内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供需及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具有显著的外生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境内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境内人民币定价权巩固的基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章小波  
虽然2021年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波动大幅缩小,但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跨月美元资金成为影响美元对人民币掉期点最重要的因素,隐含波动率相对实际波动率的溢价在上升,期权波动率期限曲线走陡。展望2022年,随着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人民币对美元掉期点有望下行,期权波动率可能从低位反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贠青志   方堃   卢颖超  
<正>2023年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整体呈宽幅波动、震荡下行的走势,全年期权隐含波动率虽经历数轮反复,但各期限波动率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展望2024年,中美利差有望收敛,美元兑人民币掉期曲线将呈陡峭变化;人民币期权短期限波动率或跟随汇率的波动有所反复,长期限波动率或逐步走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陶然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结束了去年的平稳态势。外汇掉期走出单边行情,一年期价格波幅达到2000点,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在持续通胀压力之下快速收紧货币政策,而国内受外围约束较小,货币政策重心以稳增长为主。外汇期权市场先抑后扬,二季度实际波动率达到历史高点,但长期限和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明显低于历史高点,充分反映了市场对于人民币长期稳定的信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