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8)
- 2023(10513)
- 2022(8610)
- 2021(8029)
- 2020(6681)
- 2019(15393)
- 2018(14777)
- 2017(27871)
- 2016(15032)
- 2015(17596)
- 2014(17239)
- 2013(17555)
- 2012(16741)
- 2011(15546)
- 2010(15575)
- 2009(14957)
- 2008(15039)
- 2007(13697)
- 2006(12785)
- 2005(12067)
- 学科
- 济(87874)
- 经济(87796)
- 管理(53300)
- 业(43844)
- 企(38207)
- 企业(38207)
- 方法(33066)
- 数学(29101)
- 数学方法(28953)
- 中国(22026)
- 财(21447)
- 地方(17464)
- 学(16158)
- 制(16016)
- 业经(15456)
- 农(15216)
- 贸(14575)
- 贸易(14562)
- 易(14161)
- 务(14107)
- 财务(14080)
- 财务管理(14046)
- 银(13601)
- 银行(13577)
- 企业财务(13465)
- 融(13321)
- 金融(13321)
- 行(12998)
- 地方经济(12620)
- 体(11460)
- 机构
- 大学(234352)
- 学院(229452)
- 济(113286)
- 经济(111288)
- 研究(88580)
- 管理(86042)
- 中国(73406)
- 理学(71174)
- 理学院(70362)
- 管理学(69493)
- 管理学院(69036)
- 财(53383)
- 京(51557)
- 科学(49005)
- 所(45736)
- 财经(41193)
- 研究所(40843)
- 中心(38977)
- 经(37668)
- 经济学(37390)
- 农(35741)
- 江(34839)
- 北京(33801)
- 经济学院(33317)
- 院(31424)
- 财经大学(30794)
- 业大(29257)
- 农业(28067)
- 州(27137)
- 范(26854)
- 基金
- 项目(138766)
- 科学(109511)
- 基金(104963)
- 研究(98775)
- 家(92413)
- 国家(91730)
- 科学基金(77668)
- 社会(66786)
- 社会科(63497)
- 社会科学(63476)
- 基金项目(53431)
- 自然(48975)
- 省(48854)
- 自然科(47829)
- 自然科学(47810)
- 自然科学基金(47040)
- 资助(45398)
- 教育(44110)
- 划(42523)
- 编号(35759)
- 部(32790)
- 重点(31633)
- 发(30251)
- 成果(30220)
- 国家社会(29461)
- 中国(29041)
- 教育部(28445)
- 创(27608)
- 科研(26546)
- 人文(26538)
- 期刊
- 济(134476)
- 经济(134476)
- 研究(78326)
- 中国(50305)
- 财(44075)
- 管理(38465)
- 学报(35071)
- 科学(34204)
- 农(31297)
- 融(28979)
- 金融(28979)
- 大学(27084)
- 学学(25634)
- 财经(23337)
- 经济研究(23122)
- 农业(20877)
- 经(20304)
- 技术(18755)
- 问题(17118)
- 教育(16868)
- 贸(16323)
- 业经(16069)
- 国际(15898)
- 世界(15440)
- 业(14093)
- 技术经济(13598)
- 统计(11693)
- 经济管理(10887)
- 现代(10610)
- 会计(10479)
共检索到37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新育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尝试起步不算很晚,早在20世纪80年代,驻港中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借壳上市",1984年1月,香港中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房维中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大体可以概括为,既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目前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无论是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还是解决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需要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从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来说,只要工作做得好,也有可能使经济发展得快一些。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经济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最大危险是通货膨胀。因此,快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快到什么程度不致于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快速增长就不可能持久,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199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也是我国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诚
正如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 ,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面临转型的重要关口一样 ,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宏观态势分析中两个不同思路即规范性宏观分析思路和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思路的比较 ,发现规范性宏观分析虽然权威和简明 ,但是在诊断中国宏观问题时缺乏准确性 ;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虽然准确全面 ,但是缺乏学术性提炼。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承担起向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思想基础这一基本任务 ,必须寻找宏观经济中真正具有典型化的事实 ,分析这些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影响 ,进而重新梳理中国宏观经济关系 ,重建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体系。
关键词: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依然是良好的。2007年很可能将成为自2003年以来高增长、低通胀的第五个年头。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形势显著恶化、资产泡沫膨胀变本加厉。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瑞霞 胡波
2016年6月英国公投通过脱欧,根据2007年12月13日由欧盟27国签署并随后各自批准的生效版本《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退出规定,拟脱欧的成员国掌握脱欧程序的主动权,该成员国一旦与代表其他欧盟成员国的欧洲理事会启动脱欧谈判,应在两年内达成协议,即谈判时间不得超过两年,否则延期事项不仅需欧洲理事会同意,还需全部欧盟成员国同意,而一旦延期获得同意,理论上延期脱欧谈判不再有时间限制,谈判未能达成一致前都无法脱欧。为了留出充裕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超常的增长速度,经济明显过热。2007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严重恶化,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形成威胁。中国政府旋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经济降温。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急剧逆转、石油价格和各类初级产品价格猛然暴跌,全球范围内的滞—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永定
本刊上期刊发了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博士在"世界经济与中国2009:变化中的世界和机遇"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稿,本期续刊其他几位演讲人的文章,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Ronald I. McKinnon、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Stephen Roach、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对2008年的世界和中国经济状况及2009年经济前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其观点见仁见智,值得参考和借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毛彦
近年来,经济数字化对传统国际税收秩序带来巨大挑战,国际组织与部分国家通过调整国际税收规则与国内税法,试图因应这一挑战。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兼具技术与市场,数字经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攸关我国税收利益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一个长期稳定的多边共识税收方案对中国而言更为有利。未来,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方针,作为数字经济市场大国,中国主张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地分配征税权,市场国有权从经济数字化的全球浪潮中分享税收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坚持数据主权,数据监管措施及其本土化的趋势可能对常设机构的产生与全球数字经济税收政策产生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我国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主要在于它的具体操作。操作中的偏颇或失误,往往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起两个或者三个新问题,宏观调控的成本有可能大于调控的收益,以至于不得不一再更换调控的目标和方法,引起“统——死——放——乱——统”的循环。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改进宏观经济管理的操作,需要探讨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奇
经济公平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即社会成员的各项投入与其所得相符。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的,经济公平是公平竞争和机会公平的统一。实现经济公平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克服平均主义,解决以往积累的不公平问题。目前我国群体外收入差距过大而群体内收入差距过小,应合理地拉开群体内收入差距以促进提高效率,并为经济公平目标确定数量界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钢
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对它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行学理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经济史为基础,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对计划经济总供求管理下的综合平衡阶段及其转向市场体制下宏观调控体系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需求管理下的宏观调控阶段及其转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新时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以及新发展阶段推进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等四个阶段和两个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演变进行了梳理,将宏观经济治理主要特色概括为: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导向;增加跨周期政策设计、在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之间进行科学抉择;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等三个方面。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文祥 王羚 马绪忠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监督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而且能够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审计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新型关系为视角,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出发,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组织体系,研究了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分析当前我国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在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永定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余永定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政策日趋完善。首先,作为宏观调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大体形成。其次,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建立,各种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齐备,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伯基
我们现在很快就要结束为期三天的非常成功的讨论了。总结一下这次讨论的结果,我想从三方面来讲:短期对策,宏观经济管理机构框架的改革,中期政策建议。一、短期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