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5)
2023(17330)
2022(14554)
2021(13533)
2020(11260)
2019(25795)
2018(25468)
2017(49175)
2016(26526)
2015(29685)
2014(29447)
2013(29439)
2012(27159)
2011(24422)
2010(24518)
2009(22738)
2008(22860)
2007(20397)
2006(18441)
2005(16833)
作者
(76901)
(63974)
(63376)
(60041)
(40839)
(30450)
(28795)
(24831)
(24277)
(23110)
(21760)
(21682)
(20548)
(20267)
(19816)
(19408)
(19014)
(18578)
(18375)
(18318)
(15808)
(15769)
(15470)
(14703)
(14348)
(14246)
(14234)
(14202)
(12758)
(12550)
学科
(118101)
经济(117972)
(102242)
(92326)
企业(92326)
管理(91009)
方法(50164)
数学(40187)
数学方法(39834)
(36169)
业经(35013)
(33222)
中国(30895)
(27160)
财务(27090)
财务管理(27057)
(26455)
地方(26080)
企业财务(25826)
农业(23612)
(22663)
银行(22622)
技术(21758)
(21454)
(20259)
理论(20067)
(19952)
(19491)
贸易(19474)
(19123)
机构
学院(382091)
大学(379060)
(157553)
管理(156095)
经济(154314)
理学(133575)
理学院(132181)
管理学(130277)
管理学院(129568)
研究(125069)
中国(100423)
(81545)
(75445)
科学(74545)
(62611)
(61340)
财经(59696)
(57940)
中心(57100)
研究所(56149)
(54271)
业大(53830)
北京(52021)
(47833)
农业(47767)
师范(47396)
(47331)
经济学(46559)
(45241)
财经大学(44316)
基金
项目(249663)
科学(198106)
研究(185239)
基金(181905)
(156565)
国家(155124)
科学基金(135512)
社会(117628)
社会科(111620)
社会科学(111594)
(97931)
基金项目(96600)
自然(87689)
自然科(85718)
自然科学(85701)
自然科学基金(84217)
教育(84192)
(81117)
编号(75677)
资助(74951)
成果(60525)
(55693)
重点(55073)
(55026)
(53853)
课题(51393)
创新(49562)
国家社会(47906)
教育部(47630)
项目编号(47248)
期刊
(180873)
经济(180873)
研究(117521)
中国(75035)
管理(62787)
(61407)
(56884)
学报(54421)
科学(52295)
(44906)
金融(44906)
大学(41914)
教育(40179)
学学(39548)
农业(38783)
技术(34500)
业经(31686)
财经(30052)
经济研究(27877)
(25645)
问题(23136)
(22051)
技术经济(20755)
现代(18995)
理论(18953)
商业(18231)
图书(17920)
财会(17756)
科技(17685)
实践(17029)
共检索到583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赤  宫梦影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发行A股的公告效应进行研究,样本为1993—2008年21家先在香港市场发行H股,后到内地市场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A股上市日为事件日,在(-40,+40)的事件窗口内,境外股票价格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均未出现显著变化,但事件日后境外股票的波动和交易量都比事件日前有所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秀良  张婷  杨巍  
在对我国企业境内外交叉上市定价比较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H股回归的定价现状、定价依据,并对目前的定价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H股回归A股的首发定价不仅远高于H股当初的发行价,甚至高于其回归前一个月H股的市场均价,而实证分析则发现,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H股企业回归A股的定价实际上采用的是跟随H股市场价格的定价法。发行人和承销商为了自身收益最大化,而有意混淆企业在原上市地市场增发和到新市场IPO的界限是造成该问题的关键。该定价方法不仅在逻辑存在混乱,而且也存在对内地投资者歧视性定价之嫌,导致了回归企业A股的发行价被H股二级市场价格绑架、内地投资者权益被稀释和利益被输送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助长了内地股市的泡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东  
2021年底,监管部门发布《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境外上市新规”),旨在促进境内企业依法合规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规范健康发展。近年来,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暴露出了财务欺诈行为、信息披露安全及被恶意做空等新情况、新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岚  董秀良  
本文对国外学者关于交叉上市动因的理论假说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境内A股市场交叉上市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在香港主板上市的120家H股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A股市场过高的发行溢价导致低廉资本成本、境内外融资惯例的差异以及政府制度推动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表层动因,而境外上市企业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隐性收益则是推动其回归A股市场的深层动因。对此,本文提出了应该加强回归企业发行监管、改变现行的回归定价方法等保护境内投资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刘岩  刘燚  
本文选取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8月31日间首次公布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107家A股上市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分别以董事会决议日和证监会核准日为事件基准日,考察发行公司债券公告效应的存在性、公告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市场对"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发行"的反应要大于对"董事会公告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反应;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传递的是正面信号,但存在行业差异;投资者对房地产业发行公司债的关注程度超过制造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姚之朋  闫福  
本文采用2010-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企业绩效指标,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企业绩效与审计费用之间的二次关系,并进一步使用面板门槛模型来探究公司绩效与审计费用之间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企业绩效与审计费用呈U型关系。在低绩效水平下,企业绩效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在高绩效水平下,企业绩效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并基于此提出用企业绩效辅助审计费用定价、提高审计的处罚力度,从而提高审计风险成本等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强  田常浩  
新股上市后的初始回报被许多研究者称为难解的“谜”,我国远远大于其它国家的高初始回报更是吸引研究者的目光。本文希望通过对影响新股上市初始回报的因素的分析,探究背后可能的原因,为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提供一些基础的资料。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监管部门对一级市场的监管形成的一级市场的价格刚性是高初始回报的主要原因,同时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旋  田治威  
红筹企业回归A股存在的路径及已实施的股权激励如何处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科创板注册制的试点创新了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路径,在拆除红筹及VIE架构,等待IPO核准上市的传统路径外,增加了直接申请IPO和发行CDR两条创新路径,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红筹企业回归环境。对五家回归科创板上市的红筹企业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回归时存在的已实施股权激励处理方法,即保持原计划不变、将限制性股票加速解锁或期权加速行权、给予现金补偿、将持股平台平移至境内、修改相应的条款。红筹企业回归时需要在权衡成本、激励效力等多方因素后,因地制宜,妥善确定股权激励的处理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长生  孔令文  
文章基于A股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以研发资金投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衡量企业创新投入,运用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否激励了企业创新。对所有样本、制造业样本和分不同性质最终控制人、分年份、分地区样本进行的简单断点回归与加入不同类型协变量的回归结果均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没有显著激励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据此,从政策制定、执行及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长生  孔令文  
文章基于A股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以研发资金投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衡量企业创新投入,运用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否激励了企业创新。对所有样本、制造业样本和分不同性质最终控制人、分年份、分地区样本进行的简单断点回归与加入不同类型协变量的回归结果均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没有显著激励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据此,从政策制定、执行及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发行公司债的31个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公司发行公司债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我国公司债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但是在公告发布之前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正,而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显著的负相关,与固定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券相对发行规模及公司规模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司的年龄、债券的信用评级及债券的存续时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伟  
文章以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最终成功发行可转债的7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首次公告可转债发行议案为公告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其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率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股价效应,这种负的股价效应在"清洁样本"以及"股改前样本组"表现得更为显著。这说明了上市公司在公布可转债融资公告的同时,释放的"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可转债发行负的公告效应;佐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慧  蓝文勇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2007~2012年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409家上市公司发债的公告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债券的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而发行公告的负影响不足以抵消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带来的积极效应,在整个窗口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成彦  王其文  
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和原因,事件研究的结果发现发行公告具有显著的正价格效应。该结论与英、美市场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反,而类似于日本与荷兰市场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行公告的价格正效应不能由在美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的逆向选择理论中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解释。本文在提出解释的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并存的股权结构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关于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型对于公司特征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的预测进行了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