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8)
2023(9078)
2022(8146)
2021(7792)
2020(6512)
2019(15309)
2018(15425)
2017(30351)
2016(16522)
2015(18602)
2014(18546)
2013(18531)
2012(16851)
2011(15206)
2010(14870)
2009(13377)
2008(12829)
2007(10894)
2006(9407)
2005(7988)
作者
(46638)
(38317)
(38204)
(36519)
(24511)
(18403)
(17434)
(15244)
(14629)
(13585)
(13419)
(12773)
(11998)
(11919)
(11871)
(11621)
(11497)
(11487)
(10959)
(10906)
(9543)
(9428)
(9205)
(8705)
(8610)
(8563)
(8495)
(8473)
(7654)
(7589)
学科
(63953)
经济(63886)
管理(45821)
(43239)
(36521)
企业(36521)
方法(32987)
数学(28860)
数学方法(28578)
(15805)
中国(15308)
(15216)
(13927)
业经(13739)
地方(12961)
理论(11485)
(11231)
贸易(11226)
(10905)
农业(10662)
(10576)
(10043)
(10015)
财务(9985)
财务管理(9969)
技术(9946)
环境(9844)
企业财务(9459)
(9072)
银行(9039)
机构
大学(230536)
学院(227726)
管理(95175)
(88894)
经济(86906)
理学(83361)
理学院(82478)
管理学(81120)
管理学院(80734)
研究(73400)
中国(54804)
(48718)
科学(46439)
(39075)
(36168)
业大(34498)
(34001)
中心(33647)
研究所(33367)
财经(32343)
(30894)
北京(30669)
(30073)
师范(29823)
(29530)
农业(26737)
(26487)
经济学(26088)
(25948)
商学(24630)
基金
项目(162438)
科学(127433)
研究(118934)
基金(118125)
(102236)
国家(101405)
科学基金(87559)
社会(73700)
社会科(69844)
社会科学(69825)
基金项目(63905)
(62882)
自然(57994)
自然科(56627)
自然科学(56617)
自然科学基金(55584)
教育(54275)
(53038)
资助(49087)
编号(49024)
成果(39167)
(35896)
重点(35688)
(33609)
(33587)
课题(32930)
科研(31259)
创新(31221)
教育部(30914)
大学(30639)
期刊
(91497)
经济(91497)
研究(66410)
中国(37752)
学报(35627)
科学(33219)
管理(33014)
(30205)
(27610)
大学(26763)
学学(25128)
教育(24407)
农业(21662)
(20938)
金融(20938)
技术(18880)
财经(14958)
业经(14658)
经济研究(14558)
图书(13240)
理论(12618)
(12564)
问题(11904)
实践(11848)
(11848)
科技(11497)
技术经济(10837)
(10587)
情报(10380)
现代(10371)
共检索到317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汇率决定的微观模型基础上,根据境内外制度因素进行了修正,由此总结了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的可能原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具有自动收敛机制。境内外风险偏好的不同是汇率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因为两个市场的微观结构不同——境外交易主体多元化,而境内外汇交易实际以企业为主,其外汇需求弹性低,导致风险厌恶程度高。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波动差异的影响不对称。另外,人民银行干预的解释力度较低,境内外利率差异的影响不明显。本文建议多引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多样化境内外汇交易参与者;强化人民币双向波动预期;拓宽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裴诚  
本文首次系统地总结了CNY市场、CNH市场以及NDF市场三个不同人民币外汇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创新性地用AR-GARCH模型等定量的方法检验三个市场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CNY市场对CNH市场的价格有引导作用,CNY市场仍然具备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动性;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价格前瞻性减弱,相反CNY市场和CNH市场的价格会对NDF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该进一步发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与此同时,在境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因素,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海  刘增彬  
本文将2005年7月以来的汇率时间序列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通过MGARCH-BEKK等计量模型全面、比较分析了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CNY、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CNH、NDF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三市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影响力度是动态调整的,整体看当前NDF市场仍相对占定价主导、境内CNY市场定价能力在不断提高。在四个阶段中NDF一直是CNY的Granger原因,但在第四阶段,CNY已经开始通过CNH这个中间市场间接地对NDF市场产生影响。并且三者之间在不同阶段对另一方波动率冲击的波动溢出效应是不同的和动态变化的,特别是CNY、CNH市场不同程度存在对NDF市场的A...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铁强  蔡键  
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了境外和境内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基本状况,包括市场规模、交易主体和产品类型等,并比较了境内外市场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运用计量的方法分析境内外市场的联动性,实证分析表明,境外NDF市场定价更为准确,但境内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定价更为稳定,前者相对后者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最后,本文指出发展我国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应从提高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着手,完善制度建设并加强市场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钱燕  程贵  王子军  
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信息份额模型,使用2011年6月27日—2018年2月28日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信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识别人民币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在岸和离岸市场信息份额溢出具有动态性。全样本情况下,离岸市场约在3/5分位数对上表现出对在岸市场的信息溢出,离岸市场并不拥有绝对的定价权。"8·11"汇改前,在岸市场在1/3分位数对上表现出对离岸市场的引导;汇改后,离岸市场表现出绝对的价格引导关系,在岸市场定价权削弱,但央行的汇率干预措施提升了在岸市场的汇率定价权。政策制定者应密切关注定价权的动态变化,通过市场建设、预期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措施,牢牢把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谢晓闻  方意  
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直接影响到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首次采用有向无环图方法及递归预测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和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民币即期汇率定价权,还是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权,均不存在旁落境外问题,但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均相对较弱。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并没有发现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与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利用递归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京军  曾令  梁建峰  
目前境内外存在两个人民币远期市场。远期市场的作用之一是套期保值,境内外远期市场套期保值绩效孰优孰劣,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是否能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绩效是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比研究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套期保值绩效,并且通过稳健性分析,表明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套期保值绩效优于境外NDF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时旭辉  王楚云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ARMAX-BEKK模型以及ARMAX-FIAPARCH-DCC模型,研究境内外人民币国债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在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对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存在单向的报酬溢出效应;在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利差因素对境内外人民币国债的收益率及其相关性均有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对两个市场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慧峰  郑建明  范言慧  
在开放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定价权的争夺是全球性的。本文选取不同期限的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市场组合,采用ECM和BEKK模型分析了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定价权归属及其稳定性问题。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信息是从NDF市场流向国内远期市场,NDF市场在总体上享有定价权。基于BEKK的动态相关系数模型估计结果表明,NDF市场的定价权归属的稳定性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文章的政策建议是:过度的外汇管制会阻碍市场广度和市场深度的提高,导致市场定价权的缺失,为此需要实行适度管制,放开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流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清华  黄峰  
文章采用VAR、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CH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市场(NDF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汇率的决定因素逐步从CNY市场转向CNH市场;而在远期汇率决定因素中,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远期汇率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清华  黄峰  
文章采用VAR、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CH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市场(NDF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汇率的决定因素逐步从CNY市场转向CNH市场;而在远期汇率决定因素中,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远期汇率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苏江  
本文基于DCC-MGARCH及BEKK-MGARCH模型,分析了波幅扩大后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境内市场还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都已经趋向均衡水平;波幅扩大后,两个汇率联系更加密切,境内市场波动受离岸市场短期冲击效应明显,而离岸市场波动则受境内市场持久性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骏  
本文采用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26日境内银行间即期询价市场人民币/美元汇率(CNY)和香港市场即期人民币/美元汇率(CNH)的5分钟收盘价数据,基于VECM-DCC-MVGARCH模型,从境内外市场间人民币即期汇率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两个视角,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深入分析,发现从短期来看,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都展现出均值回归,且呈现相互引导的趋势;从长期来看,香港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的调整速度慢于内地市场,内地市场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在波动溢出方面,两个市场都存在波动聚集性和杠杆效应,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内地市场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先平  李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境外市场会推出人民币汇率,境内市场挂牌交易的外币也日益增加。本文采用VAR-MV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对12种外币境内外即期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发现大部分货币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货币对境内外即期汇率存在相互的波动率溢出效应。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增加汇率弹性、更多的货币实行直接交易、稳步开放外汇市场、境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境外外汇市场、发展外汇衍生产品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正兵  
笔者选择2005年7月至2012年9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利用交叉谱分析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关联信息传导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性既与观察的时间周期相关,也与远期外汇产品的期限相关。观察周期越长,境外NDF、境内DF与即期汇率动态关联的一致性越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着力把握好人民币NDF"在岸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境内远期市场与推进外汇产品衍生化等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