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4)
2023(12547)
2022(10962)
2021(10620)
2020(8863)
2019(20843)
2018(20668)
2017(40061)
2016(21618)
2015(24336)
2014(24103)
2013(24065)
2012(22122)
2011(20124)
2010(19695)
2009(18282)
2008(17753)
2007(15015)
2006(13138)
2005(11663)
作者
(60567)
(50299)
(49784)
(47518)
(32201)
(23952)
(22709)
(19820)
(19122)
(17793)
(17203)
(16978)
(15916)
(15816)
(15521)
(15369)
(14986)
(14671)
(14433)
(14272)
(12546)
(12378)
(12034)
(11377)
(11229)
(11189)
(11007)
(10781)
(9973)
(9842)
学科
(89237)
经济(89135)
管理(61813)
(58769)
(49905)
企业(49905)
方法(44352)
数学(39196)
数学方法(38853)
中国(24321)
(22586)
(21060)
(18285)
贸易(18276)
(18244)
业经(18035)
(17817)
(16002)
(14983)
地方(14973)
财务(14923)
财务管理(14906)
企业财务(14278)
理论(14126)
农业(13832)
(13718)
环境(13262)
(13047)
(13041)
金融(13040)
机构
大学(310505)
学院(304474)
(128164)
经济(125678)
管理(123021)
理学(107397)
理学院(106205)
管理学(104463)
研究(104455)
管理学院(103935)
中国(79664)
(66247)
科学(62516)
(57495)
(51948)
研究所(47478)
财经(47276)
中心(45929)
(44173)
(43380)
北京(42797)
业大(42790)
(40494)
(39567)
师范(39265)
经济学(39227)
(37523)
财经大学(35710)
经济学院(35437)
农业(34576)
基金
项目(209694)
科学(165856)
基金(155549)
研究(153609)
(135141)
国家(134077)
科学基金(115486)
社会(98284)
社会科(93259)
社会科学(93236)
基金项目(82417)
(77093)
自然(75054)
自然科(73371)
自然科学(73352)
自然科学基金(72078)
教育(69984)
(66355)
资助(65199)
编号(61203)
成果(49970)
(48049)
重点(46228)
(43137)
(43063)
教育部(41690)
课题(41329)
国家社会(40894)
创新(40150)
人文(40142)
期刊
(133099)
经济(133099)
研究(92818)
中国(53704)
学报(46603)
管理(44531)
科学(44193)
(42540)
(39480)
大学(35647)
学学(33359)
教育(31109)
(27964)
金融(27964)
农业(27916)
技术(24115)
财经(23477)
经济研究(22425)
(19972)
业经(19690)
问题(17439)
图书(16030)
理论(15614)
(15397)
(14910)
技术经济(14580)
世界(14327)
实践(14059)
(14059)
科技(13897)
共检索到439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萍  施健伟  方梦洁  
本文首先采用滚动协整迹检验对我国境内上证50股指期货与新加坡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初步考察,接着从信息溢出和价格发现两个视角出发,对它们进行长期弱外生性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并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方面确定境内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归属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两个市场间标准化的迹统计量走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并且在"U型"两端二者呈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第二,尽管总体上境内上证50股指期货市场掌握着股指期货的定价权,但是长期的限制性交易政策使得富时A50股指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弱外生变量,并且其价格发现贡献度反超境内上证50股指期货市场。即使近年来限制性交易政策不断放宽,我国股指期货定价权依然存在着旁落的风险。第三,与价格信息溢出相比,两个市场的波动信息传递更为频繁,波动风险关联性更紧密,要特别警惕来自境外股指期货市场波动风险的冲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方晓雄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即将推出以中国证券指数公司发布的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而以香港、新加坡、美国为代表的成熟金融市场已先期推出中国概念股指期货。无论从标的指数的相关性,还是从股指期货实际发展效果来看,香港交易所推出的恒生H股股指期货是所有海外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中同沪深300股指期货竞争性最强的品种。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股指期货产品的小型化、系列化、发展股指期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慧峰  郑建明  范言慧  
在开放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定价权的争夺是全球性的。本文选取不同期限的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市场组合,采用ECM和BEKK模型分析了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定价权归属及其稳定性问题。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信息是从NDF市场流向国内远期市场,NDF市场在总体上享有定价权。基于BEKK的动态相关系数模型估计结果表明,NDF市场的定价权归属的稳定性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文章的政策建议是:过度的外汇管制会阻碍市场广度和市场深度的提高,导致市场定价权的缺失,为此需要实行适度管制,放开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流动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收  李双飞  李小晓  
香港和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引起国内外投资者和相关机构广泛关注,中国概念股的走势与国内外股市是否存在联动效应值得研究探讨。运用DCC(1,1)-MVGARCH模型对香港和美国的中国概念股指数与上证综数和深证综指以及概念股所在市场的大盘收益率的时变动态相关系数进行考察发现,香港和美国市场的中国概念股与上证综指、深证综指收益序列动态时变相关性总体较弱,但2007年以来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尤其是香港市场;总体而言,中国概念股与上海市场的联动程度显著高于与深圳市场的联动程度,中国概念股指数与所在市场大盘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较强而且基本稳定,大大超过与中国国内大盘之间的相关性,所在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波动起主导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邹强  
针对沪深300指数、H股指数、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给出确定投资比例、选择投资时机及度量投资风险的方法,对中国概念股指期货的跨市场套利机会进行研究,结论显示: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与周边市场的中国概念股票指数之间存在着普遍关联性,并且这种关联性可以转化为套利机会。实证结果表明:当1:0.836546作为A50股指期货与H股股指期货的持仓比时,可以得到最优套利结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严敏  巴曙松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DCC-MGARCH模型、信息份额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基于交易相对比较活跃的远期合约日度数据,对2006年11月1日至2010年1月20日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市场、境内远期汇率市场和境外NDF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价格发现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即期市场存在对境外NDF市场的信息波动,但是由于境内市场的发展滞后以及一定程度的制度约束,境外NDF市场的价格引导力量强于即期市场和境内远期市场,处于市场价格信息的中心地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封思贤  张兵  李心丹  汪慧建  
境外推出具有中国概念的股指期货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境内股票现货市场的定价权,并可能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研究境外股指期货市场与境内A股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过程,有助于深化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理论,识别各个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本文以香港H股指数期货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为样本,研究了境外异地上市股指期货与A股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波动溢出等联动效应。研究发现:香港H股指数期货是大陆主要股指的Granger原因,其波动也会溢出到A股市场;新加坡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对A股市场尚未发现明显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相反,它更多地受到了A股市场的影响。最后,论文提出了我国控制A股定价权和开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钱燕  程贵  王子军  
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信息份额模型,使用2011年6月27日—2018年2月28日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信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识别人民币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在岸和离岸市场信息份额溢出具有动态性。全样本情况下,离岸市场约在3/5分位数对上表现出对在岸市场的信息溢出,离岸市场并不拥有绝对的定价权。"8·11"汇改前,在岸市场在1/3分位数对上表现出对离岸市场的引导;汇改后,离岸市场表现出绝对的价格引导关系,在岸市场定价权削弱,但央行的汇率干预措施提升了在岸市场的汇率定价权。政策制定者应密切关注定价权的动态变化,通过市场建设、预期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措施,牢牢把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谢晓闻  方意  
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直接影响到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首次采用有向无环图方法及递归预测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和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民币即期汇率定价权,还是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权,均不存在旁落境外问题,但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均相对较弱。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并没有发现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与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利用递归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解宏  李慧心  王莉莉  
基于市值管理和价值最大化的判断,中国概念股的海外上市与回归,都有税收因素的影响。由于中外资本市场的税收差异巨大,企业在上市地点选择中必须考虑税收因素,重构业务框架成为规避税收的隐形途径,实现资本跨境的税收套利。随着税收政策不断完善和中国资本市场崛起,在A股市场上,即使剔除税收因素,也可以获得更高的股权价值,中国概念股的回归就成为追求市值管理的理性选择。税收制度不仅影响着市场估值体系,也成为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必然考虑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敏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市场做空机构引发的、进而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和调查的中国概念股危机,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那么,怎样看待中国概念股的问题,如何看待做空机构的行为,重塑中国概念股的市场形象,重建投资者的信心,是市场参与者面临的现实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政  梁琪  卜林  
本文采用滚动协整迹检验对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信息溢出和价格发现理论,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个方面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一体化联系具有较强的时变性,且境内外即期市场的一体化水平高于远期市场。在价格与波动两个层面,在岸市场从总体上拥有即期定价权,离岸市场掌握远期定价权,且相比价格层面,在岸离岸市场在波动层面的联系更为密切,波动风险比价格信息更易于传导。动态结果进一步显示,2016年3月以来,离岸市场正在逐步掌握即期定价权,即期定价权存在旁落境外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政  梁琪  卜林  
本文采用滚动协整迹检验对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信息溢出和价格发现理论,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个方面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一体化联系具有较强的时变性,且境内外即期市场的一体化水平高于远期市场。在价格与波动两个层面,在岸市场从总体上拥有即期定价权,离岸市场掌握远期定价权,且相比价格层面,在岸离岸市场在波动层面的联系更为密切,波动风险比价格信息更易于传导。动态结果进一步显示,2016年3月以来,离岸市场正在逐步掌握即期定价权,即期定价权存在旁落境外的风险;虽然离岸市场从总体上掌握远期定价权,但在央行外汇市场干预强化的时期,在岸市场仍享有远期定价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敏  欧阳宗书  叶康涛  杜美杰  
自2010年底以来,部分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因会计问题遭受质疑而被停牌或退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遭受会计质疑的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的公司特征、涉嫌会计违规的表面和深层次原因,并从企业自身、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等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峰  万迪昉  
境外交易所推出的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交易通过抢占我国股市定价权,对我国金融安全可能造成威胁。本文以新加坡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为样本,通过信息份额模型和共同因子模型对比分析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与我国A股沪深300指数之间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变化,来考察本土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定价权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提升了A股市场的定价效率,提高了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同时,本文还将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直接引入定价权竞争分析框架作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提升并巩固了我国本土市场在股市定价权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