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6)
2023(3074)
2022(2601)
2021(2409)
2020(2164)
2019(4947)
2018(4867)
2017(8644)
2016(5200)
2015(5996)
2014(5733)
2013(5708)
2012(5655)
2011(5221)
2010(5185)
2009(4963)
2008(4578)
2007(4281)
2006(3893)
2005(3531)
作者
(20261)
(16819)
(16757)
(15879)
(10696)
(8537)
(7548)
(6719)
(6654)
(6041)
(5916)
(5752)
(5742)
(5741)
(5581)
(5310)
(5271)
(5226)
(5135)
(5030)
(4577)
(4398)
(4245)
(3992)
(3921)
(3885)
(3775)
(3712)
(3631)
(3623)
学科
(17158)
经济(17135)
管理(11396)
(9666)
(8267)
(7672)
企业(7672)
方法(7585)
数学(6595)
数学方法(6465)
(4653)
中国(4513)
(4320)
(3747)
(3574)
(3319)
金融(3319)
业经(3224)
农业(3094)
(2983)
贸易(2982)
水产(2940)
(2906)
及其(2847)
理论(2796)
(2705)
(2692)
银行(2655)
动物(2587)
(2577)
机构
大学(77584)
学院(75811)
研究(35956)
科学(28561)
(27055)
中国(26153)
(24089)
经济(23499)
农业(22348)
(22329)
研究所(20772)
管理(20123)
业大(18816)
(18644)
理学(16920)
理学院(16558)
管理学(15854)
管理学院(15748)
中心(15003)
(14557)
(14228)
农业大学(13840)
实验(13506)
(13314)
(13050)
实验室(12967)
(12783)
科学院(12592)
重点(12329)
北京(11820)
基金
项目(54802)
科学(39732)
(39305)
国家(39041)
基金(38449)
研究(29966)
科学基金(29484)
自然(23641)
自然科(23048)
自然科学(23033)
自然科学基金(22596)
(21523)
(20163)
基金项目(19541)
资助(17395)
社会(15666)
计划(15113)
科技(14861)
社会科(14634)
社会科学(14628)
重点(14160)
教育(13310)
科研(11783)
专项(11706)
(11700)
(11116)
(11093)
(10791)
(10619)
创新(10171)
期刊
(27120)
经济(27120)
学报(26519)
(24270)
科学(20275)
研究(19925)
中国(19008)
大学(17549)
学学(16986)
农业(16604)
(9598)
(8578)
管理(8519)
业大(8296)
农业大学(6983)
(6718)
金融(6718)
教育(6500)
(5941)
林业(5737)
中国农业(5470)
自然(5193)
资源(4854)
经济研究(4647)
科技(4601)
技术(4529)
财经(4515)
自然科(4173)
自然科学(4173)
(3896)
共检索到118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宝维  舒常平  葛文华  岳斌  张名爱  姜杨  
【目的】通过对不同填饲期肥肝鹅体内脂肪沉积、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酶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肥肝鹅脂肪代谢规律。【方法】选取同批孵化、相同饲养条件下育成的85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肝用型公鹅200只进行填饲,填饲期30 d。从预试期结束起,分别于填饲0、6、12、18、24、30 d取血、屠宰1次;每次随机选取30只体重相近的试验鹅,每只为1个重复,以填饲0 d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肝重、皮脂重、腹脂重、肠脂重、皮脂率、腹脂率、肠脂率、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所有试验鹅填饲同一种饲粮,填饲量定量一致。将经过筛选的玉米粒倒入水锅内,煮沸5—10 min后,捞出沥干,趁热加入1%鹅油、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理平  冒树泉  马国红  张延华  许鹏  
以鱼油为脂肪源,分别配制脂肪水平为3.7%、6.8%、9.6%、13.1%、15.6%的5种实验饲料,对平均初始体质量为(7.13±0.03)g的许氏平鲉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许氏平鲉形体指数、脂肪沉积、血液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肝体指数、脏体指数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提高(P0.05);许氏平鲉鱼体脂肪沉积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P<0.05),15.6%全鱼、肌肉、肝脏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3.7%、6.8%组(P<0.05)。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许氏平鲉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舒常平  王宝维  李桢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目的】研究不同填饲期肥肝鹅肝脏组织中不同脂肪酸沉积与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及相关性。【方法】对200只100日龄青农灰鹅进行填饲,从填饲0 d起,每隔6 d屠宰1次,共6次。每次随机选取10只,每只为1个重复,屠宰测定肥肝重、肝中脂肪含量、各种脂肪酸含量和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①肥肝重随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肝中粗脂肪含量(ether extract,EE)随肝重的增加而增加,以填饲18—24 d鹅的肥肝增重最快(504.67 g/6 d),12—18 d的次之。②肝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王文娟  黄辉  李代金  吴青  周小秋  
实验评价了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形体指数、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初始均质量(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实验鱼,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2%、4%、6%、8%和10%的豆油,设计出脂肪水平为2.83%、4.52%、6.68%、9.14%、11.35%和14.07%的6种等氮(蛋白质含量为40%)等能(总能为16.30 MJ/kg)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肥满度(CF)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脂肪水平为9.14%时最大,为2.64%,但饲料脂肪水平为6.68%~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春暖  王爱民  刘文斌  杨文平  於叶兵  吕林兰  黄金田  齐志涛  
为了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脂肪沉积、脂肪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360尾平均体质量为(5.4±0.2)g的梭鱼鱼种,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脂肪含量为2.71%、5.79%、8.23%、11.85%、14.39%、16.91%的6组等氮饲料,饲养60 d,测定相应生物学指标及酶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P<0.05),肥满度8.23%组最大,其显著高于2.71%组(P<0.05);梭鱼全鱼、肝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14.39%组全鱼脂肪含量最高,16.91%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瑞俊  李小勤  谢骏  冷向军  田娟  史少奕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314.7±9.9)g的草鱼(Ctenophary ngodon idella)24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氯化胆碱添加量为0%(对照组)、0.2%、0.4%和0.6%(占饲料的质量分数)的4组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8.01%和4.54%),胆碱实测含量分别为1010mg/kg、2516mg/kg、4184mg/kg、5852mg/kg,养殖77d后,考察氯化胆碱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脂肪沉积及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添加0.4%和0.6%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P<0.05)、特定生长率(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光明  王爱民  徐跑  吕富  封功能  於叶兵  杨文平  
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GIFT)的部分形体指标、肌肉肝脏及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鱼体对饲料脂肪酸的吸收利用能力。实验设置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1.73%、3.71%、5.69%、7.67%、9.64%、16.55%共6个梯度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90d。结果显示:5.69%、7.67%及9.64%脂肪组吉富罗非鱼肥满度较高;1.73%和16.55%脂肪组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除了1.73%脂肪组,其他各组中饲料脂肪水平越高,鱼体的脏体指数越高。7.67%脂肪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祎  高有领  王水涛  陈佩庄  施伟达  郭建林  王刚  钱国英  
为了比较饲料中添加鱼油、茶籽油、亚麻籽油以及碘酸钾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生长和脂类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配制了4种油脂含量为10%的饲料,分别为鱼油料(FO,对照组)、鱼油+碘酸钾料(FO+PI,碘酸钾添加量为75 mg/kg)、茶籽油料(TO)和亚麻籽油料(LO),饲喂初重为(5.06±0.05) g的中华鳖66 d。FO+PI组和LO组中华鳖稚鳖的存活率显著低于FO组(P<0.05),FO+PI组和TO组的肝体比显著低于FO组(P0.05)。投喂FO+PI显著下调了中华鳖脂类代谢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基因(THRSP)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基因(ACACA)的表达水平,上调了中华鳖microRNA-23b、microRNA-107、microRNA-1 22和microRNA-499的表达水平(P<0.05)。TO显著下调了中华鳖酰基辅酶A氧化酶1基因(ACOX1)的表达水平,上调microRNA-23b的表达水平(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谭青  韩秀杰  王际英  李宝山  李学丽  郝甜甜  张利民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LC-PUFA比值(29.54,D1组;23.04,D2组;18.97,D3组;9.06,D4组;6.86,D5组;3.87,D6组)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n-3/n-6 LC-P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WGR)随着n-3/n-6 LC-PUFA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3组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瑞健  徐玮  米海峰  周慧慧  张彦娇  张文兵  麦康森  
本实验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初始体质量(13.57±0.33)g]为研究对象,在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3×2双因子实验设计,其中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9%、12%和15%,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天和1次/天。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脂肪水平仅对FER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曾本和  王睿  许耀升  周兴华  陈建  李代金  朱成科  林仕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胆汁酸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60 尾初始体质量为( 12.74±0.14) g 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对象,随机分为4 组,每组设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放养30 尾实验鱼,分别投喂添加0、75、150 和300 mg /kg 胆汁酸的4 种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结果显示,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且在胆汁酸水平为150 mg/kg时达到最大,为226.63%;其肠脂肪酶(LPS)、肝酯酶(HL)、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酶(TL)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肝脏LPL mRNA表达量则呈先上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FAS mRNA表达量呈先下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实验鱼肝脏、肌肉及全鱼中粗脂肪含量均随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随胆汁酸添加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及脂肪沉积效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有效上调齐口裂腹鱼LPL mRNA的表达量,下调FAS mRNA的表达量,增强脂肪代谢酶活性,促进对饲料脂肪的消化和利用,降低脂肪沉积,保护肝脏健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曾本和  王睿  许耀升  周兴华  陈建  李代金  朱成科  林仕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胆汁酸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60 尾初始体质量为( 12.74±0.14) g 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对象,随机分为4 组,每组设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放养30 尾实验鱼,分别投喂添加0、75、150 和300 mg /kg 胆汁酸的4 种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结果显示,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且在胆汁酸水平为150 mg/kg时达到最大,为226.63%;其肠脂肪酶(LPS)、肝酯酶(HL)、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酶(TL)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肝脏LPL mRNA表达量则呈先上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FAS mRNA表达量呈先下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实验鱼肝脏、肌肉及全鱼中粗脂肪含量均随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随胆汁酸添加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及脂肪沉积效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有效上调齐口裂腹鱼LPL mRNA的表达量,下调FAS mRNA的表达量,增强脂肪代谢酶活性,促进对饲料脂肪的消化和利用,降低脂肪沉积,保护肝脏健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景威  单安山  李锋  张圆圆  李建平  程宝晶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母鸡采食量限饲对子代脂肪沉积、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 synthetase,FA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母体营养效应及子代后天的补偿作用。【方法】选择东北农业大学繁育的高、低脂系肉种母鸡各384羽,分别分为两个处理组。产蛋期,处理一饲喂正常日粮,处理二日采食量是处理一的75%。产蛋高峰期收集种蛋进行孵化。子代自由采食常规水平日粮。【结果】母鸡采食量限饲显著提高子代28日龄腿肌脂肪含量(P0.05);子代肝脏脂肪含量品系间存在差异,高脂系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品系与采食水平的互作对子代肝脏脂肪含量和28日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香元  赵涛  郭雨诗  何杨  刘光辉  罗智  
为了探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肠道磷和脂肪酸转运及甘油三脂沉积的影响,实验配制了3组不同磷水平的饲料[1.21%(LPD)、1.75%(MPD)和2.66%(HPD)],投喂吉富罗非鱼10周。结果显示,与LPD组相比,HPD组显著增加吉富罗非鱼肠道钠磷协同转运体SLC34A2基因(95.7%)和蛋白(200.1%)的表达,增加肠道组织总磷含量(79.2%);HPD组上调脂肪酸吸收基因cd36、fabp1、fabp2和fatp1及甘油三酯合成基因dgat1的表达(11.2%~54.0%),下调脂肪酸转运基因apob-100的表达(37.7%),增加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241.1%)。与LPD组相比,HPD组显著增加吉富罗非鱼肠道组织甘油三酯(TG)的含量(42.9%)。研究表明,饲料中高磷水平可增加肠道组织TG的含量,上调脂肪酸吸收途径和抑制脂肪酸排出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言峰  李兰  周艳红  李碧侠  方晓敏  王学敏  任守文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的mrnA表达和编码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c SnpS)对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影响。[方法]本文旨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方法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高脂猪和低脂猪背最长肌、背膘、心、肝和肾共5种组织样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利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了lepr第18外显子c SnpS,并对lepr表达量、编码序列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苏钟猪脂肪沉积相关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rt-q pcr结果表明:lepr mrnA在这5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背膘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