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0)
2023(5417)
2022(4466)
2021(4054)
2019(7718)
2018(7918)
2017(14454)
2016(7878)
2015(8623)
2014(8848)
2013(8634)
2012(8446)
2011(8112)
2010(8581)
2009(8170)
2008(8028)
2007(7112)
2006(7049)
2005(6590)
2004(5908)
作者
(23809)
(20274)
(20200)
(19498)
(13236)
(9399)
(9069)
(7793)
(7576)
(7455)
(7349)
(6981)
(6802)
(6717)
(6694)
(6228)
(5947)
(5844)
(5829)
(5552)
(5390)
(4999)
(4923)
(4877)
(4728)
(4632)
(4533)
(4136)
(4098)
(3980)
学科
(57854)
经济(57803)
管理(18714)
地方(16298)
方法(14593)
(13904)
数学(12770)
数学方法(12648)
地方经济(12065)
中国(11703)
(11245)
企业(11245)
(11100)
(10315)
业经(10247)
(9253)
(8780)
(7960)
金融(7959)
(7629)
经济学(7018)
(6995)
银行(6981)
(6856)
环境(6624)
(6360)
体制(6355)
农业(6249)
(6037)
理论(5955)
机构
大学(123798)
学院(121914)
(62265)
经济(61204)
研究(52309)
管理(40250)
中国(38375)
理学(33430)
理学院(32938)
管理学(32333)
管理学院(32083)
科学(29607)
(28635)
(27496)
(26566)
研究所(24755)
财经(21575)
中心(21280)
(21106)
经济学(20901)
(19513)
(19451)
经济学院(18311)
(18188)
(18187)
师范(18043)
北京(17477)
科学院(16007)
财经大学(15743)
(15270)
基金
项目(72036)
科学(56634)
研究(53624)
基金(52149)
(45755)
国家(45395)
科学基金(37566)
社会(35835)
社会科(33901)
社会科学(33891)
(27314)
基金项目(26611)
教育(24337)
(23026)
自然(22050)
自然科(21468)
自然科学(21458)
资助(21416)
自然科学基金(21068)
编号(20242)
成果(18222)
(17497)
重点(17064)
(16252)
课题(15607)
国家社会(15517)
发展(14665)
(14450)
(14346)
(14232)
期刊
(82631)
经济(82631)
研究(46980)
中国(27317)
(21175)
学报(18225)
(18102)
科学(17673)
管理(17325)
教育(14233)
经济研究(14185)
大学(14111)
(13891)
金融(13891)
学学(13248)
财经(12301)
农业(11670)
(10862)
技术(10810)
问题(10305)
业经(10110)
世界(7982)
技术经济(7605)
(7473)
改革(7179)
(7179)
国际(7149)
统计(6874)
经济问题(6599)
经济管理(6174)
共检索到207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戴晓琦  
近代以来,埃及出现过三次工业化浪潮,有力地推动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在穆巴拉克执政后期,埃及经济遭遇了地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重衰落的危机。2011年中东剧变爆发后,埃及经济发展凋敝,社会矛盾突出。塞西在稳定政局后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改革、财政改革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改革措施包括放开汇率与提高利率;财政改革措施包括提高税收、推行销售税改增值税以及削减物价补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出了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塞西推行改革可利用的资源有限,改革时间还不长,"救火"特点明显,尚未触及埃及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即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继云  
埃及在历史上曾长期受英、法等国的侵略和统治,经济十分落后。1952年埃及共和国成立,掀开了埃及历史新的一页。1953~1966年间,埃及经济迅速发展。1967年爆发的埃、以“中东战争,使埃及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包袱。此后,埃及经济一直徘徊不前。80年代初穆巴拉克政府开始执政,面对国内不景气的经济形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姚惠娜  
自塞西执政以来,埃及对巴勒斯坦的政策与埃及国内政治密切关联。为巩固政权、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塞西采取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政策,具体包括:支持法塔赫,调解法塔赫与哈马斯的分歧,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对哈马斯采取打击与怀柔并行的两手策略;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进行斡旋,促使双方达成停火协议;积极推动巴以和谈。这些政策再次凸显埃及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然而,由于埃及国力衰退、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下降、对埃以关系日益重视等现实因素,埃及对巴勒斯坦政策的实施仍面临诸多困难。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潘基宏  王昕  
塞西执政后,埃及和以色列以安全合作为基石,密切战略协作,构建起具有准联盟基本特征的新型双边关系。埃以关系能够超越冷和平、向准联盟发展具有复杂的动因,它源于体系层面、国家层面与个人层面的“变量聚合”。首先,中东体系结构调整导致地区无政府状态加剧,中东多国形成相互交叉的对抗性政治集团,为埃以拓展关系创造了客观条件。其次,埃以安全利益与政治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扩大,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影响日渐式微,为两国关系向准联盟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最后,埃及领导人塞西的个性特点以及作为特权阶层的高级军官的群体认知,为两国关系的调整提供了稳定的政策保证。埃以作为中东地区核心国家,两国关系的新发展将进一步加速“新中东”的形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继云  
埃及是非洲一个重要的国家。历史上曾长期遭受英、法等国的侵略和统治,经济十分落后。1952年,埃及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和傀儡政府法鲁克王朝,建立了埃及共和国,掀开了埃及历史上新的一页。在1953~1966年间,埃及经济迅速发展。然而,1967年爆发的埃、以“中东战争”,使埃及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包袱。此后,埃及经济一直徘徊不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80年代初上台执政的穆巴拉克政府面对国内不景气的经济形势,几经踌躇,终于于1991年开始对埃及经济进行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黄超  刘欣路  
塞西执政后,埃及推行了旨在稳定经济和发展军队经济的“双主线”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包括国际收支平衡改善、财政赤字收窄,军政关系和执政根基更为牢固等。然而,军队经济的扩张抑制了私营部门的活力,导致经济增速偏低。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埃及经济改革的前期成果遭到削弱,既往的改革路径举步维艰,转向势在必行。“双线并轨”成为未来埃及经济改革的大方向,即强化“军队经济”主线对经济稳定主线的支持力度,以加强两者的兼容性,使之共同推动经济回稳向好。这种转向的根本途径是激发私营部门活力。考虑到潜在的政治风险,塞西政府在短期内不会限制军队经济发展,而是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劳动力和企业能力建设等措施激发私营部门的活力,以实现有限的“双线并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瑜  Ahmed A.Abdelhamid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埃及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入 ,在经济转型时期 ,埃及的会计体制相应地也进行了重要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埃及会计改革的背景、动因的分析 ,阐述了埃及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现状 ,从中提出对我国经济转型期会计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郝诗羽  
长期以来,科普特人与穆斯林间的族群矛盾是困扰埃及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历史上,每当国家形势动荡、社会关系紧张时,埃及的族群问题就格外突出。2011年"一·二五革命"爆发后,埃及的族群的矛盾再次凸显,对埃及政府构成挑战。出于稳定国内形势、重塑外交格局以及巩固个人政治地位的需要,塞西自上任以来将缓和族群矛盾作为执政重点之一,主要措施包括安抚科普特人、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推广温和宗教思想等。塞西政府针对科普特人所实施的族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民众不满情绪蔓延、极端势力猖獗等现实困境。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陈天社  胡睿智  
补贴制度在埃及不仅是个民生和经济问题,也是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埃及的补贴制度始于1952年之前,并延续至今。埃及的补贴种类繁多,不同时期种类有所不同,食品和能源是主要补贴领域。埃及补贴制度最重要的功能是发挥了社会兜底作用,有效保障了埃及底层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维持了社会稳定,但也积弊重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财政赤字不断攀升,二是价格倒挂,三是损耗与浪费严重,四是加剧社会不公和滋生腐败。自1977年起,萨达特政府、穆巴拉克政府、过渡政府以及塞西当局对补贴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改革的关键内容是提价与削减补贴支出,但总体效果不佳,陷入不得不改革、又难以彻底改革的两难境地。埃及补贴制度改革困境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贫困阶层依赖补贴维持生计,二是埃及粮食问题严峻,三是获益者反对。补贴制度是埃及政治与社会稳定之需,补贴制度改革的困境反映了埃及现代化进程的困境,其根本解决依赖于经济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敏  
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改革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对于各国国有经济改革成效进行了检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较多学者关注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本文梳理国内外围绕国有经济改革路径选择以及改革成效的相关研究,对其中代表性文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典典  孙德刚  
埃及是二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发起国,但在"不结盟"原则基础上,埃及以任务为驱动而不是以制度为导向,积极探索结盟的新形态——议题联盟。议题联盟是安全议题与发展议题、政权安全与资源安全的复合体,体现出埃及特色的国际合作观。这种议题联盟战略具有主权让渡的有限性、合作议题的单一性、合作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解决了埃及安全自主性与安全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塞西政府为例,探讨埃及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采取的"东西南北"多向议题联盟战略,其大致可分为政权安全—主导型、政权安全—追随型、资源安全—主导型和资源安全—追随型四类。在东部,埃及加入中东战略联盟以遏制穆兄会势力;在西部,埃及与沙特、阿联酋、俄罗斯、利比亚国民军等结盟反制亲民族团结政府联盟;在南部,埃及围绕尼罗河水资源问题与苏丹结盟,反制埃塞俄比亚;在北部,埃及加入东地中海天然气联盟,反制土耳其和利比亚在东地中海地区划界。塞西政府议题联盟战略旨在实现利益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既拓展国际安全合作,又坚守"不结盟"原则、维护战略自主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瑞  
越南国家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所长武大略教授和副所长黎文桑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邀请,于1994年9月中下旬来华进行学术访问。他们在访华期间的学术交流中,着重介绍了越南经济改革的情况,特别是反通货膨胀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1997年金融危机后 ,韩国经济的复苏及其政策调整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 ,韩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 ,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范的西方化的社会经济体制。为此 ,韩国政府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于四大领域 :金融、企业、公共以及劳工部门。从这一政策调整的效果看 ,应该说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为今后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牢固的制度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