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4)
- 2023(3910)
- 2022(3211)
- 2021(2887)
- 2020(2447)
- 2019(5076)
- 2018(4787)
- 2017(8558)
- 2016(4682)
- 2015(5042)
- 2014(4957)
- 2013(4951)
- 2012(4598)
- 2011(4349)
- 2010(4271)
- 2009(3846)
- 2008(3768)
- 2007(3291)
- 2006(2940)
- 2005(2726)
- 学科
- 济(24096)
- 经济(24086)
- 学(11421)
- 地方(9721)
- 管理(8224)
- 地方经济(6777)
- 方法(6489)
- 业(6343)
- 数学(5578)
- 数学方法(5511)
- 中国(5267)
- 农(4462)
- 企(4353)
- 企业(4353)
- 经济学(3907)
- 环境(3890)
- 业经(3537)
- 和(3496)
- 农业(3257)
- 理论(3173)
- 融(2962)
- 金融(2961)
- 发(2930)
- 税(2913)
- 税收(2709)
- 收(2676)
- 资源(2634)
- 教育(2589)
- 财(2557)
- 域(2542)
- 机构
- 大学(70504)
- 学院(69036)
- 研究(29720)
- 济(25615)
- 经济(25016)
- 管理(21955)
- 科学(21714)
- 中国(20728)
- 理学(18729)
- 理学院(18340)
- 管理学(17894)
- 管理学院(17743)
- 所(16197)
- 京(15284)
- 研究所(15279)
- 农(13933)
- 中心(13046)
- 范(12125)
- 师范(11940)
- 业大(11370)
- 院(11306)
- 农业(11182)
- 江(11081)
- 财(10518)
- 师范大学(10026)
- 科学院(9502)
- 北京(9367)
- 研究院(9148)
- 省(9131)
- 室(9004)
- 基金
- 项目(51504)
- 科学(40474)
- 基金(37101)
- 研究(34677)
- 家(34613)
- 国家(34395)
- 科学基金(28065)
- 社会(21723)
- 社会科(20508)
- 社会科学(20505)
- 省(20335)
- 基金项目(19788)
- 自然(18827)
- 自然科(18332)
- 自然科学(18326)
- 划(18155)
- 自然科学基金(17968)
- 教育(15263)
- 资助(14065)
- 编号(13426)
- 重点(13117)
- 发(12678)
- 计划(10909)
- 成果(10871)
- 部(10514)
- 创(10358)
- 科研(10255)
- 科技(10006)
- 创新(9847)
- 课题(9770)
共检索到10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国庆 黄洪亮 李灵智 屈泰春 范瑞良 冯春雷 李帅 杨嘉樑
为全面了解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经济鱼种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 auritus)的基础生物学特征,本文根据2019—2021年现场调查数据,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体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肥满度(K)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眼裸颌鲈体长范围为20~173 mm,单峰分布,优势组90~140 mm,占比59.89%;体质量范围为0.9~139.6 g,优势组0~50 g,占比68.76%。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2.70693×10~(-5)L~(3.00551),匀速生长。雌雄比例为1:1.11,与1:1差异显著;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Ⅴ期和Ⅵ期个体占比均较低;随体长增加,达到性成熟个体比例增加。摄食等级以1级和2级为主,空胃比例基本随体长增加而逐渐增大。K值范围为1.44~4.06,均值为2.71,显示该鱼种发育健康且能够较好育肥(K>1.2)。月份和性别均显著影响大眼裸颌鲈体长和体质量分布、体长-体质量关系,月份和体长均显著影响其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和肥满度水平。研究丰富了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大眼裸颌鲈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大眼裸颌鲈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港琛 赵国庆 黄洪亮 李灵智
黄条■(Sphyraena guachancho)是塞拉利昂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种,为全面了解其基础生物学特征,本研究根据2019—2021年共6个科学调查航次(9月、10月、12月、1月、4月和5月)采样的2 135尾黄条■样品,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及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体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等基础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条■体长范围为50~845 mm,优势组为175~345 mm (占比74.52%);体质量范围为0.9~4 000.8 g,优势组为25~225 g (占比71.33%)。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3.339×10~(–5)L~(2.758),呈负向异速生长。雌雄比例为0.56∶1,雄性明显多于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Ⅴ期和Ⅵ期个体占比均较少。雌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269.983±2.340) mm、(259.846±3.397) mm。摄食等级以0级为主,随体长增加,空胃比例基本呈逐渐增大趋势,繁殖个体的摄食强度较低。肥满度范围为0.59~1.25,随体长增加,肥满度基本呈先增后降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旱雨季体长、体质量分布呈现明显差异,且在旱季有较多补充群体组成,不同月份黄条■体长、体质量分布和体长–体质量关系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体长极显著影响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P<0.01),不同月份性腺成熟度和摄食强度差异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丰富了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黄条■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黄条■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其山 单思文
本刊讯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近日中标援塞拉里昂外交部大楼项目。该项目位于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总建筑面积为5184平方米。其中,办公楼为4961平方米。该建筑主楼采用内庭院形式,单面外廊。办公楼为五层,按使用功能划分为办公楼主楼、200人大会议室及贵宾宿舍等。项目合同造价约3200万元人民币,工期18个月。
关键词:
上海建工 合同造价 塞拉里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梅珠 唐丽霞
本文通过对过去10年塞拉利昂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回顾,分析了塞拉利昂农业发展的特点、不足及潜力,并通过对农业生产投入主体的分析,阐述了塞拉利昂农业未来发展的可能走向,即只有建立包容的、积极的农业市场,使农户获得更多的生产盈余,才有可能走出低投入、低产出的生存型原始农业困境。
关键词:
塞拉利昂 农业发展 生产投入 非洲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梅珠 何君 唐丽霞
本文通过对塞拉利昂内战结束后10年农业发展的简单回顾,指出目前塞拉利昂仍面临粮食总量供给不足、粮食的季节性短缺、食物结构不合理、因收入和市场因素导致的粮食可获得性问题4方面的粮食安全隐忧,并据此对塞拉利昂未来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塞拉利昂 非洲农业 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业部赴塞拉利昂农业考察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静瑞 胡成业 水玉跃 田阔 杜肖 水柏年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主要以暖水性和暖温性为主,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共26种;其次为鲱形目(Clupeiformes),共6种;再次为形目(Tetraodontiformes),共4种。春季,优势种依次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a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旭 王俊 牛明香 左涛 常雯 陈瑞盛
为探究黄河口近岸海域鮻(Liza haematocheila)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20年4—11月黄河口渔业生产定置网的采样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重要渔业种类鮻群体的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繁殖、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和开发率。结果显示,鮻体长分布范围为45~460 mm,优势体长组为55~185 mm;体重范围为2~1100 g,优势体重组为2~80 g。方差分析表明,鮻的平均体长、体重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各月及全年鮻的体长–体重关系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生长类型为负异速生长。黄河口近岸海域,鮻在7月肥满度最大,而6月最小;产卵盛期为4—5月。鮻的生长速率为0.31 a~(-1),总死亡系数为1.42 a~(-1),自然死亡系数估算结果为0.51 a~(-1),捕捞死亡系数为0.91 a~(-1),其开发率为0.64,鮻种群资源被过度利用。定置网渔业生产对于黄河口渔业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对幼鱼和补充群体资源影响较大,应对定置网渔业生产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黄河口 定置网 鮻 渔业生物学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捷 陈佳杰 徐兆礼
为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在吕泗渔场沿岸海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海海域春夏两季共出现虾类18种,其中春季11种,夏季15种;春季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和鲜明鼓虾,夏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研究表明: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春季以暖温性生态类群为主,夏季以暖水性生态类群为主。吕泗渔场沿岸虾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调查海域的外侧。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对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洪基 许柳雄 周成 王学昉 万荣 朱文斌 臧迎亮 陈晓军
理解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生物学特征是进行种群资源评估并以此制定和实施养护管理措施以维持该群体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生长、摄食等特征受环境条件影响显著,东太平洋赤道南北部海域的海洋学特征(如洋流系统、海洋层化结构等)的不同可能导致该区域大眼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为掌握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种群特征,本文利用2013-2019年执行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资源探捕调查期间采集的大眼金枪鱼渔获数据,对东太平洋南、北部海域大眼金枪鱼的叉长、净重、摄食等级、性腺成熟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北部海域大眼金枪鱼的叉长范围为72~229 cm,优势叉长为80~160 cm,平均叉长(121.53±29.11) cm,雌雄比为0.91∶1,优势性腺成熟期为Ⅲ、Ⅳ期;(2)南部海域大眼金枪鱼的叉长范围为63~209 cm,平均叉长为(134.87±25.73) cm,优势叉长组110~150 cm,雌雄性比为0.62:1,优势性腺成熟期为Ⅲ、Ⅴ期;(3)南北海域大眼金枪鱼的优势摄食等级为1级和2级,空胃率分别为46.98%和3.22%,总体上摄食强度随叉长的增大而增加;(4) ANCOVA结果显示,南部和北部海域叉长与净重的关系存在较明显的差异(P0.05);(6)钓获后处于存活状态的个体占比较高,死亡状态仅占8.52%。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东太平洋 延绳钓 生物学特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帅 邱盛尧 黄洪亮 杨嘉樑 李灵智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存在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且具有集群特征。本研究从虾群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角度对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昼夜垂直移动习性及虾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带状虾群在各时段呈主导性分布,但在各时段比例差异显著,曙光到黄昏时段,水平带状虾群比例存在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在白天时段降到最低值,为65%;黄昏到曙光时段,水平带状虾群比例高且稳定。球状虾群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时间间隔,分散状虾群表现出在日升到白天时间段的连续性特征。南极磷虾虾群中心深度在不同时段具有较大差异,曙光和暮光时段是平均虾群中心深度的分界点;南极磷虾不同虾群形态中心深度也具有差异性,球状虾群平均虾群中心深度最大,分散虾群次之,水平带状虾群最小。不同时间段内虾群水温呈波动变化状态,变化范围为-1.6~1.3℃,最小值出现在暮光时段,最大值出现在夜间时段;虾群水温和虾群中心深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南极磷虾体长在不同时段存在明显差异(P<0.001),各时段优势体长组差异明显,白天到下午时段优势体长组要明显高于其他时段优势体长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龚玉艳 杨玉滔 孔啸兰 张俊 江艳娥 陈作志 晏磊 张魁
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是深海虾拖网的主要副渔获物之一,对维持深海及陆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2015年6、8月及2017年3月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利用底层虾拖网及中层拖网采集的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样品,对其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瓦氏眶灯鱼的体长范围为71~172 mm,平均118 mm;体重范围为5.25~66.20 g,平均26.05 g。雌雄个体体长、体重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NOVA,P
关键词:
瓦氏眶灯鱼 中层鱼 生物学特性 南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许柳雄
During July-November in 2003, pelagic fish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longliner covering areas of 03?S-17?S , 96?W-146?W. Sampling gear was longline fishing. With the precaudal length increment, the total gonad weight of male blue shark increases greatly but that of female increases little. The average...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子东 王燕平 仲霞铭 杨家新 葛慧 施金金 熊瑛 汤建华 吴磊 闫欣 王储庆
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海域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规律,根据2017——2018年共4个季度在江苏海域(31°45′N~35°00′N、119°30′E~125°00′E)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该海域小黄鱼时空分布规律及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秋季与冬季小黄鱼经过夏季索饵育肥,平均体长(秋季103.04 mm,冬季96.20 mm)、平均体质量(秋季19.62 g,冬季16.35 g)均达到全年高值;春季样品性腺成熟度最高,36.1%的样本仍处于产卵期,冬季次之;摄食等级方面,春、秋季小黄鱼摄食等级高于夏、冬季;性比方面,4个季节及年度间雌雄比例变化不大且雄鱼数量多于雌鱼。2)江苏海域小黄鱼春季产卵场主要位于长江口以北邻近海域(32°00′N~33°15′N、121°30′E~122°15′E),夏季索饵场主要分布于大沙渔场南侧(32°00′N~33°00′N、123°00′E~124°30′E)及吕四渔场北部外侧海域(33°30′N~34°00′N、121°30′E~122°00′E),秋季索饵场位于连青石渔场东南侧海域(34°00′N~35°00′N、122°30′E~124°00′E),冬季越冬场位于大沙渔场东北部海域(33°00′N~35°00′N、123°30′E~124°30′E)。3)春季性腺成熟度高的亲鱼聚集在江苏近岸长江口以北临近海域产卵育幼,形成中心密集区;夏、秋季仔稚鱼及成鱼分散索饵,在江苏海域广泛分布且东移趋势明显,索饵场分布受水温影响较大,受盐度影响较小;冬季小黄鱼从索饵场洄游至越冬场深水区(水深范围36.435~80.675 m)。4)结合小黄鱼样本生物学特征和资源密度的分析,发现江苏海域小黄鱼随季节变化具备产卵、索饵及向深水区越冬属性,繁殖、生长发育系统轮廓较为完整。因此,可以推断小黄鱼种群与江苏海域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依存关系,为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