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7)
- 2023(4948)
- 2022(4236)
- 2021(4032)
- 2020(3387)
- 2019(7389)
- 2018(7233)
- 2017(12989)
- 2016(7210)
- 2015(7999)
- 2014(7808)
- 2013(7437)
- 2012(7164)
- 2011(6452)
- 2010(6910)
- 2009(5874)
- 2008(5660)
- 2007(5166)
- 2006(4624)
- 2005(4124)
- 学科
- 济(25940)
- 经济(25906)
- 管理(17843)
- 业(14680)
- 企(10485)
- 企业(10485)
- 环境(10199)
- 学(9202)
- 农(9062)
- 方法(8622)
- 地方(7993)
- 中国(7884)
- 数学(7384)
- 数学方法(7283)
- 生态(6844)
- 农业(6175)
- 资源(5989)
- 贸(5740)
- 贸易(5734)
- 易(5571)
- 财(5556)
- 划(5300)
- 业经(5250)
- 和(5217)
- 发(5048)
- 融(4624)
- 金融(4623)
- 制(4324)
- 银(4071)
- 银行(4044)
- 机构
- 大学(99243)
- 学院(98152)
- 研究(42380)
- 济(37587)
- 经济(36728)
- 管理(33218)
- 中国(31104)
- 科学(29151)
- 理学(27556)
- 理学院(27067)
- 管理学(26493)
- 管理学院(26304)
- 京(23427)
- 所(22914)
- 农(21637)
- 研究所(21243)
- 中心(18399)
- 业大(18216)
- 农业(16657)
- 财(16624)
- 院(16624)
- 江(15670)
- 北京(15291)
- 范(14331)
- 师范(14189)
- 科学院(13710)
- 省(13623)
- 财经(12837)
- 研究院(12820)
- 州(12052)
- 基金
- 项目(72086)
- 科学(55478)
- 基金(52076)
- 家(49637)
- 研究(48896)
- 国家(48837)
- 科学基金(39173)
- 社会(29885)
- 社会科(28230)
- 社会科学(28218)
- 基金项目(27757)
- 自然(27032)
- 省(26957)
- 自然科(26037)
- 自然科学(26025)
- 自然科学基金(25522)
- 划(24262)
- 教育(20594)
- 资助(20592)
- 编号(17943)
- 重点(17553)
- 发(16413)
- 部(15084)
- 计划(14832)
- 创(14314)
- 成果(14133)
- 科研(14060)
- 科技(13599)
- 创新(13548)
- 课题(13122)
共检索到15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洪霞 管文轲 扎依达·斯迪克 张和钰 吴天忠 曹晓明 张谱 冯益明
【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和分形分维数分析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前后的时空变化。【结果】1992—2016年湿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1992—1999年(生态输水前)减少了16.8%,1999—2016年(生态输水后)缓慢恢复了6.9%,说明生态输水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1999年间,保护区所有湿地类型变化速率均较大,人类活动扰动剧烈,人工湿地面积增大但其他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在实施生态输水的17年间,湿地面积变化速度趋缓,快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恢复过程缓慢,恢复效果还有待改善。【结论】生态输水恢复性增加了湿地面积,但因生态输水主要是沿塔里木河干流沿线实施,人为干扰还在逐年加剧,导致湿地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是永久性河流等临时性水域湿地,真正发挥生态效益的沼泽湿地却未明显增加,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还有限,说明目前的生态输水策略还需要改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刚 李霞 陈敬峰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喀尔达依断面应急输水前后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量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前(1994年~1999年,下同)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曲线均呈现平行、重合与水平状态,即输水前不同离河距离每年生长量大小趋于一致;应急输水后(2000年~2004年,下同)不同离河距离生长量曲线不平行、不重合、不水平,即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量不一致。结合喀尔达依断面应急输水前地下水埋深值及6次应急输水资料,对胡杨生长量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前,不同离河距离地下水埋深的一致性决定了胡杨生长量基本相同,当地下水埋深在9m时,胡杨一级枝年轮仍具有有限的生长量;应急输水后,随输水总量增加及地下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秦晓光 翁怡婵 谭赛章 龚婉卿
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受到人类干扰最少、生态系统相对处于原生状态的湿地,在分析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和服务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2011—2013年)成果及其他数据资料,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数法等方法,评估了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409 638.92万元,单位面积价值为10.04万元/(hm~2·a),供水蓄水、大气净化、防风消浪等调节服务价值最高,分别占总服务价值的28.9%、25.9%、21.8%,对长江口海域资源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调节功能。
关键词:
九段沙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菲菲 宋平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原始湿地生态环境之一。本文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社区的入户调查,探讨该地区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针对目前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盐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蕴 王浩 严登华
湿地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对其进行科学核算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来水量的减少,向海湿地面临严重威胁。本文以1996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上个世纪末期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平衡的原理,对不同水平年向海湿地生态需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沼湿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在30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7%。在平、枯水年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是3·40×108m3和3·65×108m3,其中4月~8月需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78%。向海湿地位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基良 崔国发 李忠
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问题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以及自然保护区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问题的复杂性,阐述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种群生存力分析、最小可存活种群、有效种群理论、群落或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理论或观点在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中的应用和不足,并对解决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途径,包括集合种群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加强种群生存力分析应用的研究,对某些自然保护区可以考虑种子雨与群落演替规律,有时也可以考虑动物行为学的特征等.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面积 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建刚 李霞 石瑞花 张绘芳
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离河距离成过熟胡杨和输水后更新胡杨胸径、地径、树高、冠幅、枯枝比以及优势胡杨百分比的调查表明:随离河距离增加(地下水埋深增加),胡杨(大树)枯枝比增加,优势胡杨百分比降低;胸径、树高、冠幅随离河距离增加,增减规律不明显。输水后萌蘖更新胡杨的树高、冠幅和地径均随离河距离增加而降低。以上调查指标确定胡杨输水后恢复等级,离河50~300 m胡杨整体恢复"优",离河300~500 m胡杨恢复"良",离河500~1 050m胡杨恢复"中",离河1 050~1 500 m胡杨对输水响应微弱,整体恢复"差"。胡杨具明显的随离河距离增加恢复等级降低的梯度响应特征,生态输水促进了河畔带胡杨的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巴桑 次仁 普布 拉多
2001年~2004年,通过路线统计法和样点统计法,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在野外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3个目,24个科,44个属,62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7种,被列为西藏自治区Ⅱ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62种鸟类中留鸟和冬候鸟的种类最多,两者的种类均为24种;其次是夏候鸟,占总数的19.4%;旅鸟种类最少,只有2种。属古北界的有39种,占总数的62.9%;属东洋界的种类只有3种,仅占总数的4.8%。另外,还有广布种和青藏高原特有种。本文根据拉鲁湿地鸟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拉鲁湿地鸟类栖息地多样性的保护及水鸟的保护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
鸟类资源 保护 拉鲁湿地 西藏拉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婷 李霞 姚晓蕊 郭玉川 石瑞花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输水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大小并推测河畔植被对输水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输水进行,研究区NDVI与地下水埋深逐渐呈负相关趋势,NDVI增幅随地下水埋深减小逐渐增大;输水前后相同断面NDVI差异极显著,根据输水前后NDVI差值大小确定植被恢复速度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各断面NDVI在输水前没有差异,输水后断面间NDVI差异显著,根据差异大小确定恢复程度顺序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以大西海子水库周边NDVI为参照,确定经7年8次生态输水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植被恢复度分别为20.2%、18.4%和8.4%。以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聪 王冀 李晓文 白军红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
关键词:
衡水湖 湿地恢复 预案设计 生态环境需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聪 李晓文 郑钰 宋晓龙 曾桉
基于1987年、1997年和2005年3期TM遥感数据,对衡水湖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水体和芦苇沼泽交错分布构成区域湿地生境的主体斑块,其余景观类型呈以小尺度斑块散布于区域中。保护区湿地景观改变较明显,湿地由1987年的20.2%上升到1997年的23.4%,2005年占到22.3%,农田向湿地类型的转变最为显著,农田和湿地类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的演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表现为水体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由1987年的3.5187hm2减到1997年的2.0187hm2到2005年为4.3997hm2,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宇宇 唐世浩 朱启疆 李江涛 孙睿 刘素红
叶面积指数(LAI)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结构参数,但是大范围叶面积指数的获取比较困难。当前遥感技术为大范围叶面积指数的测量提供了条件,但遥感得到的叶面积指数需要进一步的地面验证。因此实地叶面积指数的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叶面积指数实地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光学测量方法,由于直接测量方法具有局限性,而光学测量方法中集聚效应又很重要,该研究采用了考虑集聚效应的光学测量方法,通过观测和计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是:红松阔叶林7 7,云冷杉林6 6,阔叶林3 9,岳桦林3 4。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叶面积指数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指数的比...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LAI) 遥感 长白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锐锋 姜朋辉 赵海莉 谢作轮 金建玲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结合转移矩阵模型等方法,阐述了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选取斑块密度指数、聚合度、斑块平均面积指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等指标,系统分析了保护区内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据此探讨了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保护区内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地区的耕地比重分别增加了7.67%和5.5%,湿地比重分别减少了6.91%和0.4%;②保护区内湿地逐渐由研究初期大面积斑块体占主导、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格局趋于景观破碎化;③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导致了保护区内湿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子刚 赵金兰
文章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框架建立了一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度,根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分析的结果,提出湿地管理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春燕 王黎炜
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在自然保护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1%的保护区已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新疆的生态脆弱区,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论证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探讨该区域是否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得出该区域尚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期准备阶段,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艾比湖 生态旅游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