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0)
2023(4890)
2022(4214)
2021(3953)
2020(3323)
2019(7437)
2018(7165)
2017(13820)
2016(7790)
2015(8162)
2014(8367)
2013(8293)
2012(7394)
2011(6798)
2010(6776)
2009(6246)
2008(6169)
2007(5487)
2006(4791)
2005(4221)
作者
(24314)
(20273)
(20098)
(19103)
(12476)
(10062)
(8917)
(7888)
(7367)
(7177)
(6952)
(6933)
(6661)
(6308)
(6293)
(6285)
(6083)
(5838)
(5748)
(5739)
(5205)
(4966)
(4853)
(4656)
(4590)
(4538)
(4529)
(4303)
(4282)
(4122)
学科
(30454)
经济(30431)
管理(20256)
(18062)
方法(14782)
(14413)
企业(14413)
数学(12020)
数学方法(11839)
环境(9415)
(9056)
(8578)
地方(7880)
业经(6773)
(6676)
生态(6553)
农业(6208)
中国(5879)
理论(5644)
(5583)
(5254)
资源(5173)
技术(4501)
(4461)
财务(4453)
财务管理(4441)
(4407)
(4328)
企业财务(4288)
(3914)
机构
学院(110946)
大学(108064)
管理(40750)
研究(39841)
(37962)
经济(36991)
理学(35136)
理学院(34636)
管理学(33866)
管理学院(33671)
科学(29471)
中国(28264)
(23341)
(22012)
(21216)
研究所(19929)
业大(19418)
中心(17798)
(17783)
农业(17192)
(17178)
师范(16969)
(16228)
(15096)
北京(14807)
财经(14414)
(13880)
(13796)
师范大学(13625)
(12963)
基金
项目(81076)
科学(63525)
基金(58089)
研究(54460)
(52845)
国家(52451)
科学基金(44088)
(34259)
社会(34247)
社会科(32527)
社会科学(32513)
基金项目(31917)
自然(30340)
自然科(29509)
自然科学(29495)
自然科学基金(28926)
(28162)
资助(24275)
教育(23656)
编号(19834)
重点(19093)
(18473)
计划(17059)
(16393)
(16103)
科研(15827)
科技(15359)
创新(15113)
课题(14963)
成果(14663)
期刊
(42465)
经济(42465)
研究(26165)
学报(21940)
科学(20168)
(19069)
中国(18817)
大学(15578)
学学(15077)
农业(13488)
(12962)
管理(12172)
资源(8868)
教育(8521)
业经(7970)
技术(7801)
(7654)
(7294)
林业(7044)
(7040)
金融(7040)
科技(6379)
(6341)
旅游(6341)
(6341)
财经(6269)
(6255)
经济研究(5852)
业大(5655)
统计(5638)
共检索到152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晓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本文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按照距离河道的远近距离分别计算各段的脆弱度,得出在距离河道500m以上的地带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中度生态脆弱,<350m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一般脆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建刚  李霞  石瑞花  张绘芳  
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离河距离成过熟胡杨和输水后更新胡杨胸径、地径、树高、冠幅、枯枝比以及优势胡杨百分比的调查表明:随离河距离增加(地下水埋深增加),胡杨(大树)枯枝比增加,优势胡杨百分比降低;胸径、树高、冠幅随离河距离增加,增减规律不明显。输水后萌蘖更新胡杨的树高、冠幅和地径均随离河距离增加而降低。以上调查指标确定胡杨输水后恢复等级,离河50~300 m胡杨整体恢复"优",离河300~500 m胡杨恢复"良",离河500~1 050m胡杨恢复"中",离河1 050~1 500 m胡杨对输水响应微弱,整体恢复"差"。胡杨具明显的随离河距离增加恢复等级降低的梯度响应特征,生态输水促进了河畔带胡杨的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艾尔肯·艾白不拉  刘桂林  艾里西尔·库尔班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利克木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提供的生态输水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及统计得到10次输水的时间、持续天数、输水量及水头到达处等信息,并基于ArcGIS 9.3软件将该信息标注在基础地理信息底图、遥感解译图上。选择了与生态输水同步的CBERS/CCD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2000~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实际过水河道以及积水区,提取输水河长度、宽度、积水区域等信息,然后基于遥感解译信息来验证实际输水状况。结果表明:基于遥感技术获取的河道长度为514.13km,平均河道宽度为42.23m,与地面测量河道相比,其精度为97.5%。有水河道宽度与生态输水量呈现正相关。"漫溢"式的生态输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卫红  陈永金  陈亚鹏  黄湘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六次生态输水过程(2000年~2004年)和对40眼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分析资料,重点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与水质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随六次间歇性生态输水发生明显变化。河道两侧地下水位埋深在输水过程中明显抬升,由输水前的8m~11m,抬升到5m~6m;地下水质表现为:在输水初期,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中的主要离子含量和矿化度都较高,随着生态输水的实施,矿化度开始下降,下降幅度先快后慢。其中在距河道不同位置处,由于受输水影响强度的差异和地下水位抬升状况的变化,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特点不尽一致。但总体表现为随着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柴政  艾里西尔·库尔班  Bernd Cyffka  任伟  
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对于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河岸植被的恢复和自然更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根据近5年对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的大量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应急输水对该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及胡杨各项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应急生态输水的继续和扩大,塔河下游典型监测断面——阿拉干的地下水位逐渐抬升,水质得到改善,河道附近的地下水埋深已经由输水前的10~12m抬升至5.5~6.2m。胡杨的部分生态指标对输水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具体表现在,在垂直河道方向上,离河道越近胡杨各项生态指标,即盖度、郁闭度、冠幅、萌生枝、树冠疏失度以及次生苗和实生苗出现的频率等对输水的响应越显著。总体来说,在河道200m范围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婷  李霞  姚晓蕊  郭玉川  石瑞花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输水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大小并推测河畔植被对输水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输水进行,研究区NDVI与地下水埋深逐渐呈负相关趋势,NDVI增幅随地下水埋深减小逐渐增大;输水前后相同断面NDVI差异极显著,根据输水前后NDVI差值大小确定植被恢复速度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各断面NDVI在输水前没有差异,输水后断面间NDVI差异显著,根据差异大小确定恢复程度顺序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以大西海子水库周边NDVI为参照,确定经7年8次生态输水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植被恢复度分别为20.2%、18.4%和8.4%。以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庆  艾里西尔·库尔班  肖昊  
为了对比生态输水工程实施前后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变化,分析植被对生态输水的时空响应,基于1986-2017年研究区上方无云的22期Landsat NDVI数据,辅以波动分析、趋势分析,探索研究区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上,植被的分布与水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主要沿河道和积水区域分布。(2)1986-2000年,NDVI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00-2017年NDVI总体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植被对生态输水有一定的滞后性,且与输水量密切相关。(3)研究区NDVI时间序列的方差介于0.0077~0.1957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波动的大小与植被种类密切相关。(4)1986-2000年,植被的NDVI空间趋势以减小为主,并主要发生在英苏和老英苏附近;2000-2017年,植被的NDVI空间趋势以增加为主,且主要发生在沿河道区域和喀尔达依东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斌  陈亚宁  李卫红  周孝明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运用先进仪器,对不同监测断面的胡杨液流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液流日变化表现出单峰值和双峰值两种形式,且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胡杨液流在树干2个方位上,东南面液流速率高于西北面,且液流速率随木质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具有较大直径的胡杨,其液流速率、耗水量相对较大;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蒸腾耗水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环境特征,以及生态输水提供的较为充分的水分来源,决定了该区胡杨日水耗量较其他地区胡杨大,2005年2次生态输水后,河岸两侧地下水位明显抬升,胡杨液流和水势作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智文  张葵  霍斌  沈建忠  周琼  王军  
为了解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内在生态输水后的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特征,于2019年-2020年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干流、车尔臣河、台特玛湖3个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塔里木河下游流域中大型底栖动物共97个分类单元,隶属于3门4纲10目27科。水生昆虫为主要类群(82种),其中双翅目(47种)物种数最多,其次为鞘翅目(14种)、蜻蜓目(13种)。摇蚊科物种在不同区域均为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5月份处于峰值,远高于8月和10月,多样性指数不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P>0.05)。塔里木河干流和车尔臣河摄食功能群主要以收集者为主(95.89%,91.86%),而台特玛湖则以收集者(50.68%)和捕食者(34.12%)为主。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氨氮、溶解氧和高锰酸钾是影响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较为单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继续开展并深化对该地区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予舒  王立新  张红旗  李香云  
该文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为对象,研究了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较深时,土壤含水量与土壤不同层次土壤的质地粘重程度呈正相关;在有胡杨林存在条件下,林下灌木生存与否与40cm~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最大,当此层土壤水含量低于16%时,胡杨林下灌木开始消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在研究中还应用分形理论以及相应的分形模型,对沙化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颗粒含量越少,土壤分形维数越低,表征沙漠化程度越高。土壤分维数与各粒级颗粒组分间的关系差异较大,分维数与小于0 005mm组分的相关关系最好,因此组分是土壤沙化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文浩  任志远  张翀  
利用1990年~2004年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对塔里木河下游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呈:近14年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未利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体景观面积也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向塔里木河下游多次输水的结果。从景观格局指数上看,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程度略低,1990年和2004年分别为0.95和0.75,表明整个区域的景观异质性减弱,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整个研究区的破碎化指数较小,基质特征较明显。景观优势度较小,表明区域内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不太大。总的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英  包安明  陈曦  
塔里木河是典型的内陆河,其两岸植被主要依靠地下水维持生长,两岸的地下水埋深对以胡杨、柽柳为建群种的植被群落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根据塔里木河下游区域地下水主要是河道补给等水文地质特征,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数据,利用有限元三角剖分Feflow时间滞后的一维线性插值方法处理河流数据,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Feflow进行地下水的空间分布模拟。本方法克服了地下水观测点很少、基础资料缺乏的缺陷,从面上直观再现了塔里木河下游典型断面阿拉干断面的地下水变化情况,动态再现地下水水位,生成地下水埋深,为分析地下水与植被关系提供了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斌  王新平  李瑛  李慧敏  李卫红  赵锐锋  
以2005年为现状年,用定额法、潜水蒸发法和地下水储量变化法估算出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分别为33.89×108 m3、23.97×108 m3和33.07×108 m3,通过分析得到现状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为30.31×108 m3。并根据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和铁干里克7个气象站1995-2004年的月平均蒸发量,采用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群克水均衡场公式对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的月潜水蒸发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月生态需水量。通过分析发现,植被生长期(4-10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生态需水量的86%,尤其是植被生长旺盛时期的5-8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的59%。根据制定的生态恢复方案,用定额法和潜水蒸发法预测3个目标年的生态需水量,将两者计算结果加以算术平均,得到2010、2015及2020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1.88×108 m3、34.08×108 m3及36.84×108 m3,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东民  赵秀生  于素花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某地区农业用水的水价弹性计算、成本效益分析和管理机制分析 ,指出价格机制对当地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因此 ,加强政府干预、消除“政府失灵”是本地区面临的首要任务。同时 ,对本地区水价的制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鹏年  董新光  吾买尔江  
依据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与第五次第一阶段输水后地下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输水前后地下水位的响应特征:地下水位在应急输水前持续下降,呈近似水平状态;输水后则由于接受了河道渗漏的补给,地下水位表现出逐次回升的趋势且受输水的影响,宽度(距离河道)也随之加大。在此基础上,逐断面拟合了第五(I)次输水后地下水位与离河距离的二次多项式方程,同时运用地下水水均衡的原理,推导了计算地下水净恢复量的数学公式,并以此为工具对第五(I)次输水后地下水的净恢复量进行了计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