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2)
2023(7704)
2022(7003)
2021(6566)
2020(5838)
2019(13568)
2018(13568)
2017(26386)
2016(14990)
2015(17125)
2014(17250)
2013(17327)
2012(16298)
2011(14840)
2010(14932)
2009(13488)
2008(13498)
2007(12236)
2006(10523)
2005(9206)
作者
(45562)
(38195)
(37979)
(36286)
(23999)
(18621)
(17423)
(14978)
(14246)
(13518)
(12928)
(12867)
(12407)
(12301)
(11999)
(11907)
(11859)
(11208)
(11153)
(11135)
(9771)
(9414)
(9351)
(8767)
(8745)
(8596)
(8548)
(8512)
(7827)
(7817)
学科
(60264)
经济(60214)
管理(35075)
(33748)
方法(28660)
(25182)
企业(25182)
数学(24733)
数学方法(24487)
(18449)
地方(15647)
(14786)
(14142)
中国(13958)
农业(12637)
业经(11795)
(11002)
贸易(10998)
(10585)
(10207)
理论(9227)
(9117)
环境(9058)
(8182)
(8169)
财务(8153)
银行(8128)
财务管理(8125)
(7884)
金融(7881)
机构
学院(211832)
大学(211262)
(79194)
经济(77238)
管理(75695)
研究(74988)
理学(64570)
理学院(63663)
管理学(62426)
管理学院(62001)
中国(55875)
科学(51701)
(45953)
(43861)
(40167)
研究所(36989)
业大(36209)
(36162)
中心(35056)
农业(34920)
(33725)
(30933)
师范(30533)
北京(28876)
财经(28467)
(27361)
(27111)
(25542)
(25147)
师范大学(24531)
基金
项目(142250)
科学(108699)
基金(99854)
研究(99737)
(89205)
国家(88437)
科学基金(73023)
社会(59513)
(58336)
社会科(56153)
社会科学(56130)
基金项目(54517)
自然(49397)
(49224)
自然科(48096)
自然科学(48077)
自然科学基金(47209)
教育(45358)
资助(41445)
编号(40746)
成果(33114)
重点(32668)
(32424)
(30273)
课题(28896)
计划(28852)
(28638)
科研(28286)
创新(26855)
大学(25928)
期刊
(89255)
经济(89255)
研究(56804)
学报(40205)
中国(40093)
(39386)
科学(35061)
(28925)
大学(28576)
学学(26893)
农业(26298)
管理(23812)
教育(20657)
技术(17113)
(16630)
金融(16630)
业经(15402)
(14755)
财经(13293)
经济研究(13193)
问题(12778)
资源(12171)
(11951)
(11456)
图书(10759)
(10194)
科技(9997)
(9851)
业大(9797)
技术经济(9720)
共检索到311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刚  李霞  陈敬峰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喀尔达依断面应急输水前后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量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前(1994年~1999年,下同)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曲线均呈现平行、重合与水平状态,即输水前不同离河距离每年生长量大小趋于一致;应急输水后(2000年~2004年,下同)不同离河距离生长量曲线不平行、不重合、不水平,即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量不一致。结合喀尔达依断面应急输水前地下水埋深值及6次应急输水资料,对胡杨生长量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前,不同离河距离地下水埋深的一致性决定了胡杨生长量基本相同,当地下水埋深在9m时,胡杨一级枝年轮仍具有有限的生长量;应急输水后,随输水总量增加及地下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婷  李霞  姚晓蕊  郭玉川  石瑞花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输水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大小并推测河畔植被对输水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输水进行,研究区NDVI与地下水埋深逐渐呈负相关趋势,NDVI增幅随地下水埋深减小逐渐增大;输水前后相同断面NDVI差异极显著,根据输水前后NDVI差值大小确定植被恢复速度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各断面NDVI在输水前没有差异,输水后断面间NDVI差异显著,根据差异大小确定恢复程度顺序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以大西海子水库周边NDVI为参照,确定经7年8次生态输水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植被恢复度分别为20.2%、18.4%和8.4%。以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柴政  艾里西尔·库尔班  Bernd Cyffka  任伟  
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对于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河岸植被的恢复和自然更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根据近5年对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的大量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应急输水对该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及胡杨各项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应急生态输水的继续和扩大,塔河下游典型监测断面——阿拉干的地下水位逐渐抬升,水质得到改善,河道附近的地下水埋深已经由输水前的10~12m抬升至5.5~6.2m。胡杨的部分生态指标对输水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具体表现在,在垂直河道方向上,离河道越近胡杨各项生态指标,即盖度、郁闭度、冠幅、萌生枝、树冠疏失度以及次生苗和实生苗出现的频率等对输水的响应越显著。总体来说,在河道200m范围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建刚  李霞  石瑞花  张绘芳  
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离河距离成过熟胡杨和输水后更新胡杨胸径、地径、树高、冠幅、枯枝比以及优势胡杨百分比的调查表明:随离河距离增加(地下水埋深增加),胡杨(大树)枯枝比增加,优势胡杨百分比降低;胸径、树高、冠幅随离河距离增加,增减规律不明显。输水后萌蘖更新胡杨的树高、冠幅和地径均随离河距离增加而降低。以上调查指标确定胡杨输水后恢复等级,离河50~300 m胡杨整体恢复"优",离河300~500 m胡杨恢复"良",离河500~1 050m胡杨恢复"中",离河1 050~1 500 m胡杨对输水响应微弱,整体恢复"差"。胡杨具明显的随离河距离增加恢复等级降低的梯度响应特征,生态输水促进了河畔带胡杨的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鹏年  董新光  吾买尔江  
依据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与第五次第一阶段输水后地下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输水前后地下水位的响应特征:地下水位在应急输水前持续下降,呈近似水平状态;输水后则由于接受了河道渗漏的补给,地下水位表现出逐次回升的趋势且受输水的影响,宽度(距离河道)也随之加大。在此基础上,逐断面拟合了第五(I)次输水后地下水位与离河距离的二次多项式方程,同时运用地下水水均衡的原理,推导了计算地下水净恢复量的数学公式,并以此为工具对第五(I)次输水后地下水的净恢复量进行了计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斌  陈亚宁  李卫红  周孝明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运用先进仪器,对不同监测断面的胡杨液流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液流日变化表现出单峰值和双峰值两种形式,且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胡杨液流在树干2个方位上,东南面液流速率高于西北面,且液流速率随木质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具有较大直径的胡杨,其液流速率、耗水量相对较大;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蒸腾耗水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环境特征,以及生态输水提供的较为充分的水分来源,决定了该区胡杨日水耗量较其他地区胡杨大,2005年2次生态输水后,河岸两侧地下水位明显抬升,胡杨液流和水势作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彭杰  席琳乔  马春晖  
Six plo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field data were obtained with the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 method in a natural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We developed a static life table and a survival function of Populus pruinosa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life table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艾尔肯·艾白不拉  刘桂林  艾里西尔·库尔班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利克木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提供的生态输水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及统计得到10次输水的时间、持续天数、输水量及水头到达处等信息,并基于ArcGIS 9.3软件将该信息标注在基础地理信息底图、遥感解译图上。选择了与生态输水同步的CBERS/CCD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2000~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实际过水河道以及积水区,提取输水河长度、宽度、积水区域等信息,然后基于遥感解译信息来验证实际输水状况。结果表明:基于遥感技术获取的河道长度为514.13km,平均河道宽度为42.23m,与地面测量河道相比,其精度为97.5%。有水河道宽度与生态输水量呈现正相关。"漫溢"式的生态输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卫红  陈永金  陈亚鹏  黄湘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六次生态输水过程(2000年~2004年)和对40眼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分析资料,重点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与水质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随六次间歇性生态输水发生明显变化。河道两侧地下水位埋深在输水过程中明显抬升,由输水前的8m~11m,抬升到5m~6m;地下水质表现为:在输水初期,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中的主要离子含量和矿化度都较高,随着生态输水的实施,矿化度开始下降,下降幅度先快后慢。其中在距河道不同位置处,由于受输水影响强度的差异和地下水位抬升状况的变化,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特点不尽一致。但总体表现为随着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智文  张葵  霍斌  沈建忠  周琼  王军  
为了解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内在生态输水后的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特征,于2019年-2020年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干流、车尔臣河、台特玛湖3个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塔里木河下游流域中大型底栖动物共97个分类单元,隶属于3门4纲10目27科。水生昆虫为主要类群(82种),其中双翅目(47种)物种数最多,其次为鞘翅目(14种)、蜻蜓目(13种)。摇蚊科物种在不同区域均为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5月份处于峰值,远高于8月和10月,多样性指数不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P>0.05)。塔里木河干流和车尔臣河摄食功能群主要以收集者为主(95.89%,91.86%),而台特玛湖则以收集者(50.68%)和捕食者(34.12%)为主。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氨氮、溶解氧和高锰酸钾是影响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较为单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继续开展并深化对该地区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工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红梅  李霞  董道瑞  林海军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法,以2 a为一研究时段,定量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后植被覆盖变化。结果表明:输水11 a来,Ⅳ级低覆盖植被、Ⅴ级裸地及沙地仍是研究区主要地类。与2000年相比,2010年Ⅰ级极高覆盖植被、Ⅱ级高覆盖植被、Ⅲ级中覆盖植被、Ⅳ级低覆盖植被均呈现逐级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986.76、681.84、1 091.88、8 641.89 hm2;Ⅴ级裸地、沙地减少了11 420.37 hm2。整个研究时段,Ⅲ级与Ⅳ级间、Ⅳ级与Ⅴ级间的转化为研究区主要转化类型。随着输水次数和年输水量的稳步增加,研究区植被覆盖类型将向覆盖度、面积稳步增长的平衡态发展,而随着输水量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晓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本文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按照距离河道的远近距离分别计算各段的脆弱度,得出在距离河道500m以上的地带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中度生态脆弱,<350m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一般脆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庆  艾里西尔·库尔班  肖昊  
为了对比生态输水工程实施前后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变化,分析植被对生态输水的时空响应,基于1986-2017年研究区上方无云的22期Landsat NDVI数据,辅以波动分析、趋势分析,探索研究区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上,植被的分布与水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主要沿河道和积水区域分布。(2)1986-2000年,NDVI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00-2017年NDVI总体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植被对生态输水有一定的滞后性,且与输水量密切相关。(3)研究区NDVI时间序列的方差介于0.0077~0.1957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波动的大小与植被种类密切相关。(4)1986-2000年,植被的NDVI空间趋势以减小为主,并主要发生在英苏和老英苏附近;2000-2017年,植被的NDVI空间趋势以增加为主,且主要发生在沿河道区域和喀尔达依东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艾萨迪拉·玉苏甫   玉米提·哈力克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雷诚   魏建新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崔健泺   何熙祥  
【目的】分析胡杨种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种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内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TLS)获取树木三维结构数据,并通过聚集指数(R)、丛生指数(I)、点格局函数g(r)等空间分布指标以及竞争指数(CI),分析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强度。【结果】1)R和I指数表明,在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2)各样地内在0~25 m半径r距离获取的g(r)函数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地胡杨在r<5 m距离内基本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r>5 m距离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树木聚集分布的距离r会缩小。3)点格局函数g_(12)(r)结果表明,不同龄级胡杨树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中龄树主要呈聚集分布,其他龄级树呈随机分布;中龄树与幼龄树、成熟树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表现出相互促进关系,而其他龄级树木之间未呈现显著关联性。4)平均CI指数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单木CI随胸径增大逐渐递减。【结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加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特征。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和地下水位逐步降低,导致树木密度降低和种内平均竞争强度变弱,树木呈衰退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洪霞  管文轲  扎依达·斯迪克  张和钰  吴天忠  曹晓明  张谱  冯益明  
【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和分形分维数分析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前后的时空变化。【结果】1992—2016年湿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1992—1999年(生态输水前)减少了16.8%,1999—2016年(生态输水后)缓慢恢复了6.9%,说明生态输水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1999年间,保护区所有湿地类型变化速率均较大,人类活动扰动剧烈,人工湿地面积增大但其他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在实施生态输水的17年间,湿地面积变化速度趋缓,快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恢复过程缓慢,恢复效果还有待改善。【结论】生态输水恢复性增加了湿地面积,但因生态输水主要是沿塔里木河干流沿线实施,人为干扰还在逐年加剧,导致湿地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是永久性河流等临时性水域湿地,真正发挥生态效益的沼泽湿地却未明显增加,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还有限,说明目前的生态输水策略还需要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