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6798)
- 2022(5744)
- 2021(5103)
- 2020(4155)
- 2019(9708)
- 2018(9068)
- 2017(16985)
- 2016(9839)
- 2015(10580)
- 2014(10785)
- 2013(10498)
- 2012(9674)
- 2011(8818)
- 2010(8854)
- 2009(8214)
- 2008(7860)
- 2007(6834)
- 2006(6019)
- 2005(5194)
- 学科
- 济(43705)
- 经济(43688)
- 管理(26005)
- 方法(22095)
- 业(21907)
- 数学(19232)
- 数学方法(18847)
- 企(17887)
- 企业(17887)
- 学(13017)
- 农(10222)
- 环境(9782)
- 地方(9213)
- 中国(8374)
- 土地(8351)
- 业经(7945)
- 财(7609)
- 农业(7386)
- 理论(6895)
- 划(6535)
- 资源(6284)
- 发(6135)
- 和(5796)
- 经济学(5692)
- 技术(5342)
- 生态(4972)
- 务(4834)
- 财务(4808)
- 财务管理(4799)
- 贸(4727)
- 机构
- 学院(142094)
- 大学(139596)
- 管理(53247)
- 研究(51556)
- 济(48618)
- 经济(47439)
- 理学(45929)
- 理学院(45351)
- 管理学(43993)
- 管理学院(43779)
- 科学(38102)
- 中国(36425)
- 农(32610)
- 京(30860)
- 业大(28095)
- 所(28064)
- 研究所(26300)
- 农业(26081)
- 中心(22869)
- 江(21403)
- 财(20646)
- 范(20505)
- 师范(20229)
- 院(19438)
- 北京(19430)
- 省(19266)
- 州(17601)
- 农业大学(17307)
- 科学院(17043)
- 财经(16871)
- 基金
- 项目(104966)
- 科学(81139)
- 基金(74248)
- 家(68900)
- 国家(68440)
- 研究(67738)
- 科学基金(56943)
- 省(44528)
- 社会(41572)
- 自然(40537)
- 基金项目(39603)
- 社会科(39533)
- 社会科学(39515)
- 自然科(39513)
- 自然科学(39499)
- 自然科学基金(38674)
- 划(37212)
- 资助(31825)
- 教育(30542)
- 编号(25109)
- 重点(24832)
- 发(23792)
- 计划(23353)
- 科技(21771)
- 部(20984)
- 创(20833)
- 科研(20709)
- 创新(19631)
- 课题(19264)
- 成果(18299)
共检索到200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贡璐 张雪妮 吕光辉 韩丽
以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为靶区,选择8a棉田、30a棉田、人工林、天然林、荒草地、撂荒地及盐碱地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样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选择土壤含水量、容重、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7个理化指标和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等5个酶活性指标进行实验室分析并解析其分异规律;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评价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划分等级。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天然林>人工林>8a棉田>30a棉田>撂荒地>荒草地>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晨 贡璐 马勇刚 朱海强 赵晶晶
[目的]分析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征,为塔里木河上游合理规划绿洲土地资源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全球变化及陆表过程模拟提供有价值的小尺度空间信息数据。[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以位于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绿洲为研究对象,以1990,2002,2008,2017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系统分析了研究区4个时期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演变。[结果]1990—2017年阿克苏绿洲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年递减,林地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水域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草地。1990—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其中耕地面积增幅最大,且主要由林地和草地转化而来;建设用地增幅次之,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化而来。通过空间重心转移分析发现,重心迁移距离依次为耕地、林地、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1990—2017年,阿克苏绿洲斑块个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蔓延度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聚合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总体则呈上升趋势。[结论] 1990—2017年阿克苏绿洲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面积增幅最大且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趋势与之相反;总体而言阿克苏绿洲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降低。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绿洲 土地利用 时空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贡璐 张雪妮 安尼瓦尔·阿木提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典型农业绿洲——阿克苏绿洲1990~2005年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投比及可持续性指数、系统稳定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等重要能值指标对该时期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状况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处于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化的初始阶段,以劳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有机辅助能为主的传统农业正逐渐被以农机、化肥等工业辅助能为主的现代农业所替代,农业模式也正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林果业、水产业为辅的多样化转化。但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依然相对落后,系统生产效率不高,...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塔里木河上游 农业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 贡璐 李红林 罗艳 安申群
为讨论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连作年限的关系,选取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5、10、15、20和30年连作的棉田作为研究样地,分析棉花不同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C质量分数、N∶P的平均值±标准差在叶片中最高((422.3±20.6)g/kg;11.4±4.6),N和P质量分数在棉籽中最高((38.1±11.8)g/kg;(14.4±5.0)g/kg),C与N、C与P质量比在纤维中最高(193.0±44.2;1 008.4±305.4);棉花各器官C、N和P随连作年限延长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C与N、C与P、N与P质量比无统一变化规律。2)棉花各器官C、N和P及计量比的变异性表现为N∶P>P>C∶P>C∶N>N>C;整体变异来源分析表明不同器官间对棉花C、N和P质量分数,C与N、C与P和N与P质量比变化的贡献大于连作年限间差异。3)棉花产量随连作年限延长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在20年时最高,5年时最低;棉田土壤C和N质量分数,C∶N、C:P和棉花C均与棉花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棉花各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连坐年限中存在差异性,受N、P元素共同限制,同时与产量具有一定联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贡璐 潘晓玲 师庆东 王志明 高炜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3S技术和数理统计软件,在现代绿洲-荒漠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的分析了1990年~2000年塔里木河上游地区阿克苏-阿瓦提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同时对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10年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显著,农田、居民点、盐碱地景观大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水域、湿地景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整个地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减少,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增加,人类对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买买提·沙吾提 韩桂红 桂东伟 孙倩
研究盐渍化土壤的光谱特性是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土壤盐渍化监测和评价的工作基础,是建立地面数据和遥感数据关系的桥梁。本文以塔里木河中游典型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学技术以及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化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首先,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去噪、剔除水分吸收波段),以便消除仪器本身噪声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并且计算了部分盐渍地样本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说明相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具有相似的吸收特征;其次,研究盐渍化土壤的反射光谱与盐分因子(八大离子、电导率(EC)、含盐量(salt content)、pH、总溶解固体(TDS)等)之间的关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盐分因子与野外实测光谱数据建立定量回归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含盐量、SO42-、TDS、EC与原始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分别是0.746、0.908、0.798和0.933,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对于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土的光谱特征研究有着重要指示意义,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盐渍土理化特征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理论奠定科学积累,并进一步为干旱区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灾害等环境恶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贡璐 罗艳 解丽娜
以塔里木盆地北缘典型绿洲阿拉尔垦区为靶区,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冗余分析技术,研究绿洲7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分异规律及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在各土层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相同土层不同类型间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020、2050和508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值分别为6.97、2.95和2.45g/kg,无机碳含量为4.83、5.25和3.48g/kg;在020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以天然林最高、沙地最低,无机碳表现为棉田、盐碱地、荒草地、沙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王家强 柳维杨
荒漠河岸林是干旱荒漠区宝贵的天然林资源,而水盐格局制约着物种的形成、进化、演替和分布。基于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荒漠河岸林6个样地750个土壤样品采集和6.0 hm2群落调查,研究了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对优势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荒漠河岸林土壤含水量随深度而增加,40 cm土层之下变化剧烈,土壤总盐含量变化与之相反,表层积盐明显;不同生境土壤水盐含量变异差异明显,均属中强度变异,垂直方向土壤总盐含量变异性弱于含水量;各层土壤水盐含量从上段至下段逐渐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区域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差异;低水多盐生境抑制荒漠河岸林优势种群的生长发育,致使种群更新资源匮乏,稀疏,林分偏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杨改河 王建勋
在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结构、种群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上游阿克苏地区的典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流、物流和价值流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能流方面,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水平和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在物流方面,农田肥料投入单一,主要以化肥为主,并且化肥使用量已超出最适施肥量范围,已造成土壤养分严重失衡;在价值流方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产投比不高,处于单纯的农作物生产阶段。分析表明造成该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缺乏等因素。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文浩 任志远 张翀
利用1990年~2004年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对塔里木河下游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呈:近14年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未利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体景观面积也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向塔里木河下游多次输水的结果。从景观格局指数上看,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程度略低,1990年和2004年分别为0.95和0.75,表明整个区域的景观异质性减弱,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整个研究区的破碎化指数较小,基质特征较明显。景观优势度较小,表明区域内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不太大。总的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彭杰 席琳乔 马春晖
Six plo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field data were obtained with the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 method in a natural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We developed a static life table and a survival function of Populus pruinosa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life table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笑雨 白金珂
为明确青藏高原南部土壤质量的基本特征,本研究采集了该地区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草地、耕地、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相关基本理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小数据集指标,并应用土壤质量指数法(SQI)定量评价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饱和导水率属于极敏感指标,电导率、全氮、有机质、砂粒属于高度敏感指标,pH、容重、粉粒、黏粒属于中度敏感指标。青藏高原南部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全氮、粉粒、黏粒、电导率构成,最小数据集能够较为准确地体现青藏高原南部土壤质量信息(P<0.01)。根据最小数据集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表现为乔木林地(0.675)>草地(0.523)>耕地(0.508)>灌木林地(0.494),且乔木林地土壤质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评价结果能够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金 陈曦 包安明 段远斌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靶区,选取20世纪50年代1:100000地形图52幅和2000年TM影像10景,解译得1:100000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分别用1:2000000,1:1000000,1:500000,1:250000,1:100000,1:50000,1:25000,1:10000和1:5000比例尺的网格切割,运用面积频率统计和归一化尺度方差探讨20世纪50年代和2000年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总体和4个主要类别的最佳尺度,并分析各地类对尺度变化的敏感度。结果显示:塔里木河干流斑块面积相差悬殊,小到0.0001km2,大至19121km2;面积频率统计符合正态分布;归一化尺度方差显示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家强 柳维扬 彭杰 牛建龙 杨磊
【目的】为研究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耗水规律。【方法】本研究选择塔里木河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采集不同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其含水量,并量测不同覆盖度的浅层地下水埋深,分析了荒漠河岸林土壤水分、浅层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关系。【结果】不同覆盖度土壤水分差异显著,覆盖度越高,土壤保墒能力越强,土壤含水量越高;覆盖度越低,土壤水分活跃程度越高;同一覆盖度不同月份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各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特征总体满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覆盖度高的各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范围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桂东伟 雷加强 曾凡江 穆桂金 李开封
为探讨绿洲化进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粒径分布属性的影响,基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边缘的果园、棉田、沙拐枣林地等人为垦殖土地利用方式及自然状态骆驼刺覆被下0~20,20~40,40~60cm内的土壤粒径分布数据,利用分形理论及典范对应分析排序方法,分析各深度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变化状况,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等8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而判别并探讨绿洲边缘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果表明:粒径50.59μm范围内的细粒体积分数同粒径分布分维值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具体分维值变化上,沙拐枣林地在各层均显著处于最低水平,其余样地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