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8)
- 2023(12279)
- 2022(9917)
- 2021(9003)
- 2020(7374)
- 2019(16613)
- 2018(16091)
- 2017(29688)
- 2016(16457)
- 2015(18576)
- 2014(18044)
- 2013(17714)
- 2012(16364)
- 2011(14924)
- 2010(14453)
- 2009(13360)
- 2008(13168)
- 2007(11429)
- 2006(10211)
- 2005(9333)
- 学科
- 济(68750)
- 经济(68654)
- 管理(43100)
- 业(41598)
- 企(31682)
- 企业(31682)
- 方法(28786)
- 数学(25271)
- 数学方法(25093)
- 中国(22712)
- 农(20360)
- 学(17259)
- 贸(15967)
- 贸易(15953)
- 财(15753)
- 易(15650)
- 业经(15568)
- 农业(13667)
- 制(13019)
- 银(11086)
- 银行(11023)
- 地方(10894)
- 融(10804)
- 金融(10803)
- 环境(10622)
- 行(10590)
- 体(10165)
- 发(10138)
- 技术(9629)
- 产业(9339)
- 机构
- 大学(243518)
- 学院(237977)
- 济(103140)
- 经济(101554)
- 研究(95748)
- 管理(84280)
- 理学(73356)
- 理学院(72416)
- 中国(71089)
- 管理学(71069)
- 管理学院(70691)
- 科学(61768)
- 农(55670)
- 京(52977)
- 所(51242)
- 研究所(47475)
- 农业(44820)
- 财(43751)
- 业大(42713)
- 中心(41090)
- 财经(35570)
- 院(34278)
- 江(34042)
- 北京(33488)
- 经济学(33391)
- 经(32905)
- 科学院(30625)
- 经济学院(30187)
- 范(29986)
- 师范(29411)
- 基金
- 项目(168089)
- 科学(132180)
- 基金(126402)
- 家(116699)
- 国家(115853)
- 研究(111621)
- 科学基金(96031)
- 社会(73697)
- 社会科(69892)
- 社会科学(69874)
- 基金项目(66192)
- 自然(64847)
- 自然科(63410)
- 自然科学(63384)
- 自然科学基金(62335)
- 省(62112)
- 划(55415)
- 资助(51011)
- 教育(49974)
- 编号(39644)
- 重点(39434)
- 部(37789)
- 发(36676)
- 创(35010)
- 计划(34267)
- 科研(33472)
- 创新(33076)
- 国家社会(32777)
- 成果(31966)
- 中国(31829)
- 期刊
- 济(108154)
- 经济(108154)
- 研究(69523)
- 学报(53012)
- 农(51368)
- 中国(48962)
- 科学(45317)
- 大学(37862)
- 学学(36159)
- 农业(34764)
- 财(31847)
- 管理(31684)
- 融(21095)
- 金融(21095)
- 业(20182)
- 经济研究(19835)
- 教育(19743)
- 财经(18110)
- 业经(16033)
- 技术(15989)
- 经(15771)
- 问题(15119)
- 贸(14795)
- 世界(14530)
- 业大(14485)
- 国际(14272)
- 版(13600)
- 农业大学(12343)
- 科技(11980)
- 技术经济(10754)
共检索到354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任海 葛倩倩 葛红星 李吉涛
选择在中国分离得到的一株能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研究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组织氧化胁迫和Caspase基因(FcCasp)表达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分别暴露于200 cells/mL和1 000 cells/mL塔玛亚历山大藻中,于胁迫后3、6、12、24、48、72和96 h测定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FcCasp基因相对表达量,以不加藻的过滤海水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谭志军 李吉涛 梁俊平 葛红星
选择一株能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株),研究其是否能通过引发中国明对虾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发挥其毒性作用。塔玛亚历山大藻粗提液经肌肉注射方式染毒中国明对虾,于染毒后1、3、6、12、24和48 h测定肝胰腺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染毒后1~6 h,中国明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SOD,GST活性均增加,12和48 h鳃组织的上述指标受到抑制。中国明对虾肝胰腺MDA含量除1 h外未见明显改变,鳃中MDA含量随时间增加呈升高趋势。研究表明,塔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芸 李健 李吉涛 何玉英 常志强 刘德月
研究了pH胁迫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暴露于pH7.0、9.0的水体中148 h,于胁迫后0、3、12、24、48、72、96、120、148 h测定鳃、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总抗氧化活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CAT、过氧化物还原酶(Prx)基因表达的影响,以pH8.2作为对照。结果显示,pH胁迫12~24 h,对虾各组织T-AOC、抗超氧阴离子、CAT酶活力及CAT基因表达均增加,pH胁迫120~148 h上述指标受到抑制。对虾肝胰腺和肌肉Prx基因表达随胁迫时间增加逐渐升高,鳃和血淋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李吉涛 谭志军 任海 刘德月
利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所推荐的小鼠生物法(mouse bioassay,MBA),测定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株)毒素粗提液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毒性;采用浸浴方式,研究了该藻株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采用HE染色方法,分别对有毒藻浸浴处理和毒素粗提液注射处理后96 h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鳃和肝胰腺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藻株麻痹性贝毒毒性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江红霞 林雄平 轩文娟
为探讨盐胁迫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合成的影响与机理,以及雨生红球藻各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4 mol/L、0.08 mol/L、0.12 mol/L和0.16 mol/L)和不同时间(3 d、6 d和9 d)的盐(Na Cl)胁迫对雨生红球藻生长、虾青素积累、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 R-B)和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基因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政道 李健 葛倩倩 王佳佳 何玉英 王培春
为研究钠/氢交换体(Na+/H+-exchanger,NHE)在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响应pH胁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首先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方法确定了中国明对虾酸碱半致死pH,然后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明对虾Na+/H+-exchanger isoform 3(命名为FcNHE3)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及RNA干扰技术分析了其在pH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及功能。结果显示,72 h酸性半致死pH和碱性半致死pH分别为5.2和9.1。克隆获得FcNHE3基因(Gen Bank:MF373587)cDNA序列全长3508 bp,开放阅读框2805 bp,编码934个氨基酸,具有信号肽和12个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分析发现,FcNHE3与青蟹(Carcinus maenas)同源性最高,达到74%;系统进化分析显示,FcNHE3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青蟹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cNHE3基因在鳃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天 王丽平 陈洋 于仁成 周名江
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将海湾扇贝受精卵暴露于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中,观察其对胚胎孵化各阶段的影响,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胚胎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该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约为800mL-1;2000mL-1的ATHK延缓或破坏了胚胎的正常发育,胚胎内部出现大量溶酶体,原肠胚腔不能形成,且部分细胞出现胞质肿胀、线粒体自溶的现象,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性分化;观察发现实验组中有些担轮幼虫的外形畸变,鞭毛发育迟缓;至24...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海湾扇贝 胚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少飞 何玉英 李吉涛 李健 刘萍 葛倩倩
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天门冬氨酸转氨酶GOT基因(Fc GOT)。Fc GOT基因c DNA全长为1 91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284 bp,编码42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中国明对虾天门冬氨酸转氨酶GOT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节肢动物高度保守,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和桔粉蚧壳虫(Planococcus citri)的同源性分别为78%和7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 GOT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克氏原螯虾GOT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发现Fc GOT基因在肝胰腺、鳃、血细胞、肌肉、心脏、淋巴中均有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芸 李健 张喆 何玉英 常志强 陈萍 李吉涛 刘德月
研究了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HSP90基因时空表达的影响。分别将中国对虾暴露于pH 7.0、9.0的水体中148h和不同氨氮浓度的水体中96h,结果表明,pH(7.0,9.0)胁迫条件下中国对虾鳃、肌肉和血细胞HSP90基因表达均上调,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对两种pH胁迫差异明显:pH 7.0胁迫条件下,HSP90基因表达3h达峰值后明显降低;pH 9.0胁迫时,HSP90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整个胁迫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玉英 李少飞 王清印 李健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FC GDh)。FC GDh基因全长1779 bp,包括1个165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5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61.3 k DA,理论等电点为6.54。同源性分析显示,FC GDh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动物高度保守,其中,与凡纳滨对虾最为相似,高达98%,其次为中华绒螯蟹,为8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FC GDh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GDh聚为一支,之后依次为:中华绒螯蟹、黑腹果蝇、埃及按蚊。组织表达分析发现,FC GDh基因在肌肉、鳃、肝胰腺、胃、肠、淋巴和血淋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万龙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3(MKK3)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434 bp,开放阅读框长1011 bp,5′非编码区长33 bp,3′非编码区长390 bp,将该基因命名为FC MKK3。推测该基因编码33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7.89 K D,理论等电点为6.08。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 MKK3基因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和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的相似性分别为69%和68%,与其他节肢动物MKK...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万龙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为初步研究中国明对虾MKK4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MKK4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MKK4基因全长为2 064 bp,开放阅读框长1 221 bp,5'非编码区长214 bp,3'非翻译区长629 bp。将该基因命名为Fc MKK4。推测该基因编码40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5.94 ku,理论等电点为8.50。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Fc MKK4与肩突硬蜱和印度跳蚁的同源性分别为80%和78%,与其他节肢动物MKK4聚为一支。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Fc MKK4基因在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肝胰腺。氨氮胁迫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小龙 宋青 王志勇 韩芳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是一种含金属辅基的抗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各种需氧生物中,能将氧自由基快速歧化为分子氧(O_2)和过氧化氢(H_2O_2)。本研究首次获得了黄姑鱼MnSOD基因的cDNA序列,其全长958 bp,包括47 bp的5′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233 bp的3′UTR和67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225个氨基酸残基(aa)。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MnSOD含有一条信号肽序列(1~27 aa),4个Mn结合位点(His 53、101、190和Asp 186)和一条保守的锰/铁SOD特征序列(186~193 aa)。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黄姑鱼MnSOD在进化上与大黄鱼最近,并与其他鱼类(斜带石斑鱼、暗纹东方鲀、牙鲆、斑马鱼和日本鳗鲡)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nSOD基因在所检测的11个黄姑鱼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心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脑、肝脏、鳃、中肾、肠、胃、头肾、肌肉和鳔,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氨氮和亚硝态氮对黄姑鱼的急性毒性实验显示,黄姑鱼对氨氮胁迫更为敏感,其氨氮和亚硝态氮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23 mg/L (换算成非离子氨0.57 mg/L)和99.08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02 mg/L (换算成非离子氨0.06 mg/L)和9.91 mg/L。此外,黄姑鱼经氨氮和亚硝态氮急性攻毒后,其肝脏、鳃和头肾中MnSOD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上调,推测MnSOD的上调是为了及时清除由氨氮和亚硝态氮刺激产生的氧自由基,或可用作水体污染检测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黄姑鱼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氨氮 亚硝态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赵俊梅 方建光 包振民 张继红 王巍 蒋增杰
20 0 3年 4月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 ,研究了长牡蛎、紫贻贝、栉孔扇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清滤率 (CR)和摄食率 (IR) ,实验时间持续 3d ,水温 17℃。实验中每 1种贝都分别投喂 :(1)叉鞭金藻 (对照藻 ) ,(2 )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去藻过滤液 1.5L ,(3)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结果表明 ,塔玛亚历山大藻过滤液 ,对 3种贝的清滤率的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3种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叉鞭金藻混合液的清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丽颖 张木子 黎明 袁莉霞 王日昕
为了探讨急性氨氮胁迫对黄颡鱼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HSP70和HSP90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随机挑选了360尾黄颡鱼[初体质量(17.25±0.05) g],分别暴露于含有0(对照)、5.70(低浓度组)、28.50(中浓度组)和57.00 (高浓度组) mg/L总氨氮浓度的水体中,进行96 h的急性胁迫实验。实验开始后,分别于0、12、24、48和96 h取样。结果显示,氨氮胁迫发生后,低、中浓度组实验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高浓度组则持续降低;低、中、高浓度组实验鱼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开始后显著升高;3 h时,高浓度组实验鱼肝脏中SOD活性达到最低,而MDA含量最高;24 h后,高浓度组实验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低、中、高浓度组实验鱼肝脏中HSP70基因的mRNA表达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鳃中HSP70基因表达量持续升高,但脑中HSP70基因在0 h后显著降低;氨氮胁迫3 h时,低、中、高浓度组实验鱼肝脏和脑中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鳃中正好相反;相比HSP70基因,高氨氮浓度组实验鱼肝脏和鳃中HSP90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24 h时达到最高。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氨氮胁迫会对黄颡鱼抗氧化酶活性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原因与丙二醛的积累量有关;相比HSP90基因,黄颡鱼HSP70基因的表达量在氨氮胁迫发生后迅速上调,这种生理调控机制提示HSP70在应对急性氨氮胁迫时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对虾V-ATPase c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高pH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中国明对虾酚氧化酶原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氨氮胁迫对中国明对虾血淋巴氨氮、尿素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硒对铜胁迫下大菱鲆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急性铜胁迫对暗纹东方鲀组织铜积累、氧化应激、消化酶、组织病变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玉米亚硫酸氧化酶基因ZmSO的克隆及在二氧化硫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明对虾FcABCG5基因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密度胁迫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水质指标的影响
饲料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耐低温低溶解氧胁迫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