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9)
2023(9213)
2022(7541)
2021(6982)
2020(5813)
2019(13196)
2018(12492)
2017(23170)
2016(12455)
2015(13960)
2014(13223)
2013(13258)
2012(12415)
2011(11477)
2010(11010)
2009(10137)
2008(9900)
2007(8422)
2006(7418)
2005(6682)
作者
(39259)
(32929)
(32817)
(30843)
(20963)
(16023)
(14558)
(12968)
(12742)
(11572)
(11311)
(10925)
(10695)
(10609)
(10521)
(10275)
(9923)
(9780)
(9556)
(9449)
(8363)
(8001)
(7934)
(7567)
(7445)
(7258)
(7213)
(6938)
(6732)
(6617)
学科
(54100)
经济(54035)
管理(32349)
(31033)
方法(24948)
(23148)
企业(23148)
数学(22928)
数学方法(22789)
中国(17453)
(14414)
贸易(14408)
(14165)
(14164)
(12698)
(12556)
业经(10281)
(9762)
农业(9510)
环境(8673)
(8606)
银行(8564)
(8511)
金融(8510)
(8274)
关系(8107)
(7864)
技术(7537)
(6943)
地方(6909)
机构
大学(187776)
学院(181668)
(84891)
经济(83745)
研究(74913)
管理(65900)
理学(57833)
理学院(57118)
管理学(56203)
中国(56093)
管理学院(55913)
科学(46660)
(40778)
(40675)
(39640)
研究所(36892)
(34546)
农业(33005)
业大(31805)
中心(31679)
财经(28523)
经济学(28037)
(27080)
(26557)
北京(26014)
经济学院(25420)
(24242)
科学院(23853)
(21905)
财经大学(21747)
基金
项目(130284)
科学(102660)
基金(99483)
(92312)
国家(91658)
研究(85600)
科学基金(75815)
社会(58310)
社会科(55465)
社会科学(55452)
基金项目(51932)
自然(50947)
自然科(49839)
自然科学(49817)
自然科学基金(49021)
(45957)
(41992)
资助(41051)
教育(37866)
重点(30501)
(30328)
编号(29103)
(28056)
(27185)
中国(26553)
国家社会(26482)
计划(26327)
科研(26241)
创新(25688)
教育部(25256)
期刊
(84333)
经济(84333)
研究(54130)
学报(39320)
(35378)
中国(35090)
科学(34325)
大学(28391)
学学(27205)
农业(24486)
(24237)
管理(23620)
经济研究(16476)
(15598)
金融(15598)
(14693)
财经(14681)
(12767)
(12694)
教育(12306)
国际(12305)
世界(12294)
问题(11707)
技术(11406)
业经(11350)
业大(10467)
(9612)
农业大学(8906)
科技(8833)
技术经济(8597)
共检索到266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谭志军  李吉涛  梁俊平  葛红星  
选择一株能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株),研究其是否能通过引发中国明对虾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发挥其毒性作用。塔玛亚历山大藻粗提液经肌肉注射方式染毒中国明对虾,于染毒后1、3、6、12、24和48 h测定肝胰腺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染毒后1~6 h,中国明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SOD,GST活性均增加,12和48 h鳃组织的上述指标受到抑制。中国明对虾肝胰腺MDA含量除1 h外未见明显改变,鳃中MDA含量随时间增加呈升高趋势。研究表明,塔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任海  葛倩倩  葛红星  李吉涛  
选择在中国分离得到的一株能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研究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组织氧化胁迫和Caspase基因(FcCasp)表达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分别暴露于200 cells/mL和1 000 cells/mL塔玛亚历山大藻中,于胁迫后3、6、12、24、48、72和96 h测定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FcCasp基因相对表达量,以不加藻的过滤海水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李吉涛  谭志军  任海  刘德月  
利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所推荐的小鼠生物法(mouse bioassay,MBA),测定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株)毒素粗提液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毒性;采用浸浴方式,研究了该藻株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采用HE染色方法,分别对有毒藻浸浴处理和毒素粗提液注射处理后96 h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鳃和肝胰腺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藻株麻痹性贝毒毒性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天  王丽平  陈洋  于仁成  周名江  
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将海湾扇贝受精卵暴露于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中,观察其对胚胎孵化各阶段的影响,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胚胎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该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约为800mL-1;2000mL-1的ATHK延缓或破坏了胚胎的正常发育,胚胎内部出现大量溶酶体,原肠胚腔不能形成,且部分细胞出现胞质肿胀、线粒体自溶的现象,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性分化;观察发现实验组中有些担轮幼虫的外形畸变,鞭毛发育迟缓;至24...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赵俊梅  方建光  包振民  张继红  王巍  蒋增杰  
20 0 3年 4月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 ,研究了长牡蛎、紫贻贝、栉孔扇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清滤率 (CR)和摄食率 (IR) ,实验时间持续 3d ,水温 17℃。实验中每 1种贝都分别投喂 :(1)叉鞭金藻 (对照藻 ) ,(2 )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去藻过滤液 1.5L ,(3)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结果表明 ,塔玛亚历山大藻过滤液 ,对 3种贝的清滤率的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3种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叉鞭金藻混合液的清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彬  颜天  周名江  
报道了一株非PSP产毒的相关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株AC-1)对甲壳类生物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存活、生长及种群繁殖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该藻对黑褐新糠虾有急性致死作用,96 h LC50为5 000 cells.mL-1。研究该藻各组分:藻液、藻细胞重悬液、藻细胞培养过滤液、内容物对糠虾存活的影响时,发现只有藻液和藻细胞重悬液显著降低了糠虾存活率,过滤液和内容物也有影响,但不显著,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活体藻细胞的毒性最强。通过对糠虾63 d的慢性毒性实验研究,发现在密度为50 cells.mL-1藻液中,糠虾的繁殖就受到了不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喆  李健  陈萍  王芸  何玉英  梁俊平  
诺氟沙星药饵每天2次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给药剂量分别为0 mg/kg(对照组)、15mg/kg(LD组)、30 mg/kg(MD组)和60 mg/kg(HD组),连续投喂7 d后,分析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GST活性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巧红  苑丽东  田晓清  马丽艳  周宏农  樊成奇  杨宪时  杨桥  张晓玲  
产毒赤潮藻与其共生菌的互作关系是揭示麻痹性贝毒(PSP)产生机制的关键,而其共培养菌群的分离及其多样性解析是开展此研究的必要前提。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是典型产PSP赤潮原因甲藻,为揭示其共培养菌群的物种多样性信息,本文通过免培养海洋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东海塔玛亚历山大藻(At3#)共培养菌群的种类、丰度及多样性信息。结果表明,其共培养菌群共有87个种与已有数据库匹配,此外尚有5%的未知种。其包含57个属,其中优势菌属5个,分别为rhodobActerAceAe、mArinobActer、methyloPhAgA、nitrAtireductor及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亚军  余新威  方力  刘其林  任斌  罗红宇  
为考察营养成分以及培养基础液再利用对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氮(NaNO_3)、磷(NaH_2PO_4)、微量元素(FeCl_3、Na2EDTA、CuSO_4、Na_2MoO_4、ZnSO_4、CoCl_2、MnCl_2)、维生素(Vitamin B12、Vitamin H、Vitamin B1)、碳(NaHCO_3)的不同含量以及海水(培养基础液)利用方式(不循环与循环利用)对微小亚历山大藻C4生长、毒素含量(μmol/L)与毒素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氮、磷浓度对C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邵盛男  缪宇平  周宏农  陈海峰  
链状亚历山大藻是一种能产生麻痹性贝毒的有害赤潮藻类,研究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特性的综合影响,找到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适宜条件,对有效预报赤潮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盐度、营养盐、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最佳条件为温度20℃,盐度30,光照强度5 000 lx,培养基中氮磷含量为基础f/2培养液配方中氮磷含量的3倍。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影响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因素强弱顺序是:温度>光照强度>起始氮磷含量>盐度。本实验中四个因素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陶易凡  强俊  王辉  徐跑  马昕羽  赵文强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生物酶的测定,以体重(25.88±4.40)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生理代谢与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得出96 H lc50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暴露于半致死浓度PH水体中96 H,以PH7.6作为对照,并于胁迫后0 H、2 H、8 H、24 H、96 H采集鳃和肝胰腺样品,测定鳃部分代谢酶和肝胰腺主要抗氧化指标,并对鳃和肝胰腺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PH 96 H lc50为3.675。低PH暴露后,实验组鳃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祝华萍  苏家齐  张子军  朱长波  张博  李婷  陈素文  
缺钾在内陆低盐度盐碱水中经常发生,为探究低盐水体中不同钾缺乏程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体成分以及鳃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参照海水离子组成配置盐度为2的低盐度水体,在Na~(+)/K~(+)(mg/mg)比值为27、47、67、87、107(分别记为A、B、C、D、E组)的条件下,对体质量为1.04±0.23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开展了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E组对虾的存活率为44.64%±20.95%,显著低于A、B、D三组;E组体质量为(4.86±0.66 g),显著低于其他四组;A-D组之间的湿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均大于E组且差异显著;在饲料系数上,E组最高并与A、D组差异显著。在体成分上,各组全虾钾含量、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E组的水分含量高于其他组,并与A、B组差异显著;E组粗蛋白含量最低,且与B组差异显著。E组对虾鳃组织角质层明显受损,红细胞数量减少,空泡增多,肝胰腺B细胞及其内部转运泡体积增大,肝小管结构受损。研究表明,低盐条件下严重缺钾引起了对虾鳃和肝胰腺损伤,降低了对虾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水体缺钾在前期即可对对虾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而对存活的影响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实验结果有助于为内陆低盐度盐碱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宏达  
通过对1993年患暴发性流行病的中国对虾和1994年中国对虾越冬亲虾、幼虾、仔虾、养成期虾,以及暴发病充分发展期虾的肝胰腺、鳃、后胃、前中肠、心脏、卵巢、淋巴样组织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光、电镜观察,发现虾组织中仅有一种形成核内包涵体的肝胰腺细小病毒。该病毒引起细胞肿大,细胞变性,尤其在疾病充分发展期的病虾肝胰腺、鳃组织,以及后胃和前中肠粘膜层细胞坏死解体,病虾失去消化吸收功能,呼吸器官严重受损,影响气体交换,造成窒息而死。肝胰腺细小病毒为本研究中养殖的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为探讨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通过对各阶段中国对虾体内病毒包涵体出现率和出现强度进行统计观察得知:1994年的越冬亲虾中...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2002年10月16日晚,有"世界最佳建筑"之称的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主持下正式开馆。由于亚历山大图书馆开馆象征人类古代文明的复兴,所以穆巴拉克总统说:"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灯塔,是文明的交汇。这里是埃及看世界,也是世界看埃及的窗口。"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228年托勒密一世时期,距今已经2300年,堪称世界上第一座收集人类文明成果的资料库,同时还是一所大学。鼎盛时期该馆藏书达90万卷,是当时世界上藏书最多、文种最多、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峥  黄倢  高强  成君军  王明森  
中国明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是一种单链、线性DNA病毒。本研究利用DNA末端加尾和嵌套PCR首次完成了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中国分离株(HPV-Pc)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HPV-Pc株(GenBank登录号GU371276)的全基因组由6 085个核苷酸组成,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代表ns1、ns2和cp基因)和2个非编码区。ORF1、ORF2和ORF3分别编码由427、578和82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0.4 kD、68.2 kD和92 kD。分析HPV-Pc基因组结构,发现该基因组没有末端反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