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
- 2023(1788)
- 2022(1482)
- 2021(1227)
- 2020(906)
- 2019(2252)
- 2018(2240)
- 2017(4072)
- 2016(2048)
- 2015(2238)
- 2014(2147)
- 2013(2207)
- 2012(1976)
- 2011(1760)
- 2010(1903)
- 2009(1672)
- 2008(1641)
- 2007(1247)
- 2006(1132)
- 2005(934)
- 学科
- 济(11732)
- 经济(11721)
- 中国(6888)
- 城市(5658)
- 管理(5456)
- 地方(4549)
- 城市经济(4032)
- 方法(3351)
- 业(3179)
- 数学(3154)
- 数学方法(3142)
- 环境(2465)
- 方城(2396)
- 发(2188)
- 企(1969)
- 企业(1969)
- 业经(1561)
- 学(1512)
- 地方经济(1485)
- 产业(1380)
- 理论(1311)
- 划(1287)
- 发展(1285)
- 展(1283)
- 总论(1123)
- 农(1115)
- 规划(1106)
- 资源(1099)
- 信息(1074)
- 环境规划(1047)
- 机构
- 大学(30661)
- 学院(30235)
- 济(13909)
- 经济(13449)
- 管理(11818)
- 研究(11509)
- 理学(10285)
- 理学院(10096)
- 管理学(9977)
- 管理学院(9908)
- 中国(7376)
- 京(7031)
- 科学(6910)
- 所(4912)
- 经济学(4841)
- 范(4766)
- 师范(4753)
- 中心(4748)
- 院(4743)
- 财(4718)
- 研究所(4498)
- 城市(4395)
- 经济学院(4332)
- 财经(4125)
- 江(4114)
- 北京(4109)
- 师范大学(4077)
- 经(3797)
- 研究院(3685)
- 业大(3474)
共检索到4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薛华培 谈皓元 王琪 尹燕
在综合分析南通市的历史发展、城市景观特色及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城市特色风貌引导、城市开敞空间引导和城市景观要素引导四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以保护和延续"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特色风貌,突出和强化"山水城市"、"滨江城市"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为根本出发点和目的的南通市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框架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孟潮
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认为城市的未来的希望在于发展生态文明,形成生态城市,既以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未来城市应有的质量。并以华盛顿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教训为例,批判了巴洛克式规划思想和作法。与此不谋而合的是中国的钱学森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主张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指出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故作者认为,山水城市与生态文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豪杰
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在法律上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特色塑造的必要性。在急于摆脱"千城同貌"尴尬局面的目标下,赣榆城市特色的塑造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如何通过空间布局、绿地景观系统等方面,整理赣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意境,打造赣榆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艺术特色,构筑赣榆整体景观的形象框架,塑造赣榆充满"河海灵韵"的滨海城市特色。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城乡规划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斌 骆逸 赵亮
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下的语迹理论引入城市建筑之中,面对当下城市的趋同现象,探析具有城市特色文化景观载体的地区标识发展痕迹。厘正时间脉络下,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影响,对利用城市集体记忆进行城市特色场所塑造的路径进行思考。从城市地区标识出发,试图通过对地区标识多元素的演替"痕迹"分析,利用其地区意象以及其集体记忆要素来构建具有"在地性"的城市特色塑造策略,促进城市节点空间特色的形成,丰富城市特色文化景观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城市语迹 集体记忆 行为模式 特色塑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整 韩青 崔东旭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的体现。文章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探讨延续城市地方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潍坊市为例探讨传承城市文化的神韵,实现城市特色的重塑。
关键词:
文化特征 城市特色 塑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佟玉权
城市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城市旅游特色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旅游特色是由自然历史特色、现代建筑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构成的统一体。塑造城市旅游特色必须在尊重城市自然和历史发展的文脉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联系城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重视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构建特色文化街区或标志景观,科学布局并有重点地组织实施。
关键词:
城市 旅游特色 塑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磊 刘蓉洁 朱庆伟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品牌的塑造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塑造体系。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打造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在对城市品牌的构成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考察城市的各个发展力要素、城市品牌定位、城市C I设计、营销和城市品牌管理构成的城市品牌塑造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强
山地城市竖向轮廓是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从城市竖向轮廓特色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如何在协调市场开发与景观风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山地城市竖向轮廓风貌特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鄢安军 万煜敏 陈牧川
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是人类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门户既是城市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之一,又是城市的窗口地段,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结合江西省永新县城仰山地区的规划设计实践对山水城市门户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山水城市门户设计必须注重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将人工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呼应,并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城市的特色与内涵;同时还应满足城市流通中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并借助山、水自然元素的引导,营造层次丰富、动态多样的城市节点空间。
关键词:
山水城市 城市门户 城市性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学森
现代中国的城市难道只能是“方盒子”式的高楼大厦的集合体吗?高楼中人从窗户望出去只能见一片灰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题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的致“山水城市讨论会”的信中,对此提出异议,并大声疾呼:“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为 吴萨 陈威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实现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山水特色,重现福州山水城市风貌。一、城市优势福州拥江临海,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格局优越,且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段,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福州别称"榕城",其文化具有典型的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苹 袁友胜 王铎
本文从洛阳的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历史文化和古代城市园林建设以及当代城市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洛阳"山水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历史必然。
关键词:
洛阳 山水城市 建设 优势条件 历史必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茂林
认为城市文化特色是长期以来由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是城市的灵魂。分析了城市文化特色的特性及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对塑造城市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化 城市特色 塑造 菏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辉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地域性群体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目前城市形象的同质化,是由城市精神支撑的城市人文个性的丧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到城市“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关键词:
城市精神 城市形象 文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曾国钧
市地重划之推动应正视城市本身的文化特性与定位在今日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下,政府于推动市地重划工作上,不但要符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要兼顾城市文化发展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符合城市发展的特性与需求,从而发扬"市地重划塑造城市文化"的综合思维。不同的城市由于成长的背景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文化特性,进而于定位上也会有所不同。为塑造兼顾创新价值与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