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8)
2023(6563)
2022(5394)
2021(4717)
2020(3909)
2019(8763)
2018(8476)
2017(16415)
2016(8550)
2015(9545)
2014(9546)
2013(9818)
2012(9409)
2011(8313)
2010(8600)
2009(8137)
2008(8010)
2007(7041)
2006(6456)
2005(5972)
作者
(24212)
(20386)
(20367)
(19689)
(12986)
(9516)
(9250)
(7852)
(7602)
(7373)
(7196)
(6740)
(6566)
(6553)
(6545)
(6271)
(6142)
(5776)
(5731)
(5426)
(5365)
(4908)
(4887)
(4814)
(4657)
(4640)
(4341)
(4109)
(4093)
(4011)
学科
(63208)
经济(63180)
管理(29847)
(26714)
(25366)
(20270)
企业(20270)
方法(19788)
数学(17959)
数学方法(17890)
地方(17710)
中国(13692)
地方经济(12424)
财政(12311)
(10512)
(10439)
(10429)
财务(10425)
财务管理(10381)
业经(10327)
(9956)
企业财务(9937)
(9820)
(9066)
收入(8955)
产业(8407)
农业(7383)
经济学(6968)
(6945)
金融(6945)
机构
学院(130293)
大学(129631)
(72667)
经济(71656)
研究(47652)
管理(47393)
理学(40724)
理学院(40293)
管理学(39823)
管理学院(39578)
(39299)
中国(36266)
财经(27462)
(25719)
经济学(25410)
科学(24908)
(24786)
(23932)
经济学院(22697)
研究所(21017)
财经大学(19940)
(19725)
中心(19508)
(16856)
北京(16381)
(14968)
(14625)
(14513)
师范(14503)
商学(14039)
基金
项目(79134)
科学(63390)
基金(59542)
研究(58929)
(50477)
国家(50109)
科学基金(43757)
社会(42433)
社会科(40523)
社会科学(40512)
基金项目(30531)
(29995)
教育(25910)
资助(24965)
自然(24886)
自然科(24347)
自然科学(24341)
自然科学基金(23921)
(23706)
编号(21319)
国家社会(18902)
(18522)
(18265)
重点(18033)
成果(17505)
(16667)
经济(16541)
教育部(16461)
人文(16134)
(15982)
期刊
(87658)
经济(87658)
研究(48299)
(35446)
中国(24162)
管理(19832)
经济研究(16838)
学报(15878)
财经(15768)
科学(15331)
(13803)
大学(13094)
(12853)
学学(12798)
(12089)
金融(12089)
技术(11307)
问题(11187)
业经(10511)
技术经济(9126)
(9042)
农业(8209)
统计(8167)
(7699)
财政(7699)
世界(7488)
国际(7175)
经济问题(7048)
(7047)
会计(6961)
共检索到211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中,课自企业利润的各种收入一直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前的1978年,来自企业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51%。发展到1990年,包括企业所得税、企业收入税、以及课于企业利润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在内的各种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高达30%左右。这一现象是我国特有的。如果用企业所得税占财政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宛平  
我国九年多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扬弃产品经济发展机制,创立一整套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机制。本文根据笔者对九年多改革实践的认识,对产品经济发展机制弊端,商品经济发展机制框架,分别进行简要分析和理论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内蒙古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崔更发  史生荣  王宇昕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来源于经济,财政收入结构是经济结构的综合反映。本课题通过分析内蒙古财政收入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关系、财政收入各要素与各经济产业、各种所有制、各层级、各地区间的关系,得出了自治区经济基本上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轨道、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基本形成、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发展趋势、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结论。但是也发现了诸如自治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高、财政收入与经济有待于进一步协调、税收收入来源仍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地方税收收入增速缓慢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的存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内蒙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保民  张通  
为了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财政工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包括财政工作指导方针、财政工作方式、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经济秩序和财政职能的转变与完善等等,其中,具有根本意义的就是对财政职能的深化认识和充分运用.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财政职能的内容、范围和运用方式以及它的作用方向都随之变化.因此,面对当前财政职能弱化,财政面临困境的现实,进一步认识和加强财政的职能、地位、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理论基础与思考背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仕宗  
文章以民众收入类、财政收入类、产业发展的外向依赖等情况作为模型的指标选取。并利用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在对比偏最小二乘的基础上,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结果证实,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够确保既定变量全部保留,而固定效应模型证实了民众收入、财政收入、外贸依赖度和产业结构均构成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长斌  
从当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青年小伙,到老成持重、两鬓花白、年近五十的财政老兵,30年的财政工作经历,使我有幸见证了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也见证了我国财政从弱到强的变革过程;30年的工作经验,也使我对财政精神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我心中的财政精神概括起来可表述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勤廉无私、科学严谨"。这种精神是财政工作者所应当具有的,也是财政工作者和财政部门在履行财政职责,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中所实际表现出来的优秀品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健  
对财政收入结构进行分析是财政收入规模分析的深化,目的在于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地方经济中的发展变化,掌握各种财政收入形式的实践效果,以及对整个政府收入的影响,揭示地方政府收入增长的特点和趋势,探求增加政府收入的合理途径,为完善政府收入管理制度服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红  张龙  蒋志强  
本文运用1990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弹性系数、产业结构系数等定量方法结合定性分析描述了四者之间关系变动的数量特征和趋势,使用较前沿的偏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以人均GDP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分别研究了全国及各省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数量关系,并通过模型和相对误差法验证了以上几个统计指标之间的匹配度,最后建立组合模型对2010年有关统计指标进行了预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阮应国  
(一)近十年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基本上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0.9%,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商品流通逐年扩大,全社会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在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可是国家的财政情况却十分拮据,入不敷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1977年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为31.9%,到1989年下降为21.2%,下降10.7个百分点。而国营企业留利的比重在这一期间不断上升。1977年,国营工业企业留利仅占实现利润总额的12.3%,到1989年留利已占实现利润总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浩  
文章基于1994-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4-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存在经济总量的稳步增加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出,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大。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之则不然。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戈  
由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除2008年、2009年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2000年以来一直快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出现变异,主要是由于2008年财政收入先行下滑和2009年财政收入先行企稳的共同作用。为加强宏观调控,应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指标的指示功能,必须坚持财政资金的"量入为出",防范政府融资性债务可能导致的风险,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是财政活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财政收入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即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商品和服务产出的最综合的指标,它是既定年份中一国境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货币价值总和。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管延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整体进入新常态。在此基础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财政收入也就必然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变化和调整,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更加是结构上的调整。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收入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提升财政收入的综合效益。鉴于此,我们将在概述经济新常态的特点的基础上对当下的财政收入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释,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特点,以期能够更好对财政收入的趋势进行预测,服务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由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因此,在税收体制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经济繁荣而增长,随经济衰退而下滑。从总体上来讲,财政收入增长率应和经济增长率趋同,但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却快于 GDP 增长率。"九五"期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6.5%,GDP 年均增长率8.3%,相差8.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达到15%。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是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刘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