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4)
- 2023(2256)
- 2022(1993)
- 2021(2015)
- 2020(1654)
- 2019(3944)
- 2018(3801)
- 2017(7608)
- 2016(4250)
- 2015(4772)
- 2014(4732)
- 2013(4967)
- 2012(4877)
- 2011(4505)
- 2010(4572)
- 2009(4384)
- 2008(4582)
- 2007(4253)
- 2006(3685)
- 2005(3744)
- 学科
- 济(16667)
- 经济(16623)
- 业(13850)
- 管理(13580)
- 企(12007)
- 企业(12007)
- 方法(7012)
- 财(5979)
- 中国(5606)
- 制(5507)
- 数学(5308)
- 数学方法(5265)
- 融(5233)
- 金融(5233)
- 农(5090)
- 银(4773)
- 银行(4761)
- 行(4537)
- 业经(4342)
- 务(4041)
- 财务(4037)
- 财务管理(4032)
- 企业财务(3936)
- 学(3924)
- 理论(3811)
- 农业(3748)
- 体(3738)
- 和(3209)
- 策(2957)
- 组织(2815)
- 机构
- 大学(65541)
- 学院(62246)
- 济(26868)
- 经济(26212)
- 管理(25016)
- 研究(21815)
- 理学(20682)
- 理学院(20436)
- 管理学(20262)
- 管理学院(20111)
- 中国(19529)
- 财(15457)
- 京(14424)
- 财经(11459)
- 科学(11437)
- 所(11167)
- 经(10425)
- 中心(10393)
- 江(9776)
- 研究所(9754)
- 北京(9667)
- 农(9053)
- 范(8718)
- 财经大学(8664)
- 师范(8627)
- 经济学(8506)
- 州(7711)
- 经济学院(7533)
- 院(7336)
- 师范大学(7167)
- 基金
- 项目(35655)
- 科学(28859)
- 研究(27550)
- 基金(27064)
- 家(22839)
- 国家(22628)
- 科学基金(19612)
- 社会(18184)
- 社会科(17016)
- 社会科学(17012)
- 基金项目(14035)
- 教育(13107)
- 省(12322)
- 自然(12102)
- 自然科(11842)
- 自然科学(11841)
- 自然科学基金(11676)
- 资助(11257)
- 编号(11134)
- 划(11101)
- 成果(10752)
- 部(8818)
- 教育部(7919)
- 性(7745)
- 重点(7659)
- 课题(7575)
- 创(7541)
- 国家社会(7503)
- 人文(7466)
- 大学(7148)
共检索到105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新版《机构观点》维持了资本自由流动对经济发展总体有益、可针对资本流入激增和破坏性资本流出采取资本流动管理(CFM)措施等原有观点,同时新指出资本流动管理(CFM)措施等原有观点,同时新指出,在未出现资本流入激增的某些情形下,也可采取预防性CFM措施。我国可结合基金组织最新观点,完善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历来高度关注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账户开放及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资本流动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新兴市场国家资本管制的成功实践促使其立场发生转变。IMF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工作论文,肯定资本管制的作用,并提出资本流动管理的政策框架(CFMs)。对中国的启示是:中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利大于弊,目标是明确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意味着对资本流动没有管理,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资本流动管理工具,重视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梁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基金组织对资本流动及资本流动管理的态度出现转变,提出不同国家在实现资本账户开放时应达到某种门槛值并按一定次序进行,赞成在特定条件下重启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本文对基金组织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一些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胜涛 张开华
本文介绍了世界银行碳基金成立的背景,对世界银行已经进入运作的碳基金进行了结构、投资项目和投资区域的分析。同时对世界银行为了应对京都议定书到期而成立的新基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碳基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世界银行 碳基金 结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芳
2012年10月,世行集团高管层为启动全球实践体系改革进行了一次全集团范围内的"组织机构健康指数"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的员工认为世行集团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有助于推动员工间的有序竞争;23%的员工认为世行集团激励机制为业绩优秀员工提供了恰当激励;19%的员工认为世行集团运用了物质奖励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一年后,世行集团又进行了"员工参与度"调查,结果再次显示,1/3的员工不认为世行集团对员工优秀业绩有奖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小云 潘赛赛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影响及其与政策制度的关系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些理论的发展,并结合中国资本流动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它们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动因 政策制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爱宗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待国际资本流动的态度有所改变。这主要表现在其开始肯定资本管制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关于资本流入管理、资本流出管理、国际资本流动政策协调等一系列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基金组织开始重新考虑其在2005年提出的统一的资本自由流动框架。总体上,各国对于基金组织的资本流动管理框架表示欢迎与支持,但是对于基金组织提出的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启用条件、实施次序以及对于资本来源国的政策溢出管理等仍有所保留。这要求基金组织进一步完善其政策管理框架,从而使得各国最大程度享受资本流动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资本流动管理 资本管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斌
汇率监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IMF汇率监督的改革和评估方法也呈现了一些新的动态。该文通过对IMF汇率监督改革、评估方法和分析展望的详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IMF的汇率研究以中期汇率水平失调的理论分析为主,目前对各国汇率政策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对有限;(2)内外经济政策的失误均有可能导致汇率失调,汇率政策不应承担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全部责任;(3)汇率水平是否合理的争议将长期存在,不能过分追求和强调汇率的水平,并不存在"普适"和"万能"的汇率模式
关键词:
IMF 汇率监督 评估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洪燕 罗宁
本文在简要概述近年来跨境资本流动重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解析了后危机时代主导资本流向的核心要素,详细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传导机制及可能引发的风险。本文认为,为促进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对跨境资本过度流动的监管,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另一方面更应加快主动的政策调整,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步、主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新兴市场 汇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国平 贺寅宇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是国际贸易统计领域中为了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统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五大组织经过5年准 备,在1999年公布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草案。这份手册为日后建立全球统 一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提供了指导,研究这份手册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国际服务贸 易统计体系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手册的编制情况入手,着重介绍了手册中有关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最新进展和对外国附属机构统计(FATS统计)的规定。 文章特别研究了手册中首次出现的国际服务贸易EBOPS体系,并就一些相关行业 中的要求和现行的BOP体系作了比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我是基金总裁”———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先生刚刚在中国香港闭幕的第52届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金融界的盛会。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使香港———这个刚刚回归祖国的东方明珠——增加了光辉,也使正履三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娟 王鹏飞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以下简称修订稿),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讨论稿)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四项重要修订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在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降低现金流失率以避免对实体经济的扰动;完善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流动性框架 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娟 王鹏飞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四项重要修订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在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降低现金流出率以避免对实体经济的扰动,完善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