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7)
2023(4405)
2022(3685)
2021(3346)
2020(2939)
2019(6575)
2018(6296)
2017(12743)
2016(6802)
2015(7138)
2014(7239)
2013(7260)
2012(6775)
2011(6067)
2010(6136)
2009(5683)
2008(5998)
2007(5222)
2006(4544)
2005(4235)
作者
(19881)
(16914)
(16600)
(16058)
(10911)
(8154)
(7644)
(6374)
(6210)
(6122)
(5764)
(5562)
(5492)
(5458)
(5283)
(5090)
(4955)
(4925)
(4865)
(4684)
(4150)
(4034)
(4002)
(3861)
(3827)
(3737)
(3701)
(3613)
(3349)
(3343)
学科
(29940)
经济(29898)
(25739)
管理(23925)
(23058)
企业(23058)
方法(15890)
数学(13735)
数学方法(13610)
(12027)
(9777)
财务(9771)
财务管理(9760)
企业财务(9547)
(5826)
中国(5778)
业经(5724)
(5724)
(5541)
(5280)
金融(5280)
技术(4836)
(4726)
银行(4720)
(4580)
理论(4541)
(4451)
(4344)
(4259)
贸易(4257)
机构
大学(101181)
学院(99236)
(42030)
经济(41181)
管理(40050)
理学(35138)
理学院(34795)
管理学(34223)
管理学院(34032)
研究(31902)
中国(24897)
(22468)
(20288)
科学(18909)
财经(18199)
(16659)
(16482)
(15840)
研究所(14682)
中心(14427)
业大(14165)
财经大学(13824)
(13730)
经济学(12736)
北京(12694)
农业(12523)
商学(12506)
商学院(12409)
经济学院(11524)
(11329)
基金
项目(66512)
科学(53570)
基金(51689)
(45534)
国家(45176)
研究(44854)
科学基金(39483)
社会(30188)
社会科(28768)
社会科学(28758)
自然(27461)
基金项目(27307)
自然科(26931)
自然科学(26924)
自然科学基金(26500)
(24412)
资助(21765)
教育(20960)
(20917)
编号(16368)
(15538)
重点(14719)
(13797)
教育部(13560)
(13506)
科研(13243)
人文(13191)
成果(12975)
创新(12851)
国家社会(12799)
期刊
(43241)
经济(43241)
研究(27907)
(19443)
中国(18888)
学报(16701)
管理(15286)
科学(14978)
(13199)
大学(12613)
学学(12247)
(10920)
金融(10920)
财经(9380)
农业(8827)
(7958)
经济研究(7630)
技术(6743)
教育(6537)
会计(6328)
财会(6090)
业经(6003)
问题(5653)
(5335)
(5146)
国际(5145)
技术经济(5002)
统计(4912)
(4717)
(4705)
共检索到144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瑾  刘翔  丁春霞  
本文以2006年至2014年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从投资者关注角度,研究分析了基金投资组合披露对其业绩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短期内投资者具有明显的反应不足,未能对组合披露足够关注。短期内组合披露会引发一定的市场关注,投资者模仿绩优基金投资组合并摒弃绩劣基金投资组合,投资者关注度会强化基金业绩持续性,且强化效应具有不对称性,投资者关注对绩优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影响更明显。此外,绩优基金可以将基金投资组合披露作为一种重要策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乾  徐恒  
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交易所上市企业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越倾向于早披露年报,而且从主板到中小企业板再到创业板,经营业绩对其年报披露时间的影响逐渐增大;(2)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比上一年更早披露年报,也倾向于选择披露密度较低时披露年报;(3)上市公司大幅提前或在披露密度较低时披露年报会获得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在披露密度低时披露比提前披露更能吸引投资者关注。本文揭示了投资者关注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择机披露年报的重要动机,也是管理层通过择机披露年报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渠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冰  潘琰  
从新媒体披露这一视角研究公司自愿披露及其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全面梳理了主要新媒体渠道,通过对几十万条信息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对网站、互动平台、微博和微信的接受程度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将公司分为新媒体接受程度不同的高低两类,发现接受程度高的公司在新媒体上披露了更多信息,获得了更多投资者关注。最后,为公司新媒体披露提供以下启示:公司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披露信息,提升投资者关注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政府应扩大信息披露渠道,丰富披露形式,鼓励和引导公司新媒体披露,增强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公平性,提升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效率;还应运用新技术并制定相应披露制度,规范公司新媒体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玉芸  何云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审计意见、年报披露时机和投资者关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从年报择机动机角度,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年报披露时间更早且时滞更短,并且管理层倾向于在投资者关注度低时披露非标准意见的年报;从市场反应角度,更早披露年报的公司能够获得更高投资者关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勇华  杨世伟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年报择机披露行为与投资者关注度及公司市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前披露年报能显著提高投资者关注度;在市场披露比较稀少时披露年报会有效提高投资者关注度,而在市场披露比较集中时披露年报会分散投资者注意力,从而降低投资者关注度。通过提高或降低投资者关注度进行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择机披露年报的主要动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勇华  杨世伟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年报择机披露行为与投资者关注度及公司市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前披露年报能显著提高投资者关注度;在市场披露比较稀少时披露年报会有效提高投资者关注度,而在市场披露比较集中时披露年报会分散投资者注意力,从而降低投资者关注度。通过提高或降低投资者关注度进行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择机披露年报的主要动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铭  
作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互联网+”概念备受关注,企业关于“互联网+”信息披露呈指数增长。本文基于投资者关注的视角,探究“互联网+”信息披露的长短期市场反应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短期内,企业进行“互联网+”信息披露会引发正向的市场反应;而长期市场反应则会发生反转;(2)投资者关注度强化了短期正向与长期负向市场反应;(3)从披露形式来看,企业连续数年披露“互联网+”信息弱化了短期正向和长期负向的市场反应;从披露动机来看,具有强烈策略性披露动机的企业在长期资本市场反应中引发了更消极的市场反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炒作行为,通过夸大虚报正面消息,对投资者产生了误导作用,扰乱了市场基于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进行的正确价值判断。但长期内投资者能够通过自身的信息搜索等行为对企业进行理性估值。因此,相关部门需强化上市公司文本信息披露的质量管控,提高投资者信息搜集和识别能力以及强化信息披露相关制度建设,从而维护资本市场正常秩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喻凯  张媚  
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审计师获取外部信息的成本,但也将审计师置于更加严苛的外部约束环境之中,尤其是加大了外部投资者对审计师的约束。本文运用2016-2019年沪深A股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审计师如何应对投资者关注这一外部约束,实证检验投资者关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受到的投资者关注越高,审计师对其的审计收费也就越高,且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发现,只有在审计非国有企业时,审计师才会将投资者关注纳入审计定价的考虑因素中。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垒  曲晶  刘新民  
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使利益相关者在资本市场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对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有限注意理论和信号理论,从投资组合视角,实证检验压力抵制和压力敏感两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权重和投资组合集中度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治理效果。借助2013年至2017年深、沪两市A股主板高污染行业数据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异质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参与环境信息披露治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运用双重差分和工具变量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内生性检验,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集中度对环境信息披露治理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环境治理意愿受到其自身性质和投资组合的共同影响,压力抵制的监督型机构投资者数量、比例和持股比例之和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越集中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具体表现为同时提升了货币型和非货币型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却表现出相反的治理效果;环境信息披露的改善提升了企业价值,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参与监督环境信息披露提供了动力,这种价值效应在货币型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基于中介模型的检验,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集中度可通过促进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和提高独立董事有效性进一步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从投资组合视角丰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参与环境信息披露治理的研究,揭示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证据,并挖掘了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的集中对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传导路径,为证监会引导异质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治理和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斌  杨俊华  许伟  吴蕾  
在中国基金行业特有的制度背景下,本文利用我国公募基金2003—2014年披露的持仓数据,对其业绩粉饰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基金持仓特征与投资者的申赎决策显著相关,当基金持有更多"好股票"时,投资者倾向于增加申购或减少赎回;当基金持有较多"差股票"时,投资者则越倾向于减少申购或增加赎回。其次,基金业绩粉饰程度与其本期业绩显著负相关。同时,由于我国公募基金在二、四季度持仓信息披露详细程度高于一、三季度,因此基金二、四季度的业绩粉饰程度显著高于一、三季度。最后,本文发现基金未来业绩与其业绩粉饰程度显著负相关,并且这主要是因为业绩粉饰提高了交易成本而导致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军营  幸伟  
近年来,"互动易"平台已逐步成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文章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投资者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问次数衡量投资者关注,以2010—201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关注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二是与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相比,非两职合一公司的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三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能力越强,投资者关注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效果更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博夫  吴萌  吉利  
本文以2009—2013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持股及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1)异质性使得机构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反应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存在投资偏好;(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降低股权资本成本的作用;(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社会责任信息与股权资本成本的调节作用存在方向和程度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玲   景昕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动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深交所“互动易”平台2011—2021年管理层与投资者问答记录数据,探究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明显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竞争程度高、低碳试点城市的企业,投资者关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更易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发明创新。同时,政府补助对投资者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奚宾  张威威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样本企业面板数据,以投资者关注为中介变量,揭示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投资者关注发挥部分中介效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当企业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于一定门槛值时,环境信息披露能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否则激励效果不显著;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重污染行业及2015年后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绩效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更理性地认识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共同构建高质量环境信息披露体系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洋溢  廖妮  罗荣华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一影响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象背后,往往是投资者认知偏差导致的不恰当投资选择。本文从投资者的有限关注理论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发现,受到有限关注约束的基金投资者会依据基金业绩持续性感知来估计基金收益信号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学习基金能力进而做出投资决策,这导致投资者行为偏差,并损害了其投资回报。本文基于中国基金市场的历史数据,构建了刻画基金业绩持续性感知的指标,进行了一系列实证分析,稳健地证实了前述理论分析的结果,发现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业绩持续性感知越强,基金资金流—业绩敏感性越高,即存在越发严重的行为偏差。本文还测度了这一行为偏差带来的经济后果,发现基金业绩持续性感知越强,未来一段时间该基金投资者的收益越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投资者行为偏差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对于更精准地进行投资者教育和规范基金行业的监管,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