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5)
2023(7337)
2022(6420)
2021(5645)
2020(5004)
2019(11714)
2018(11424)
2017(22482)
2016(12149)
2015(14078)
2014(14392)
2013(14601)
2012(14124)
2011(13122)
2010(13437)
2009(12807)
2008(12632)
2007(11745)
2006(10315)
2005(9488)
作者
(38032)
(32368)
(32111)
(30915)
(20550)
(15381)
(14728)
(12619)
(11991)
(11423)
(11203)
(10575)
(10351)
(10209)
(10124)
(10083)
(9743)
(9534)
(9309)
(9254)
(8091)
(8062)
(7773)
(7461)
(7385)
(7265)
(7002)
(6993)
(6541)
(6363)
学科
(77950)
经济(77889)
管理(34521)
(31182)
方法(29796)
数学(26831)
数学方法(26666)
(24628)
企业(24628)
地方(18533)
中国(15414)
(15164)
(14316)
(13752)
地方经济(12904)
业经(12868)
(10737)
(10414)
贸易(10411)
农业(10167)
(9992)
(9523)
环境(9400)
(9295)
金融(9293)
(8599)
银行(8573)
(8190)
经济学(8109)
(8018)
机构
大学(194167)
学院(192921)
(92896)
经济(91141)
管理(71757)
研究(69047)
理学(61194)
理学院(60489)
管理学(59582)
管理学院(59206)
中国(51766)
科学(40817)
(40299)
(40012)
(36094)
(32953)
研究所(32646)
财经(31969)
中心(31065)
经济学(30327)
(29611)
(28806)
业大(27815)
经济学院(27200)
农业(25959)
北京(25614)
(24022)
师范(23803)
(23713)
财经大学(23446)
基金
项目(119715)
科学(93468)
基金(86872)
研究(86508)
(75013)
国家(74424)
科学基金(62948)
社会(56238)
社会科(53309)
社会科学(53291)
(46568)
基金项目(45744)
自然(39286)
教育(39265)
(38799)
自然科(38328)
自然科学(38314)
自然科学基金(37635)
资助(36340)
编号(34552)
成果(28460)
(27226)
(27137)
重点(27137)
(24174)
课题(23907)
国家社会(23366)
教育部(23247)
科研(22965)
创新(22758)
期刊
(108249)
经济(108249)
研究(59865)
中国(34935)
(31837)
(29531)
学报(29332)
科学(26729)
管理(25733)
大学(21816)
学学(20826)
农业(19434)
经济研究(18402)
(18055)
金融(18055)
财经(17159)
技术(17145)
业经(15067)
(14861)
教育(14278)
问题(14267)
技术经济(12329)
统计(11213)
(10894)
(10411)
世界(9920)
商业(9710)
(9644)
理论(9371)
经济问题(9276)
共检索到293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煜辉  欧明刚  
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必须引入激励合约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基金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在最优激励合约中,管理人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通过“标尺竞争”和引入监督机制可以提高激励强度,降低代理成本,增强激励的有效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柏  
本文在考虑证券违规行为罚款额和监管成本不确定条件下,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证券监管人员报酬激励合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我国证券监管人员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报酬激励合约的有关特征和相关解释。同时也分析了实施报酬激励合约的代理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静  
以往对激励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激励的形成、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 ,较少涉及激励的经济学内涵 ,即激励何以并在何种程度上导致组织绩效的提高。本文将致力于以经济学的新视角分析激励何以使组织不断获益、突破增长极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心英  
应用投资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常用的政策手段。本文简述了东道国外资激励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溢出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出口和就业等方面分析了东道国投资激励政策的收益;从挤出效应和锁定效应、财政收入减少、资源配置扭曲等方面分析了东道国激励政策的成本;从不同激励工具、不同跨国公司、不同母国税制等方面指出了东道国外资激励效应的客观差异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东  张苏  
本文的模型表明,从最大化共同产出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高层和低层之间存在一个最优权威结构,在这一结构下,低层可以将"努力"在个人独创和与管理高层协作之间进行"合乎组织目的"的分配导致合作剩余最大化;激励机制的宗旨应该是促使合作成为组织内总体上的价值取向或价值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炳志  黄斌  
税收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为对保险消费者收入水平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保险商品价格所产生的替代效应。税收对保险市场需求影响的最终结果,是这两种效应综合作用所形成的总效应的反映。对税收激励与最优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先验性的预测是基本一致的。尽管对一国税制的评价一般是按绝对标准,但也不能完全放弃相对评估。以此来判断我国现行保险税收制度,可以发现我国税法对于保险业的税收规定是相当笼统、模糊和不全面的。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应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状况,具有调整的灵活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立  张德常  
销售经理往往很难监督销售人员是否努力工作,使得销售人员的激励合同很难基于销售人员的努力程度,而是基于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的销售人员基于销售业绩的线性契约,探讨销售提成系数以及基本工资的影响,有利于销售人员激励合同的确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林针  钟钰  普蓂喆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激发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主政官员的贯彻落实。通过官员激励,确保中央与地方在粮食治理上目标一致,是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但鲜有研究关注。以晋升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官员晋升模型,从官员激励角度分析提高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的路径,考察粮食生产绩效是否是官员晋升的要素之一。结果显示,粮食生产绩效利于主产区官员晋升,而对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和全样本的官员晋升作用不显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证实在粮食生产“主战场”的主产区,地方官员稳粮晋升通道已建立,晋升锦标赛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提高官员在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的激励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地方粮食安全考核结果运用,提高粮食安全官员激励强度;增强地方党政官员的稳粮责任意识,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晓州  
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经济关系集中反映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契约的不完备性,二者之间具有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分析方法,分析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运行规律和基本特征,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建设项目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雄奇  杜鹃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举措。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准公共产品性、外溢性、风险性、信息不对称性等自身的特殊性,税收优惠的介入以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必要。税收优惠从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以及风险投资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经济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激励在制度上还存在缺陷,应该予以矫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华涛  
激励性管制是目前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主流的政府管制方式,在现实应用中成效明显。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制度结构、路径依赖等理论,有助于人们对激励性管制有效性的全面理解。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够降低投资回报率管制下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等因素带来的交易费用。为降低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的交易费用,我国应该加强激励性管制的应用,构建与激励性管制相适应的制度结构,并重视其应用的渐进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隋广军  曹鸿涛  
经营者是拥有重要的隐性人力资本的“经济人”。经营者能力是具有“聚变效应”特性、专用性、利益相关性、不可分割性等特质的一种隐性人力资本。通过分成合约把经营者隐性人力资本所有权转化为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为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奠定坚实的法人治理基础 ,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契约 ,从而实现经营者能力资本化。股权制是经营者能力资本化有效的实现形式之一 ,但需要高效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商品市场与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等隐性激励制度的配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王天卓  
公共服务部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和私人产品部门完全不同的特点和激励结构,因此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面临着更复杂的问题。本文基于不完备合约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共服务部门所有权激励模型发现:私有制的公共服务部门更努力地减少运行成本,具有生产效率;国有制的公共服务部门则在公共服务的产量上具有优势,能够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对于国有制的公共服务部门来说,增加其自由裁量权(或剩余控制权)可以有效地激励公共服务部门降低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雷  万迪昉  
以我国城市建设中房屋征收为例,法律规则应当同时解决财产所有者和征收者两方的激励问题。博弈分析结论是,只有通过改变法律规则或法院的裁判来改变主体行动的预期,才能因此改变此领域法律实施中的均衡结果。法院的体制和能力是决定法律规则是否有效率的关键因素。经济学正在改变法律的结构和实施基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本文从代表性个人的效用最优化问题出发,通过构建动态最优化模型,深入分析财政分权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与传导途径,并通过模型扩展,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论证财政分权框架内不同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