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3)
- 2023(5978)
- 2022(4877)
- 2021(4333)
- 2020(3737)
- 2019(8209)
- 2018(8068)
- 2017(15407)
- 2016(8256)
- 2015(9088)
- 2014(9217)
- 2013(8723)
- 2012(8017)
- 2011(7292)
- 2010(7201)
- 2009(6709)
- 2008(6587)
- 2007(6030)
- 2006(5239)
- 2005(4682)
- 学科
- 济(34353)
- 经济(34300)
- 管理(26150)
- 业(23654)
- 企(19764)
- 企业(19764)
- 方法(15738)
- 数学(13947)
- 数学方法(13859)
- 财(11640)
- 中国(9103)
- 制(8235)
- 农(8130)
- 务(7552)
- 财务(7530)
- 财务管理(7522)
- 企业财务(7313)
- 体(6942)
- 融(6805)
- 金融(6798)
- 学(6739)
- 业经(6594)
- 银(6106)
- 银行(6091)
- 地方(5899)
- 行(5876)
- 理论(5666)
- 农业(5398)
- 贸(5094)
- 贸易(5094)
- 机构
- 大学(119412)
- 学院(118508)
- 济(50274)
- 经济(49224)
- 管理(45723)
- 理学(39586)
- 研究(39520)
- 理学院(39190)
- 管理学(38541)
- 管理学院(38322)
- 中国(29749)
- 财(25470)
- 京(24286)
- 科学(22855)
- 财经(20352)
- 农(20138)
- 所(19538)
- 经(18603)
- 中心(18283)
- 研究所(17735)
- 江(17650)
- 业大(17383)
- 农业(15914)
- 经济学(15839)
- 财经大学(15253)
- 北京(14963)
- 院(14550)
- 经济学院(14445)
- 范(14390)
- 师范(14185)
- 基金
- 项目(81493)
- 科学(65141)
- 基金(61072)
- 研究(58224)
- 家(53579)
- 国家(53147)
- 科学基金(46065)
- 社会(38655)
- 社会科(36792)
- 社会科学(36783)
- 基金项目(32118)
- 省(31218)
- 自然(29840)
- 自然科(29276)
- 自然科学(29268)
- 自然科学基金(28738)
- 教育(27567)
- 划(26265)
- 资助(24847)
- 编号(22704)
- 部(18660)
- 重点(18052)
- 成果(18019)
- 创(16731)
- 国家社会(16684)
- 发(16385)
- 教育部(16266)
- 课题(15954)
- 科研(15741)
- 创新(15667)
共检索到175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燕然 黄文婷 苏凇 江婕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卖出盈利而保留亏损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以某5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43.7万个人账户在2005年9月-2011年12月的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含有依时协变量的COX生存分析法,对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及其个体差异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基金投资者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处置效应,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盈利基金被卖出的可能性显著小于亏损基金。控制基金投资者的个体差异(性别、年龄、地域、开户渠道)之后,处置效应仍然显著存在;(2)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在个体层面有如下差异:男性投资者比女性的处置效应要弱,年轻的投资者(35岁以下)处置效应较弱,开户于证券公司的投资者较开...
关键词:
处置效应 投资者行为 行为金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鲁直 施欢欢
目前,证券投资中的追风行为受到越来越多金融和经济学家的重视,用追风行为(HerdBehavior)研究证券市场,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波动和市场泡沫的形成机制,成为西方金融理论与证券市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新路 张文修
利用中国个体投资者交易帐户的交易数据,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十二月效应”对“处置效应”的影响。依据情绪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学结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特征。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个体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并在不同市场态势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十二月份存在“反处置效应”现象。
关键词:
投资者行为 处置效应 市场态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雷 何少华 宿成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铭山 周开国 张金华 刘玉珍
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在我国资本市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有关基金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利用国内某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的基金投资者交易数据,运用生存模型研究了我国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基金投资者表现出明显的处置效应,同时,我们还发现男性投资者和投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相对表现出较低程度的处置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是非理性的,它减少了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
基金投资者 处置效应 生存模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淘 杨慧青 费若愚 杨帆
本文认为处置效应是一种“非理性交易行为”,即该行为较大概率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本文对基于交易盈亏的处置效应与基于交易次数的处置效应进行了验证。同时,考虑到处置效应对应的交易行为,从最大止损比例、平均止盈比例、平均止盈天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建模,构建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整体倾向于尽早止盈、更晚止损,即处置效应普遍存在。通过多维度分析,不同处置效应程度的投资者的收益率有明显的区分度。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投资者处置效应也有明显的差异,包括学历、年龄、性别和地域等五大维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推动行为金融学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落地应用;二是通过量化“处置效应”这一行为特征来对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捕捉和观察;三是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投资者在“处置效应”上的表现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处置效应”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处置效应 有限理性 非理性行为 止盈止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玉珍 张峥 徐信忠 张金华
本文对某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投资者实施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基金投资者决策过程中的框架效应及影响因素。本文发现基金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受到问题框架的影响,表现出框架效应。而投资者框架效应的程度与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在职情况以及投资经验等因素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显示基金公司提供信息的全面性和表现形式也会显著影响投资者框架效应的程度。
关键词:
框架效应 基金投资 信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学锋 段会亮 申挚
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处置效应属非理性行为,那么反处置效应是否属于理性行为呢?论文同时研究了处置效应和反处置效应行为对基金投资绩效的影响,发现基金的处置效应这一非理性行为不利于自身的投资绩效,而反处置效应行为对投资绩效的改善也不明朗,说明反处置效应也并非是理性行为。进一步,我们从理论上明确界定了反处置效应的非理性特征,并提出了本研究的相关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根长
通过对182名高职教师复原力的调查发现:教师心理复原水平中等偏上,不同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的教师复原力有明显差别。因子分析发现,教师复原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晋升"和"专业能力"。男性、副教授在"专业晋升"中复原力显著占优,讲师、硕士及以上在"专业能力"中复原显著占优,年龄"30-40"岁(教龄10-20年)在各领域复原都显著占优,中层干部和一般员工在各个领域都无显著差异。高职教师心理复原力受制于经验和社会角色定位,高职院校应采取差异而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教师复原力。
关键词:
高职 教师 复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旭东 蒋黎
为探究个体差异、组织支持感与员工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建华管桩集团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和员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关心利益维度是组织支持感的三个维度之一,然而这一维度和员工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对员工绩效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个体差异 组织支持感 工作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 周德群 邓云
个体投资者在投资中,由于噪声影响和资金实力比较薄弱而处于信息劣势,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投资策略而模仿他人的行为策略,采取跟风产生羊群效应。本文对个体投资者羊群效应的两种表现形式:模仿机构和其他个体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成因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解释了个体投资者羊群效应现象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模仿 羊群效应 个体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佳薇 汪昌云 陈紫琳 Jie Michael Guo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过早卖出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的现象。大量文献表明金融市场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但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存在争议。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包含投资者非理性预期的离散时间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发现处置效应随投资者情绪升高而减弱。本文使用我国某券商2007—2009年近177万个人投资者股票账户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与理论模型预测的一致结果,即投资者情绪与投资者处置效应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受情绪影响,投资者处置效应在估值难度较大的股票中更弱。本文结论对理解投资者处置效应、优化投资者卖出决策和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处置效应 投资者情绪 非理性预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志强 苏刚 张泽
利用个体融资交易者的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融资交易者的处置效应和不同投资者特征下投资者处置效应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频繁交易和经常扎平交易的投资者之外,所有从事融资交易的投资者都表现出明显的处置效应,尽管其处置效应程度低于非融资交易者的处置效应程度;女性投资者表现出相对较高程度的处置效应,源于其具有较强的盈利确定心理;缺少经验的投资者表现出相对较高程度的处置效应,源于其具有较强的盈利确定心理和损失厌恶心理;不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和不经常扎平交易的投资者也表现出相对较高程度的处置效应,源于其具有较强的损失厌恶心理;投资者的年龄和所在城市的发达程度对其处置效应程度没有...
关键词:
投资者特征 处置效应 融资交易 行为偏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蓉 李金龙 陈实
股票投资能否获利,除了与买入行为有关,更与出售行为有关。以往研究揭示,投资者的出售行为系统偏离理性预期,并不依据未来收益,而是依据过去盈亏做决策。投资者倾向于“售盈”而“持亏”,被称为处置效应。本文利用2011~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大样本账户数据,对投资者的出售行为进行画像。首先,发现了处置效应的存在性,个人投资者90%的情况下持股时间不超过20个交易日,持股时间越短,处置效应越明显。其次,发现了处置效应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即投资者对“售盈”和“持亏”的敏感度不同,并与美国市场表现不同。为了剖析中国投资者独特的处置效应形状的成因,根据处置效应的原理将出售行为特征划分为两个部分:(1)“扳本”效应,在持股收益由负变正时投资者出售倾向跃升,即处置效应在参考点处陡增。这部分原因约占总体处置效应的13%,且对处置效应的贡献度随持股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盈亏敏感性差异,卖出决策对盈利的敏感性大于对亏损的敏感性,处置效应呈现不对称V形,出售对盈利的敏感度是亏损的6.03倍。上述成因在理性程度不同的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样本的对比分析中得到验证。本文的结果有助于理解A股的价格形成机制,对投资者能否以及如何才能实现收益有启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辛宇 芮萌
本文以2004~2006年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比较和考察了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合资开放式基金")和中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开放式基金("中资开放式基金")。研究发现:与合资开放式基金相比,机构投资者更愿意赎回中资开放式基金,而且"赎回之谜"只在中资开放式基金的个人投资者中存在,在合资开放式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中甚至还表现出了与理性预期相一致的经营绩效与赎回率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