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9)
- 2023(12828)
- 2022(10418)
- 2021(9547)
- 2020(8055)
- 2019(18243)
- 2018(17764)
- 2017(34928)
- 2016(17897)
- 2015(19392)
- 2014(18962)
- 2013(18774)
- 2012(16787)
- 2011(14583)
- 2010(14845)
- 2009(14762)
- 2008(14086)
- 2007(12957)
- 2006(11264)
- 2005(10471)
- 学科
- 业(93190)
- 企(84802)
- 企业(84802)
- 济(76210)
- 经济(76106)
- 管理(73851)
- 方法(34897)
- 财(31855)
- 业经(29027)
- 融(27797)
- 金融(27797)
- 数学(26622)
- 数学方法(26510)
- 银(26167)
- 银行(26167)
- 务(25625)
- 财务(25609)
- 财务管理(25577)
- 行(25232)
- 中国(25112)
- 农(24985)
- 企业财务(24457)
- 制(22001)
- 技术(20016)
- 农业(18832)
- 体(15640)
- 理论(15599)
- 策(15074)
- 划(14187)
- 体制(14050)
- 机构
- 学院(250857)
- 大学(244840)
- 济(114070)
- 经济(112174)
- 管理(111127)
- 理学(95316)
- 理学院(94608)
- 管理学(93792)
- 管理学院(93309)
- 研究(68502)
- 中国(67754)
- 财(58632)
- 京(48346)
- 财经(46373)
- 经(42236)
- 江(37669)
- 中心(35513)
- 经济学(35187)
- 财经大学(34688)
- 科学(34352)
- 商学(33285)
- 农(33242)
- 商学院(33012)
- 经济学院(31972)
- 所(30736)
- 州(30353)
- 北京(29832)
- 业大(29614)
- 经济管理(29522)
- 融(28498)
- 基金
- 项目(159333)
- 科学(130951)
- 研究(122330)
- 基金(121055)
- 家(101026)
- 国家(100063)
- 科学基金(91537)
- 社会(84003)
- 社会科(79960)
- 社会科学(79945)
- 基金项目(64570)
- 省(62293)
- 自然(56889)
- 自然科(55787)
- 自然科学(55780)
- 自然科学基金(54969)
- 教育(54417)
- 划(49598)
- 编号(47772)
- 资助(47649)
- 创(40514)
- 成果(37245)
- 业(36937)
- 创新(36781)
- 部(36582)
- 国家社会(35241)
- 制(34642)
- 重点(34337)
- 人文(33893)
- 发(33736)
- 期刊
- 济(127165)
- 经济(127165)
- 研究(77378)
- 财(50799)
- 管理(47811)
- 中国(47301)
- 融(44237)
- 金融(44237)
- 农(31655)
- 科学(28445)
- 学报(24792)
- 财经(24171)
- 业经(22884)
- 技术(22112)
- 大学(21673)
- 学学(21004)
- 经(20703)
- 农业(20584)
- 经济研究(19712)
- 教育(16334)
- 财会(15837)
- 问题(15716)
- 技术经济(15566)
- 现代(13694)
- 业(13494)
- 会计(13366)
- 商业(13104)
- 贸(12516)
- 理论(11884)
- 国际(11781)
共检索到38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金艳 秦基超 宋蕾
采用持有创业板公司股票的基金年度投资组合数据,选取投资组合集中度、投资组合周转率和风险偏好等三类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基金分为风险厌恶的积极型基金和风险偏好的消极型基金,并考察了异质基金对创业板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金整体持股比例越高,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越高;风险厌恶的积极型基金会对公司风险承担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表明风险厌恶的积极型基金通常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通过改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而风险偏好的消极型基金因持股时间往往较短,并不十分关注公司长期收益,对公司风险承担无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基金异质 风险偏好 风险承担 创业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维 吴世农
创业板公司高管和大股东不断减持其股份套取现金,引发诸多争议。本文从财务绩效、股权结构、市场态势、减持后果等方面研究高管和大股东的减持套现行为。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如何,大股东和高管面对高额收益,具有强烈的减持动机;第二,在高管减持过程中,其减持比例与公司成长性成反比,并具有明显的择机特征;第三,在大股东减持过程中,其减持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成反比,但与股价高低无关,表明无论股价高低,其仍然减持套现获取高额收益;第四,第一大股东对其他大股东与高管的减持行为无制约作用;第五,高管和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导致市值下降,造成投资者损失。尽管公司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对高管和大股东减持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风险偏好 创业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翠凤 吴世农 刘威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风险投资介入中国创业企业的偏好及其方式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在投资偏好上,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很近,或创业企业有财务性竞争优势时,即拥有负债不付息与负债赚息的盈利模式时,风险投资介入创业企业的可能性更大;(2)在联盟介入方式上,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近,或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近又同时拥有创业板IPO的经验时,或当风险投资与承销商是母子公司或财务顾问等利益关系时,风险投资单独投资的可能性更大;(3)在同一风险投资重复介入方式上,当风险投资介入后创业企业上市所需时间越长,或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投资偏好 介入方式 创业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天宇 张士云
数字金融的发展在促进农户创业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DHM模型对数字金融、风险偏好与农户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创业决策与绩效,随着农村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户的创业行为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和风险偏好将促进农户进行非农机会型创业,同时减少农户进行生存型创业的概率。由此提出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助力非农机会型创业者稳定其创业结构,对生存型创业者进行点对点帮扶,以促其创业转型成功。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风险偏好 农户创业 创业类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静 郭沛 程健
家庭创业是实现自主就业的关键一环,创业行为取决于创业环境,社会关系是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社会关系为逻辑起点,研究风险偏好与家庭创业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风险偏好具有异质性,强社会关系中家庭更偏好风险、弱社会关系中家庭风险偏好较弱;(2)社会关系、风险偏好对家庭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在强社会关系中风险偏好对家庭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弱社会关系中风险偏好的促进作用。政策制定者应该充分关注创业者家庭具备的社会关系和风险偏好等特征,充分发挥社会关系在家庭创业决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关系 风险偏好 家庭创业 自主就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企业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近年来却呈下滑趋势,利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银行风险承担视角下数字金融能否提升企业投资水平进而提振实体经济。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水平,且这种作用在成长期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的提升作用有赖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具体来说,表内风险承担强化了数字金融的积极效应,而表外风险承担则对其有所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同作用对企业投资呈U型影响,且二者目前已经由竞争跨入竞合阶段。据此建议进一步完善科技与金融融合的配套政策,通过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优化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的协同配合效应,以形成稳投资、促投资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翁世淳 黄维
我国创业板经过了3年多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风险投资的适当参与有利于创业板机制效率的有效发挥。本文从金融行为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和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分析法构建理论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实证证明了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追加战略投资量与目标投资规模和经营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再次运用Shapley值分析法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媛媛 郭宁宁
本文以我国2008—2017年的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产权异质性和金融生态环境双重视角分析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制造业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存在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双重门槛效应,呈现一种"斜S形"关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存在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双门槛效应,但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受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更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树颖 李美萱
本文以2011-2014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四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前一年盈余管理程度较低,上市当年、禁售期及禁售期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较高;联合投资、混合型联合投资、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低。建议创业板加强审核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成立风险投资的业内监督机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臣 王励翔 崔光耀
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既决定着其绩效实现,又影响着其内外部相关者的利益,这使得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究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焦点话题。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风险承担行为的形成机理,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梳理了西方学者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框架,认为目前关于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应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行为测度优化、研究样本细分、研究方法改进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楚晓光
本文从资金管理动机和资本套利动机两个方面阐释了金融化行为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内在机理,选择2009—2018年我国沪深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融资约束情景条件下实体企业金融化动机差异及其可能存在的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实体企业加大配置金融资产比重会显著提高非金融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但是二者之间呈现了"U"形关系。从金融化动机的分类回归结果来看,实体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出于资金管理动机抑或资本套利动机,其对风险承担水平的边际效应呈现出了显著差异。此外,融资约束程度在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影响风险承担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缺口时,其金融化活动可能出于资本套利动机,金融化行为主要表现为风险"积聚"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南军 吴鹿其
以2006~2017年A股上市金融企业数据为样本,以ROA波动率、违约距离、边际预期损失和条件在险价值为风险测度指标,探讨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影响在金融细分行业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个体风险方面,与证券和多元金融行业相比,银行和保险业的股东友好型公司治理水平更能促进公司进行风险承担;系统性风险方面,与银行和多元金融业相比,证券和保险行业的股东友好型公司治理水平更能促进公司进行风险承担。因此,监管部门在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时,应重视金融细分行业监管的差异性,避免"一刀切"的监管方式,并鼓励金融企业构建惠及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志英 杜俊萍
本文从理论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承担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关系,并选取我国A股2011-2020年期间的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风险承担水平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雪峰 韩露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形成的新产物,对微观企业风险承担与绿色创新持续性均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风险承担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呈“U”型关系,与风险承担呈“倒U”型关系,风险承担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存在负向的线性关系,即风险承担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型关系,导致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减弱。媒体关注能够加强风险承担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的线性关系,致使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得以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