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6)
- 2023(14440)
- 2022(12005)
- 2021(11204)
- 2020(9225)
- 2019(21163)
- 2018(20201)
- 2017(38751)
- 2016(20899)
- 2015(23275)
- 2014(22468)
- 2013(22363)
- 2012(21009)
- 2011(19162)
- 2010(19159)
- 2009(17912)
- 2008(17705)
- 2007(15791)
- 2006(13978)
- 2005(12610)
- 学科
- 济(91020)
- 经济(90914)
- 业(62232)
- 管理(61247)
- 企(49205)
- 企业(49205)
- 方法(41780)
- 数学(37936)
- 数学方法(37659)
- 中国(27540)
- 农(25650)
- 财(23898)
- 贸(21356)
- 贸易(21342)
- 易(20849)
- 业经(18731)
- 制(18224)
- 农业(16818)
- 融(15971)
- 金融(15968)
- 银(15741)
- 银行(15704)
- 地方(15408)
- 策(15158)
- 行(15089)
- 学(15008)
- 务(13772)
- 财务(13753)
- 财务管理(13726)
- 技术(13600)
- 机构
- 大学(303889)
- 学院(301122)
- 济(140315)
- 经济(137997)
- 管理(118273)
- 研究(109546)
- 理学(101974)
- 理学院(100903)
- 管理学(99700)
- 管理学院(99122)
- 中国(85879)
- 财(64588)
- 京(63511)
- 科学(61361)
- 所(54648)
- 农(52195)
- 财经(51452)
- 研究所(49463)
- 中心(49218)
- 经(47267)
- 经济学(44764)
- 江(43618)
- 业大(43074)
- 农业(41147)
- 北京(40542)
- 经济学院(40533)
- 院(39146)
- 财经大学(38628)
- 范(36287)
- 师范(35858)
- 基金
- 项目(200263)
- 科学(159578)
- 基金(150932)
- 研究(144110)
- 家(133826)
- 国家(132463)
- 科学基金(112668)
- 社会(96973)
- 社会科(92328)
- 社会科学(92307)
- 基金项目(78098)
- 省(73348)
- 自然(71787)
- 自然科(70229)
- 自然科学(70202)
- 自然科学基金(69084)
- 教育(65206)
- 划(63837)
- 资助(62605)
- 编号(54274)
- 部(46955)
- 重点(45260)
- 成果(44202)
- 发(43658)
- 创(42149)
- 国家社会(42009)
- 教育部(40707)
- 创新(39431)
- 人文(38858)
- 科研(38310)
- 期刊
- 济(150582)
- 经济(150582)
- 研究(94319)
- 中国(58858)
- 财(48407)
- 学报(46993)
- 农(46556)
- 管理(45089)
- 科学(44988)
- 大学(36079)
- 融(34799)
- 金融(34799)
- 学学(34307)
- 农业(31452)
- 财经(26710)
- 经济研究(26282)
- 教育(25559)
- 经(22987)
- 技术(22571)
- 业经(22566)
- 贸(20285)
- 问题(19951)
- 国际(18619)
- 业(18436)
- 世界(17396)
- 技术经济(15447)
- 统计(13847)
- 商业(13777)
- 版(13521)
- 理论(13315)
共检索到458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臻 刘白兰
明星家族的规模较大、家族内同类基金产品业绩差异较大且绩优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更强,间接印证了基金家族人为制造明星基金的行为;明星基金并没有为自身和兄弟基金吸引到更多的现金流,未能提高整个家族的资金净流入,基金家族的造星策略在短期内无效;投资者偏好前期业绩优秀的基金和基金家族,基金家族应该以提高业绩为宗旨;明星家族并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造星行为损害了投资者权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树 李翔 杨雄胜 Onkit Tam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证券基金市场中的明星现象。运用2005年至2007年的数据,发现明星基金家族中的明星基金会产生"溢出效应",即他们不仅会自身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资金,而且还可以让同家族中非明星基金也享受到资金净流入的增加。然而,对于排名靠后的基金,却没有发现显著的资金净流出。因为这种资金净流入与净流出的不对称性,那些投资管理能力弱的基金家族就可能采取明星策略,通过人为制造明星基金而成为明星家族。明星基金的"溢出效应使整个家族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净流入,自然管理费也可以增加。本文又发现,旗下基金业绩差距越大,规模越大,前期没有明星基金的家族制造明星的动机越强,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明星,在未来不能给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平 郑冬妮
本文采用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至2010年所有开放式基金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对影响其交易策略(动量或反转)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式基金大部分采取了动量交易策略,并且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基金上期业绩排名对开放式基金是否选择动量交易策略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交易策略 基金业绩 面板数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光辉 王晓晖 许林
文章研究了明星基金对基金家族资金流动与竞争策略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和三因素调整收益的家族业绩测量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明星基金对整个家族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同时发现,投资管理能力弱的基金家族会为了利用明星绩效的溢出效应而主动追逐"造星"策略,以吸引更多新增资金的流入;简单追逐"明星"家族的投资策略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投资回报,而低离差明星家族的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基金家族,它们才是最有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的真正"明星"。
关键词:
基金家族 明星现象 家族价值 竞争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音 姚彤 张峥 江嘉骏
本文发现中国公募股票基金存在报告期末溢价,且这一现象与基金家族策略有关,是基金家族内部协调基金业绩的新手段。研究发现,基金在季度末比平时有更高的超额收益,且在下一季度初反转。基金重仓股在季度末也有类似的超额收益与反转,表明基金在报告期末拉抬股价从而产生期末溢价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内部规模大、成立时间长和往期业绩好的基金在季度末的溢价现象更严重。这类"高价值基金"与同家族"低价值基金"在季度末的净值收益率之差显著为正,而与不同家族的"低价值基金"在季度末的净值收益率没有显著差别。此外,我们发现在家族内共同持股现象更严重的基金中,期末溢价更为显著。这些证据表明,基金的期末溢价是基金家族策略的一种新手段,会进一步扭曲基金收益排名,损害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基金家族策略 期末溢价 拉抬尾市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宋光辉 王晓晖
实证研究了基金公司为提升家族整体绩效而采用的偏爱性竞争策略,结果显示同一家族旗下的"高价值"基金(高费用或高历史绩效基金)与"低价值基金"之间的绩效差异显著大于投资风格类似、但隶属于不同家族的"高价值"基金与"低价值"基金间的绩效差异;基金家族会通过转移旗下受托资产绩效的家族竞争策略使家族中高价值基金获取超额绩效,从而为家族吸引更多的净资金流入,最终实现提升基金家族竞争力和整体绩效的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光辉 王晓晖
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2005—2009年的开放式基金数据,通过影响家族"造星"概率的家族特征变量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Logit模型,发现投资管理能力弱的基金家族会为了利用明星绩效的溢出效应而主动追逐"造星"策略,以吸引更多新增资金流入,从而收取更多管理费收入。研究同时显示,高离差明星家族的绩效显著差于其他基金家族,简单追逐"明星"家族的投资策略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投资回报;而造星事前概率低的基金家族,即低离差、小规模的明星家族的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基金家族,它们才是最有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的真正"明星"。
关键词:
股票型基金 明星现象 基金家族 家族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迟骏 杨春鹏
本文选取我国证券市场日频度的基金指数数据,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标和买卖非均衡指标,从行为金融视角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和买卖非均衡对基金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及买卖非均衡对基金收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鉴于基金市场与股市之间关联性较强,文中进一步对投资者情绪及买卖非均衡做了正交化处理,其实证结果依然相同。本文有助于监管部门对基金投资者的行为加以合理引导,促进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买卖非均衡 基金收益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曾富全 朱丽俊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总样本、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样本中,研发强度与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当资产负债率低于某个阈值时,研发支出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减少,反之,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有企业样本中,研发强度与资本结构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国家政策和企业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强度 研发费用 资本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桂良 牟谦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4年~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调整后的K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市场结构和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影响审计质量的相关变量之后,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存在以下关系: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越高,审计质量越高;但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不但没有提高审计质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质量;审计市场的强地域性与审计质量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崔伟 何一峰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值账面比等因素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较高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低,说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论不依赖于计量模型的设定,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投资行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启亮
本文考察了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我国证券市场1998-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1、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即盈余管理空间)显著负相关,即随着事务所任期的延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大,审计质量越来越差;并且相对于长事务所任期(5年以上)而言,短事务所任期(5年)里盈余管理的增长幅度更大。2、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随着事务所任期的延长,盈余管理的增长趋势呈U型。在事务所任期小于5年(tenure≤5)时,事务所任期与可操控性应计数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审计质量较高;当事务所任期长于5年(tenure>5)时,事务所任期与可操...
关键词:
事务所任期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夏立军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2000年至2002年期间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经过一定调整后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事务所变更、事务所特征、行业成长性、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龄以及样本所在年度后,审计任期与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呈正U型关系,即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审计任期小于一定年份(约6年)时,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具有正面影响,而当审计任期超过一定年份(约6年)时,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审计任期 盈余管理 应计利润 审计质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峰 苏逶妍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特征,而投资效率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稳健的会计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越好的企业,在投资机会下降时,会更及时地削减投资,即投资效率更高。
关键词:
投资效率 会计稳健性 经济后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英慧 张庆洋
文章结合我国当前特有的市场环境背景,以会计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采用Ball andShivakumar模型,对我国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并不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建议,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规模 审计质量 会计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金家族实施造星策略的内在动因与效果
家族涉入对企业外包决策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签字会计师个人执业经验如何影响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来自2003-2006年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了分析师行为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治理环境对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谁影响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证券投资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家族认同与企业战略变革——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